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手握百万大军,完全可以与孙中山决一死战,为何选择乖乖退位?

用户3708573353


孙中山虽然伟大的,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觉得伟人应该伟大,那么历史上的大事就都是伟人做的。事实上,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孙中山正在美国餐厅里洗碗打工,据说是为革命筹集款项。

而同样的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末代皇帝溥仪刚满5周岁,这个一个幼儿园水平的孩子,还谈什么手握百万大军,即使神童也没有这样的本事,何况溥仪本身也资质并不高,否则也不会在未成年之时就被太监们给整成了不孕不育。

年幼的宣统皇帝溥仪

先说说清朝的所谓百万大军

  • 八旗与绿营以及后来的湘军、淮军

清朝建立以后,国家军队的主力曾经是满清引以为傲的八旗军以及当时投降满清明军也就是绿营军,后来八旗军被分散在全国,而且迅速腐化。此后,清朝一度依赖的是绿营军。但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无论是八旗和绿营都在与太平军的对敌中,败多胜少。以后到了19世纪5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始在满清朝廷的允许之下兴办团练,这就是著名的湘军、淮军、楚军等来源。这也是满清建立以来,汉族大臣开始掌握军队的开始。

李鸿章编练的淮军

太平天国以后,湘军被裁撤。但是淮军、楚军等却被保留下来,并一度成为满清国防力量的中坚,比如后来左宗棠带领楚军进入新疆平叛。而淮军更是建立北洋水师,参与旅顺和威海卫的基地建设,后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出动的陆海军主力就是淮军。

  • 武卫军

在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之时,淮军的势力发展到顶峰,但是6年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淮军分崩离析。此后满清朝廷以编练新军为名,慈禧的近臣荣禄开始收拢汉族大臣手中的兵权,并于1899年建成所谓的武卫军,这是的满清是以北京附近的武卫军为中心,各省团练为辅助,这就是当时满清的核心国防力量。

然而很快武卫军遭到毁灭性打击,1900年由于恼怒与清政府镇压义和团不利,西方组成八国联军准备武装干预。而慈禧也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向世界11国宣战。结果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后,义和团和满清的武卫军不敌八国联军,聂士成战死,董福祥等人大败,义和团们更是一哄而散,而武卫军也遭到毁灭性损失。当时除了当时被编委武卫左军的袁世凯在天津编练的军队,因为跟随袁世凯调任到山东,而逃过一劫之外,其余均遭到重创,满清朝廷直接掌握的军队再次惨遭毁灭,而满清的老家东北也被沙俄全部占领,慈禧老寡妇不得不逃亡西安。

1900年的东南互保,实际已经宣告清朝灭亡

而实际上发生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也被称为庚子国变),实际上已经宣告满清的灭亡,在慈禧“豪迈”的向全世界宣战的时候,以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张之洞以及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为首的中国东南各省督抚大佬们,以李鸿章的“此乃乱命,粤不受诏”为借口,签订东南互保协议,不听从满清中央与世界十一国宣战德命令,宣布中立。于是1900年的这场战争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方的满清武卫军、义和团团民们与八国联军杀的热火朝天,东南各省却坐观成败,各省大佬依然与国外友人亲切友好,实际上这也就说明了满清朝廷对地方各省的约束力已经严重削弱。

  • 各省新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在西安就宣布要实行新政,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各省编练新军。而此时李鸿章已经去世,满清朝廷中对新政最热衷的是张之洞和袁世凯。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当时各省响应的满清中央号召编练的新军,也只有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战斗力最强,在1906年进行的彰德秋操中,能与北洋军一较高下的只有湖北新军。但是这时候各省新军包括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在内,都只认自己的长官,却不认什么朝廷和皇帝。这也是慈禧死后,溥仪即位,满清皇族立即将袁世凯赶回河南老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后宣布独立的各省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更像是是带头大哥

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1894年发动的第一次起义,惨遭失败。而后革命党发动数十次起义无一成功,而当时的革命党看似是孙中山统一领导,但实际上门户林立,派系众多。兴中会、华兴会等等,后来虽然被统一到同盟会,但是内部组织依然松散,大家虽然都公认孙中山是大革命家,但是孙中山却没有对整个革命党组织的广泛领导力和影响力,这也是为何后来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重组中华革命党时,要求党员必须宣誓效忠孙中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革命党人看来当时中国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满人统治,只要推翻满清就可以万事大吉,所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很有市场,而对于孙中山确实知名度高,来头大,但是更多是名声大,却缺乏有效组织力,全国各地的革命党组织与同盟会更多是公司挂靠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武汉革命党搞辛亥革命,而孙中山先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事后才从美国报纸上得知。

