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弟弟霍光是如何发迹的?

白宫里的黑色少女


【先说身世】 在平阳府有个婢女叫卫媪,这个女人不简单,她多次和奴仆伦乱私混,单是有生育记载的就有3个。和第一个(无名)男人产下一子三女,大的是个儿子叫卫长君,后三个是女儿依次叫卫君孺、卫少儿(就是霍去病的母亲)、卫子夫(后来被汉武帝立为皇后);接着又和有妇之夫郑季生下一男叫郑青(后改卫青就是大将军);最后还和一个人生有一子叫卫步广。(见下图)

【卫子夫受宠】卫子夫和她姐姐卫少儿同在平阳公主府里当歌女,卫少儿便和府里仆人霍中儒私混,生下一男叫霍去病。不久,霍中儒把霍去病母女遗弃于平阳府中,于是卫少儿改嫁太子詹事陈掌。霍中儒回到平阳县,后另娶妻生一子,便是霍光。

在霍去病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39年3月上巳节,18岁的汉武帝到灞水祭祀,回来时途径平阳候,便到平阳公主府里拜访。平阳公主很有心机,为了讨好弟弟,早已收集十多位舞女,吃饭时起舞,可汉武帝一个也看不上。倒酒时看到当歌女卫子夫,心里非常高兴,当即赏黄金千斤。卫子夫后来被封为皇后,从歌女到皇后,历史绝无仅有!

【卫青倔起】卫子夫受宠后,郑青便有意把姓改为卫,。他先在平阳府给平阳公主当骑奴(牵马、伏地当骑凳),随着姐姐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受宠,元朔元年秋,汉武帝派卫青出雁门关袭击匈奴,一战歼敌五千,解决了匈奴之危。被汉武帝封为长平候,食邑3800户。随后几年,连战连胜,后封大将军,加食邑8700户,他的三个儿子也同时封候!

【霍去病开挂】元朔二年,随着舅舅卫青的倔起,和大姨妈的封后,18岁的霍去病为了显示自己,也带兵八百远离自己主力军,一战歼敌两千,先被封冠军候食邑2500户。霍去病打算继续北伐匈奴,去前他母亲告诉他,他生父在平阳县。到了平阳县,他先拜见生父和异母弟弟霍光,在那里为生父和弟弟置办了田地、房产等。在春夏北伐战中,歼敌近4万,俘虏敌人军官60人,加封食邑5400户。从此河西走廊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并在那里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打通西汉和西域的道路。

元狩四年,大获全胜的霍去病,带着17岁的霍光和霍中儒入宫。霍光在汉武帝身边当侍奉郎(两年后升为侍中,21岁时当奉车都)。年底,卫青和霍去病各带5万兵,扫荡漠北匈奴。霍去病六次共杀敌7万,远远超越卫青的七次共歼敌1.9万!汉武帝给两人封加封大司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卫青早封为大将军(从骑奴到大将军的神话),所以霍去病只好封骠骑大将军。

元狩六年,24多的霍去病突然死亡。历史虽说病死,但总是一笔带过。

【霍光韬光养晦】霍去病死后,霍光在宫中处处小心,为人沉静详审,从没怒发冲冠、拍案而起之举。他紧贴汉武帝身边,他21岁起被封奉车都尉后,十多年再也没升封,但从不怨言。有人观察过,霍光出入皇宫的30多年里,他每天每次所走的路线,停顿的位置,是从来不改变的。自始至终,忠心耿耿,无欲无求。

【巫蛊之祸,卫家权力被灭】在汉武帝66岁左右时,因为身多病心多疑,轻信身边的道士。在江充和苏文的挑唆下,查到卫大子刘据使用巫术,谋害汉武帝。汉武帝派丞相刘屈氂平反,刘据被迫起兵,双方相持,血流成河,卫太子败逃至灵宝市,刘据生母卫子夫自杀,三儿一女同时遇害,满门抄斩。卫家从此全受牵连,权力重挫一跌不展。

