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和《中秋帖》那个作品对唐代狂草影响巨大?

千千千里马


若要真正说清楚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和《中秋帖》哪个作品对唐代狂草影响巨大,这有一定的难度,毕竟唐代的书法家临摹《鸭头丸帖》多,还是《中秋帖》多,这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说明,或者说唐代书法家哪幅狂草更类似于《鸭头丸帖》《中秋帖》这也是很难判断的,因为唐代书家都各成一家了,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和父亲王羲之两人合称“二王”,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品有《鸭头丸帖》和《新妇地黄汤帖》等,由于王献之书法取法于父亲王羲之,所以王献之的草书《鸭头丸帖》妍美遒媚,也体现了晋人书法“尚韵”之风,


在唐代草书造诣最为高深的书法大家莫过于张旭、怀素,其中张旭在笔法上将王献之创造的“新研”之势推向极端,运用狂草这一视觉艺术形式中最抒情的语言,全凭自身意气,将开元、天宝年间的文化氛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鸭头丸帖》和《中秋帖》之中,可想而知《中秋帖》是最抒情的艺术语言,中秋佳节自然是抒情的,

王献之的《中秋帖》草书3行,共22个字,清代乾隆皇帝将此帖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誉为“三希”,就是“稀世珍宝”的意思,从王献之创作《中秋帖》的魏晋到清朝时期相隔了这么长的时间来分析,足够说明《中秋帖》的影响力非凡,用这时间和张旭狂草的抒情语言来论证,对唐代狂草影响巨大的便是王献之的《中秋帖》,



诗夜城主


从王献之《鸭头丸》和《中秋帖》这两件书法作品本身来看(请参见我下面附的两张图片 ),我个人认为《中秋帖》对唐代狂草影响巨大。

《鸭头丸》这件作品基本上就应算是一件行书作品,因为除了“故、君”等几个字是我们今天讲的草书字外,其他都是行书字,另外从整体气象上看也是行书的体势。

《中秋帖》中尽管也有“中、秋、相”等几个字是行书字,但其余大多数都是草书字,关键是从整体气象上看完全是草书的体势,尤其是在整篇中有很多数字相连写的所谓“一笔书”。

《中秋帖》没有落款,正文一共是22个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这22字除了极个别字单独不连写外,“中秋”、“不復不得”、“爲即甚省如何”、“人何”、“慶等”、“大軍”等都是数字连写,笔势连属,一气贯通,其他几个单独写的几个字虽然笔不相连写,也是笔断意连的,草书意味浓厚,这对唐代张旭和怀素等狂草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对《中秋帖》也情有独钟并评价说:“此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线情并茂瀚墨书画


《鸭头丸帖》和《中秋帖》都是王献之的行草书作品,这两本字帖共同的特征就是体现了王献之的书法创新。

王献之书法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对字和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字和字之间的局限性,大胆的把两个字甚至一行字相连,更加注重书法形态上的行气,创造了“一笔书”,直接影响了狂草书的产生。



他的这种创新,不仅增强了字和字之间的关联,也使一幅书法作品的整体感加强,增强了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的气势和艺术的感染力,用笔一拓直下,气势磅礴,同时增强了书法的艺术表现了和视觉冲击力。

我们不要小看这种小小的创新,这在当时足以改变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原来字也可以这样写,这在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王献之《中秋帖》

《鸭头丸帖》和《中秋帖》不同的是,一个是唐代人的摹本,可以说和真迹很像了,另一个是米芾的临本,有较多的米芾的味道。所以现在书法圈提《鸭头丸帖》的比较多。

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鸭头丸帖》现存上海博物馆,虽然只有两行字,却体现了王献之强烈的个性和独创性。这幅行草书作品,笔画连绵,势不可止,是唐代张旭和怀素书法的雏形。

用笔上《鸭头丸帖》奔放自由,中锋侧锋并用,不断的使用翻转和绞锋的笔法,潇洒流畅。

唐代著名的书法论著《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在“逸气”当年超过他的父亲王羲之,米芾也认为王献之的行草书“天真超逸,岂父可比也”。

总的来说,这两本字帖对于后世狂草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共同影响了后来的狂草书法。

你觉得呢?


不二斋


《中秋帖》与《鸭头丸》传皆为王献之书法,版本繁多,真伪争议不断,暂且不论,两帖书风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可作深入分析。

《中秋帖》,通篇仅22字,几乎没有字距,字字相连,连绵迭宕如“火箸画灰,连续无端木,所谓一笔书。”(米芾语)。点画疏密有致,开合自如,笔势流畅自然,疾利痛快。

《鸭头丸》通篇15字,字距行距皆萧散疏朗,几乎字字不连 ,点画连贯,寓柔于刚,欹侧遒劲,沉着而流畅,呈飘逸洒脱之风。

两帖字体皆为行草之间。笔法明显不同。《中秋帖》以楷法写草书,“起伏顿挫”、“节节换笔”之法清晰,“不复不得”和“还为即甚省如”看似一气呵成,不乏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相”、“胜”两字是为章法布局之“眼”,最后一行速度和节奏明显加剧,与前两行形成对比。