而革命爆发后,东南各省纷纷独立,宣布脱离满清中央,这一幕就是1900年“东南互保”时的重演和翻版。

所以孙中山名气大是确实,但是本身却实力和实际影响力却很有限,与其说孙中山是幸亥革命的领导者,倒不如说他是那场革命中带头大哥更适合。

摧毁清朝的实际是满清亲手创建的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而与溥仪、孙中山的实际关系不大

而辛亥革命后武汉一度成为革命中心,起义的武汉新军成为了革命的主力军。而清军出动北洋军镇压不力,只得允诺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请老袁出山,于是满清末年的自己创办的两大新军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在在1906年彰德秋操的军事演习上进行对决之后,这次则是真刀真枪的在武汉三镇打得昏天暗地,湖北方面请革命元老黄兴出山封坛拜将,北洋军则是由冯国璋亲自出马,结果很明显北洋军占据明显优势。

清末时期最强的军队北洋军

只不过袁世凯早已经对清廷失去信心的老袁,已经没有将革命军彻底平灭的想法,他要“养寇自重”,并最终依靠绝对实力,胁迫清帝逊位,结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几乎是中国历史第一次不流血的政权更迭。


所以清末中,不存在孙中山与溥仪的对决。一个5岁的孩子和一个手无兵权的带头大哥,能对决什么呢?


大东北的小豆包


溥仪退位的时候才6岁,尚未亲政。就算他亲政了,面对当时的格局,也是一筹莫展。真正决定退位的是隆裕太后,慈禧的那个侄女。但是慈禧死后,大清朝的实际掌舵人,是摄政王载沣,也就是溥仪的亲老子。载沣一度还是蛮务实的,替大清背了不少黑锅。但是政治手腕实在无法与袁世凯这种老奸巨猾之徒相提并论,更别提和慈禧相比了。

载沣执政时期,同意立宪,但是很清楚地把大清皇帝直接统帅海陆军写在了宪法重大信条里。这说明载沣还是认识到军权的重要性的,但是写进宪法,不等于那些当兵的真的就听溥仪的。实际上当时的大清的军队,除去那些根本打不了仗的2.6万只知道吃饷,不知道干活的八旗;名义上60万也就转业成警察的绿营兵外。真正有战斗力的是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新军”。到了1911年,新军已经发展成为了19镇(每镇定额12512人,实际上各镇情况都不一样)、18混成协(这个情况就更复杂了,但是标准是2协为1镇)。但是“新军”新在军制和武器上,名义上虽然事后大清的国防军队,但本质仍是听从个人的部曲性质的军队。

而清朝实际掌握的只有两协禁卫军。2协相当于1镇,大概也就在1万多人。但实际上这1万多人并不能动,毕竟整个京防的最后的底线。真正能动的是驻守京畿附近的北洋6镇新军,也是新军中实力最强的。所以当全国发生任何事情,掌握北洋6镇才是真正执牛耳的事情,其他都是扯淡。而此刻,这6镇军队的实际掌握人正是袁世凯。

很显然载沣一上台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他对袁世凯说,“你说你年轻的时候腿摔坏了,你回家养腿去吧。”袁世凯啥话都没说,立马卷铺盖回家去养腿去了。但是载沣还是太年轻,把袁世凯赶回去,他也掌握不了北洋6镇(铁良也已经被排挤出北洋第1镇)。因为这支些军队是袁世凯从天津小站一手培养出来的,只知袁世凯,不知道朝廷。


果然,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南方搞了多次武装暴动,都未成功。所以这中间袁世凯的重要性根本没有得到展示。但是1910年,由于为了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借款,盛宣怀策动清廷将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了“保路运动”。于是清廷把湖北的新军抽调到四川去镇压运动去了,结果造成了湖北的空虚。于是意外地发生了“武昌起义”,一时间全国很多省份都开始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1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心力交瘁的载沣也引咎辞职,回家养老了。

于是清廷派了载涛(这位爷京剧唱得好,专门留洋学过骑兵马术。后来日军侵华的时候宁愿摆地摊,也坚决不当汉奸,最终结局有点出乎意料的好)去平叛。载涛虽然是军咨大臣禁卫军长官,但是指挥打仗就算了吧。载涛去调动北洋6镇的时候,麻烦来了,他调不动,北洋6镇根本不理他。于是只得腆着脸去请袁世凯,袁世凯一句话就噎住他了,我的腿病还没好。结果袁世凯的北洋6镇真的开动去打革命党的时候,革命党就有点扛不住了。说白了名义上是革命党,但实际上都是各省为了自保而独立,都有着小算盘,谁也不会真的拼命。可是袁世凯是个爱算账的人,革命党好剿,但是剿完后,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例子都在那摆着呢。于是袁世凯以要军饷的名义不打了,坐等两头开价,谁的价钱诱惑人,袁世凯就打算倒向哪头?

结果很显然还是革命党的价钱比较好,孙中山为了革命,愿意“让贤”,允许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那条件就是让清帝退位。袁世凯哪有捡来的大总统不当的道理?

