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四大贼寇”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

历史一书生


《水浒传》中的四大反贼,其中山东宋江是主角,着墨最多,江南方腊因为是宋江的练级工具,也占了不少篇幅。

淮西王庆虽然同样是给梁山好汉练级的,但重要性不及方腊,至于河北田虎就仅仅在宋徽宗的屏风上出现过一个名字。

其中王庆、田虎也只是作为一个陪衬,凑够四个人物罢了。真正在历史上有记载的是方腊和宋江。


正史上的宋江

历史上的真正宋江,并不像小说中那样有着一支强大的军队,而是只有部下三十六人而已,但这支部队依旧给大宋王朝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虽然只有三十六人,基本都是武力过人的江湖好汉,在宋江起义之初,曾率领这支部队,以梁山为据点,连下青州、济州、濮州、郓州,将活动范围从山东扩大到河北各地。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当时朝廷军的战斗力确实是差到极点。一些见识过宋江部队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认宋江真的有过人之才:“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最后宋江这支部队在攻打海州时,被海州知州张叔夜以伏兵之计击溃,副帅皆被擒,主帅宋江投降,后被安排为征讨方腊的先锋。


历史上的方腊

相比于宋江集团的小规模,方腊起义却是真真正正地撼动了宋朝的根基。方腊最初起义,以摩尼教为教宗,操纵一些失业无靠的流民,争取了深受剥削之苦的百姓支持,一个月不到就有数万人加入。方腊转战江南各地,攻占息坑,杀死守将蔡遵;数月之内,连下青溪、睦州、歙州、衢州、新城、桐庐、富阳,杀守将、官员数十人,官兵数千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宋廷反应还算迅速,不止“宽宏大量”,下令招安方腊、宋江等起义军,甚至用“以寇制寇”的方法,并调集各路大军围攻方腊。方腊大军攻打杭州失利,损失了不少精兵强将,在各方的夹击之下,所得州县全失,方腊只好退守帮源洞据守(也就是民间传说的“方腊洞)。

方腊在帮源洞被围困了两个多月,最后被俘获,帮源洞中所藏的七万起义军全数被歼灭,方腊和妻子等被压往汴京。四个月之后被杀,方腊起义至此宣告失败。



狐史首丘



山东宋江、江南方腊,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历史上不存在,属于小说杜撰!!!

在“水浒传”中,表面上有“四大贼寇”,实际上,其他三大贼寇都只是陪衬而已!他们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成就宋江等人的功绩,仅此而已!!宋江带着他的主角光环,带着他的招安队伍,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成功蚕食掉其他三家势力;此后,宋江得到天下人以及微宗的肯定,梁山好汉也成功摆脱贼名,受到朝廷封赏;

在“水浒”中,方腊与宋江对垒,显然处在了下风,不管他前期如何强势,后期总会被宋江找到破绽;宋江带领的梁山队伍,逐渐蚕食方腊所部,将方腊一步步逼入绝境,最后全歼方腊南国军队,并生擒方腊;那么?历史中的方腊、宋江又是怎么回事呢?宋江又有没有可能剿灭方腊呢?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规模很小,社会影响力微不足道;他们究竟有多少人,史料并未明确记载,只说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齐、魏,朝廷数万人不能抵挡;当然!三十六人不可能打赢朝廷数万兵马,我估计这里的三十六人,是三十六位头领各带一支队伍;在面对朝廷招安时,宋江直接拒绝了,并没有接受朝廷招安,所以他不可能率军剿灭方腊;而且宋江起义的规模比方腊起义小很多,他根本不可能打败方腊;方腊起义人数达到好几十万,其社会影响力远超宋江起义,宋江那点兵力,根本不可能与方腊对抗;



爱尚文史


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朝廷腐败不堪,各地人民苦不堪言,安徽人方腊在宣和二年组织起义,起义军攻占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并建立政权,可惜在宣和三年被宋军灭亡,方腊也如当年被杀。


北方地区出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股起义军,一说有三十六人,但是具体人数不详,只知道在黄河区域活动。

以上便是《水浒传》中四大寇的历史记载,通过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河北田虎,淮西王庆都是历史上不存在的人物,而宋江等人根本没有在梁山泊区域活动,唯一动静最大的就是方腊,也起义不过两年时间。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其故事的成型就像是一个大熔炉,将很多相关的故事融合到一起,最后整理编篡成集,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小说。


帝国烽火


宋江、方腊是确有其人的!王庆、田虎的历史原型应该是揉合了诸多如:杨进、王善等“贼寇”!比如说王善曾经号称拥兵70万。


244809127


小说虚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