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是不是社會精英居多,為什麼大家月薪動則一萬起步,兩三萬很正常?

一個好人32183030




頭條是不是社會精英偏多,為什麼大家月薪一萬起步,兩三萬很正常?對於這個問題只能不是很真實的數據,頭條是根據算法來推薦的,可能題主在關注相關內容會得到推薦,所以看到的比較多。

按照社會上真實情況還是月薪兩三千的人比較偏多,貧富差距還是很大的,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

頭條的用戶群體覆蓋面積是很大的,有鄉下的人的二三線人,也有一二線的城市精英,對於頭條的創作者來說還是上班人士比較多,坐辦公室的人兼職做的人很多,因為他們也沒有這個勇氣全職去做這個。

--END--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用的話記得收藏、點贊、分享哦! 歡迎關注:文武閣主說職場,每天學點職場經驗,助你早日實現開掛的人生。


文武閣說職場


為什麼都說月薪15000吹牛?

我就是月薪15000,而且從2014年到現在都是這個月薪,我高中沒畢業所以英語不好所以喲只能拿這個錢,我以前的同事好多大學畢業英語比較好的現在都能拿到25000而且還是每週5天班八小時制如果加班就是週末雙倍八小時外1.5倍法定假日3倍這樣算下來平均一個40000多!

只要你認學在我們這個行業月薪一萬多很正常,就前幾天我幫我一個朋友推薦工作沒有面試直接通過月薪13000

很多人會問你月薪一萬多還刷什麼頭條賺錢啊?第一我是平時太閒原來是每天打遊戲打到系統強制下線後來接觸了自媒體所以想試一試,第二沒有人會嫌錢多跟錢過不去

都想想現在這個社會一萬兩萬叫錢嗎,所有積蓄也就買房子交個首付的!我去年剛買了房子再加上裝修買傢俱家電我這每個月的工資都不夠還的,信用卡套了近十萬也沒有還上只能6個卡來回的套拆東牆補西牆!

說真的一萬多月薪真的不多,而且也很容易達到,我說幾個證你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出來分分鐘我就能讓你月薪過萬就是這麼簡單!不要眼饞別人工資高因為別人努力的時候你在玩。






倚樓聽風雨情傷


現在月薪上萬,說真的還真不算稀罕事。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是08年畢的業,在廊坊上的學並留在那裡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工資:基本工資1200+150房補;後來,2011年借錢買的房每月還貸款,當時工資大概也就2000左右,不夠還貸的;同年跳槽換到了第二份工作,當時算上加班補助一個月綜合收入3500左右,這個工作在那裡幹了7年,直達2018年辭職的時候,綜合工資在6500左右(如果沒有加班費直接掉到5000以下),在我當時公司,一個月純基本工資能夠拿10000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工作十年以上,部門大主管級別(相當於業界常說的部門經理,或者部長職位,其他福利待遇不算在內),其實小科長和那些級別較高的工程師,算上福利和綜合獎金,每個月也在10000左右,只是都是個人隱私不易方便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工資的變化,同一個地方,如果公司發展健康,薪資福利待遇機制完善,當你的能力和年限夠了,待遇水平從幾千到一萬如果順利還是很水到渠成。如果是小公司,或者在大公司發展不順,在三線城市實現工資過萬還是很困難。



現在頭條這麼火爆,包括手機上網這麼方便,信息傳播和曝光率快速,大家現實中月薪狀況越來越多的人分享給同行業做參考,雖然有水分,但不排除真實存在的。



我原來一個部門的上級科長,和我同歲,本科雙學位,綜合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工資狀況只是猜測:基本7500+年底股票分紅;現在跳槽北京某奢侈品行業做項目經理,月薪30K,真實的例子;還一個NB的項目工程師,英語口語深藏不漏,跳槽聯想海外業務部門,6次全程英語面試,月薪20K.還有很多同事,只要稍微有點能力輕輕鬆鬆跳槽出去,都月薪過萬。但有一點,月薪過萬不是很輕鬆可以拿到的,我們原來一個項目團隊平平常常也得十幾個人組成,新公司一個項目最多也就兩三個人,就知道工作量有多大。



也就是說,不要不相信別人能掙那麼多,就看你有沒有能力,看看你的周圍的圈子有沒有這樣的人,眼光放遠一些和圈子拓寬一些很重要,貧窮往往限制了我們想象。


豬年春節,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財源廣進,多掙錢!


