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也会患心肌梗死呢?

黄二38


这个问题问的好,张大夫每天在临床上也常常被问题类似的问题,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问题: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怎么也发生了心肌梗死啊?这种问题被问起的多了,我就知道这种问题有代表性了,今天给大家集中说一说。

其实,心肌梗死的发生不单单是因为血压、血脂中某一项或者两项存在就肯定发生,同样道理,也不能因为它们不存在就肯定不会发生。心肌梗死这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是长年累月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导致的,比如说除了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还可能参与的因素有血糖、吸烟、缺乏运动、肥胖、家族遗传倾向、年龄、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等等。这么多危险因素中,如果患者单单是没有高血压和高血脂,那也不一定就不会发生心肌梗死,因为患者可能存在其他的危险因素啊,比如说吸烟、肥胖、缺乏运动、A型性格等等。所以,这个问题的解答就在于此,同理,很多问我没有糖尿病或者我不吸烟,怎么也会发生心肌梗死啊,解答类似问题都是一样的道理。

总之,心肌梗死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疾病状态,涉及因素很多,不能仅凭几个危险因素的有无来评判。


张之瀛大夫


我想提点与众不同的看法,如果不加重视今后心肌梗塞发生率会越来越高,反之在严格了控制好三高的基础上做好这一点可以大大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少见的青少年免疫系统的大动脉炎累及到冠状动脉、嗜酸细胞增多性冠状动脉炎等少见病都可以引起心肌梗塞,这不是今天我要说的主题。

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抽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该问题虽没有提出糖尿病和抽烟因为它们同样可以引起冠状动脉内膜受损,粥样斑块形成,斑块多了使管腔狭窄严重时引起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斑块破了激活了血小板后和纤维蛋白连接成血栓发生心肌梗塞。甚至没有任何危险因素的人也会长斑块,都知道人出身后动脉粥样硬化巳经开始出现内膜上的脂质条纹了,年轻时进展缓慢、中年后粥样斑块慢慢出现了,危险因素越多且控制得不好斑块和动脉狭窄进展越快。

谁都知道冠脉上的斑块破裂是心肌梗塞最常见的重要原因,也知道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斑块的多少、血管狹窄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是取决于斑块的性质:核心脂质长得快和大、外层纤维帽薄的那种馅大皮薄的软斑块最不稳定容易破裂。尽管冠状动脉内的大大小小的軟斑块随着心脏搏动不停在动,冠状动脉血流随心脏收缩和舒张在扩张和回缩,斑块不全因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早搏后一次心搏血量增大等各种假说而破裂,哪么软斑块究竟怎么会破裂的呢?这就不得不重新学习一下冠心病的定义:

2013年11月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8年制、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内科学,p273首次对冠心病的定义: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P295页上也将冠状动脉痉挛列为斑块破裂的主要因素。很可惜30岁以上的医生包括专家均未读过、看过并认识到冠状动脉痉挛与斑块破裂的相关的重要性。

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对猝死的人都必须做屍体解剖,发现15个州廿二个医疗点中发现猝死于心肌梗死的共220例,梗死灶前冠脉中没有血栓的占10%-15%。那是单纯的冠状动脉持续廿分钟以上痉挛的结果,于是有了冠状动脉痉挛这一概念。其实在做血管造影介入手术中经常可以发现冠状动脉痉挛,但把这种现象和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念还是太淡薄了。

情绪紧张、激动、暴怒都会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分泌出大量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全身动脉收缩乃至痉挛导致不稳定的软斑破裂。同样过度吸烟也会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看到这儿你明白了吗为什么恶劣的情绪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会有那么重要的作用。性格不可能改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抗挫折能力只有自已明白了、懂得了、重视了才会不断提高。我还是要说一句无伦什么年龄的人都要理解并努力做到四乐主义:知足者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苦中作乐!要发火时记得我说的“命比天大”。

