出家对父母来说是大孝还是不孝?

a820697057


佛家有一句话说:“子道成,佛道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一个人孝道成,道业才能成就。很多人对佛家的孝道有误解,总认为出家是不认家,是抛父弃母,是遁世逃避,是颓废与怯懦的表现,对此我很痛心。

佛道怎样才能成就呢?修行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彻底改过自新,抛弃自己种种习气,完善自己的人格。尤其有一点如果有所欠缺,那么即使修得再有福报,再有神通,你也需要再来轮回。

这一点就是—孝道。

诸位看,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做了一件事?—上升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宣说地藏经。

佛陀为什么要说这部经呢?众所周知佛陀的母亲在生下佛陀七天后便往生到忉利天宫。

天宫是有福报的一道,但是也依旧在六道轮回中。只要还在六道中就意味着天福享尽之后,佛陀的母亲还有可能轮回进其它道,这就是说多少年甚至多少劫之后,佛陀的母亲很有可能会堕落其它五道而受苦,所以佛陀升天为母说法,令母真正脱离六界轮回,而得到究竟的解脱。

也为后世的众生留下了一部佛门辉煌灿烂的孝经—地藏经。

(地藏经)的功德,后世又令多少孝子,修行此经对父母尽孝,度先亡双亲出苦海,令现世父母得安逸。


再说一个唐代高僧黄檗禅师的孝母的故事。

黄檗禅师游学天下,年岁五十之后日夜思念故乡,思念年迈的母亲。母亲亦因为思念禅师过度,日夜流泪至失明。

黄母在路边设司茶亭,招待过往云水僧,并且将僧人们迎回家中,亲自为其洗脚,以示敬重。这个行为里有一个让人心酸的期望,就是黄檗禅师左脚上有一颗大痣,失明的母亲希望可以籍此遇见黄檗禅师。

禅师回到家乡也让母亲洗个脚,但是每次都是拿右脚给母亲洗两次。

为什么母子相互惦念却当面不敢相认呢?因为禅师还有大事未办,要继续游学四方,不得已为了众生啊。

在一次禅师再度回家且离去后,邻居实在不忍心告诉了黄母说:“刚才出去的师父就是你儿子啊”,黄母说:“怪不得那么像我儿的声音”,于是哭的追了出去。追到江边时,禅师船已远,黄母因失明坠江而亡,而禅师眼睁睁看着母亲淹死……

禅师仰天大恸,言道:“一子出家,九组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尔后匆匆回转,火葬母亲时乡人皆见,其母在烟火中升天而去。



............

孝道有三种:“有三种层次:一为小孝,甘脂奉养,给父母温饱;二为中孝,事业有成,光宗耀祖;三为大孝,出家修行度父母出轮回。”

任何一个出家人都是孝顺的,而且是大孝,只是他们的境界我们未必懂。

不懂也没有关系,再博学的人都有知识的盲点,但是愿我们都有涵养,不懂的事不轻易评说。

愿天下的父母都安好健康!🌹


书魂m


我的弟弟2010年在西安至相寺出家,他从90年代初喜欢佛教,在抽出大量时间深入学习后准备出家,我家里都信仰佛教也是佛教徒,对弟弟的想法也没有异意,只是父母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希望他成家立业在家修行,通过弟弟的思想工作,父母同意他出家为僧。

他出家近十年来,只要有空就回家看望父母,父母有病或住院,他更是整日在床前尽孝,擦洗身体、倒屎倒尿、按摩并念经祈福,让父母身体及精神上得到许多宽慰,尽到了一个儿子必有的孝心,并得到亲人及四邻的称赞。

现在老人多少都会留有财产,弟弟明确表示出家人不贪恋金钱,遗产不要一分一文,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佛陀了,所以我用真实的家事,来证明出家的僧侣不耽误尽孝,而且还会以佛教宽慰老人,让老年人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并正确的面对死亡,希望全天下的老年人幸福安康。



心经88514111


不孝。

佛门、道门都是“空门”!都是悟空、觉悟自性的不二法门!在宗教这个“空门”里面什么也没有,你如果想要得到什么就请你“还俗”,到人群中去打拼。宗教的一切“祈愿、烧香磕头”与我们生活中让我们“玩物丧志的游戏、娱乐”都是妄想执着、都是魔王误导迷惑大众的魔法,因为在宗教这个“空门”里怎么可能有“祈愿、满愿、消遣、消业障、消灾祈福”等等妄想执着给你呢?!