王壘0428


我不知道你在哪兒看到頭條月薪動不動就一萬起步,兩三萬的,我玩頭條兩年多,以前都是看看評論,感興趣的話題,會說幾句,真正開頭條號和玩問答,也就半年多,在我認識、接觸的人群中,真正上萬的收入,還是非常少。

就拿本人來說,工作十幾年,工資也就只有1萬的五折,還是地處二線城市,可以這樣說,玩頭條的,大多數是社會屌絲,或者二線到五線城市的中年男女,收入也差不多在3000到七八千左右,只有這部分人,比較清閒,有時間玩頭條,但他們不是社會精英。

在一線城市,收入大多數上萬,但這個工資,還不如三四線城市的5000,他們非常拼,也很忙,為了生存,即便有時間,因為壓力大,也會去做一些兼職,基本沒有時間玩頭條。

實話說,玩頭條太耗費時間,而且,也基本掙不了幾個錢,如果是為了掙錢玩頭條,基本是虧本的,因為,你在頭條上耗費一個小時後,也許,10元掙不到,你耗費半天時間玩頭條,也許,就二三十塊,所以,真正有能力的,時間充足的人。尤其是一線城市的人,不會把這麼大好青春年華耗費在頭條上面,而是想辦法,在有限時間裡,去掙更多錢。

何況,實話說,頭條優質文章越來越少,一些優質回答,因為是冷門,即便你用心去寫出來,沒有幾個人看,反倒是一些低俗文章,隨便說幾句話,看的人多,動不動幾十萬、幾百萬閱讀量。

所以說,頭條精英並不多,多為文化層次比較低,或者社會屌絲類的年輕人,甚至還有很多憤青,真正有點水平的社會精英,文化層次比較高的,都去其他平臺了,頭條也留不住,何況,頭條給出的各種問達紅包、文章廣告收入,實在太低,沒有吸引力,留不住人才。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只能說接觸的人群不一樣吧,就像月薪三千的,他的人脈圈子基本不會接觸到月薪三萬的,月薪三萬的圈子中也很少會有年薪百萬的

就像我,基本接觸不到月薪過萬了的,我月薪才三千,一年才賺十幾萬,但我接觸到的同行多,有的一年賺十幾萬,有的幾十萬,知道最多的一年能賺四五百萬。但是你要沒到這個圈子裡面,你是看不出來的,那些老闆開年會的時候穿著工作服戴著工作帽,開著輛十幾萬的代步車過來,你能知道他的店一年能賺多少?

所以這個沒什麼好疑問的,所需要的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業務能力也好學習能力也好,賺外快的能力也行,等你到了一定程度,自然會接觸到那個層面應該接觸到的人

評論區有個loser說我在吹,這麼說吧,月薪三千,是因為店裡賺的錢要給父母,開店的錢是他們給的,我就拿工資,說我自己年賺十幾萬也沒錯,因為家裡就我一個孩子,明白了?

那個年賺幾百萬的,店開在福建沿海一個縣城,那個縣城有好幾家,別的地方的店也有入股,明白了?

就我隔壁鎮那個老闆,平均每月營業額在25萬,能明白?月純利潤我估計七萬打底,loser能想象的到?

沒想到頭條瞎了眼的那麼多!這店是我自己家的!我家就我一個孩子!還有問題麼?瞎子們!


這名字都有人跟我搶


頭條大部分的受眾都屬於城市隱形貧困人口。拿著幾千塊的月薪,呆在寫字樓的小隔間裡。比如我也是。我月薪大概是8000-1.2萬浮動的。平均下來也是月薪過萬了。但是活的很辛苦,工資發現來,自己能支配的也就1000塊左右,其他的房租房貸家用還有女兒的奶粉。生活苦澀。

至於為什麼大部分的頭條朋友都吹自己2-3萬。那是因為雖然咱們是貧困人口,但是見多識廣啊。城市裡面月薪2-3萬的並不罕見,以我們行業為例。有人能月薪5萬,也有人最厲害的10天掙了40萬的。但是我知道,能掙這麼多的,絕對是沒有時間刷頭條的。

總而言之,工資水平必須得與消費水平掛鉤,不然就是耍流氓。另外,錢真的沒有那麼容易掙。人家掙的多,一定比你付出的更多。


0051501517


得了吧,我就不多說了。我在我身邊的這些人中間比起來算是比較差的。但是比起我那些更差的來說是更好的!哦,我應該這樣說,我跟我周圍的那些,做同樣的事情做業務來講是比較差的。但比打工的確實強很多,但也挺累就是,掙錢不容易吧!

