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江一燕?

岩石龙


江一燕是浙江绍兴市人,所以在她的身上总是有一种浅浅淡淡的,有着属于江南女子特有的气质。她是影视演员,她因一部《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而走进大家的视线。

之后又出演了《南京!南京!》、《四大名捕》、《七十七天》等。

可以说在影视圈,江一燕的长相并不是太出众,但是有很多人都很喜欢江一燕,把江一燕视为女神。

为什么呢,因为江一燕有一个有趣的灵魂,现在有书君就带着大家走进江一燕,走进这个可爱的江南女孩。

一、江一燕是一个混娱乐圈的高级女文青

江一燕是一个混娱乐圈的高级女文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比起做演员,她更像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女文青。

黄渤说,江一燕几乎干了所有文青该干的事儿。

是的,她是摄影师小江。在她做演员后,别人用相机记录她的美的时候。她则背起了自己的相机,去欧洲、非洲、美洲去记录世界的美和独特。

她喜欢摄影,为了拍动物大迁徙,她可以趴在泥坑里等上数小时;为不打扰动物睡觉,可以拿着相机等一下午,等到它个睡到自然醒再按下快门。

她也喜欢拍非洲人,她会和当地土著同吃同住,用镜头记录他们最原始纯真的 一面。

所以她的摄影作品很细腻,有美,有壮丽,有情绪,有人文关怀。

而且有多幅入选了《国家地理》,也低调地捧走了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

她是旅行者小江。独自一个人环球旅行,应该是很多女文青的梦。当然也是江一燕的梦,但是她做到了,做到了独自去世界各地旅行。

在拍戏之余,江一燕也是不闲着,她先后去过全球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

在非洲的时候,江一燕住在一个很原始很接近自然的木屋里,晚上睡觉时河马就在她的窗前。

在那里她感觉到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之间的心灵相通。

这就是旅行带给她的心灵的愉悦,旅行带给她不断地思考。

她是创作型歌手小江。江一燕还是一个创作型歌手,她写过好几本歌,并且喜欢自弹自唱。

她唱歌,也签约过鼎鼎有名的艾回唱片;她写词,曾经给胡彦斌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歌词。

没有想到吧,江一燕竟然是个这么多才多艺的人。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还是写作家。她出过一本书是《我是爬行者小江》,真是厉害了。

这就是江一燕,一个让自己的灵魂丰盈壮美的文艺女青年。她有颗丰盈的灵魂,有对这个世界更宽广的爱和领悟。

所以特别喜欢她那文艺的笑容,干净而有内涵。她是一个让人百看不厌,有趣的人。

二、江一燕是一个公益女神,正能量的传递者

在娱乐圈中,江一燕不仅是个女文青,而且她还是一股清流。她在十年里,每年都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去山村做支教。

2007年,她到广西巴马县的小嘎牙村拍戏,在这里与大山的孩子们结了缘。这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还不通车。

成年人大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了这些留守儿童。这里的一切触动了江一燕,她从不知道。

原来繁华都市外,还有着被遗忘的村落。她决定留下来帮助这些孩子。

于是她卸下了身上的光环,离开了镁光灯,放下了自己的身段,留在这里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她跟这些孩子们吃一样的饭菜,住一样的木板床。

因为这里条件太艰苦,所以她在网上开起了爱心义卖站,把自己以及圈内好友资助的物品放在网上进行义卖。她把所得的资金都用来帮助山区的孩子。

她在学校建立了广播站和厨房。只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她们有正常的营养伙食。

她还给每一个孩子都买了新球鞋,新衣服,新文具。并且设立了奖学金来嘉奖这些孩子。

大山里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精神层面的感知。江一燕就开始了她乡村教师的路,她教他们文化知识,教他们唱歌跳舞。

她觉得自己应该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们成长,精神的成长。

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心理上的坚定的信念和一个好的价值观,这个比物质更重要。 在这一点上,江一燕一直在努力地做着。

有人说,江一燕的支教是作秀。就算是作秀,有见过作秀十年的吗?

是的,江一燕在十年里,每年都会去那里支教一个多月,那里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她,并且亲切地称呼她为小江老师。

而小江老师在这十年里,也从这些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更多爱的光环。她觉得分享爱,感受爱,才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

可以说支教的生活,她给孩子们带去了成长,那些孩子也给她带来了成长。

所以说江一燕是正能量的传递着,她是有爱心的江老师,她在爱与被爱中成长着,并且诠释出生命最纯的火花。

三、江一燕是一个勇敢做真实自己的人

江一燕是一个我行我素,勇敢做真实自己的人。她不矫揉造作,心里想什么就去做什么,是一个完全把外界的利益与自己内心所想抛开的人。

在演艺圈,作为一个女演员,许多人为了能够大红大紫,都会消尖了脑袋不停地往上爬。可是江一燕她不一样,她会不紧不慢地遵循自己的内心而走。

当年江一燕获得了一个和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编剧一起走红毯的机会。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个为自己以后铺路的多好的机会啊!