溥仪长大后,也曾经一心想恢复祖宗社稷,但是现实非常打脸,在“宗社党”的帮助下,曾经以为日本人是大清的救星,结果去了东北,才发现自己只是个傀儡,日本人借他的名义,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后来日本投降,溥仪也成为俘虏。

最终在接受新中国改造之后,觉得做一个老百姓是无比幸福且正确的事情。



炒米视角


溥仪和孙中山的对垒,实则是载沣和袁世凯的对垒。

当时的溥仪不过一5岁小儿,不知事,所以便不可能视事,不可能执掌清朝国柄,说到底当时清政府的掌舵人是他的生父——摄政王载沣。

此时的孙中山也好不了多少,不说他远在美国,即便是后来回了国,也是“诸事由克强作主”,几乎没他什么事,所以唐德刚先生才会说“当时孙公一文不名”。

所以,说溥仪手里军队百万却乖乖退位的事,我们只说载沣和袁世凯的对垒便可。

载沣在1908年被慈禧钦点为摄政王,没办法,谁让他的儿子被钦点为光绪的继承人呢?让载沣当摄政王,他总不会谋权篡位吧?

载沣上台后,便迫不及待地干了一件事——创建禁卫军。

他想创建禁卫军绝对不是什么一时脑热的事,实际上他对此已经想了很多年,他之所以产生创建禁卫军的想法,则是因为他在1901年作为请政府代表去德国道歉,看到了德国的皇家近卫军,触动了他。

他为什么会被派到德国来道歉?因为他们打输了,因为他们的军队不如人!

所以,在慈禧嗝屁后,重视军权和军队发展的载沣,在匆匆上台后便让载涛、毓朗和铁良着手筹建属于清朝皇室的禁卫军。

为了让禁卫军对清朝保有绝对的忠诚,从统帅到小卒,无不是经过精心地筛选,所以禁卫军几乎是满人或者旗人,只有极少数的汉人和蒙古人。

载沣更是特意让他的胞弟载涛统率禁卫军,不过,载涛在军事上几乎完全是一个草包,让他唱唱戏或许还行,让他领兵?他确实没这个本事。

1911年9月,这支装备精良、编制1.2万人左右的禁卫军总算成军了。

载沣花了3年时间,花了无数财力、物力和人力,可谓是倾尽心血打造了这么一支禁卫军,一时间竟意气风发起来,有模有样地跑去检阅,不过,他注定还是会失望。

载沣为什么会花这么多钱和时间去打造禁卫军?当时挂在清政府名下的军队确实多,可是,清政府能够直接掌控的又有多少?糜烂的八旗老爷军能够打战?各省军队会否听令?

载沣对此完全没有底气,即便是北洋军,载沣也不敢说能够完全掌控,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一上台便罢免了袁世凯。

可是,即便袁世凯回了老家,北洋军也从来没有脱离过袁的控制。

八旗军不堪用,绿营兵也废了,可是地方军又不一定指挥得了,你让载沣拿什么去支撑自己和清朝的统治?载沣也算清醒,知道踢走袁世凯,又知道训练禁卫军,想凭此提高清政府的军事水平,威服地方军。

这是载沣不得不训练一支可信、可靠、可用的军队——禁卫军的原因。

只是载沣太高估自己了,或者说太高估享受惯了的满人了。

当时,载沣让荫昌率领北洋军南下镇压革命家,荫昌虽然说去德国留过学,学习过所谓的军事,可是他的军事水平却算不上高,让他独自带兵打仗显然不行。

载沣让这样一个人率军南下,只能换来一个战败辱师的结果。

所以,载沣也被逼得低头请袁世凯出山了。

袁世凯一出山,手段便耍得让载沣眼花缭乱,你让我率军南下镇压革命家,这当然可以,可是你们皇族得派一个皇室成员一起领军南下,给军队当个表率。

载沣训练禁卫军的动静这么大,袁世凯自然也听到了,所以,他一出山便盯上了这支禁卫军,在心里迅速打定了主意,要么为我所用,要么毁掉。

袁世凯的提议一说出来,载涛便被吓得脸色发青,除了他手里统率的禁卫军,清政府哪还有能拉上战场的军队?他又是皇室成员,是载沣的亲弟弟,袁世凯摆明了是在暗示载沣,让载涛也一起率领禁卫军南下,可是载涛却深知自己的斤两。

于是,载涛吓得辞去了禁卫军统帅的职位。

载涛这边一辞职,袁世凯便逮住机会立刻用内阁的名义接管了禁卫军,然后任命冯国璋为禁卫军总统。

冯国璋因为当过清朝陆军贵胄学堂的总办,如摄政王载沣、恭亲王溥伟,禁卫军中的不少军官也都是可以说冯国璋的学生,袁世凯用“老师管学生”这一招,迅速掌控了禁卫军。

载沣用了3年时间倾力打造的禁卫军,也因此成了袁世凯嘴里的肥肉。

如此一来,清朝最精锐的军队便统统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余下一帮不堪用的旗兵老爷和一帮不太听话的地方军,载沣还能奈袁世凯如何?

