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蜀漢的人才本來就不多,為什麼還不重用馬超?

司馬公昭


我一直強調,所謂蜀漢不重用馬超是很多人的一種想當然的臆測。馬超歸順劉備以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之所以後來看似不常出現,一來是身體不好,二來是確實也沒有發揮馬超優勢的空間。

先來看看馬超投降劉備後有沒有起到重要作用。答案是有,而且很多。雖然只有短短几年,但他的表現不亞於劉備陣營的其他武將。

第一、逼降劉璋,輕取成都

馬超投奔劉備,是在劉備攻打成都的關鍵時刻。那時劉備軍勢如破竹,進逼成都城下。但是由於成都城牆高厚、防禦工事齊備,城內兵馬糧草也充足,劉璋一開始還是決定堅守。並向張魯求援。但是隨著馬超投降劉備,兵臨城下,劉璋頓感大勢已去,拒絕部下的勸說,毅然開城投降。雖然馬超沒有斬殺大將奪得城池,但是正是其威名,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劉備少耗費多少時間多少糧草,一舉奪下成都,定鼎益州。

第二、聯合氐人,漢中大戰

奪下成都後,隨著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劉備與曹操展開了長達兩年之久的漢中之戰。此戰中,馬超表現英勇,不僅與張飛、吳蘭、雷銅等一同佯攻武都、陰平,與曹軍先鋒交戰,更重要的是,馬超久居西涼,與胡人關係交好,在漢中之戰中,馬超以自己的私交,策動氐人雷定等七部萬餘人牽制曹軍主力,為原本就兵力少於曹操的劉備軍提供了一支強有力的生力軍,更是避免了劉備腹背受敵。

第三、領銜上表,勸進漢中

漢中之戰後,曹操退走。群臣勸進劉備進位漢中王。由於馬超是漢獻帝親封的偏將軍、都亭侯,又是世代纓勳(馬超祖上是東漢初年名將伏波將軍馬援,其父馬騰更是當年威震天下的一方諸侯),馬超本人又曾在潼關大戰曹操,再加上成都、漢中的戰功,故而以馬超領銜一百二十餘臣上表勸進。馬超再次表現出自己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也為劉備邁出稱帝前的重要一步作出貢獻。

第四、利用威名,防範後方

劉備稱帝后,馬超被封為驃騎將軍(位居武將之首),領涼州牧。這個官職很值得玩味。涼州是在曹操控制之下,所以涼州牧是遙治。但是這個官職也說明了劉備給馬超的戰略定位,那就是防範後方,伺機而動。因為馬超久居西涼,在涼州的羌族、氐族胡人中頗有威望,由他駐守後方可保西北無虞。而一旦有機會,馬超如果領軍出征,也會大大有利。後來劉備伐吳,有馬超鎮守後方,也能大大威懾曹魏不敢輕舉妄動。

至於馬超為什麼給人不受重用的感覺,兩點原因。一來是真的身體不好。章武二年,應該是在劉備夷陵之戰期間或者剛剛結束之時,馬超便已病入膏肓,向劉備上表留遺言讓他善待從弟馬岱了。十二月馬超去世,年僅四十七歲。如果馬超活的長久一點,肯定能在諸葛亮後來的南征北戰中發揮作用。第二就是在其生前沒有獲得發揮他優勢的機會。劉備伐吳,是在南方行進,馬超擅長統領騎兵,南方山地、水路根本不能發揮優勢。相反,水軍、步兵才是主力。因此馬超留守後方才更合適。


伊耆角木


馬超是東漢開國元勳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世代公侯,標準的名門望族。自天下大亂之後,馬家割據一方。所以馬超跟袁紹、袁術他們是一類人--是士族階層領導割據一方的諸侯。

而劉備是沒落的寒族,不僅是劉備,三國曹孫劉三家其實都是寒族。在那個時期,寒族和士族之間有著根本的階級矛盾。所以三家政權中對士族階級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壓、壓制。