2019.2.18


我想说点真话


感染性疾病总体上是有比较明确的病因,比如肺炎、感冒和结核等,是细菌或病毒侵入了体内。

而包括心梗心内的冠心病和感染性疾病不同,不是一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能够导致心梗的这些因素,我们叫危险因素,而不是叫病因。

也就是说,如果有这些因素,得心梗的危险就高。而且危险因素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心梗。

危险因素的概念其实就是预测和预防的理念,有了这些情况,就可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防范。

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龄。老年人,没有其他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心梗。

除年龄外,按着重要性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血脂异常。

第二位就是吸烟,可见吸烟的危害有多么大,吸烟对心血管的危害比得肿瘤高多了。

第三位是压力大,名人、企业高管、医生和警察猝死频发,就是由于压力大。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排在后面。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也与心梗有关系。

上述的这些因素能解释90%的心梗的发生。


此外,睡眠不好、脾气暴躁、悲观失望、近期受到打击,包括家庭不和睦,老公老婆老吵架等,也与心梗有关。

问题中提到的高血压和高血脂只是引起心梗的2个因素,即使没有这两个因素,其他因素也同样可以导致心梗。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年轻人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也得心梗,就是医学有局限性,因为有些因素没法衡量。

可悲的是,医生经常问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等,不管饮食,运动等,还不是经济管帅闹的。


杨进刚


  对于心肌梗死,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是一种危及生命健康的疾病,几大高危人群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肥胖、过量饮酒、情绪过度激动的人等。

  高血压、高血脂的确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常见高危因素,但是我们也知道,引起心肌梗死的因素,并不仅仅是这二个。以下这些不良因素也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原因。

  一、暴饮暴食,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二、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三、情绪波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心梗。

  四、劳累过度,连续紧张劳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

  五、便秘,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

  六、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由此可知,即使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如果有以上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患心肌梗死。因此,不仅要控制好“三高”,还需要避免以上不良因素的出现,才能阿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它是心脏病中的急危重症,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容易得急性心肌梗死的更常见于患有“三高”的老年人,但是为什么一些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也会患心肌梗死呢?看看真相到底如何!

一、并无高血压、高血脂,却会发生心悸梗死的原因!

心肌梗塞一般是某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血液无法通过并到达供应的心肌,局部心肌由于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很多人往往在检查时并没有发现“三高”,并且血脂正常,因此忽视运动,或者经常大量吸烟等,这些其实这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除了吸烟,还有过度操劳、体内胆固醇过高、情绪急躁、大量喝酒、狂喜、暴怒等因素,都会诱发心肌梗塞,严重者可会导致死亡的发生。

二、预防心肌梗死要记住4个方法!

1、积极控制好血压

如果患有高血压者,积极控制好血压的平衡,对于冠心病和急性心梗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所以患者要服用适当的降压药,坚持服用有助于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生,譬如冠心病的急性事件、中风、肾功能损害、眼底病变以及急性心梗等。

2、注意日常的气候变化

平时要根据气温来增减衣服,要注意保暖和避免着凉,即便是夏天的时候也要避免中暑,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以免出现意外。

3、保证适当的运动

坚持适当规律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建立起侧支循环,保证对心肌的血液供给,还能起到增强心肺功能的作用。

4、在日常还要养成有规律生活和饮食,注意劳逸结合!

三,当突发心梗,应该如何抢救患者?

突发心梗的时候,一般会有心前区持续性胸痛,伴有大汗淋漓、脸色苍白等情况。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你首先是要镇静下来,快速把患者平放在地上或床上,然后解开患者的领口,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之后应该马上打120求救!