可是我们的小江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她要忙着回家陪妈妈过年。

一个不是像是理由的理由,却又是一个很温暖的理由。

她说,我是一个不能没有生活的人。所以回家陪妈妈过年,这个是比她的成名更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是生活。利益是虚无的,而温情才是活生生的生活。

她拒绝了走红毯的机会,并不代表她对演戏不上心。她的梦想就是能找到一个全部释放自己能力的角色。所以她只接自己感兴趣的剧本。

是的,她的确这么做的,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还零片酬,全素颜地出演了“穿越无人区题材”的电影《七十七天》,在那里她饰演的是身残而志坚的摄影师蓝天。

而别人都无法理解江一燕的这种我行我素的做法,她到底图什么?其实江一燕觉得自己和蓝天身上有很多的契合特质,

所以她想去经历一下蓝天的经历。同时也希望在冈仁波齐这个地方,她能把自己内心深处无法释怀的东西,慢慢地释放出来。

这就是江一燕,她勇敢地做着真实的自己。只要是自己内心想要的,她都会奋不顾身地冲到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就是心里最真实,最纯净的自己,与外物的一切都无关。

所以她的我行我素,她的任性,其实都是为了做最真的自己,只有这样才会让她觉得这才是她的人生。

江一燕一个率性而活的女子,她拍戏、摄影、唱歌、旅行、出书、支教,洒脱的像个不务正业的人。

但是她却活成了很多人都羡慕的样子!从这个淡雅、恬静的女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而且那份热爱是那么热烈而真挚。

在这祝福江一燕,祝她在今后的日子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24帧半


《我们来了》真人秀节目中,陈乔恩与江一燕第一次见面。其实在参加节目之前,陈乔恩早已听说这个女孩。在一次聚餐聊天中,她对江一燕说:“来这个节目前,有一天我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就是你连续好几年到山区做支教。我不认识你,但这件事情让我非常感动。”

和陈乔恩一样,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江一燕支教的新闻刷屏过。

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江一燕在广西巴马县的一个小山村拍电影。

看树上长着野木瓜,她随口向村民问了一句,“哎,你们怎么不吃?”第二天再去村寨时,有一盆野木瓜放在那里。

她的心被撞了一下。

那时村里缺电缺水,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守着一群孤独且沉默的孩子。他们贫穷脆弱,不善言辞,却会用眼神、行动、羞怯的笑容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那一年江一燕24岁,刚凭借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清纯的女学生周蒙一角闯入了观众的视线。有人说她长得像章子怡,有人说像董洁、霍思燕。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剧照

按照演艺圈的惯例,这姑娘的事业准备要开挂了。

然而,她随手就“挥霍”掉自己的黄金期。

每年花一个月的时间到山村支教;过三毛式的流浪生活,扛着相机到非洲拍动物、拍大自然;出书,开公众号“小江的时间缝隙”,写小说,写随笔,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也拍戏,但频率不高,原则是不自我重复,演过乖巧清纯的女生,就不再接类似的角色,哪怕是必定会火一把的戏。

红,几乎是娱乐圈所有明星的追求。她并不排斥“大红大紫”的生活,只是代价若是影响她去过想要的生活,她宁愿不要。

“我觉得大红大紫这件事对我来说意义并不大,我很多时候都是非常感性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挺理智的,理性地感觉到我并不会因为大红大紫而感觉特别快乐,我觉得我快乐的点不在这个上面,所以我愿意放弃这个,去寻找我内心觉得真正让我快乐的东西。所以后来这些年我就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那你的经纪人会不会经常说服你去接戏或上一些热门节目?”我问。

“当然对于我的同事来说,肯定大家也会努力地去说服我。我前几年写了一首歌叫《我不》,其实这个歌名就是我的口头禅,他们经常跟我说‘江一燕你去一个什么’,‘我不’。‘你要拍一个什么’,‘我不’。大家就经常会笑话我。”

采访结束后,我去听了《我不》这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我不要乖乖乖乖,迎合着你,回到家偷偷哭泣。

这世界怪怪怪怪,太多哲理,我不理,我只做我自己。

我一瞬间想到了她几年前的话剧《七月与安生》,所有人都以为外表温婉安静的她是乖乖女七月,但她知道自己更像叛逆的安生,痛快地爱,痛快地活,执着地追求自由,哪管别人说什么。

《七月与安生》

江一燕出生在浙江绍兴。江南多雨,童年时的她经常趴在窗台发呆,或搬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看一天的雨。大概因为这样安静孤独的状态自小就有,长大后的她常常不知道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甚至有人群恐惧症。

因此她本能地接近小孩、动物和大自然。

这一点从她的摄影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你的美丽绝对不会因为周围的贫瘠而失去——摄于非洲

▲江一燕入选《美国国家地理》作品——如果,这是回家的路

▲世界的镜头——摄于加拿大

江一燕的母亲是公园里给游客拍照的摄影师。在母亲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对摄影感兴趣,小学三年级时便开始跟随世界哈苏摄影大师董建成学习摄影。

十二三岁的时候,摄影老师送给她一本三毛的书。“在我没有看到这本书之前,我是一个有梦想,但是被相对禁锢的一个小女孩的思维,但是当我可能看到三毛的时候,我才知道说,原来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心中的梦想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2015年,江一燕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