后来汉武帝知道卫太子刘据是被冤,痛苦不已,把江充、苏文满门连根拔起。在长安修思子宫,在卫太了一被害的地方修归来望思台。

【霍光登顶】如果没有巫蛊之祸,霍光也许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贵族。不学无术,对儒家经典没有概念的霍光,能在大自己20岁,多疑的汉武帝身边,静观其变,不受牵连,很不容易。一天,汉武帝派人送给霍光一幅周公辅政图,虽然没读过很多书,但他也知原因和道理。只是谢恩不问,因为天意不可测!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3月,70多的汉武帝在风县行宫病重。众臣流泪守护,霍光跪伏泪哭,问汉武帝,谁来接位?汉武帝虚弱地说,我送你的那幅图你记得了吗?幼子弗陵继位,你来辅政!第二天汉武帝崩驾,8岁的刘弗陵(汉昭帝)即位,按照遗诏,封霍光为博陆候,朝中事务全部由他全权处理。








随波逐流之以史相随


毫无疑问,霍光是关系户,发迹主要靠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然而霍去病又主要靠其舅舅卫青,总之,霍光的家庭背景比较复杂。早年的卫家和霍家都是奴隶出生,但是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很小就在在平阳公主家做奴婢,后来成为歌女。一次汉武帝祭祖路过平阳公主家小憩,卫子夫在跳舞的时候,被汉武帝看中,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刘据。汉武帝晚年,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被牵连,最后也自杀了。不过,因为霍去病英年早逝,他的弟弟霍光受到了汉武帝的宠信,没有被“巫蛊之祸”牵连。霍光在汉武帝身边,也非常小心,从来没有犯错,所以在汉武帝死后,成为汉昭帝的托孤大臣,最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汉武帝继位以后,好几年都没有生子。但是,在看中卫子夫以后,一年多的时间,卫子夫就怀孕了,当时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女儿。10年后,卫子夫为做了12年皇帝的汉武帝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据。要知道,这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在古代母以子贵。当时的陈皇后陈阿娇好几年都没有生育,加上品德败坏,还多次加害卫子夫。最后,被汉武帝废掉了,卫子夫因此做了皇后。而卫家的人,也跟着卫子夫鸡犬升天。尤其是卫子夫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卫青,不久也跟着升官。

卫青的母亲叫卫媪,也是卫子夫的母亲,但是卫媪是奴婢。在古代奴婢就和奴隶差不多,没有人身自由,地位很卑贱。所以,在做家奴的时候,就生了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都在平阳公主家做家奴。后来,卫媪又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由于是奴婢,家里贫困,所以卫媪就把卫青送给了卫青的父亲郑季。由于卫青是奴婢出生的儿子,在郑家根本没有名分。父亲郑季让其放羊,而郑家的儿子,将卫青当牛马使唤。卫青不堪忍受,又去了平阳公主家做骑奴。当时,卫子夫也在平阳公主家,由于长的漂亮,所以被平阳公主训练成了歌女。最后,被汉武帝看中,生了卫太子。卫子夫成为皇后以后,弟弟卫青一直跟在卫子夫左右。汉武帝非常信任他,且后来做了大将军。

卫青的二姐叫卫少儿,在平阳公主家做奴婢的时候,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霍去病。所以,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卫青讨伐匈奴有功,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舅舅这么大的官,外甥肯定也跟着沾光。所以,从小霍去病骑马射箭非常有天赋,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多次获得战功,19岁时就做了骠骑将军,22岁的时候与卫青同时做了大司马,但是24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去世以后,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霍去病虽死,但是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就是霍光。霍光的父亲是平阳县小吏霍仲孺,霍仲孺被派往平阳公主家服役。服役期间与卫青的二姐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仲孺服役完成后离开了平阳公主家,后来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霍光。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霍去病升任骠骑将军一职,在出击匈奴的途中,被河东太守出迎至平阳侯国的传舍,并派人请来霍仲孺与之父子相见。霍去病出征匈奴凯旋归来,再次拜访父亲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霍光当时十多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霍光就这样,一步一步攀升。霍去病死后,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且做事谨慎,没有犯过一次错。汉武帝晚年,因为“巫蛊之祸”害死太子,于是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汉武帝病重时把汉昭帝刘弗陵托孤给霍光,让其辅佐,并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

由于霍光掌握兵权且是首辅,他利用自己的权力,与金日磾和上官桀家族联姻。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霍光的女儿生有一个女儿,上官安打算让自己年仅六岁的女儿做皇后。遭到霍光反对,上官安于是投靠盖长公主。上官家族为了讨好,盖长公主向让盖长公主的情夫做光禄大夫,霍光依旧反对。因此,霍光得罪了上官家族和盖长公主一家。上官家族,联合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辅政大臣桑弘羊等准备除掉霍光,罢黜汉昭帝,立燕王刘旦为皇帝。结果事情败露,霍光族灭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盖长公主和燕王旦自杀。霍光因此,独揽大权,从此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汉昭帝在西汉之所以,毫无存在感,就是因为霍光的存在。加上汉昭帝英年早逝,又给霍光专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谋士说


霍光的发迹史大体可以总结为三点:出身好、有才干、运气佳!

