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咸丰帝宠爱的玫贵妃为何在不到一个月内被连降三级,却在数天后又连升三级?

文史砖家


每当提及清朝咸丰帝时,大家对其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跑到热河避难,而把北京留给英法联军去祸害。其实咸丰帝的糗事绝非仅此一例,在此之前他还做过一件令世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将自己的爱妃连降三级,随即又连升三级。而这个将“倒霉蛋”、“幸运儿”角色集于一身的女子,便是玫贵妃徐佳氏。



徐佳氏是领催徐诚意之女,由于出身低贱,所以在入宫后厮混在宫女、太监身边,数年得不到恩宠。然而徐佳氏颇有姿色,所以忍耐数年后,还是得到咸丰帝的宠幸,被册封为常在,没多久又晋升为贵人。按照清朝后妃的品级,常在、贵人虽然位列下等,但在太监、宫女面前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主子,绝对不可以冒犯。


大约是地位升迁得太快,一时间不能适应新角色,徐佳氏竟然没有改掉当年的习性,时不时地与手底下的宫女、太监谈笑嬉闹,毫无做主子的体统可言,时间一长便闹得满宫风雨,让其他妃嫔看尽了笑话。咸丰帝起初并不相信,但等到他亲眼看到玫贵人跟太监孙来福任意谈笑的画面时,登时便气得七窍生烟。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咸丰帝为惩罚玫贵人,便在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二十四日下旨,将她降为常在,因为不解气,在二十多天后又把她降为宫女子。所谓的宫女子,也即可以侍寝的宫女,但是没有任何的名分。就这样,玫贵人因为行为不检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竟被连降三级(宫女子跟贵人间,隔着答应、常在两级),惩罚不可谓不重。


昨因玫常在凌虐使女, 并伊与太监孙来福任意谈笑,已将伊之位分被革,从重惩处,降为宫女子。并将孙来福重责发遣矣。六宫规矩理宜严肃,嗣后若再有任性凌虐使女,与大监诙谐无所不至者,朕必照此办理;若太监再有似此无规矩者,朕岂能尚如此轻办,必即将太监正法。见咸丰五年五月朱谕。



原本很受宠的徐佳氏遭此打击,一时间难以承受,但在表面上却不敢流露出怨恨、悲伤的情绪,而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哭泣。而随时时间的推移,怒火渐消的咸丰帝也开始感到懊悔,觉得自己对徐佳氏的处罚过重。于是在徐佳氏被降为宫女子的八天后,咸丰帝便重新晋升她为常在,不久后又恢复贵人的身份。


玫贵妃徐佳氏,领催诚意之女。初入宫号玫常在,赐号为玫贵人,咸丰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降为玫常在。五月十七日,降为徐官女子。五月二十五日,封为玫常在。后晋玫贵人。见《清史稿·卷二百十四》。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徐佳氏先是被猛降三级,紧接着又连升三级,如此骤起骤落,在清朝后宫界极为罕见。经此一劫,徐佳氏开始变得谨慎小心,再不敢有出格的举动,与此同时还千方百计讨好皇帝,逐渐地赢回咸丰帝的宠爱。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玫贵人诞下一位皇子(悯郡王),可惜在当天便夭折,让她痛不欲生。



咸丰帝为安抚玫贵人,便在当年十二月晋升她为贵嫔,但饶是如此,依旧未能让徐佳氏从悲伤中解脱出来。此后,玫贵嫔终日郁郁寡欢,再没能生育其他子嗣,而她的名位在咸丰朝也就止于贵嫔一级。3年后,咸丰帝在热河行宫驾崩,年仅31岁。随着皇帝撒手人寰,年仅25岁的皇后钮祜禄氏、年仅27岁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与玫贵嫔便全都成了寡妇。


不过,钮祜禄氏、叶赫那拉氏虽然守了寡,但在小皇帝载淳(同治帝)即位后,全都得到太后的名分,并且联合起来垂帘听政,尤其是叶赫那拉氏凭借着皇帝生母的身份,由此开启近半个世纪的执政生涯。反倒是玫贵嫔在同治、光绪两朝沦为“边缘人”,虽然最后晋升为贵妃,但实际上却不过是个混吃等死的“未亡人”。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初八,在守寡近30年后,玫贵妃因病去世,终年56岁。徐佳氏死后,棺椁起初暂时安放在田村,3年后才随同庄静皇贵妃(咸丰帝的另一位嫔妃)的棺椁一起,被安葬在东陵墓园。随着徐佳氏的去世,属于她的传奇人生就此落幕。


史料来源:《清史稿》、《咸丰五年五月朱谕》


文史砖家


最是无情帝王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素闲新说


他人个人隐私我们都不可胡乱评说,应该非礼勿视非礼勿闻


清风一语袭千城


伴君如伴虎,皇帝一生气可能性命都不保,连降三级是小事,皇帝高兴了,连升三级更是小事了


历史如往事


伴君如伴虎,生死一瞬间!


爱笑的小丫头2009


因为是真爱呗,降级吓吓她,让她得到教训,之后自然会升回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