我們再回到劉備方面,蜀漢是外來政權,劉備若要趕走劉璋,吞併益州,就必須要依靠益州本地士族集團。所以劉備在益州前期是對本地士族有很大的依賴,劉璋的東州集團處於蜀漢政權的最低層。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備對本地士族的依賴逐漸變成打壓,相反同樣作為外來政權的東州集團唯有無條件向劉備靠攏才能獲得生存,所以在蜀漢內部東州集團的地位逐漸的超越了本地士族集團【不管怎樣,蜀漢政權始終是以荊州政治集團為核心。這就註定馬超遲早都是棄子】

我們再看馬超輔佐劉備七年,第一戰便是圍攻成都,迫降劉璋。馬超也因功被封為平西將軍。


而後來劉備進王位、進帝位都離不開馬超,因為馬超聲望高、地位高。而馬超也得到了很大的提拔,先是被封左將軍(軍職)、假節(軍權)。劉備稱帝后,馬超更是被封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馬超的軍職甚至高於了張飛(車騎將軍)】

說到這裡,末將以為劉備對馬超不是重不重用的問題,而是利用的問題---利用馬超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馬超作為士族階層的人物,曾經更是一方諸侯。馬超歸於劉備手下,就好像當年劉備歸於曹操手下一樣。而且馬超這個諸侯不同於張繡、呂布等人【張繡、呂布是靠軍事自己起家的,而馬超是世襲,有貴族光環】所以從階級層面來看,馬超和劉備本就不是一路人。但是呢?馬超雖是士族人物,卻是雍涼地區的士族,他和益州本地士族不熟。

劉備在對馬超的運用上,先是重用、利用。利用完了之後得把他隔開,不能讓他跟益州士族走得太近產生共鳴。打壓力度不能太大,不能讓人覺得他卸磨殺驢。天下還沒大定,更不能殺【所以劉備對馬超的態度,和他對益州士族的態度是一樣的,先利用,然後再循序漸進的實施打壓】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馬超在劉備旗下,前期活躍度還較高,到後來活躍度就低了。其實根本原因就是階級矛盾,這是不可調和的。倘若劉備統一了天下,而馬超還沒死的話......馬超絕對是槍口上的人。


左將軍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衛尉馬騰之子。

東漢末年軍閥,三國蜀漢名將,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而後馬騰入京被封為衛尉,馬超就統領了馬騰的部隊。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關中,馬超聯合關中諸侯韓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對曹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被曹操用離間計擊敗退走,而後聚攏部隊再次攻取隴上諸郡,失敗後依附漢中張魯。

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與劉備軍合圍成都,漢中之戰後聯名上書尊劉備為漢中王。

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被追諡為威侯。有一女嫁於安平王劉理。有劍術“出手法”流傳後世。

馬超有三個汙點:

第一點,就是為了拉攏韓遂,對韓遂說出了放棄父親並讓韓遂放棄自己的兒子,把自己當兒子的話。在自己父親跟族人都還在曹操手上的時候,竟然一起聯合韓遂反曹。

最後的結果當然可想而知,父親馬騰,兄弟馬休,馬鐵,計三族人,全部被曹操斬殺。可以說馬超這個冷血的舉動,足足讓自己整個家族都被滅族了。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馬超為了成大事不惜代價,十分的冷血,不顧家人死活。這是為不孝,不仁

第二點,馬超攻打涼州,在攻打最後一個城市冀城的時候,冀城守將為韋康,韋康是漢庭任命的荊棘歷史。被稱仁慈和正義之名,深受人民的喜愛。他是為數不多的荀彧推薦給曹操的之一。在韋康堅守八個月的冀城在斷糧的情況下,韋康不得不開城投降馬超,但是投降前是說好的,馬超不得傷害城裡的任何一個百姓跟官僚們,但是結果呢,馬超卻在進城後違反了承諾,默認楊昂擊斃韋康。這為後來馬超的妻子與孩子被殺有很大的關係,韋康舊部與涼州人民正在尋找復仇的機會,