汉代能够称得上权臣的,或许应该首推霍光,他在汉武帝在位时便已经是股肱之臣,又在汉昭帝时主持朝政,粉碎了燕王刘旦等人的政治阴谋,得以权倾朝野,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

论家庭出身来讲,霍光就占据了旁人难以比拟的优势。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是霍去病,又管卫青叫舅舅,有这样两层关系,得比别人少奋斗多少年?

在霍去病四处领兵征战时,也越来越获得汉武帝的赏识。在出人头地后,霍去病对自己的父亲、弟弟都很照顾,他弟弟霍光带到了长安,安排他在宫中做了郎宫。这个位置,相当于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霍光这个人非常聪明,为人也很谨慎。汉武帝对霍去病非常恩宠,爱屋及乌,霍光的日子自然也很顺当。

霍光进宫不久,便又被提拔为诸曹、侍中兼参谋军事。在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又被提拔为奉车都尉,位同光禄大夫,依然负责汉武帝的警卫工作。在他陪伴汉武帝的二十多年里,一直都是谨小慎微,不骄不躁,表现出了极大的忠心,因而深得汉武帝信任。到公元前88年时,汉武帝自知命不久矣,便立八岁的刘弗陵为太子,并暗中安排霍光辅政。

据说,当时汉武帝将霍光叫到寝宫,对他展示了一幅周公辅政的画。见过这幅画,霍光甚至汉武帝的心意,表示誓死效忠汉室,辅佐太子。汉武帝为了给太子、霍光扫除障碍,还忍痛找借口处死了最为宠信的钩弋夫人。

汉武帝驾崩后,按照遗诏的安排,太子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霍光担任大司马兼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但此说还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共同辅政,霍光的势力还未发展到鼎峰。

后来,上官桀想将自己的孙女嫁给汉昭帝,以扩张自己的势力,被霍光阻止。此后,他联合燕王刘旦密谋除掉霍光,结果事情败露,两人反而被霍光铲除。在政治斗争中获得胜利的霍光,开始网络势力,真正做到了权倾朝野。

霍光当时牛到了什么程度呢?举个两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汉昭帝死后无嗣,霍光便与太后商议,选了刘贺继承皇位。但来京后的刘贺荒淫无度,仅在位27天便被霍光废黜,另选了汉武帝曾孙刘病己继承皇位。

上述两位皇帝,一个是前些年重大考古发现中的海昏侯刘贺,另一个则是素有汉室中兴之君的汉宣帝刘病己。他们的废立其实都是霍光一人亲手掌控的,足见霍光势力之大。

霍光是四朝元老,对汉室一直十分忠心,即便是权倾朝野之时,也是处处以大局为重,并没有图谋私利。或者说,在霍光心中,自己的利益就是与大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史海烂柯人


霍光是汉将霍去病的异母弟,西汉政治家。他侍奉武帝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颇受武帝亲信。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昭帝、宣帝,执掌朝政二十年。霍光以“匡国家,安社稷”为己任,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当时社会安定繁荣起了积极作用,因此在班固所著的《汉书》中用“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对其政绩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子贵父荣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他的父亲霍仲孺,河东郡平阳县人,早年曾以县吏的身份被派往平阳侯家当差,与平阳侯家的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仲孺当差期满回家,娶妻生了霍光,于是与卫少儿断绝往来,互相不通音信。过了很久,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立为皇后,霍去病因为是皇后姐姐的儿子也很受宠爱。

霍去病长大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霍仲孺,只是还没来得及寻访探问。正巧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出击匈奴,路过河东郡,河东郡太守到郊界上去迎接,亲自替霍去病背着弓和箭,在前面引路,到了平阳县客舍,霍去病便派人去接霍仲孺。