因为三毛,她爱上了旅行。不拍戏不支教的时候,她就扛起相机周游世界,用镜头捕捉她所欣赏的美。

“我觉得摄影会让我静下心来看这个世界,有这份耐心,有发现美、想要去保留美的一种心境,我觉得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会让你内心真正充满平和的愉悦。摄影让我更爱美了,这种美是很广义的。”

采访这天,她正在旅途的路上,“趁着暑假,对,我也放暑假了(笑),我想说夏天比较热,我也没有拍戏,我正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到处走一走,拍拍照片。”

她去过最多次的地方是非洲。对于非洲,她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亲切感,仿佛自己前世就属于那片土地。

“我的性情就是非洲的性情,就是大自然可以无拘无束,可以和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交流,一花一草,所有动物的交流都没有任何问题,都特别和谐。”

也有危险的时候。

比如去拍火山。有人告诉她,去年有恐怖分子把七个到这里拍照的法国人都杀了。她听完,还是下定决心前往。当时她去的是一个无人区,温度高达60多度,晚上她就睡在火山岩石上,皮肤都是烫伤的。

“后来照片呈现出来只有红色和黑色,那个就是寓意着一种冒险,一种困境。”

▲摄于非洲——火烈鸟的爱

再后来,她成为非洲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因为热爱非洲,她要做的不仅是欣赏非洲的风景,也要尽自己的力去保护它。

她可以睡在距离狮子很近的帐篷里也不害怕;喂犀牛喝水;用仰视的视角去观察动物,而非高高在上的姿态;她对野生救援的创始人说:“我有种力量,只要你需要,我愿意永远做你的义工。”

她内心有一份敬畏与责任感。

包括拍戏也是一样。

“从前拍戏我是抱着玩的心态,几乎每一部戏我都要改变,所以我演过很多恐怖片,然后演过腹黑女、清纯女生,演过很疯狂、神经质的。

现在就觉得责任感更多了一点,接下来我希望拍一些电影是可以利于观众、利于这个社会,让大家可以在看电影的同时找到很多好的人生方向、好的目标。作为电影人,我很希望能把拍电影这个工作作为一份利于众生的职责。”

新闻媒体或网络上也会流传一些和江一燕有关的负面消息,听得做多的是江一燕与邓超的绯闻以及她的支教行为是作秀。

她很少跳出来为自己争辩。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余光中的采访,别人就问他说,有人天天找你的茬,你为什么不回应。然后余光中沉默了片刻就说,别人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就说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有人问文中子何以息谤,曰无辩,我觉得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可能还是始终就是这个心态,就是大家说大家的,我过我的生活,因为其他人的言论跟我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

也并非说是我不回应,或者一定是忍辱或者怎么样,我觉得有时候就是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后的坦然承受吧。笑看一切,有时候只是觉得很可笑而已。”

先说支教。

明星做慈善,大多是直截了当的捐钱,或者花几个小时或一两天的时间到现场拍拍照引发关注。

江一燕一支教就是十年。她有洁癖,但在小山村,遇到干旱,孩子们一个多星期都没洗过脸,除了喝的,都没沾过水,所以鼻子周边都黑黑的,江一燕一学校就先帮孩子洗脸,清理完了发现自己也没法洗。条件艰难的时候,她尽可能不洗,把水节约下来。

因为工作缘故,她无法固定支教时间。有时候到山里,没地方住,只能和其他女老师挤一张床。

“我觉得山区绝对是治愈我洁癖的地方,所以有时候你会因为这件事情知道人是无所不能的,你不要给自己下一个定论。就是一定觉得我不能适应这个,我不能做那个,其实人无所不能,你要有这样的勇气,你要敢去做。”

有一年她在春天的时候去山区。因为季节的缘故,很多孩子都病了,江一燕本身抵抗力比较差,也被传染感冒了,她的嗓子很不舒服,但还是每天坚持上课。

离开前,她硬撑着上完最后一堂舞蹈课,几乎是用哑语,手舞足蹈地给孩子们比划。回到县城的时候,嗓子一个音都发不出来,她以为自己完全不能再说话了。

若不是真的用心和孩子们相处过,面对媒体,她不可能滔滔不绝地讲出在山区的各种细节以及每个孩子的特点,从容地接住记者的一次次追问。

再聊绯闻。

她与邓超是多年的好友。一次剧组聚餐,10多个人在她的家里吃饭,后来邓超有事需要先离开,江一燕出门送客,她的助理也跟在其后。门外的狗仔却故意把助理放在镜头之外,照片里只出现江一燕和邓超。第二天新闻标题就是“邓超夜会江一燕”。

江一燕参加《跑男》节目

新闻越写越真。

她一度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自己会被不断地消费。几年前的采访中,她提到自己也曾想过要退出娱乐圈,因为觉得自己身上的许多特质都不适合这个圈子。后来她看开了——

“如果说有坚持不下去的话,其实还是自己内心不够清醒和坚定吧。如果足够清醒和坚定,没有什么东西是做不了的。因为其实任何行业存在的问题都一样,你如果能在这个圈子,你也能在别的地方。你如果能做好演员这个身份,你也能做好母亲这个身份,妻子这个身份,女儿这个身份,我相信是一样的。