《鸭头丸》笔法精熟,明快灵动,笔势流畅,劲利散逸,又变化多姿,顺锋、逆锋、方、圆、正、侧一一具备。如“故”、“不”、“当”,提按,顿挫,调锋呼应,断连结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帖中的10多个字曲直结合,显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章法。

王献之书法历来被誉为比父亲王羲之书法更具飘逸潇洒。“古质今妍”,其“妍”即指献之在父亲草书的基础上又有新发展。此两帖虽然面貌不同,笔法有别,实乃一脉相承,皆对唐以后的草书,尤其是张旭怀素的狂草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说哪一个帖对后世影响更大,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张旭的结体、章法应当受《中秋帖》影响更多些,而怀素的草书应该更具《鸭头丸》笔法、笔势。其实这也是相对的。




陋石书艺


王献之的书法成就是辉煌的,即使被其父的高山遮挡也沒能拦住其凌云势头。献之初师其父(羲之),后学张芝,诸体皆精妙,尤擅行草。献之的草书虽是学张芝,却在此体有独到创新,被世人称颂不已。

现在许多人都说是王献之创造了“一笔书”,其实“一笔书”是张芝所创,这在张怀瓘《书断》中有过明确描述。但献之已脱离了张芝的束缚,在行草上有独步创制,已然超越了师承,张怀瓘称其“雄武神纵,灵姿秀出”。

《中秋帖》有典型的“一笔书”特点,笔势连绵,如江河滔波;《鸭头丸帖》灵秀飞动,韵致天成。看到这两帖就能联想到米芾在此处曾经下了多少功夫。如论两帖对后世的影响,还真难以分出轻重,偏要说,还是《中秋帖》的影响稍大些。





手机用户山丁子


要说唐代狂草与题中指到的两帖有必然关联,显然有些牵强。


魏晋及二王小草,不可否认对唐初书风影响很大,《书谱》就是其反映,可以代表了当时草书的流行趋势。但我们不可忽略中晚唐巨大的文化创造力,草书的发是跳跃性的,小草至狂草,期间并没有明显的过渡痕迹。这说明了唐代狂草出现是偶然性的,是与张旭等个人的天性使然有必然因果关系。


虽说任何一种书体的发展都有其传承,但不可否认书体也有爆发式的发展,其中魏晋与唐朝两个书法高峰期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个人的创造力、影响力要大于传承性、渐进性。。。


《鸭头丸》与《中秋帖》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一笔书”,但从笔法、结体以及线条质量上与张旭、怀素的狂草还是有许多本质的不同,还有明显章草的过渡痕迹,况且《中秋帖》本为米芾伪作,无疑也失去了参考价值。

[临池管窥]谢谢阅评!


临池管窥


狂草是草书中最狂放不羁的一种,以笔势连绵,字形多变为特征。


狂草相传创自汉张芝,到唐代的张旭、怀素达到一时之巅峰,成为唐代书法艺术除楷书之外的代表。

王献之传承家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笼罩后世书坛,无出其右者。

王献之的书法跳脱,比其父犹有过之,传世的《鸭头丸帖》和《中秋帖》虽为摹本,亦可见其风姿。

《中秋帖》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更具狂草之风致,视之为狂草发端之作,亦未不可。

但是《中秋帖》结字多有行书法,不如鸭头丸之“草书味”足,并且历来受到质疑,多认为是宋代伪作。

而《鸭头丸》运笔自然,灵动,风姿散逸,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笔画处于断与不断之间,而笔意相连,整幅字疏密有致,气息连绵。帖中字曲直并存,方圆兼备,既有爽利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遒婉之美。

《鸭头丸》用墨枯润相得,变化丰富;章法上疏朗潇洒,不拘成法而自合法度。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唐代的狂草与之相合之处更多。

因此我认为,自张芝以来,狂草的传承到王献之再到张旭、怀素,味道相通,气息一致的,应属《鸭头丸帖》。


昭明书馆






为龙书法


唐代的狂草?熟知的张旭和怀素。可总感觉王献之的作品对其影响十分有限,他们的风格多取法于张芝。

您提的这两帖,鸭头丸偏行而中秋偏草,这种风格好象对颜柳的行草影响更大一些。

张旭的风格不尽相同,虽然古诗四帖用笔多见粗犷毫放,但其间中锋笔尖行笔,不时流露出张芝的影子,肚痛帖更是勿须多言,纯中锋行笔,笔走龙蛇,所到之处,游刃有余,看似笔气己尽,而实则仍兴致未尽,只能说,写者尽兴,观者过瘾。

再说怀素,狂草的代表作自叙帖,如果细看,苏舜钦几行代笔与素之真迹天壤之别,虽属狂草,却依然铁划银钩,如盘曲之钢丝而欲还伸,变化无穷尽,又如锥画沙,这种倾尽全力的中锋行笔,同样来自于张芝。

个人愚见,献之对唐狂草的影响可忽略不记。


读书耕田人王七


我认为当属《鸭头丸》。毫无疑问,我们看一下《鸭头丸》,再对比一下《中秋贴》。

从文献里面也可以得出,《鸭头丸》开创了书法连体字的先河。其父王羲之的行书是代表,而王献之的行书,慢慢从其父单一个的行书字体,发展变为了连体字。

而后人学草,当然得从根源起手。从字形风格上也能看出,唐代“颠张狂素”书法瘦弱有力。

大家还有其他想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