清朝亡或不亡,已系于袁世凯一念之间。

这时,被袁世凯打得抬不起头来的革命党突然跳出来和袁谈判,想将他拉到自己的阵营,然后说了句“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军反正归来”,袁世凯瞬间被打动。

袁世凯的选择变了,局势自然也要变,从袁世凯对阵革命军以维护清朝统治,变成了袁世凯战到了革命军前面以迫使清朝皇帝退位!

这一切,只发生在转瞬之间。

此时清朝的军权几乎已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除了冯国璋手里的禁卫军之外,清朝几乎已经成了一个空壳子。

可坏就坏在,禁卫军也落到了冯国璋的手里。

这冯国璋是谁?北洋之狗,虽谈不上是袁手里一条最忠实的狗,可说到底他也看的清局势,让他拿着禁卫军,他还能站出来反对袁世凯不成?当然,为了稳定禁卫军的情绪,袁世凯和冯国璋确实给了禁卫军不少好处。

当兵吃粮,禁卫军拿到了好处,反对声自然弱了下去,清朝皇室也得到了所谓的“优待条件”,他们也算尽了保护清皇室的职责,所以也就没有继续闹。

清廷没了依仗,还能怎么办?

所以,载沣和隆裕也只能点头答应让溥仪退位。

载沣这个人虽然能力一般,可是很识相,也很有底线,张勋复辟的时候他直斥一声“胡闹”,溥仪想让他留在伪满,他也坚决不从,贪权却又不恋权,知取舍和荣辱。

溥仪的退位,几乎是袁世凯一手促成,真没孙先生多少事,清的存与亡皆在袁氏一念之间而已。

袁氏如心向满清,则武昌之事绝免不了被镇压,所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没戏。

他虽然是为了利而站在了革命党阵营一边,可是历史功绩却是实打实的,谁也抹不去。


吾与吾国


尽管溥仪在退位时,号称手底下一共还有100多万的士兵,但是溥仪只是一个小孩,兵权真正的掌握着是袁世凯和其他大臣。

袁世凯掌握着清朝当时所有的新军,一共有20多万,这也是清廷真正的战斗力。其他的80多万只是滥竽充数的八旗子弟所掌握的旧式军队,没有任何的战斗力。甚至。笔者怀疑这80多万人中,有一半的人是不存在的,是空饷。所以说打不打不打是袁世凯说了算,并不是溥仪说了算。

袁世凯肯定不会打。事实上袁世凯并不支持清政府,甚至在自己大权在握的时候,对清政府的很多做法都是极为不满的。在清末有传闻称摄政王与袁世凯不合,想想也是:清政府每年拿那么多钱去要袁世凯的军队。

笔者说是袁世凯的军队,而不是清政府的军队,是因为这20多万的部队根本不听清政府的,只听袁世凯的。虽然他们的装备是清政府买的,军饷是清政府发的,但却只听袁世凯的。

在1911年的时候,袁世凯对清政府狮子大张口,提出要更多的军费,以此来扩充新军的实力。清政府为了成立新军已经花光了国库所有的钱,这个时候实在是没钱给袁世凯。

而且南方的孙中山及众多革命人士来势汹汹,看起来准备充分,势必要将清政府赶出中国。而且清政府还要赔偿列强许多银子,国库就更加空虚。袁世凯要不到军费,与清政府的间隙隔阂越来越大,几乎要独立出去。

在1911年的时候,孙中山所率领的革命人士和袁世凯进行过接洽。双方对于推翻清政府达成了共识,只不过第一届民国大总统要由袁世凯来当。孙中山当时也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在清政府内部,袁世凯三番五次的推波助澜,使得几乎所有的汉族大臣不再帮助清政府。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已经失去人心的清政府也不想再强撑下去,还不如变卖家当就此退位,了却所有的烦心事,带着一大笔银子就此归隐。

有人说推翻清政府的最大推手是袁世凯,笔者认为夸大了袁世凯的作用。他只是一个有心机的投机分子,倘若不是看着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人士势力庞大,他肯定会支持清政府,与革命党不共戴天。

所以说推翻清政府的是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人士,并不是袁世凯。袁世凯只起到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虽说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摘取,但这也是相互妥协的结果,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至于溥仪退位,清政府结束自己的统治实属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选。当时的中国已经不是清政府所能控制的了,在内政上有列强的干扰,各地的革命军整装待发,脱离控制。人民起义一波又一波,封建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强弩之末了。在加上清政府国库空虚,也无力支撑。就算是他们想支撑也没有真正的有识之士帮助。