因为人其实就是每天面对各种困境,来源于世界,或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我们就像战士一样一路前行,最终到达自己内心真正的领域。你要把所有的酸甜苦辣变成你人生最大的修行。我觉得要把这些东西当成有趣的东西,而非一定要当成困难。”

平静、平和是这次采访中她提过最多的词。

她的叛逆慢慢变成一种温柔的坚定。

从前喜欢看叛逆小说,现在更倾向于读一些让自己内心平静的书。“比如说林清玄,我最近又在读他的新书。整本书都是,散文都是围绕遗憾的,我觉得这个也就是明白了世间很多事情之后的坦然面对,就不会那么完美主义,非要怎么样。我觉得会让你更加平和地看这个世界。”

音乐听得比较多的除了后摇、cold play之外,就是一些佛教音乐、心灵音乐以及养面音乐,“这类音乐会让你的面容保持更加的平和、舒展,其实也挺好的。”

理想中的爱情状态是和喜欢的人牵着手去流浪,可以一起住在森林里,过很简单的生活,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情节。

平日里她的生活也非常的自律。经常会关闭朋友圈,甚至把手机扔到一旁,完全回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在森林里没有信号的那种状态。”

自控很难,但她依旧会努力地告诫自己,每天反思,“我还看了《自控力》这本书。”

另一个大的改变是,她慢慢从孤独封闭的状态走出来,享受交朋友的体验,勇于尝试自己从前拒绝的东西。

比如,她去上了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及《我们来了》。

“选择上真人秀节目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是我的第一部电影的副导演,他跟我说他有看《我们来了》第一季的节目,他觉得这个节目是真人秀里面非常适合我的,而且他觉得我生活中的感觉其实没有被很多观众知道,我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荧幕之下的江一燕的感觉,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时代,你还是会想去尝试新的东西,这种东西会带给你很多的新鲜感,会让你进步,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做过了之后我会去选择说,诶,我以后要不要做这个事。但如果我没有做过,我会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

因为参加真人秀节目,她认识了更多的好朋友,像谢娜、陈乔恩。

陈乔恩、谢娜、江一燕

“她们也都很喜欢我,我也可以从她们身上看到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表达方式,可是内心又同样地有特别多柔软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挺好的。

我觉得因为这些改变,我这几年其实越来越爱交朋友了,我喜欢大家跟我在家里,一起疯玩。我平时可能安静的时候比较多吧,可是有时候跟特别信任的朋友在一起我就可以很疯。”

她笑着回答,声音依旧轻柔和缓,有种慵懒的迷人。

十点读书 X 江一燕

Q1:黄渤说,你几乎干了所有文青该做的事。外人都给你贴上了文艺女青年的标签,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呢?有没有大家不熟悉的一面?

A:说到我觉得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我觉得我性格挺丰富的,我的问题也挺多的,我觉得我有拖延症、强迫症。

比如我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要找到一根皮筋,把头发绑起来,我才能够去洗脸。如果我一直找不到这根皮筋的话,我就会一直不洗脸。(笑)所以我经常会迟到,就是我一直在找皮筋。

我觉得这种强迫症来源于自己对很多事情的完美主义,挺变态的完美主义,就是一定要做好这件事情才去做下一件事情。可是自己慢慢长大也会发现其实对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事情、每个人,其实完美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状态,去平衡它。

Q2:演了这么多戏,你花最多时间和精力去揣摩的是哪个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如果说花时间比较长的话还是在《南京!南京!》,因为整个拍摄跨度比较长,然后当时演这个角色的时候,舞女小江其实拍摄片子的整个方式也很真实,很纪录片的拍摄感觉,你要把自己完全扔在一个环境里面,让自己完全地相信环境,相信当时的事件,相信你自己是这个人物。因为题材比较特殊,所以准备的过程当非常的刻骨铭心。

《南京!南京!》剧照

我记得我就是经常累到拍完戏直接不卸妆,回到房间,倒到床上就能睡到第二天。因为就是感觉把自己的心绪完全地掏空了。

最近我有跟段奕宏老师演完一部电影,也是比较文艺的,角色也比较特殊。我每演完的时候都感觉没办法呼吸,因为演员有的时候也跟拍照片的摄影师一样,你在特别集中精力的时候,你是不呼吸的,你会从内心屏住呼吸,所以那个过程就是绝对的极致的专注,是非常辛苦的。

<strong>

Q3:陈道明在你的书里写: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涵养你的才情。看到这句话,感觉陈道明老师还像剧中的爸爸一样,对你有关爱和期盼。和他演戏会有压力吗?演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后,他还是会经常像师长一样给你生活以及演戏上的建议和帮助吗?

A:陈老师其实他的生活是非常低调的,他在很多事情的见解上和方式上都跟我相同,所以他说的东西我也能理解。当然因为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定也会犯错,我也会有不理解,陈老师会给我很多意见指引,我慢慢地就会理解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恩师会一直在的,可能偶尔我会给他一个微信,问问他这个事儿我应该怎么做,那我偶尔也会收到他的一个微信,说他看到什么采访啊,他觉得好或是不好,他会告诉我。

<strong>

<strong>

陈道明&江一燕<strong>

<strong>

Q4:你一直是很多人的偶像,我想知道你有没有自己的偶像呢?喜欢他的什么?