霍仲孺小跑着进去拜见,霍去病赶紧迎上去回拜,跪下说:“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的亲骨肉。”霍仲孺伏在地上叩头说:“我这个老头子能把下半生托付给将军,这是老天爷的力量。”霍去病为父亲购买了许多田地、房宅和奴婢,然后离去。

随兄入仕

霍去病征匈奴回来,又路过平阳,就带着霍光西行到了长安,这时候霍光十几岁。霍光先是被任命为郎官,以后不久便升为诸曹、侍中。


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官至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侍奉车驾,回宫就侍奉在身边。出入宫廷二十余年,一直小心谨慎,从未有什么过失,很得武帝信任。

周公辅政

政和二年,卫太子受到江充的诬陷,发兵攻讨,兵败被迫自杀,而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两人都有很多过失。当时武帝已经年老了,宠妃钩弋夫人生了一个儿子,武帝想立这个幼子为皇位继承人,让一位大臣辅佐他。


细察众大臣中,只有霍光能担任重任,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于是武帝便命令宫廷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画赐给霍光。

托孤之重

后元二年春天,武帝到五柞宫游玩,病情加重,霍光流着泪问道:“陛下如有不幸,谁应当是皇位继承人呢?”武帝说:“你没明白先前我赐你那幅画的意思吗?立我的小儿子,先生你像周公那样辅佐幼主。”霍光叩头辞让道:“我不如金日磾合适。”今日磾也说:“我是外国人,没有霍光合适。”于是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他们都在武帝卧室床前前下拜受封,接受遗诏辅佐少主。第二天,汉武帝去世,太子刘弗陵承袭皇帝尊号,他就是孝昭皇帝。昭帝年仅八岁,国家大事统统都由霍光代为决断。

性格使然

霍光为人沉着、稳重,处事谨慎、周密,身高才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清目秀,胡须很美。他每次出入宫门,上下殿阶,停走都有固定的位置。有人暗中记下仔细观察,发现每次都不差分寸,霍光的秉性就是这样严谨、一丝不苟。


霍光因其异母兄长霍去病的关系而入仕,凭借自己的沉着稳重、处事谨慎周密,而获得了汉武帝的赏识和器重。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优秀的人连兄弟亲戚都是同样优秀的。霍去病英年早逝,弟弟霍光却活得很长久。

霍去病纵横疆场,戎马度日,霍光却长期经营朝政,有文武大略,纵横捭阖。

霍光人生轨迹中的贵人是哥哥霍去病和雄韬大略的汉武帝。

霍光是汉武帝时代大司马霍去病的异母弟,朝廷党羽很多,关系网纵横,不仅是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还是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一生辅佐幼主,在汉昭帝死后,曾主持废立昌邑王刘贺,迎立宣帝,实现了昭宣中兴的繁荣局面。但是,霍光效法殷商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擅权专断,无人臣礼,遭到了历史上正统卫道士的大加批判。东汉史家班固就一分为二写道:

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

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霍去病是父亲霍仲孺与侍女卫少儿的私生子,没有霍光得宠,曾经抛弃了孤儿寡母。但霍去病功成名就被拜骠骑将军之后,出于亲情,不忘父亲与弟弟,给本是县中小吏的父亲购买田地房屋和奴婢养老,并把弟弟霍光带到长安,细心照顾。由于颇受恩宠的霍去病积极推荐,霍光先任郎官,曹官,侍中等官职。在哥哥霍去病去世之后,霍光行为谨慎低调,得到了汉武帝的极大信任。信任到什么程度呢?

一度作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跟随汉武帝,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到了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情沉重,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共四人作为托孤重臣,辅佐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在此期间,多次平叛,被封为博陆侯。作为辅政大臣,霍光的权力很大,掌握兵马调动,不免锋芒毕露,在朝野上秉持万机,满朝文武怨言很多,导致皇帝见了他都说自己似乎有芒刺在背,颇为忌惮。据 《汉书·霍光传》记载:

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不过,虽然霍光最终被灭门,身死而宗族竟被诛。汉宣帝刘询还是将他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以示纪念和表扬。

总体来说,霍光是一个权臣而不是乱臣,并未有图谋逆反的行径。也正是因为此,霍光在后世即使有争议,对他的功劳史家们也不抹杀。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霍光之所以能发迹,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分别为:出身、能力。