建安十八年(213年),韋康舊部下楊阜、姜敘、姜隱、趙昂、尹奉、姚瓊、孔信、武都人李俊、王靈結謀反叛,並派遣從弟楊謨到冀城告訴楊阜另一個從弟楊嶽,聯合安定梁寬、南安趙衢、龐恭等蓄謀起兵。

九月,楊阜和姜敘率先在滷城起兵,趙衢、尹奉勸馬超去攻打,馬超聽到後,率兵前去攻打,梁寬、趙衢偷偷佔據冀城,關閉城門,並殺害馬超妻子楊氏和孩子。

這裡正是因為的馬超不講信用,殺害了韋康,導致韋康舊部反叛,然後自己的妻子楊氏,兒子被殺。這是為無德,不義。

第三點,建安十九年(214年)春,投靠張魯後的馬超,很受張魯的欣賞,封馬超為都講祭酒,還打算把女兒嫁給馬超,但是在部下的勸諫下,放棄了。張魯的部下楊白等因為害怕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於他,於是馬超逃入氐中,但他這次逃走什麼都沒帶上,馬超兒子馬秋丟在漢中,馬超的庶妻董氏。連追隨自己多年的部將龐德也沒通知一下。

然後馬超的兒子被張魯所殺,妻子董氏被曹操賞給手下了,龐德也投降曹操了。這裡也可以看得出馬超的自私自利。沒有一點責任心,一個做大事的人責任心是必不可少的。

後面投降劉備,也是因為劉備看中他在羌人跟氐人中的威望,想借用他的威望鎮壓一下那些野蠻的羌人跟氐人而已。

劉備素有仁義之稱,就這麼一個不仁不孝,不義,無德,自私自利的人,劉備是不可能重用他的,所有給馬超的官職都只是一個虛名而已,並沒有什麼實權。


靑圸


馬超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其勇武過人,他曾和曹操對陣,雖然最後被曹操打敗,但是曾經他還是對曹操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馬超本是馬騰之子,他們父子在涼州經營多年,也可謂是一方割據勢力,後來馬超幾經流轉而投向了劉備。蜀漢相對於曹魏而言,本就人稀。

那蜀漢人才本就不多,為什麼還不重要馬超呢?

其實,並非劉備不重要馬超,相反的馬超在蜀漢還是頗有地位的。只不過重要馬超的形式不一樣,不是和關羽、張飛那樣很明顯,當然在劉備心中,關羽、張飛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畢竟他們追隨劉備多年,又對劉備忠心耿耿。而馬超的作為就是以他在涼州的威望而震懾敵人。

重要一個人並非只是讓他帶兵衝鋒陷陣而已,要根據他自身的優點和才能去任用。比如趙雲,給人的感覺也不被重用,其實不然,趙雲多是以保鏢的形式出現在劉備身邊,雖然沒能像關羽、張飛那樣多次獨當一面帶兵打仗,但是他為人處事謹慎,又對劉備忠心耿耿,所以劉備能讓趙雲保護他的安全。劉備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給趙雲保護,也可說明趙雲在劉備心中的地位。馬超也是一樣。他們作用點也有所不同,同時當時馬超還是頗有地位的。


比如,在劉備取得漢中後,就有一百二十多名官員聯名上書,勸劉備晉位漢中王,當時寫一百二十多名官員是以馬超為首的。可見當時馬超在蜀漢還是有地位的。劉備稱王后,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劉備後來登基為帝后,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

馬超領涼州牧,雖然是領,但也可說明劉備對他的重要,馬超和他父子本就在涼州經營多年,在那裡頗有名聲和地位,劉備能讓馬超去領涼州牧,雖然只是領,卻是因為馬超在那裡的名望,希望以此能讓那裡得到安定。