月工資上萬的人肯定也有,但是得看什麼地方,有些地方可能月工資上萬,可能生活還比較困難,換做一些比較落後的地方來講,上萬的話工資就算很高了。也不管你是打工,還是當老闆,月收入上萬的人應該不會少,但問題是,錢夠不夠用?不能以月收入上萬來講,應該講,錢比較夠用,而且還略有盈餘,手頭比較寬裕。生活開支,消費不用弄得那麼緊巴巴的,就好像怕消費樣的!

我就曬曬我年前的支出吧,我就不曬我的收入了,因為我也從來沒有計算過我的收入有多少,當然不是特別多的意思,是因為很多零零碎碎的,用了一些錢,沒有去記賬,包括除了曬了的支出以外的成本!我的月收入至少這些支出肯定要賺回來的,其中還有生活開銷要賺到吧,還要每個月存幾千塊子錢吧!











夢時尋找醒時流浪共勉


月入兩三萬算哪門子精英?你怕不是對精英有什麼誤解。

我就是月入兩三萬那幫人,還是在三四線城市,自問就是個底層,離精英還有十萬八千里。所謂精英,至少是能被獵頭騷擾,在一座大城市或者一個省行業內都屬於名人那種。

三四十萬年收入,在三四線城市都算不上精英,別說一二線城市了。

現在不是十年前了,人民幣貶值了。玩頭條的80後,90後居多,80後,90後不比前輩們,大學擴招,本科學歷好拿了。

互聯網,金融,房地產三大行業在新時代齊頭並進,正趕上80後,90後進入社會工作。80後,90後可不像前輩們,進入社會就面臨焦慮,一切向錢看,哪個行業掙錢去哪個行業。

清華學生物的去做地產銷售我都見過。大家都往三大行業扎堆。

可能沒待過這三個行業的人,不知道行業內情,待過的人就知道,三四十萬在這三個行業不算多,月薪過萬基本爛大街。

舉個簡單例子,大型房地產公司甲方底層銷售提成一般是0.5%到1%,現在的房價大家也知道,假設2W一平的房子,100平200W,那麼提成就是1W到2W,賣一套房子就能達到你說的標準了。

即使不是銷售,比如營銷策劃部門,也是有提成的,雖然提成少,但算下來一個月也有幾千塊錢,算上底薪,輕鬆破萬。

互聯網就不說了,阿里,騰訊,百度之類的大公司,入職難,但是隻要是技術崗,入職之後二三十萬年薪是基本收入。

他們的存在拔高了這個行業的薪資水平,現在你去招一個程序員,除了剛畢業的,沒有月薪過萬誰來?

金融行業更掙錢,我不是很熟悉,只知道我做金融的朋友都比我有錢。

三大行業又帶動了周邊行業,比如我,做營銷策劃和廣告乙方的,公司經常做房地產的單子。

哪怕三四線城市,只要不是本地小開發商的盤,一個盤一年給到乙方廣告公司做設計和新媒體的年費也有100W,這100W裡,至少50W是淨利潤。

而我屬於項目經理的位置,提成利潤的5%,也就是2.5W。這樣的項目一年我可以帶很多個,而我這個級別底薪至少也是15W到20W一年,算一算三四十萬一年就很簡單了。

一二線城市房地產100W年費基本拿不出手,至少也是加一倍,你們算算吧。

再比如裝修,你買了房總要裝修吧,最底層的室內設計師底薪至少五六千,一套房子做下來提一兩千問題不大,一個月可不止做一套房子吧?

那什麼是精英階層呢?比如我認識的某二線城市萬達的營銷副總,後來被另一個房企挖走,開的底薪一年就三四百萬,加提成離千萬不遠了。

再比如我們集團公司的HR總監,國際註冊人力資源師,10年從業經驗,電話都快被獵頭打爆了。

這些才算精英階層,我們都是小老百姓。

本來不想貼圖,但怕有人又開始槓,說我吹牛逼,還是上圖吧。



三句不過崗


頭條用戶近十億,大半個中國都在刷頭條,什麼人都有啊,就跟真事的社會差不多。中國各地區各行業的社平工資每季度都公佈,這是明擺著的。北京最高,社平工資10300元,各大省會城市社平工資中位數是6000元。這還是平均工資,水分大的很,最高的是北京才月薪一萬(含水分),你說哪裡來的動輒一萬起步兩三萬很正常?