A:我不同的时期有过不同的偶像,可能有作家、摄影师、演员、歌手,也有可能跟这个圈子完全不同的人。

我喜欢过一个女性的艺术家,王小慧,因为我看过她的书,我觉得她活得很有趣,她能很乐观地去面对生活很大的困境。其实我喜欢的女性基本上都是外表非常的柔美,内心又非常的坚韧有个性。

<strong>

Q5:支教这件事你打算做一辈子吗?

<strong>

A:关于支教这件事情,我没有想过这么严肃的问题。可能大部分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感性的吧。我觉得在我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我就尽力地去做,我不会说给自己定一个一生的目标,或说大话,或者刻意为了这个而去努力。没有。我觉得还是要随心,我多去做,如果我做不到的,我可能让更多的人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方法是有很多的,重要的是你在做的时候是绝对的真心、真诚。

<strong>

Q6:你曾说爱情在你的生活中排第一,现在还是这样吗?

A:我觉得爱情对我来说,肯定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笑)。嗯,我是可以为爱情活的,很感性的一个人,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在爱情里面是自由的,天马行空。我觉得必须是跟我的灵魂高度一致,跟我喜欢的东西可以完全契合的这样的人。

Q7: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你觉得自己更像什么?

A:其实觉得自己像过很多小动物,有一阵子觉得自己特别像考拉,扒在树上的那种。有一阵子觉得自己像猫,老是喜欢蜷在那种别人看不到的角落。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像小鹿,很敏感,很好奇地看这个世界。很敏感,又一跳一跳的,跑起来又很快那种。

Q8:你有自己的公众号,那你自己平时也会关注一些公众号吗?经常看的是哪个公众号?

<strong>

A:我会关注像张小娴老师啊,会有关注一些功能性的公众号啊,美容类的啊,时尚类的啊,英文类的啊。当然我也会看一些真正是文章的,我觉得心灵啊、旅行啊,这些东西比较能触动我,和我的生活也比较接近。所以大家如果想看这类的话,也可以关注“小江的时间缝隙”,就是我的公众号。


十点读书


江一燕可能是A型血,且是多重性格。我第一次屏幕上看到她是在跑男里,当时邓超调侃她,这么文艺的江一燕都来上综艺了。节目里她被撕掉名牌,躺在地上不服气泼辣的性格眼前一亮。我以为她是一个很泼辣的那种外向型性格。等到看到她多年支教的新闻,以及她自己的讲述,又觉得这个人知性文艺。然后看了她与郑凯拍的一部烂片,片中印象也是一个泼辣女角色。再后来就是湖南台的《我们来了》,节目里她突然秒变内向性格,且不擅长与人自来熟,变得很拘谨。所以我判断她是A型血,多重性格。












她与郑凯的那部片子,片子是烂片,但江一燕的表演却不差。角色刻画出的人物性格和特点鲜明,且有魅力。所以我认为她的多重性格可以以多种风格驾驭多种角色,而不是多数演员只能用一种风格融汇多种角色。它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但似乎没有太多的机会给她,或者她没有把握住。她非常适合文艺片,这是我的感觉。




对于这么一个有才华,而且人又善良的明星来说,没有红,确实不应该。连续支教十年,经过了时间考验,比袁立更应该获得支持。虽然每年一个月或几周,但演艺圈那么多人,有谁做到了呢?这样的人,我认为公众舆论应该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掌声,让她红,让他能力更大,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否则就是公众的失职,公众的耻辱。


國病


江一燕,1983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她的身份有很多种,比如影视女演员、音乐创始人、写作者、摄影爱好者,以及山区支教老师。

江一燕精湛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2009年她凭借历史题材影片《南京!南京!》提名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同年,还因主演爱情电影《宝贵的秘密》获得首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2011年,因在话剧《七月与安生》里出色的表现获得首届丹尼奖的最佳女主角。



江一燕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已经很难得了。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江一燕除了是那个在大屏幕上光鲜亮丽的女演员之外,她还是一名山区的支教老师。 多年以来,江一燕每年都会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前往广西巴马山区进行公益支教,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吃一样的饭菜,住一样的木板床。

这七年的坚持,换来的是孩子们对于江一燕姐姐的喜爱和期待。她每次去山区都很低调,对于她来说这并不是工作,而是一种享受,因为只有在这里她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们的需求和世界的纯净。山区支教的事情江一燕从未带媒体曝光过,只是由一些热衷公益的志愿者与她同行。

多年以来坚持为山区儿童指教的江一燕被推荐为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候选人,去年央视的大型朗读节目《朗读者》里也有她的身影,更有媒体称呼她为“以公益指教为生活方式的明星”。


音乐先声


个人名片(明星)

江一燕,1983年9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中国大陆女演员、音乐创作人。1999年9月加入“漂亮宝贝”演唱组而出道;2006年,发行第一张EP音乐作品《用爱呼吸》;2007年,发行第一张正式音乐专辑《星光电影院》;同年在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饰演“周蒙”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2010年,出演电影《假装情侣》;同年凭借电影《南京!南京!》荣获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和第10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最佳女配角提名;2012年,出版首部个人文学作品《我是爬行者小江》;同年,参演电影《四大名捕2》;2013年,获“2012年度明星公民颁奖典礼“年度明星公民大奖;2015年,主演都市剧《有种你爱我》;同年,凭借电视剧《四大名捕》获华鼎奖最佳女配角。

江一燕,一个善良却不完美的女生!