 2、“须舍身,幻身恰好凑缘因”:(1)《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因为世间万物都有“成住坏空”(生老病死)四个阶段,所以是虚幻不实的假相,只有不生不灭的无相实相(法身、天堂)才是永恒的。(2)修道学佛,必须要舍身办道,不要贪恋肉体的感受而被假象迷惑。虚幻不实的身体各部分恰好的凑在一起,只是今生的识神(魂魄、报身)成佛的外在“缘因”而已。投明师,实现“借假修真”,永不轮回;否则,白活一世,再去轮回。

      3、“三期劫,下凡尘,扶助收元北一巡” :在2012年之后的“三期末劫”下凡尘成为一个现代人,如果爱好神秘文化,就应该成为中天教主弥勒佛的弟子,“扶助收元老祖弥勒佛”教化世间的有缘人,让有缘人接受“白阳佛法”的教育,让人间成为人间天堂。

        3、有人说“念经能让人的容貌发生改变”,是的,的确会让人发生改变,并不是“由坏变好”,而是“由好变坏”!你就是红光满面也是会阴气十足的情形,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经”,而“死念经、念死经”已经走火入魔了、已经被妖魔鬼怪附体了!

        “经”,径也,成佛之“路”也。佛,觉也。让人悟空、观自在、觉悟自性的才是佛经。让人执着“佛法、佛名、佛号”而不能悟空、不能观自在、不能觉悟自性的都不是佛经,而是谤佛毁法的“伪经”。

         你不及时放弃“路”,你到死都没走到“路”的尽头,你只有死在“路”上了,你已经死在“路”上了!你走的不是让人悟空、观自在、觉悟自性的成佛“路”,而是让人执着“佛法、佛名、佛号”而不能悟空、不能观自在、不能觉悟自性、执著名相的入魔“路”,你根本没机会、也不可能到西天去,因为你早就到了魔窟与地狱!

        “死念经、念死经”就是不知道什么是“佛法”的奴才在“路”上徘徊不前、正在遭受“鬼打墙”的境遇的真实写照!

         由此而言,那些每天坚持“早晚课、念经”的“修行人”,都是在“路”上徘徊不前、原地踏步、正在遭受“鬼打墙”境遇、死在了“路”上的畜生不如的混蛋!

        4、有人说“给佛献花能让人的相貌变好”,是能让人发生改变,而不是“由坏变好”,而是“由好变坏”!因为佛祖希望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观自在、觉悟自性”,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已经成为被魔王所误导的“奴才”了,你说你的“相貌”会变成什么样的?应该变成什么样的才对呢?

        魔王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你只要有什么妄想、希望,魔王就会给你个“趁需而入、有求必应”,就会给你送上门去,让你满意而归。而佛法则是与之相反的“看破、放下、观自在”,佛门是“空门”,在佛门这个“空门”里什么都没有。宗教是个精神家园,你想得到什么都是错的!

1.中天教中京

{url:https%3A//www.urlshare.cn/umirror_url_check?_wv=1&srctype=touch&apptype=android&loginuin=1028521316&plateform=mobileqq&url=http%253A%252F%252Fwww.zhongtianjiaozhongjing.com%252Fforum.php&src_uin=1469092279&src_scene=311&cli_scene=getDetail,text:网页链接}

2.中天教 

{url:https%3A//www.urlshare.cn/umirror_url_check?_wv=1&srctype=touch&apptype=android&loginuin=1028521316&plateform=mobileqq&url=http%253A%252F%252Fwww.zhongtianjiao.com%252Fforum.php&src_uin=1469092279&src_scene=311&cli_scene=getDetail,text:网页链接}


泰山法勇


出家是父母的意思,也得到父母的同意,并以感恩的心出家。那是大孝!

出家为了天下苍生,并且修成正果!这是真正的大孝!如果出家只图自己,不管父母,那是自私!

出家应该以爱世的心态出家,而不是怨世!如果心怀情绪出家,那只是身出家。出家是出心的家!

出家有几种:

1.出妻儿田宅之家!

2.出身体这个家(身体不是自己)!

3.出贪嗔痴烦恼之家!

4.出六道轮回之家!

5.出十法界的家!

切记不可以外在的相论事!