為什麼你感覺頭條上月薪一萬以上的人很多呢?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舉個例子:很多做回答的,確實動輒一兩萬月薪。但是你看跟帖的,基本都是罵人的抱怨的,收入都是三四千的人跟帖。這個現象,已經說明了問題。

在頭條寫作回答的,都是有一定文化素質的人,而且大多數都是有正規職業的白領,兼職寫寫頭條。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賺錢。但也沒有膽量辭職,專職寫作,都是悄悄地寫寫頭條,賺點稿費,大多數都用化名,單位的老闆和上司都不知道。這部分人,以從事與寫作相關的職業,比如,綜合管理、行政、辦公室秘書、策劃、文案、老師、愛好寫作的職場人。這些人,基本都算白領,月薪上萬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你閱讀頭條文章和悟空問答,大多數都是這些人寫的。月薪過萬甚至兩三萬的,比例不算低。

還有就是兼職寫頭條的人,一般都喜歡寫作,懂一方面的業務,甚至是某一方面領域的專家。他們有一定寫作能力,也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經驗,同時還有一定的職場閱歷。他們寫頭條,一方面是分享他們的知識和專業經驗,一方面也是為了賺錢外快。比如,把頭條和問答玩好的人,月入幾千沒有問題,再加上工資,月入上萬也是正常的,否則,他們辛辛苦苦寫頭條是甘於奉獻?

頭條作者中,有文化有閱歷會寫作的人,比例比較高,這部分人通常也是職場上混得比較好的,月薪過萬比例相對比較高,再加上寫頭條賺點錢,更是錦上添花。但是刷頭條的人,草根居多,他們喜歡跟帖,喜歡發洩。有意思的是,寫作的人往往愛誇大收入,跟帖的人更多的是來比慘的。


職場火鍋


互聯網真的是催生了不少吹牛的人

頭條還真不是社會精英居多,我知道有很多人說月薪一萬起步很常見之類的話。但那還真是吹牛的概率佔到了99%,頭條的內容都是些啥,想必大家都知道。這種資訊你覺得社會精英有時間看嗎?看完還要發個評論:“我月薪一萬五”之類的話,他難道是個睿智嗎要這麼幹。

國家一線城市就那麼幾個,一線城市的工資也不是每個人都是一萬起步。這個數據你可以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找到數據,看看那些城市的各行各業工資水平。說實話,互聯網真的是催生了一大批吹牛的人。

我之前說了句:我弟弟簽了某知名互聯網企業,試用期8000起步,轉正一萬出頭。結果有個咸陽的用戶說讓我多出去走走,OK?我真是哭笑不得,我陪著一起參加的宣講會,看著他簽訂的合同,結果他非要跟我抬槓。總以為自己從頭條上了解到的才是真實情況,到底誰沒出去走走呢?

不努力工作學習,錢自動望你兜裡跑嗎?

經常玩兒頭條的人肯定是閒時間多的人,我不敢說自己是例外,只能說自己行業是自媒體,所以必須活躍在這些平臺。我每天回來回答幾個領域內問題,在挑幾個想回答的問題回答。在頭條問答這裡,每個月好的話可以有七八百收益,差的話能有三五百收益。

但你想想,誰閒時間那麼多?別跟我說個體戶閒時間多,你當個體戶不投資的嗎。錢怎麼收回來,自己不努力點兒,虧了怎麼辦。別跟我說那些特例,在別人都很努力的情況下還想靠躺著把錢賺了,醒醒好嗎?

這麼說吧,我認真寫的,邏輯嚴謹的回答,閱讀量特別少。我相信不止我一個,很多寫回答或文章的人都是這種情況。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大部分用戶都沒心思讀這種文章。認真看這些多費腦子啊,錢都賺的不多,還指望他能看這樣嚴謹的東西嗎。

還有個信息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之前那個崔老師發錯了一條信息,明明是diss他的,結果底下最熱門的幾個評論都沒發現問題。二話不說的就是頂,就是支持。你覺得月薪幾萬的社會精英能幹出來這種事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