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写毛笔字时会在两个碗里沾墨?

湖邊農夫


书法用墨,讲究墨色滋润。用墨太枯太燥,就像草木枯萎一样,缺乏生气。墨色太淡又伤神采。



现在写字用的墨汁,一般比较浓稠,一般需要加水稀释。

一些人习惯将墨倒入碗中后,加水稀释至自己习惯的浓度后再写。

但有很多人喜欢用两只碗,一只碗里放墨,一只碗里放水。书写时或先蘸墨后蘸水,或先蘸水再蘸墨,这样书写一是较润,二是墨色丰富。


先墨后水,则书写时墨色由浅及深;先水后墨,则正好相反。所谓“墨分五色”,正是由此而来。

当然,此法贵在自然,墨色变化不宜为大。有些人半边笔蘸墨,半边笔蘸水,写出的字半边深半边浅,美其名曰“水墨书法”,其实离书法比较远了。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我是一人。这是一个很值得交流的书法问题。

书法真的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墨法”吗?

千万不要把写字当成画画,墨分五色不适用在写字的时候,书法没有墨分五色,书法中强调追求墨分五色是错误的。

因为有了“墨法”,强调“墨法”,所以很多时候写字就多了很多奇怪的事情。

一碗水一碗墨是错误的,在写字的过程中中途用水稀释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写毛笔字不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盛墨的东西。不管是碟、碗还是各种墨盒。下图就是塑料制作的墨盒。

因为是写字,所以并不需要盛墨的东西啊。写字不是画画。

千万不要把写字当成画画,墨分五色不适用在写字的时候,书法没有墨分五色,书法中强调追求墨分五色是错误的。

<strong>

墨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存在的,不要把这件事情放到书法中。书画同源是一个说法,这个说法中更没有,书法也要墨分五色。

上面的这样字,就是参考过“墨法”的,不是专心在写字。而是使用画画的方式,时不时的加水。

一人有感

千万不要把写字当成画画,墨分五色不适用在写字的时候,书法没有墨分五色,书法中强调追求墨分五色是错误的。

这句话我说了三遍,千万不要误导和丑化书法。

王铎的字,可不是故意要“墨分五色”。不要糟蹋书法,更也不要借着王铎糟蹋书法。

不要把写字当成画画,书法很有趣,加油。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跟董其昌、王铎学的,水、墨分置,以求线条中墨色层次变化更多更显著。明清以来,更讲究墨色变化为主的墨法,这除了美学观念上的变化外,可能跟当时科举文场竞妍、笔(羊毫、兼毫)、墨(油烟)、纸(熟变生,麻变宣)、砚(直磨变圆磨)等工具工艺、用法变化有关。当时文士善调墨,但调墨用墨须先研至极浓(极浓则胶重,古人蘸墨以尖入墨如渴龙吸水,胶重自难入笔芯且副毫易干结硬化,以水润笔则墨逐水而入),然后以水、花青等调合。用碗盛墨至晚始于东坡,沉淀去滓。


愚言7


两个碗沾墨,倒是不多见。一个墨盆装清水,一个装墨较多。

书写前把毛笔先浸清水,把毛笔泡开,再沾墨写字。

个人理解:“墨分五色”,以应用在国画为主;但有人用在写字,也不意外。

至于说当书写时墨太浓,滞笔了,我看到不少人是以高度白酒来稀释,据说能让墨汁更加顺滑,还能使毛笔的毛恢复弹性。




孤风夜雨几番


原本是国画更讲究用墨,焦浓重淡清的墨色变化,需要笔洗的水来丰富墨色。

书法作品对墨色变化要求不高,但现代书法作品越来越讲究形式感,很多写字的由于功夫不够或不愿下功夫或盲目追求所谓的书法创新,就开始搞书法形式的多样性,也开始注重一些墨色变化,打视觉冲击力上转移观众对书法审美和书法基本功的注意力,别说,还真火了一些人,但没有文化涵养,审美能力,传统基本功的长期磨炼,形式再漂亮也也会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范o员外


主要是为了行笔自如,干湿得当。


砚农一峰


两个碗或笔洗,一个是清水,一个是墨。蘸墨前,毛笔先浸水,力求清水完全浸透毛笔,然后再反复在容器边沿拖笔,达到毛笔不滴水,这时再蘸墨书写。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三,首先最大的好处是书写完洗笔方便,可很容易清洗干净,保证毛笔内里的笔毛不会积存墨;其次的好处是适当调和了墨色;第三是适当养护了毛笔。如果不是一水一墨,俩墨或多墨在书写前临时用毛笔分别蘸墨调和,那是噱头,故弄玄虚。因为,现在很少用墨块磨墨了,况且,现在生产的一得阁墨汁,质量很好,多墨调和是啥道理?纯属画蛇添足!


内心的那片憩园


用水润笔应该可以。只要能够有达到书法表现的效果,没什么不可以的。古人的书法也有淡墨写字的。






王XV


这个问题 多种回答!如果3个碗呢?4个碗……N个碗?结果是假文人多露馅了。问问题的没有考虑。答问题的欠加推敲。我告诉你的就是N个碗的是卖碗的。正常书写的只有砚台和水注。没有一个碗。OK!






素琴金经斋


我没用过一碗水一碗墨,用的小砚台和偶尔写长篇的一个注射器💉,当然不是用于“射书”,只是地处北方,空气干燥,砚台不多一会就开始有变浓的迹象,继而行笔有阻塞,纸面有明显干枯,适度滴几滴用来稀释到正常浓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