而劉備能讓馬超領涼州牧,領他原來的故地,也可見對馬超的信任,而沒有擔心馬超會以自己的威望而不用他。


所以,只是因為馬超沒有向關羽、張飛等人那樣多次獨當一面帶兵衝鋒陷陣,所以給人的感覺是不被重用。後來在馬超在他四十七歲時因病去世,在劉禪時期,馬超被追諡為威侯。


中孚鑑


首先我們來聊聊馬超的武力值吧。從歷史上的西川奪佔,馬超與張飛挑燈夜戰三天,就可知馬超個人武力有多高。再到潼關之戰,雖然最後以馬超敗逃結束,但卻曾打的曹操丟盔棄甲而逃,棄開武力值不說,其本人也並不是一個完全的有勇無謀之輩。

馬超長居西涼,因常年騎馬,所以馬上戰鬥異常嫻熟,十分擅長統領騎兵作戰。而馬超在涼州的威望也是無人能比,有馬超在,涼州無人敢作亂。

既然馬超的戰力與威望都如此之強,可為何又不被中用呢?個人看來有一下幾種情況。

其一:馬超是在劉備攻打漢中的時候才投靠的,當時的劉備已經在亂世中徹底的站穩了腳跟,身旁從龍之臣不在少數,而馬超的加入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再加上馬超文不能比肩諸葛之輩,武不能抵關羽之流,因此對於馬超的加入,已經不能再讓劉備像曾經求賢如渴時那般對待了。

其二:當時的劉備已經進入了老年,可能早已經失去了繼續逐鹿中原之心,心中對戰鬥或許也漸漸的感覺到了乏味,因此對待像馬超這樣的武將人才,也並不是太過在意。

其三:馬超出生涼州,在涼州人心中的威望是無人能夠相提並論的,而當時的蜀國剛剛建立不久,內要大興整頓改革,外又要迎接曹操、孫權的軍隊。因此實在無法分出力量來繼續對羌族、氐族、胡人進行防備,這時馬超的威望就顯現出來了,有他坐鎮後方,定可保後方無虞。





史記史說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陝西興平)人,東漢末年衛尉馬騰之子,為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後裔。



馬超在投靠劉備之後顯有聲名,年僅四十七歲便去世了。那麼劉備為什麼在蜀漢建立後不重用馬超?

三馬超年少成名,有一半羌人血統,當時人稱西涼錦馬超。在還沒有投靠劉備之前馬超武力勇冠三軍,在渭北大破曹軍,差點斬了曹操。後來投靠張魯,與張飛大戰不分勝負。後來投靠劉備,帶兵攻取成都,劉璋迫於馬超的威名直接投降了。在這裡有兩件事需要交代一下:其一馬超是在父親馬騰在曹操手裡為官時起兵的。曹操想借道馬超和韓遂色地盤去攻打張魯,馬超認為曹操是“假途滅虢”之計,於是告訴韓遂讓韓遂把自己當做兒子,一起起兵反曹操。要知道當時韓遂因為馬騰要去曹操手底下做官和馬騰鬧翻了,兩人還打了起來。韓遂的兒子當時也在曹操收下做官。馬超不顧父親馬騰和韓遂兒子的生死執意起兵反叛。足以說明馬超的冷漠與無情。其二馬超在張魯處受到猜忌,張魯部將密謀殺掉馬超。馬超聽問候第一反應就是逃跑,走的時候身邊只帶了堂弟馬岱一人。自己的部下,跟隨自己多年後來被關羽所擒的龐德也沒有說一聲就跑了。在當時來說,張魯勢弱,馬超在聽聞消息後連反抗的心思都沒有就跑了足以說明馬超的愚蠢和自私。

馬超在投靠劉備後幫助劉備拿下了成都。因為馬超在羌人心目中是戰神一般的存在,馬超幫劉備穩住了羌人也問住了無錫被邊陲。

劉備建立蜀漢打的旗號就是匡扶漢室,滿口的忠君愛國。在馬超剛開始投奔劉備時已經沒有了軍隊,攻打成都的軍隊還是劉備給的,當時劉備就是借馬超的勢,包括後來馬超一直鎮守羌人,稱帝后拜為五虎上將都是為了藉助馬超來穩住羌人的反叛。以當時劉備的情形來看,若是劉備重用馬超就是和自己堅持的忠君愛國相違背。在加上馬超死的早(年僅47歲便病死了),劉備就是想重用也沒機會了。