学佛小课堂


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回答;第一,出家要看是为了众生,还是为了自己,如果有利益众生的弘愿,那就是大孝。如果只想逃避现实,那就是不孝。第二,从凡情的角度来讲,一般认为,在家侍奉恩养父母就是大孝,但就是不知道这种孝不是真正的大孝。佛在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是佛成道后亲见的境界,所有的人,在无量劫生生世世中,都做过我们的父母。而我们凡夫只认得眼前的父母,却不认得过去世的父母。我们如果相信佛语,发心利益一切众生,那就是孝顺所有的父母;这样发心出家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孝。第三,对于所有的出家人来讲,怎样才算是孝?如果说出家之后勇猛精进,最终能修行证果,这样的出家人就是大孝。正所谓是“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一个人证果了,他的九代祖先都能升天享福去,这种孝是一切世间的孝无法相比的。如果说一个人出家之后,不勤苦修行,贪着闻名利养,最终无任何成就,那他就是不孝,甚至是不仁又不义!


菩提经宝社


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因为很多人的境界和学识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每个人认知的领域和知识面是有限的, 这就是涉及到大爱和小爱的问题。

所以, 要回答这个问题, 你就必须迁就这些人的境界去回复他们。好比,你是成年人,你的职业是幼儿园老师, 那么你上班的时候就要迁就孩子天真无邪的境界陪着他们玩过家家捉迷藏;但是等你回到家了, 你不能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还捉迷藏啊,对不对?这个时候, 你就要做出威仪和职责来处理家庭日常起居和教导孩子的行为来了!这样的话,你就能分别出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出家是大孝还是不孝。我们现在就针对这两个问题分析一下:


第一 对于学佛的人或佛弟子,那么他的发心就走向菩提道,以大爱有情众生为主, 知道无量劫的轮回中,无数众生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和儿女,心中慈悲救度众生,不想让他们在轮回中饱受分离难以割舍的痛苦和煎熬,发愿让他们脱离这永无止尽的苦海,断绝对儿女的贪爱和挂念,所以选择出家!希望自己出家修行证得无上正果再回来度化父母和六亲眷属!比如释迦摩尼佛,在自己年纪轻轻的时候,看到这世间的疾病死亡和情爱造成的痛苦给家人带来的苦难等等, 发愿要找到生命的真谛,排除了王宫中的种种阻碍出家通过苦行,历时六载终于证悟,然后又返回王宫和他生活的世间,开启转动佛法的脉轮,讲法49年,不仅让自己的家人和六亲眷属得到解脱, 同时,也将佛法传遍世间,让人领悟生命的真谛。使很多有缘的人追随佛陀的脚步选择出家。

所以对这类人来说,他们出家是有发过宏愿的,那就是度化众生,不仅包括自己的父母也包括别人的父母。这就是他们的使命。所以对于佛教徒来说, 出家是大孝。是为了父母的解脱而出家。应该随喜赞叹!

第二: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什么说出家不孝呢?

这也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很多人是不信佛法的;所以他们也不接受佛法。当然对于出家就会不理解也无法接受, 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出家是不孝的!还有一类人群就是自己不孝顺父母或者贪恋父母的。那么就看父母为佛, 在家里就好好尽孝道,给父母端水洗脚。父母年老了尽儿女的职责,赡养父母到老享天伦之乐。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孝道。所以,这类人选择出家是不孝。

希望大家能从各个角度分析, 正确对待大孝和不孝的问题。



上师坛城


类比个说法一下子就有答案了

去当兵不能照顾小家是光荣还要逃避责任

众所周知,当兵是光荣的,牺牲小家守卫大家

同理出家为众生,不是为自己更不是逃避责任,不是不孝顺,而是大孝,至孝。

备注:当然别有用心的出家行为,不仅没有行持利益众生的事情,还在破坏教法,损毁出家人形象的人,那么这些人的出家另当别论,在此我们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佛教有无限生命观,也就是人不是只有一辈子,在无数的六道轮回中,大家都相互当过父母。正所谓:"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其次为什么出家?受到很多影视剧情的影响,很多人以为出家的人都是在人世间受到打击以后,为了逃避而选择出家。或者有人好逸恶劳才去出家。其实这是误解,“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出家是为了弘法利生。

第三结合以上两点,那么有一个人为了生生世世,无限曾经当过自己父母的众生,而暂时减少照顾自己的小家,您说是大孝还是不孝?

第四很多人误解以为出家以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和亲人断绝关系了。如果有这个误解,那么只能说受到电视电影毒害至深。

最后我们讨论一下"孝"

小孝:孝其身

中孝:孝其心

大孝:孝其志

至孝:孝其慧

对于父母来讲,在家照顾能做到前两个就不错了,尤其是孝其心更难。

而在外遵纪守法,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称为"孝其志"。

人老了对生死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提高父母的智慧,尤其是正确认识生死的智慧是最重要的。

而出家本身就是利益众生,父母将自己儿子舍给更多的父母,本身就是让父母的价值最大化的方式之一,另外学佛学的就是佛陀的智慧与慈悲,生死的智慧只是基础的,所以能实现大孝和至孝。

慈悲智慧的您,是怎么觉得呢?