以上便是关于急性心梗的问题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火旺盛以及备孕、湿气重、肾虚、衰老、三高、肝病、皮肤病等等,应该怎样调理最有效?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掌上药店APP


那不管是梗死还是猝死,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呢,不管是本身有慢性疾病的人,还是原本非常健康的人,只要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那就必死无疑。

那这三个条件就是:1.缺氧(断气);2.低血压(心脏停止跳动);3.低血糖(线粒体无法释放能量)。

虽然人呢,最终有千奇百怪的死法,但是真正的死因就是这三个:缺氧、低血压、低血糖。

人呢,除非有特异功能,不然只要是在无氧条件下三到七分钟,基本上就可以到阎王姥爷那去盖章,那缺氧呢,会引起细胞迅速死亡,组织器官损伤功能减弱,所以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下生活或是做着严重缺氧的动作,其实严格来讲是可以死的。通常不死的话也会晕倒休克等

那低血压呢,同样会导致晕倒、休克。因为血压太低,血液流动速度太慢,甚至是血液出现断流,那么需要工作的器官组织细胞没有办法及时得到血液运输来养份的话,细胞迅速死亡,组织损伤,器官功能减弱,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那如果血压太低出现断流,就会马上出现生命危险了。

那低血糖呢,同样会引起晕倒、休克。血糖这个东西呢,其实相当汽车的燃料,一旦用完,这个汽车就会中途停下来,如果这个汽车是开在高速公路,那就会引起车祸。那人呢,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组织器官,其实也是类似汽车等设备一样,是生物设备,一旦缺乏燃料,其实也会马上停工。

如果缺氧、低血压、低血糖这三者同时发生,一个人过去无论多么健康都必死无疑。

那一个原本健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同时引起缺氧、低血压、低血糖呢?

那举个例子,一个人昨天晚上因为工作太晚,很累,结果睡眠时间很少,那早上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做,早起,身体很疲劳导致低血压;那为了赶时间没吃早餐,饿过头,导致低血糖;同时可能赶地铁,地铁的环境不但缺氧同时可能又比较热,又出现了低血压。所以就出现了某某主编不死在了地铁上。

那再举个急救医生深夜猝死的例子,上夜班,疲劳低血压,同时可能饿过头低血糖,那医院的急救工作室可能又缺氧,同时又热低血压,所以猝死没什么奇怪的。

那家里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浴室,浴室通常洗澡的时候,特别是冬天,很多人怕冷,把浴室的门关的密不透风,严重缺氧;那一个人可能工作很累,同时肚子又没吃东西,这就导致低血压和低血糖同时发生,那在洗澡的时候,很多人又喜欢一直用热水洗澡,这个血管因为热,扩张了血管,那这种情况下血压就更低了。所以有很多的明星和政要死在了浴室里。

那还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冬天要特别小心降压药。冬天冷,代表着血管收缩,血压相对升高。可是呢如果这个患者所在的房间通风很差,也就是缺氧,那同时因为冷,没有及时吃东西,饿过头,这就导致低血糖;那因为起来去个厕所,然后量个血压发现血压偏高,结果吃了降压药,那这个时候被窝里面可能有电热毯等取暖工具,躺在被窝里一段时间一热,更加的低血压;同时又可能用被子蒙住头,更加的缺氧。不好意思缺氧、低血压、低血糖三者同时发生,梗死还是猝死,必然就发生了。

所以,在这里也提醒那些还没有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要慎重服药,降压药如果用之不当,马上就有生命危险的。

那所以,珍惜生命,避免猝死,如果在缺氧又可能热的环境里生活或工作,不管是医生夜里值班、还是浴室洗热水澡,还是坐地铁,还是去洗桑拿甚至室内温泉,还是睡觉时用取暖设备,记着别让自己饿过头,要及时吃点东西避免低血糖,同时慎用降压药。那除了地铁不方便使用降温和通风措施,其他的地方最好备用冰块,同时尽量让环境通风。



疾病与医疗真相


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有多种,除了高血压、高血脂之外,还有高血糖,吸烟,肥胖,遗传等诸多因素。所以说,即便是没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情况之下,仍可能会存在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分型,另外,还有心绞痛等诸多的类别,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冠心病,都隶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这类疾病一般非单一性因素,也就是说,有诸多原因参与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血脂因素和内皮细胞受损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

