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二維碼也要被日本人“卡脖子”?掃碼就要給日本交錢,期待國產密碼產品迅速崛起

編者按:中國的密碼技術水平在國際上是比較領先的,有專家評論,密碼技術與綜合國力基本呈正比,也是通過戰爭和革命鬥爭才能檢驗出誰家的密碼最強。當今國際社會,美國、中國、俄國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處於最前沿,三國都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勝者,中國還在戰後兩場與美國的軍事戰爭中取得勝利。這些足以說明,中國密碼水平絕不遜色,否則,根本無法保證現代戰爭勝利的通訊和情報工作的需要。要知道,戰爭中所使用的情報科學、密碼技術,必然是一個國家在該技術領域最強的水平。

市場經濟環境下,中國的密碼產品開始商用,同時也引進了一部分國外的商用密碼產品。我國的密碼技術雖然並不落後,但我國的密碼技術的商用起步較晚,市場化運作不如外企,因此,國產密碼產品未能在活躍的二維碼應用等商用環節大顯身手。可這並不說明中國的密碼產品水平技不如人,我們期待國產商用密碼產品儘快在市場競爭中找準定位,迅速崛起,替代國外技術,不再被“卡脖子”。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絕大部分中國人都在使用的“支付寶”將在2018年全面登陸日本。但隨後即有聲音指出,二維碼功能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方擬重申二維碼的專利收益權,欲向中國人每人收取1分錢。在巨大的市場使用量基礎上,這將意味著不可估量的專利使用費。

“掃碼支付”與高鐵、共享單車和網購併列,一度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特別是手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使人們卸下錢包的包袱、不用再擔心錢包丟失帶來的麻煩,給大家生活帶來的巨大的便利。

不論是手機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都依託於二維碼。因此從某種角度說,無現金社會的便利與快捷,就是建立在二維碼技術的基礎上。

很多人可能都覺得二維碼是支付寶或微信發明的,但今天小編要告訴你,事實並非如此,二維碼最初被髮明的竟然是日本人。最近他們還在計劃申請二維碼專利。

“掃碼”已經成為普通人的習慣動作,但你知道嗎?作為移動支付的主要入口,二維碼的技術標準卻以日本、美國為主,佔到了70%以上,國產碼制的二維碼使用率不足5%。


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在標準上,從今年8月起,我國首個二維碼國際標準獲得通過,在此基礎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審核批准成立“統一二維碼標識註冊管理中心”,這是首家設立在中國的全球代碼發行機構,面向全球開展國際二維碼代碼發行、標準制訂、認證認可體系建立等工作,其發放的二維碼稱為“MA碼”;而在產業應用方面,統一二維碼標識註冊管理中心則聯合生態夥伴於11月20日正式啟動“MA+生態體系建設”,並推出一碼通雲技術平臺。

從目前的應用來看,國內市場上主要使用的二維碼為基於日本Denso公司技術的QR碼,QR碼可以免費生成和解析,但缺乏中間環節對二維碼映射的內容進行識別和監控。統一二維碼標識註冊管理中心執行主任張超介紹說,“國產碼”與之相比更為安全,“因為發碼方如果是企業,需要向平臺提供包括法人信息等在內的一系列資質信息,同時一旦發現二維碼映射到的是惡意內容或者釣魚網站,還可以從平臺端對二維碼進行屏蔽,這樣二維碼就從‘發得出收不回’,變成‘既發得出又收得回’。”

國產碼還有望打通“信息孤島”。由於國內二維碼應用的歷史原因,導致企業身份標識眾多、網站、公眾號、APP、小程序入口不一,且受限於各數據平臺政策所限,無法實現數據共享。北京微時科技有限公司CEO萬永表示,通過一碼通雲技術平臺,消費者通過前端經過統一編碼、統一解析的二維碼,使用不同的APP終端,就可以進入不同的應用服務,比如同樣是“掃一掃”一個二維碼,用百度APP就進入百度智能小程序、用微信APP就進入微信小程序、用支付寶APP就進入支付寶小程序,從而為用戶提供便利。

此外,張超還表示,一碼通雲技術平臺還將依託“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代碼發行機構的發展,逐步發展全球生態合作伙伴,建立全球生態體系,開發更多的結合本土國情、多語言版本的MA+應用,實現“碼聯世界、共建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