圆乐


🙏🙏🙏南无阿弥陀佛!我非常赞同出家是大孝的这一说法,有很多人说出家是逃避现实 逃避责任,实际不然 那是一些个别的人士!历来都是想出家前必须要发心,在寺院做功德 少则两年多则三到五年的时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方丈 和寺里的其他师傅居士们都会监督你的一举一动,够资格了才给你剃度 ,不够资格的你想出家都不要你,发心出家会度脱七世的父母,怎么出家到了某些人的嘴里却成了不孝呢?你不出家 就见得孝心了吗?父母的衣食住行 你做到得多少关心和关爱?父母的病痛你又照顾多少 ?父母的心里你理解多少?父母的愿望你又能给与多少?呵呵! 所以 出家人只是没在父母的身边侍奉照顾而已, 父母在不出家人的心里是第一位吗?答案是 不是。不出家人心里的第一位是孩子,老婆 ,老公,父母是第三 第四 第五 也许一点位置都没有,这样比较 谁还敢说不出家人是孝心,出家人就是大不孝了?真是大言不惭!我们都是人生父母养的,生身受之父母 ,身却是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夫,为人子为人女的,有家后父母还会是第一位么?不会 绝对不会的!出家人就不一样了 ,因为出家后的僧侣们都懂父母恩情深似海,父母恩情要报答七世都报不完,所以一点都不敢怠慢!不信你的人士,你们有机会看看父母恩难报经就会明白的!佛言真实不虚 即使不信,也不要妄自菲薄!不然报应来了就不爽了!所以我说出家是大孝!我说一下我的故事吧!我一个离婚的女人带两个儿子,大的13岁小的6岁,大儿子在今年2019年3月18号来到了寺院发心修行,师傅说了现在太小先让他在寺院里发心做功德,培养一些福报大一些就剃度出家了,我非常支持他,为此我都感激涕零了!小儿子也非常喜欢寺院里的生活,寺院的斋饭 很喜欢吃,想一下 寺院里吃的是斋饭啊!很多大人都吃不下去 何况一个孩子,可是他却喜欢的不得了,看情形大了还是要出家的料啊!我两个儿子都要出家,我绝不阻挠,相反的是我非常支持,由于小的太小,不然我也发心修行缘分到了就剃度出家多好啊!不过师傅说了,等把我家小的好好培养完学业我在剃度出家,🙏🙏🙏南无阿弥陀佛,🙏🙏🙏愿十方诸佛菩萨保佑我和我的两个孩子,罪业消灭善根增长智慧如海,早日了脱罪孽剃度出家,🙏🙏🙏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德行天下5567


在这个问题中我也来回答几句,九十年代我的一个同伴出家当了和尚,后听说是县某女张某引他出家。有次偶然的机会与张某相遇,因为以前从某些人中我对张某有些了解,张离婚后一心向佛,留下自己的儿子去了某名山寺院。当我们见面时张和我聊起佛这方面,最后提到人要孝敬心地要善良时,我说何为善何为孝?我看你就是不善也不孝,她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我说:第一你把你儿子留在家中你不管他在读书,第二你家有高堂老母你不守,请问你怎善怎孝?出家人都在喊以慈悲为怀,我看你们是在逃脱自的烦恼,寻找自己的欢乐,长言道家有父母何必远烧香。我的一个同伴说过:最狠心不过出家人。


云中子56


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不一定一样。有些事情无所谓对错。那么出家这件事情对于父母来说是孝还是不孝这个问题,也得看你是站在什么立场和角度来看待了。

按照中国传统的儒家的孝道思想来说,出家好像就是不孝了,因为你不能在堂前侍奉父母,也不能够为家族传宗接代了。

可是如果从佛教思想理论来说就恰恰相反。出家不仅不是不孝,而且是大孝至孝。佛教有目连尊者救度自己犯下忤逆之罪的生母的故事;还有地藏菩萨救度毁谤佛教的堕入地狱的母亲的故事。从这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按照佛教理论思想来说,信佛,学佛,出家可以使自己的父母至亲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这往往要比仅仅能够为父母提供现世的衣食住行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