江一燕的性格注定要大火很有难度!这是我自己观察了她很多作品以及谈话及综艺表现得出来的结论!(当然我期待一燕用事实推翻我的结论!)我们来了,对一燕路转粉的多,路转黑的也有,黑变更黑的也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我觉得跟一燕的性格有莫大关系!在我们来了,有人说她【作】我想问,【作】到底是啥意思?是说她不真实吗?还是说她在演?我们来了,是个真人秀的节目,既有秀,她本就是个演员,当然也有真人的一面,摄像头无处不在,一直演也挺难的!你不要跟我说谁谁谁就很真,她一点都不作!我们来了的所有女神都是演员,都懂自己是在镜头下,所以我觉得演是她们每个人的本能!而抨击别人作中的很多人也许仅仅就是不喜欢江一燕这种性格的女生而已!也有相当一部分仅仅是因为外貌的原因而对她无感!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一燕的性格不是完美的!甚至,在这8个女生中,她的性格是相对不讨喜的!

作为一个粉来说,每一期我都是带着一种相当纠结的心态来看第一遍,因为我知道她性格中的不完美,所以生怕她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广大的吃瓜群众,真是操着一颗亲妈的心!首先,江一燕的气质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清纯又妩媚的气质,可是相当不讨部分人喜欢!甚至,有喜欢蒙蒙的人也不喜欢,因为蒙蒙只有一面,清纯,但是,真实的江一燕,确实一种矛盾的结合!其次,一燕的肢体动作似乎有些奇怪,难倒是跟她练过跳舞有关?再写,性格!大气的,洒脱的,霸气的,这些大家喜欢的性格特征,在一燕身上都不明显!江一燕的性格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但是好在,她是相对真实的,很多时候,她的表现都太过真实,以至于我觉得现在道德制高点的吃瓜群众定是不喜欢了!她们要看到的是完美的女神,因为演员是拿着高工资的,必须是道德模范!我就呵呵了!你要看到人家真实的一面,又要求人家事事皆是道德模范,这可能吗?

江一燕是相对真实的,性格内向多些,她是既柔弱又坚强的存在!性格中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也很明显,恰恰都在节目中得以展现!跑澳门塔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她的不怕,她的勇敢。做游戏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她的迟钝,以及蠢萌。选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忘记谦让雅芝姐,先选了喜欢的。吃不知名虫子的时候,她会害怕到偷看,不遵守游戏规则(其实,我觉得这也跟我们来了做游戏一直以来都可以通水有关)。真人秀秀出真人,我倒是觉得她是这几个女神中表现比较真实的,她的敢她的怕她的通水她的知性她的内敛她的慢热她的娇气她对乔恩的依赖,我们来了,我看到多面的江一燕!这恰恰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我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有着或好或不好的一面,难倒现在骂一燕的吃瓜群众,你就只有好的一面,你敢说,我都不敢信!最后说两句,看人要看品性,不要老纠结些无伤大雅的,有的没的!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看人,她只是一个人,一个善良却并不完美的女人!


西农海哥


江一燕,是我比较喜爱的一个女艺人,我喜欢她为人的谦虚和处世的态度,当然最重要的她的支教,她一直默默无闻的善举,江一燕,不是说很美,但是她独有一种优雅的气质,有种不为繁华所污的纯净感,这也许是江一燕历经时间的沉淀,是江一燕勇敢地做好自己,并努力做好自己所能做好的一切。

江一燕不仅演唱歌曲,演电视电影,还从事摄影,江一燕的摄影技术也是出了名的,而且还举办过影展,江一燕虽然不是专门的摄影人员,但是却为她赢得了一片掌声,记得在江一燕参加综艺节目《我们来了》中,江一燕为了给赵雅芝、刘嘉玲等拍摄出完美的照片,可以说是蛮拼的,江一燕的这种敬业态度也是获得大家的好评。

江一燕主演的影视剧,也是展现她对于角色的把握能力,在《像火花像蝴蝶》饰演的歌女宋永芳,完美地呈现了宋永芳的风情,对于里面的三段感情戏也是诠释的很好,合作的演员胡军更是狂赞她,说她演技好,在电视剧《无处安放的青春》饰演的周蒙,把这种青春的气息,浪漫的味道,可人的形象表现的相当准确。

对于江一燕,不得不说的是她的支教之举,默默无闻的关心着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而且还坚持去孩子们上课,甚至每年都拿出百万的资金帮助孩子们更新教材,校舍环境,体育器械等,这个消息也是八年之后才被大家所知道,真是低调得很啊!!不过也有媒体说“炒作”,我觉得真是太可笑了,默默无闻支教了8年,这是炒作,如果这也是炒作,那我觉得没有真心的了。江一燕场景说过一句话“别人的评论对我来说都是浮云”,好样的,我永远支持你!!