溥仪的退位表明了封建统治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土壤,袁世凯虽然在辛亥革命之后妄图复辟。也确实成功了,但是只坚持了100天不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有时候会停滞,有时候车辙下有石子,看起来好像在退步。但前进的大势是不可逆的,结束封建帝制就是当时历史前进的大势。


无笔史官


1.辛亥革命是武昌新军组织的起义时,孙中山山在美国打工挣生活费时从报纸号外上知道了这个消息,孙与辛亥革命无关,领导辛亥革命更是无从谈起。2.清军的实力是袁世凯创建的新军,三岁皇帝能懂什么?其父摄政王一上位就让袁回家养疴,但摄政王指挥不动新军,只得三请袁出山,袁任总理大臣后,根本不镇压起义军队,相反与南方的拼凑的临时政府商讨终结清皇朝,结果是皇帝退位让国,民国政权和平建立。袁出任首届民国总统,五族共和国旗升起。3.南方诸省集会南京组建临时政府对付北方的清皇朝政权,在选临时总统时,人选难产,孙已赶到南京,且孙与南京各省无纠葛,而有造反声望(多次策划广东地方起义,虽失败名声在),一致选孙任临时大总统。旋南北和谈成功袁就任总统,南京政府撤销。


LruDaddy


溥仪当时的确是手握百万大军,假如说溥仪真的不配合,就是要拼个你死我活,那么辛亥革命不会那么容易成功,溥仪甚至还能选择直接先去东北,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且如果溥仪真的这样做了,肯定会有西方列强的支持,这段话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呢?大家首先来看看,溥仪退位的时候才多大岁数,他才六岁,这些事都不是他来决定的。

溥仪就是个明面上的皇帝而已,一个小孩子他又能做什么呢?在溥仪接班之后,大清朝的矛盾升级,各地都爆发起义,首先清朝已经不得民心,这一点统治阶级非常清楚,摄政王等人也知道强撑没有什么用。

至于这百万大军,清朝最厉害的军队就是八旗军队,八旗军队在清朝建立之后,八旗一直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全都不思进取,别说辛亥革命的时候,他们在西方列强进攻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不足,清政府的洋枪队都抵抗不了革命军,这些整日享乐的八旗军更是不行的。

那么有人要说了,当时清朝也是有强力部队的,当时都是为了对付西方而创立的,实际上清朝手下最强的军队,全部都在袁世凯手中,在这里要提一下,如果说没有袁世凯,革命是不会那么简单成功的,如果袁世凯倒向溥仪,那么这场革命注定失败。

统治阶级正是看到了这几点,他们才选择体面的退位,毕竟给他们的待遇还是很好的,如果他们真的不识时务的话,那毫无疑问,他们肯定会被杀个干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清廷手中根本没有百万大军,再者,当时溥仪年仅五岁,也没有能力干预国政

1908年11月15日,执掌清帝国近半个世纪的女强人慈禧皇太后去世。为防止光绪帝日后对她进行反攻清算,在临死之前,慈禧将光绪帝一并毒杀。光绪死于毒杀一事已于在2008年的到证实,当时经过对光绪皇帝缕头发的鉴定,证实其死于三氧化二砷中毒,也就是被砒霜毒死的。

由于光绪帝驾崩时非常年轻,没有孩子,于是慈禧在临终之前将光绪帝弟弟载沣之子溥仪(光绪的侄子)抱入宫中,立为继位人。

光绪帝驾崩后,年仅两岁(周岁)的溥仪继位,年号宣统,尊光绪皇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为隆裕太后,由溥仪之父载沣监国。(摄政王载沣,右边站着的孩子就是溥仪)

作为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非常痛恨曾经告过发光绪帝的袁世凯,一度想将其处死。之后权衡利弊,载沣按下心中怒火,没有杀袁世凯,但以“足疾”为由将袁世凯赶回河南老家。

袁世凯走后,其手下的北洋六镇新军在名义上被朝廷接手,受摄政王载沣直接统领,但实际上除了北洋第一镇以外,其他的五镇都不听朝廷指挥。

自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八旗和绿营面对着太平军皆溃不成军。无奈之下,咸丰皇帝下令允许地方官员组织团练武装对抗太平军,其中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规模最为庞大,也成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而太平军最后也正是被湘淮两军剿灭的。

太平天国覆灭之后,曾国藩为表忠心解散了手下的数十万湘军,但李鸿章的淮军却被保留下来,继续为帝国征战。

由于是团练出身,并不属于国家建制,淮军带有极大的私家军性质,淮军的各部士兵基本只听从于本部将领指挥,这导致清廷对军队的控制大为降低。不过好在李鸿章还是忠于朝廷的,有他在,淮军依然是朝廷的军队。