進擊的羅先森


三國時期各方都很重視人才,像曹操為招攬關羽許以高官厚祿,而劉備的蜀國本來就是三國裡實力最弱的,馬超武藝謀略都是頂尖的,劉備為什麼不重用他呢?不是劉備不重用馬超,而是他不敢重用馬超。原因為大家解釋一下。


1.當時馬超的父親兄弟的族人在鄴城曹操手裡當人質,而他明知道造反會害死他們,卻渾然不顧的去做了。當時他對一起造反的韓遂說:“今天我拋棄的父親,認您為父。您也應該拋棄兒子,認我做您的兒子。”於是曹操將馬超的父親馬騰,二弟馬休,馬鐵等三族人全部斬殺。後來馬超被曹操打敗,又在投奔漢中張魯後,做出了拋棄妻子的禽獸行為。漢代以孝治天下,馬超為了自己的野心連自己父親的性命都不顧,逃跑的時候可以拋棄妻兒,這種不忠不孝的人在當時能有幾個人喜歡,劉備雖然收留了他,也只能高官厚祿的把他養著,不敢給他實權,害怕他在背後捅自己一刀。


2.馬超在投奔劉備之前是一方諸侯,到了劉備手下還沒認清自己的位置,經常直呼劉備的表字,就好像現代一個人在家公司上班,見到老闆就直呼其名,老闆心裡當然不高興。古代講究君臣尊卑,劉備聽到馬超直接叫自己的表字,沒有一點屬下的覺悟,當然不會喜歡他,礙於面子不會把馬超怎麼樣,也不會重用他。


3.劉備因為馬超之前跟自己一樣都是一方諸侯,現在投奔了自己,本著千金買馬骨的想法,給了他在自己勢力裡最高的武將官職。目的是做給天下人看,自己胸襟博大,壯大自己的名聲,就像有的明星做慈善活動一樣,只為露臉刷熱度。馬超跟隨劉備時間不長,就得了最高的武將官職,要是再重用他,那自己的老兄弟關羽,張飛會怎麼想,所以馬超立功後,劉備要對他冷處理,不能太過重用他,好穩定自己手下其他人的心。


可憐馬超自從投降劉備後,就幾乎沒有再上戰場,最後鬱鬱而終年僅47歲。


沙如血


一是,劉備是個很會用人的主公。備哥是很有能力的,尤其是用人方面。當年有個刺客裝作投奔之人,備哥一頓禮賢下士,那刺客感動了。對於馬超,別人也許無法用好他,備哥絕對沒問題。所以備哥沒必要不重用他。

二是,馬超再無更好的選擇。馬超的根基在涼州,最大的仇人是曹操。自己也做過一路諸侯。要說心裡沒點想法那不現實。但最好的選擇就是跟著備哥好好幹。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取備哥而代之,可能性不大。備哥也是知道的。



三是,馬超沒有趕上好時機。超哥的最大優勢是在羌族人中的威望,以及涼州的基礎,還有自身的武勇和騎兵。若是碰到北伐,那肯定能凸現出自己來。可惜劉備時期沒趕上。


當然,做主公的善於平衡自己的內部的派系力量,不可能沒有點制衡,也不可能表現出一直重用某人。不過這不等於備哥不重用馬超。


Lucky


不是劉備不想用 實在是不敢用 一個為了自己的權勢連親爹都不管的主 誰敢用啊!給馬超兵權放他反叛再鎮壓 犯不上 還不如讓他做板凳呢


丁傑311


正是對馬超不能正確使用導致了蜀漢政權的最早跨臺。馬超作為五虎將是蜀漢最早獨立領兵的將領,曾與曹操面對面對抗過,歸蜀後不能充分發揮其特長。反倒時時掣肘處處設防,英年早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