诗词墙


江一燕:如果你认为她只是演员,那你就小看她了

说起娱乐圈、明星等字眼,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乱、是非多。

在这个浮躁的名利场里,人人都想着如何成名,如何捞金。

今天为了博眼球而不惜刷新各种下限,明天又花钱上热榜疯狂洗地,说到底,还是因为名和利的诱惑太大,稍微不留神,便会迷失自我。

所以能在这个圈子里,从一而终坚持本心,做好简单的自己,这样的演员实在太少了。

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在娱乐圈中绝对属于任性的存在。

她不喜欢接受访问,不喜欢穿礼服出门,不喜欢应酬,不喜欢强颜欢笑。

出道近10年,电视剧和电影作品并不多,每年一般接两到三部戏,并且只拍自己喜欢的角色。

对于她而言,工作就是为了找到自己。

这样的一股清流便是江一燕。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作为演员的她并没有大红大紫,只能说在娱乐圈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她刻画的几个角色却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2007年她出演中国第一部胶片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扮演恬静清纯的女主角周蒙而备受关注。

剧里的她眼神单纯,目光清澈,天真地看待身边的一切。

每次缓缓走来,都会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了。

江一燕身上的清新出尘、柔美恬淡的气质,演活了周蒙这个单纯的小女生。

所以当最后美好的事物在冰冷的现实中变得残缺时,你也会更加心疼她的际遇。

这个角色一度让江一燕成为众多男生的梦中初恋情人。

如果照着这个人设一直演下去,江一燕也许能成为关注度更高的偶像明星。

可按部就班只拘泥于既定的表演套路里,并不是她所想要的。

她看中的是角色本身散发的魅力,在尝试各种风格和类型人物的表演里,她享受到的是一种自由和快乐的东西。

早在话剧《七月与安生》中,当所有的人都以为外表温婉安静的她是乖乖女七月时,她却演活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安生,并获得原作者和话剧迷的大量赞誉。

江一燕明白自己的个性更像叛逆的安生,痛快地爱,痛快地活,执着地追求自由,哪管别人说什么。

为了能去国外游学,她拒绝著名导演的剧本。

曾经有机会跟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著名编剧一起走红毯,但为了“回家陪妈妈过年”,她也没有去成。

这个拥有自由灵魂的女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她并没有被外物所累。

她竭力避开千人一面,塑造出一个个更具有挑战性和极富魅力的角色。

在《南京!南京!》里,她扮演的是舞女小江。

一开始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女人。

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她还坚持保留自己一头秀发,想着靠它吃饭。

但在日军要求难民区交出一百个妇女时,这个倔强的女人却自愿站了出来,牺牲自己以换取更多人活下去。

在被带走的时刻,她回首向众人展颐而笑,泪水却悄然滑落。

哪怕死亡也无法让她妥协,坚韧与尊严已经宣告她的灵魂无法被轻贱。

到了《消失的子弹》,她演了一个病态与高智商并存的女囚傅源,通过精密的布局而犯下罪案。

江一燕在影片里的表演,让她获得了第3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在新版《三少爷的剑》里面,她变成了徐克心中那个最完美又敢爱敢恨的大小姐。

你可以看到,她的角色类型几乎没有明显的重叠,风格范围非常广。

从风尘舞女,到精分女囚,再到武林世家大小姐,作品多样性的同时,角色也不尽相同。

但仔细品味下,你能看出这些人物还是具有共通点——她们都在试图挣脱某种束缚,追求认为的自由。

有人曾替她惋惜,如果不浪费那么多机会,也许早就大红大紫了。

但她看得很淡,能演自己想演的角色,并把她们演好,这就够了。

终于在蛰伏了那么久之后,最近的江一燕可以说是喜讯不断。

不仅凭借新片《暴雪将至》入围第30届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主的评选。

还凭借新作《七十七天》里饰演的高位截瘫女摄影师“蓝天”一角在中加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女演员奖。

影片以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创作,是中国首部户外探险题材的电影。

历时三年拍摄而成,影片在节奏、画面、张力上都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光是看剧照,就让人期待不已。

在这里不止有空旷无边的草场、皑皑的雪山和冰川和众多濒危野生动植物,还有各种自然灾害,让人时刻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与挑战。

江一燕饰演的女主角,其原型就是《北方的空地》里真实存在的一位女摄影师:蓝天。

这位职业摄影师在西藏墨脱徒步旅行时为拍摄星空摔伤,只能高位截瘫。

在突如其来的厄运面前,蓝天曾经想过放弃生命。

但最终在朋友的鼓励下,蓝天重新振作,并在拉萨开了一间客栈。

江一燕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悲情的角色,但随着与原型人物的接触深入,她发觉蓝天比自己还积极向上。

这不禁让她为之触动,也坚定了她饰演这个人物的决心。

无独有偶,在生活中江一燕就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身份——摄影师。

2015年她就举办了个人影展并荣获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

感受下她的作品,是不是让你为之惊艳呢?