1895年淮军在甲午战争中遭遇惨败,在袁世凯的建议下,清廷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之后后袁世凯接替胡燏棻,继续编练新军,组建“定武军”。

1905年,在满洲权贵铁良的主持下,京旗常备军组建完毕,这支军队成员主要有八旗子弟组成,属于清廷的心腹。之后京旗常备军被改编为北洋第一镇,而袁世凯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五镇,称“北洋六镇”。

在这六镇之中,除了第一镇由满洲人铁良指挥外,其他五镇皆在袁世凯控制之下,基本等同于袁世凯的私家军队,朝廷根本调不动。而就连由旗人组成的第一镇,除了由铁良挂名训练外,其下面的主要将领也多是出自天津武备学堂的汉人,本镇官兵在大多数时间里也是交给袁世凯代管,铁良只是一个挂名军门而已。

至此,北洋六镇基本都是由袁世凯管辖,而这支军队正是清廷最能打仗的部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南方各省督抚闻讯纷纷宣布独立。清廷在南方驻守的几个八旗据点也迅速被各省革命军团灭,清廷瞬间失去了半壁江山。

载沣眼见形式危机,便令陆军大臣荫昌统帅北洋军南下,但荫昌无力驾驭北洋军,大军根本不予开拔。此时庆亲王奕劻和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等人深感局势严重,一致主张复起袁世凯,而英法美等各国公使也纷纷建议请回袁世凯主持大局。载沣无奈,只得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令其南下剿灭民军。

不过一个“湖广总督”岂能满足袁世凯,对于此时的袁世凯而言,不给够权力,即便是玉皇上帝来请他都不会回去。于是袁世凯借口“足疾未愈”,拒不回朝。(正在河南老家归隐的袁世凯)

迫于形势压力,载沣被迫宣布辞去监国一职,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清廷大权完全落入袁世凯手中。此时的溥仪仅仅只有5岁(周岁),而在载沣去职后,朝内只剩下了他跟隆裕太后母子俩人,以及一帮不堪大用的宗社党人。(隆裕太后)

在得到清廷大权后,袁世凯便统率着北洋军南下,迅速平定了山东、山西的独立并直奔湖北武昌而去。在北洋军的打击下,武昌革命军不敌,丢掉了江北阵地,形势对革命军开始不利。

但是袁世凯并不想当第二个曾国藩,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为清廷立下盖世神功,到最后也仅仅只得到了一个一等侯爵而已,而且还备受朝廷猜疑。如今北洋军的战斗力虽然高于革命军,但北洋六镇加起来不过7.5万人,面对着南方十几个独立的省份,北洋军的这点兵力显然捉襟见肘,顾东不顾西。

为此袁世凯决定以战逼和,试图通过军事上的优势逼迫革命军与其议和,从而获得更大的权力。而当时南京方面也自知军力欠缺,为了能够推翻清廷,孙中山先生以民族大义为重,有意与袁世凯和谈。

于是南北双方开始了讨价还价的谈判,最后孙中山同意让出大总统一职给袁世凯,换取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随后袁世凯返回北京,一面入宫说服隆裕太后,一面纵兵上书逼宫。1912年年1月29日,反对共和的宗社党主要人物良弼被革命党人炸死,满洲贵族各个如惊弓之鸟,无人再敢为朝廷出头。2月22日,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正式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朝灭亡。这一年,溥仪刚刚六岁(周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对这些根本一无所知,等到溥仪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大清已经亡了很多年了。


千佛山车神


1912年2月12日星期一,宣统帝溥仪在隆裕太后的代表下宣布退位,标志着清朝正式灭亡,而这天是溥仪(1906年2月7日)6岁生日的第5天。清朝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模仿英国的宪法——《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中的第十条有“皇帝直接统率海陆军。”的规定。溥仪可以说手握百万大军,完全可以与孙中山决一死战,为什么乖乖退位呢?难道“孤儿寡母”好欺负?皇帝不是还有真正的亲爸爸摄政王载沣吗?而且当年张之洞对载沣说重视民意,防止民变。摄政王当时就说:怕毛啊!有兵在!

当时的确有兵在,但并不是100万,而是1万多兵力!