一、霍光的出身

霍光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少年时便跟随霍去病经常出入皇宫。直接就到了天下“权力”的中心。霍去病生母的妹妹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有了皇后与哥哥的关系,就等于有了仕途的通行证。霍光十几岁就做了“诸曹侍中”(皇帝近身官员),霍去病死后,又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皇帝的贴身秘书),深受汉武帝器重。

二、霍光的能力

霍光办事认真,细心。据《汉书》记载,霍光出入禁宫二十多年,一直小心谨慎,不曾有过差错。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为四大托孤重臣之一。领外三位为:金日磾、上官傑和桑弘羊。

汉昭帝即位后,因为年龄还小,所有政务由四大托孤重臣掌管,四人中又以霍光为主,因此霍光大权在握。汉昭帝成年后,就正式委任霍光执政,经过霍光的经营,百姓生活充裕厚实,四方的各少数民族都称臣归服。

昭帝死后,在经过立、废昌邑王刘贺后,又立汉武帝之孙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汉宣帝对霍光更为依赖。给予更多恩赏,霍氏一族皆因霍光而封侯进爵,霍光的权势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前史今事


霍光的发迹源于兄长霍去病的照顾,加上自己悉心经营,同时也离不开武帝与昭帝的信任。

霍光的出身一般,十多岁的时候被兄长霍去病带走培养,之后在霍去病的帮助下踏入仕途。不久后,霍去病去世,武帝念及霍去病的功劳,破例提拔了霍光,并安排在自己身边差遣。之后的二十年里,霍光跟在武帝身边踏实做事,忠诚又勤恳,没有太出彩的表现也没有犯错误,赢得了武帝的信任。

武帝驾崩前,指定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一同辅政年幼登基的昭帝,其中以霍光为首,霍光又分别与金日磾、上官桀结成了儿女亲家。辅政昭帝期间,霍光与上官桀因为立皇后、选取官员等问题渐生嫌隙,成为政敌。随着金日磾病逝,上官桀、桑弘羊斗争失败被灭族,加上昭帝对霍光全面信任,霍光更是大权独揽。

昭帝驾崩后,霍光迎立武帝孙子刘贺即位,仅二十余天后,霍光又以刘贺荒淫无道揍请太后废除了刘贺的帝位,霍光的权势地位达到了一生之巅峰。


东蒙小兵


除了霍去病,也和霍光性格有关。

霍去病是西汉的名将,也是霍光同父异母的哥哥,在霍去病授意下,霍光十几岁便入朝为官。霍去病早逝后,汉武帝大力提拔霍光。汉武帝逝世后,霍光成为辅政大臣,汉武帝更是借用《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隐晦地表明了自己的用心。

其实,霍光能得到汉武帝大力提拔,除了与霍去病有关,也很霍光性格有关。据悉,霍光辅佐汉武帝时期,从未犯过一错,甚至有人发现他,每次进宫,走多少步,踩哪块砖,分毫不差。可见霍光的严谨之处。

霍光对于西汉是忠心的,粉碎上官桀、桑弘羊、燕王旦等人的多次夺权。当然,这一切的背后也许是他借用汉昭帝的信任排除异己,毕竟霍光实际上是西汉最高的权力者,“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后来霍光废刘贺,册立刘询,如此手笔更是震惊历史。霍光辅政期间,大汉处于安定兴盛,采取“休养生息、藏富于民”的政策,这才有了“昭宣中兴”。

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霍光掌权时期,其宗族子弟位列高官显贵,形成盘根错节的霍氏集团,霍光对于汉宣帝而言,是“芒刺在背”。霍光之妻霍显为了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买通御医,毒死有孕在身的许皇后。家妻尚且如此,更何况家中其他人。

霍光逝世,汉宣帝给与他堪称帝王的隆重葬礼,更是两次下诏,称赞霍光“功如萧相国”。但他家人不知收敛,依旧嚣张跋扈,甚至密谋政变,最终霍家惨遭灭族大祸。


五味社


霍光能够发迹我感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他有一个好哥哥把他带起来了。他的这个哥哥在历史上鼎鼎大名,想必大家都知道,冠军侯霍去病!霍光这个人也是很有本事的,他哥霍去病开头给他安排的很好,把他从地方带入了中央之中。可是不能因此就认为霍光是一个靠家族出身躺赢的人物,因为他最大的靠山,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在24岁时候就死去了。这意味着之后的人生道路只有他自己才能走下去。