因为,在人体正常动脉血管内壁上,有一层内皮细胞层,它是一种保护膜,能够帮助阻止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破坏血管。

然而,一些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会破坏内皮细胞层的功能,进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入侵至内壁细胞层下,形成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型病变,随之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导致形成影响血液供应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任何一项危险因素都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几率,比如说吸烟者能够增加冠心病的几率至少两倍以上,高血压同样如此,能够增加至少两倍以上的危险度。

所以说,从生活方式方面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一定要多因素抓起,拒绝三高、改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等。


惠大夫在江湖


作为一个科研人,我喜欢用数据说话。山西太原心血管病医院的医生们最近在《临床研究》杂志发表了专门针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的临床科研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为什么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也会患心梗,跟大家分享一下。

本临床研究针对年龄< 40岁的76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症状、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起病诱因、冠脉病变及治疗情况,总结了青年人AMI患者的临床特征

(1)性别发病区别:76例青年AMI患者女性仅3例,男性占绝对多数(96.1% ); 男性最小年龄21岁,女性最小年龄31岁。

(2)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见表4)。3例女性患者均有吸烟史,男性患者多数吸烟,总吸烟比例为64.5% , 57. 9%的患者吸烟时间在10~20年之间且43.4%的患者每日吸烟超过20支(见表5);

(3)血脂和血压异常比例:在青年AMI患者中32.5%患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升高);25.0%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理想,3名女性患者均患高血压; 糖尿病整体患病比例较低,为5.3%,但是3名女性患者均患糖尿病。

青年AMI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十分突出,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数据表明,我国总体AMI患者的吸烟率为54%。而在发达国家,AMI患者的吸烟率仅有1/4〜1/3。在本组患者中,总吸烟比例为占64.5%,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与男性相比,吸烟、高血压与女性AMI的相关程度更高。青年男性患者中,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或超重患者较多,糖尿病患者未见明显聚集,而女性患者更多合并糖尿病。


参考文献

[1]宋晓健.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临床研究,2018,26(2):5-6.


子乐健康科普


对于特殊人群,130/80已经是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测量的数据只是个参考值,还要从临床表现上判断自已的最佳血压值。

心梗也可能是心脏本身出现了机械性故障,甚至血压值大幅偏低状态,患者疼痛强烈,可能持续发生,总之非常危险。

到医院抢救,取决于医生的经验水平,稍有失误,病人不可能度过危险期。

心脏具有强大的弱电场,最佳的保护是心态平和,有氧运动。

欢迎来天山氧吧,这里免费高血压自我修复交流培训,免住宿费。这里每晚民族歌舞欣赏,观雪杉,钓黄鱼,割野菜,拾蘑菇,捡石头,骑天马,开心每一天。这里央视二套两次报道,纯天然食品,矿泉。免费只针对癌变与高血压患者。寻我有缘人,也寻找民间高手,不给钱的哈,我也是服务人民。



杨式素数


急性心肌梗塞心前区疼痛常常剧烈而持久,对硝酸盐制剂不敏感,如梗塞发生后仍频繁持久地疼痛,应高度警惕梗塞范围扩大,也有的患者,梗塞发生后对疼痛反应很迟纯,病情严重但患者自我感觉尚好,亦应严密随访病情变化。应着重观察;①血压:休克多在病后很快出现,但在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波动,过低的血压可以加剧心肌缺血缺氧,因此必须随时注意升压药剂量的调整。②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大多发生于左心室,故常发生急性左心衰,导致急性肺水肿,因此应特别注意呼吸的变化。③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后各种心律均可发生,而以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最多见。前壁梗塞后,多出现室性早搏,下壁心肌梗塞。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在治疗过程中一种心律失常消失了,还可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因此亦应不断调整治疗药物,随时复查心电图以便掌握梗塞的范围和程度,尽量争取使病人度过危险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