清朝末年八旗兵有2.6万,基本是渣;绿营兵有60万,清末都变成了警察;而曾国藩的湘军被解散、左宗棠的楚军没落,李鸿章的淮军在甲午战争中凋落。清朝末年,清廷为了强军兴国,决定对这些军队进行选拔精英加上重新招募,采用西式练兵,西式装束,而建立新军。清末新军共有十四个镇、十六个混成协、禁卫军两协加上数个独立的标、营。而这十四镇中除了北洋六镇、湖北第八镇、南阳第九镇是正规军,其他的都是暂编。暂编意味着还没通过陆军部校阅考评,合格则去掉暂编。

清朝皇帝依据宪法名义上掌握军队百万,但实际上他一个兵也掌握不了,谁叫他只是个宝宝呢!前面说了,摄政王载沣说有兵在,那摄政王是不是掌控百万雄兵呢?名义上是的。但实际上摄政王掌握的军队也只有1万多精兵,也就是两个协的禁卫军。这里福垊说一下清末新军的编制。清末新军编制为军(两镇)、镇(相当于师,两协)、协(相当于旅,两标)、标(相当于团,三营)、营(四队)、队(相当于连,三哨)、哨(相当于排,三棚)、棚(相当于班)。新军最强的是北洋六镇,他的老大是袁世凯。之所以说摄政王只有一万兵力,就在于新军尤其是最强的新军——北洋六镇不听摄政王的。

摄政王夺兵,孙中山起事

摄政王就用皇室人员担任军部长官,自认大元帅,但县官不如现管,北洋军根本不买账。于是摄政王就让袁世凯被生病,从而想着夺取袁世凯乃至全国的兵权,做个真正的手握百万的大元帅。然而他这个大元帅跟光杆司令差不多,北洋军阳奉阴违,只知袁宫保不知大清朝。好在天下无事,摄政王也自鸣得意时,孙中山给袁世凯来了个“神助攻”。

新军因为知识分子居多,而且孙文思想也不断向军队渗透,导致南洋第八镇中有很多革命党。他们怀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的宗旨,准备要革清朝的命。然而他们需要一个时机,结果四川给湖北一个神助攻。四川人民自办铁路,清朝却要收归国有。在民有和国有的矛盾中,地方立宪士绅、同盟会员为了民众的利益,起来抗争。结果四川总督奉命压制,从而闹气民变,而四川的新军不愿意弹压自己的父老乡亲,清廷于是从湖北借兵入川。这下闹起了武昌起义,四川也闹得更厉害了。

摘桃哥袁世凯来了

摄政王立即令北洋军打南洋叛军,大家都是新军,都是汉人,何必呢?结果将在外君命就是不授,光杆大元帅摄政王可苦逼了。但人争一口嘛,他就让军咨大臣禁卫军长官载涛去平叛。载涛没打过仗,虽有精兵万人也是一筹莫展。面对武昌的危急形势,摄政王不得不把送出去的“大爷“再请过来。这时袁世凯摆起了架子,你不是我腿脚有病吗?我的病还没好,没法报效国家。摄政王只好舔着脸道歉说好话,并许以内阁总理大臣高位,这才把袁世凯请来了。

袁世凯一来,北洋平叛很卖力,南洋的叛军逐渐不敌。清廷正在开心之际,袁世凯却令冯国璋”休息一会“。然后,袁世凯狮子口大开,以平叛的名义要钱。只要平叛,给你钱!因为要钱太多,清朝要求分期付款。袁世凯就提出了要权,以南洋叛军来要挟清廷退位。清廷被逼无奈只能退位保富贵保平安。


福垊


迫使溥仪及裕隆太后同意逊位的并非是南方的孙中山和革命军,而是北洋新军的最高领袖袁世凯及北洋新军。


有人说,1911年的清政府依然拥兵百万之众,为何在孙中山及听命于其领导的南方革命军发动武昌起义之后,溥仪小皇帝与裕隆太后却选择了乖乖逊位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没有与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南方革命军展开大决战,将南方革命军消灭在长江以南?平定整个中国范围内的国内叛乱,收复山河。继续延续大清王朝的国祚和命脉。

实际上,在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反抗和围剿。但是清朝从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曾经最为倚重的八旗子弟兵以及绿营兵,便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因此我们看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满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惨败的战争结局。因此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清政府的八旗子弟兵和绿营兵便已经无力再平定叛乱,因此才有了曾国藩兄弟、左宗棠组建湘军围剿太平天国。



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再一次将洋务运动所建立起来的近现代化军事力量消耗殆尽。此时的清政府,才清晰的认清了传统军事武装与现代化的军事力量之间的差距。因此在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半个多世纪在洋务运动所积累的军事、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成果被消耗殆尽以后。清政府着手改革军队,命令刚刚从朝鲜回来了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训练一支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新军,而依托的家底便是经历过中日甲午战争的洋务新军。


经过袁世凯的训练和扩充,一支具备现代化战争意识的北洋新军逐渐形成。当然取得这样的训练成果离不开满清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满清政府也因为支持袁世凯训练北洋新军。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和军事开支。导致已经不堪重用的满洲八旗兵和绿营兵更为不堪。


因此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主政的摄政王载沣和裕隆太后便积极调集北洋新军开赴前线准备消灭南方革命军。然而北洋新军并不是满清政府的新军,而是袁世凯的私人军队,此时的袁世凯正在老家河南赋闲钓鱼。北洋新军同意出战的条件便是要求满清政府统治者重新启用袁世凯并且委以重任。由此可见,满清政府耗费心血精心锻炼的一支新军,并非是满清政府的一把利刃,反而成为了袁世凯的私人武装。