在著名的巫蛊之祸中,乱局中很多大人物被杀,皇后卫子夫与刘据也被逼自杀,并且位极人臣的卫家中卫青儿子卫伉也被迫自杀,但这并没有牵连到霍光,因为霍光在侍奉汉武帝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中据说一次错误都没犯,虽然多少有些夸张,可是也可以看出霍光是一个懂得隐忍并且善于进退的人。

汉武帝晚年安排霍光辅政,着实用心良苦。武帝身后唯有幼子,要保全汉家天下,必须有所倚仗。武帝选择了外戚霍光作为身后的辅政之臣,就是看中了其出身微贱,小心谨慎。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上台,迎来的霍光的第二时期——有原则的忠臣。汉武帝的大儿子被他自己搞死,汉昭帝上台才8岁左右,就让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



汉昭帝间,霍光大权在握,大赦天下,休养生息,与匈奴关系得到改善,西汉帝国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回复。

第三个皇帝是被立为傀儡皇帝又旋即被废黜的刘贺,这个时期的霍光老谋深算,跋扈不臣。汉昭帝死后,霍光等人拥立了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傀儡皇帝。刘贺此人狂妄不羁,不通事理,直接威胁到了霍光的权势。霍光便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刘贺,这是秦始皇帝建立帝制以来第一位被臣子废黜的皇帝,由此可见霍光的权势之大。



霍光晚年对自己家族的权势深信不疑,没有安排好身后事,霍光老婆孩子野心大、能力差。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动用了权臣清除异己的手段,却坚守了为人臣的原则,胜于王莽,输于周公,你也不过是一个有原则的权臣而已!富贵满门的霍家,你们赢了皇后,输了未来!

霍光死后,霍家被满门抄斩。

欢迎大家的精彩点评!


小伙子别放弃啊


霍光发迹一方面得益于他的哥哥霍去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为人谨慎。

霍去病的帮助

霍去病是一个私生子,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两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仲孺在平阳侯家任务完毕返回家中,另娶妻子生下霍光,和卫少儿不再来往,霍去病几乎没有见过这个父亲,等到见到霍仲孺的时候就霍去病已经名扬天下了。

元狩二年,霍去病被任命骠骑将军,单独领兵出击匈奴,在途中被河东太守招待霍去病,并切派人请来霍仲孺(不知道是不是霍仲孺的意思)与霍去病相见。霍去病替霍仲孺大量购买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

接下来重点就来了,在此次出击匈奴凯旋的时候,霍去病再一次拜访了霍仲孺,而且此次霍去病回到长安,还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他就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从此霍光来到了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霍去病是谁,是汉武帝看重的将领,和皇帝还有亲戚关系,霍光有机会接触权力中心的人物,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也就是说霍光也许会衣食无忧,但是想要担任这样的官职根本不大可能。

狩六年,霍去病去世,也许是对霍去病的怀念吧,汉武帝一方面亲自培养霍去病的幼子,另一方面大力提拔霍去病的弟弟霍光,由此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要职。

霍光为人谨慎

霍光在哥哥的帮助下,年少得志,虽然在霍去病死后,汉武帝也大力提拔他,但是却没有在霍去病活着时候的风光了。就说他担任奉车都尉吧,一当就是二十多年。奉车都尉是什么官职的,其实就是掌管皇帝所乘车辆的官员,算是皇帝的之近臣了,但是却不能参与政事,没有实权,一直没有得到升迁。霍光也没有怨言,一直规规矩矩办事,养成了为人小心谨慎的习惯,连上朝人宫时都走同一路线,甚至停步的位置都固定不变。这一点就连朝中的大臣都十分佩服,正是他这种小心谨慎的性格让汉武帝看在眼中,所以汉武帝刘彻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征和二年武帝令宫中画师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后元二年,汉武帝临终之时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 从此霍光开始大权在握,汉昭帝时期粉碎刘旦等人的阴谋,彻底掌握朝政,汉昭帝早逝他迎立昌邑王后有废除,立汉宣帝,权势达到顶峰,即使后来身死家族被灭,但是汉宣帝还是将他迎入麒麟阁,十一位功臣中霍光位列第一。

所以霍光的发迹一方面有他哥哥霍去病的功劳,而且是绝大部分的功劳,当然也有他自身的原因。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你一定要有一个超级牛叉的哥哥,比如霍去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