江一燕作品:火烈鸟的爱

她最爱干的事情便是扛着相机,满世界地跑。

为了感受非洲大漠的原始风情,她多次慕名前往;

为了拍到最壮美的北极光,她长夜守候。

用镜头来捕捉生活中的美,为拍出向往的大自然而愿意去尝试和挑战,江一燕和《七十七天》里的角色早已融为一体。

她把其他女明星走红毯、出席活动的时间都用在了摄影上,成为了美丽背后的身影。

因此对于她而言,出演蓝天这个不同寻常的摄影师实在是合适不过了。

她也将是影片男主角杨柳松走出无人区的关键。

在这部聚焦于极地探险的电影里,江一燕将会突破自己,迎来全新的挑战。

不止是在形象上扮丑,还要演绎出一个心死的人如何活了过来,而且活得更加精彩。

她更是直言,要在这部电影里,找回自己对电影最初的感觉。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丢掉了初心,但江一燕由始至终都在竭尽努力向灵魂自由笃定地爬行。

她给自己起了个特殊的外号——江小爬。

虽然我走得慢,甚至可以算爬行,但一直走得很好、很舒服,这就足够了。

好看的皮囊太多了,有趣的灵魂难得一见。

期待江一燕给我们带来更多纯粹的作品,也祝福她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越走越好。


影视小野菌


咳咳,见过真人,瘦且小只,很有亲和力,很漂亮。非常喜欢她,有时候清新可人:

有时候性感妩媚:
穿旗袍的样子:
弹吉他的样子:
游泳的样子:和妈妈在一起:
演的电影看过几部,有些觉得很一般。但喜欢一个妹子是没办法的事,她演的好我喜欢,演的不好我希望她以后可以演好。就像你们说的,只要看见她笑我就很开心啦!

我的微博:weibo.com/338918999/

我的简书:

www.jianshu.com/u/9999a6f92082

我的微信公众号:yuanjingxyz

我的知乎:

www.zhihu.com/people/yuan-jing-12-31-3


苑晶


江一燕是一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女人。她将她的阳光分享给大家,传递正能量。



最开始认识她是通过一部国民年代剧《像火花像蝴蝶》,我被这个女孩所吸引,她身上有股让人看了很舒服的气质,其次是她的演技,和老戏骨胡军搭戏一点也不逊色。


认识江一燕的都知道,骨子里是个文艺女青年,他热衷于摄影公益事业,早在2012年推出个人首部散文随笔摄影集《我是爬行者》爱好摄影的她从自己拍摄的上万张照片中精选做插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很多面:文艺爬爬,快乐和悲伤一样美好;公益爬爬,爱是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艺术爬爬,幸福着艺术着;旅行爬爬,把快乐留在心底,把悲伤遗忘在路上;卷毛爬爬,倔强地成长。





图为书中插图。

江一燕创立了自己的公益团。





江一燕在2017年慈善排名榜排行十三,在成龙大哥之下,古天乐之上,江一燕对于慈善事业的贡献,不得不令人对她刮目相看。真是个好姑娘。每年她都会抽出一定时间,去山区支教。



江一燕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我们也应该向她学习,让社会充满爱,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好榜样!




真是美貌集才华于一身的美女子。

还有她去年的新电影《七十七天》不禁让她对她赞叹不已,而且还是零片酬出演,贡献了中国首部探险电影。

江一燕在藏区拍摄期间气候极其恶劣,天气冷的她连台词都说不出来,原本为了拍摄效果而化的“高原红妆”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办法卸掉,因为真的冻出了高原红。




江一燕真的是位很优质的演员,在影视和公益上都有极大的贡献,值得我们向她学习。

以上是我的观点。


罗姐带你看影视


江一燕,1983年9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音乐创作人、写作者、摄影爱好者、山区支教老师。江一燕,谈不上大红大紫,拥有漂亮的颜值,本可以当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公主。可她没有,她跑去广西一个山区当公益支教,那里环境艰苦,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可以说在那里真的是干啥都不方便,可她却每年都坚持回到村里支教。当她的事迹在网上被人曝光后,竟然还有人质疑她是在作秀,我就纳了闷了,有的人不想当善良的好人,就觉得这世上没有好人?江一燕在那里支教可是长达十年之久,作秀?你去试试。如此善良的女人,竟还被人质疑,我第一个就不答应。在这个世界上不乏有像江一燕转播正能量的人,只是这些人默默坚持着自己的爱心,但正因为他们的存在,给生活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给社会带来了满满的爱心与和谐。谢谢这些人,希望这些可爱的人,也将会被世界温柔相待!江一燕不仅每年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前往东山乡长洞小学进行公益支教,还给孩子们送去校服、篮球、球鞋、蚊帐、被子、吉他、画笔等生活物品,她还出资在学校建厨房,建广播站,为孩子们修路等等。因此她被当地人亲切地成为“小江老师”,成为当地村民和孩子们“最亮的明星”、“最美老师”。

最后江一燕入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希望好人有好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