无奈之下,摄政王载沣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并且委以重任,就这样袁世凯才命令北洋新军开赴汉口,与南方革命军展开对阵。然而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袁世凯早已经看清了满清政府的懦弱与无能。再次得势的袁世凯并没有命令北洋新军拼尽全力消灭南方革命军,而是将战争维持在对峙状态。进而依托前线的战场形势为自己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和资本。



因此,辛亥革命的爆发,从一场推翻满清政府的起义运动慢慢变成了袁世凯重新回到权力中央并且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机遇。而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也都掌握在袁世凯的手中。风云际变之时袁世凯成为了最关键的人物。因此袁世凯一方面与南方革命军保持着军事对峙状态,一方面秘密派人前往南方革命军军中秘密谈判。同时不断的向年幼的小皇帝溥仪和满清贵族施加压力,迫使其放弃皇位和江山社稷,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最终在袁世凯的不断运作之下,南方革命起义军的最高领袖孙中山对其进行了妥协。同意在推翻满清政府统治之后,由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一职。同时满清政府在得到了袁世凯承诺的清朝皇室优惠政策以后,也同意宣布和平逊位,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就这样,推翻腐朽落后的满清政府统治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辛亥革命运动的成果也被袁世凯所窃取。而满清政府及其所拥有的近百万满族八旗子弟兵和绿营兵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和平逊位的事实。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华民国的新国民。


珞珈山的猫


孙大炮不足为惧,袁大头才是真正的威胁。

很多人在看待溥仪退位、大清灭亡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打仗究竟是在打什么?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言外之意呢,在古代打仗打得是后勤补给。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之后,袁绍大军没了粮草,军心大乱,继而被曹操一击而溃。粮草,则是用钱买的。

有人会说粮草可以通过掠夺的方式获得。诚然如此,但这是最愚蠢的一种方式。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大清帝国为了维持战争,便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补给(打到哪,抢到哪,甚至不惜屠城)。

大清帝国打赢了战争,却失尽了民心。以至于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曾经的太平军盘据地—南方诸省,清帝国已经很难控制了。

当初太平天国之所以会爆发,也是因为清帝国没钱了,所以大肆盘剥百姓,导致他们揭竿而起。如此,没钱—抢钱—更没钱—更抢钱,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吃亏的,最终还是老百姓。

彼时的大清国,连京畿之地都顾不住了,更勿论南方诸省。为了自保,南方诸省不得不广开财路,并加大地方军的培养(比如云南滇军)。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地方拥兵自重,清政府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约束力。

到了溥仪继位的时候,国库空虚,还欠了西方列强一屁股债。此时,皇帝的旨意,对南方诸省而言与废纸无异。

溥仪继位之初,由摄政王载沣监国。

载沣始一上位,便对袁世凯下手。在他心里始终坚信:只要把兵权牢牢捏在手里,任他风吹雨打,都不用怕。袁世凯也是非常配合地,把官服一脱,直接回老家钓鱼了。

然而,养军队是要钱的!打仗也是要钱的!士兵是要吃饭的!

正规军与土匪不一样,土匪可以打到哪里抢到哪里,正规军如果学土匪那一套,只会死得更快。

没钱供养这些军队,他们凭什么会听任清廷调遣?要知道,这些军队可都是袁世凯一手带大的,养他们的军费,也是袁世凯从清廷忽悠(袁世凯已经把清廷的钱,搜刮的一干二净,连太后的私房钱都搜刮走了)来的。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南方诸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没有一件可以解决。

全国上下所有的军队,除了拱卫京畿的禁卫军,没有一支可以被调动的。仅剩的这支禁卫军,也是清政府倾尽了所有家当养起来的;而他们最后叛变清政府,也是因为清政府拿不出钱供养了。

清朝灭亡之际,名义上溥仪仍然手握百万大军,实则能够调动的根本就没几个。

调不动的根本原因除了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民智已开。

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一旦军队被灌入了“反清”思想,对清政府的打击必将是致命的。士兵被洗脑之后,纷纷倒戈,清政府毫无办法。

中国的封建王朝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唯有一件事是一脉相承的:愚民政策。然而,到了清朝,统治者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就是新思想的传入。

没钱可以借,士兵被洗脑了,又该如何解决?洗脑这些士兵的教主,便是孙大炮。

当然了,孙大炮除了嘴上功夫,要钱没钱,要兵没兵,谁会听他的?与清政府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若不是因为“洗脑”了袁大头,清政府还能再苟延残喘几年的。

PS:在大清国灭亡之前,革命党人所发起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仅从战争来看,辛亥革命并没有打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