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蜀汉的人才本来就不多,为什么还不重用马超?

司马公昭


我一直强调,所谓蜀汉不重用马超是很多人的一种想当然的臆测。马超归顺刘备以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之所以后来看似不常出现,一来是身体不好,二来是确实也没有发挥马超优势的空间。

先来看看马超投降刘备后有没有起到重要作用。答案是有,而且很多。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他的表现不亚于刘备阵营的其他武将。

第一、逼降刘璋,轻取成都

马超投奔刘备,是在刘备攻打成都的关键时刻。那时刘备军势如破竹,进逼成都城下。但是由于成都城墙高厚、防御工事齐备,城内兵马粮草也充足,刘璋一开始还是决定坚守。并向张鲁求援。但是随着马超投降刘备,兵临城下,刘璋顿感大势已去,拒绝部下的劝说,毅然开城投降。虽然马超没有斩杀大将夺得城池,但是正是其威名,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刘备少耗费多少时间多少粮草,一举夺下成都,定鼎益州。

第二、联合氐人,汉中大战

夺下成都后,随着汉中张鲁投降曹操,刘备与曹操展开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此战中,马超表现英勇,不仅与张飞、吴兰、雷铜等一同佯攻武都、阴平,与曹军先锋交战,更重要的是,马超久居西凉,与胡人关系交好,在汉中之战中,马超以自己的私交,策动氐人雷定等七部万余人牵制曹军主力,为原本就兵力少于曹操的刘备军提供了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更是避免了刘备腹背受敌。

第三、领衔上表,劝进汉中

汉中之战后,曹操退走。群臣劝进刘备进位汉中王。由于马超是汉献帝亲封的偏将军、都亭侯,又是世代缨勋(马超祖上是东汉初年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其父马腾更是当年威震天下的一方诸侯),马超本人又曾在潼关大战曹操,再加上成都、汉中的战功,故而以马超领衔一百二十余臣上表劝进。马超再次表现出自己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也为刘备迈出称帝前的重要一步作出贡献。

第四、利用威名,防范后方

刘备称帝后,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位居武将之首),领凉州牧。这个官职很值得玩味。凉州是在曹操控制之下,所以凉州牧是遥治。但是这个官职也说明了刘备给马超的战略定位,那就是防范后方,伺机而动。因为马超久居西凉,在凉州的羌族、氐族胡人中颇有威望,由他驻守后方可保西北无虞。而一旦有机会,马超如果领军出征,也会大大有利。后来刘备伐吴,有马超镇守后方,也能大大威慑曹魏不敢轻举妄动。

至于马超为什么给人不受重用的感觉,两点原因。一来是真的身体不好。章武二年,应该是在刘备夷陵之战期间或者刚刚结束之时,马超便已病入膏肓,向刘备上表留遗言让他善待从弟马岱了。十二月马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如果马超活的长久一点,肯定能在诸葛亮后来的南征北战中发挥作用。第二就是在其生前没有获得发挥他优势的机会。刘备伐吴,是在南方行进,马超擅长统领骑兵,南方山地、水路根本不能发挥优势。相反,水军、步兵才是主力。因此马超留守后方才更合适。


伊耆角木


马超是东汉开国元勋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世代公侯,标准的名门望族。自天下大乱之后,马家割据一方。所以马超跟袁绍、袁术他们是一类人--是士族阶层领导割据一方的诸侯。

而刘备是没落的寒族,不仅是刘备,三国曹孙刘三家其实都是寒族。在那个时期,寒族和士族之间有着根本的阶级矛盾。所以三家政权中对士族阶级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压、压制。

我们再回到刘备方面,蜀汉是外来政权,刘备若要赶走刘璋,吞并益州,就必须要依靠益州本地士族集团。所以刘备在益州前期是对本地士族有很大的依赖,刘璋的东州集团处于蜀汉政权的最低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对本地士族的依赖逐渐变成打压,相反同样作为外来政权的东州集团唯有无条件向刘备靠拢才能获得生存,所以在蜀汉内部东州集团的地位逐渐的超越了本地士族集团【不管怎样,蜀汉政权始终是以荆州政治集团为核心。这就注定马超迟早都是弃子】

我们再看马超辅佐刘备七年,第一战便是围攻成都,迫降刘璋。马超也因功被封为平西将军。


而后来刘备进王位、进帝位都离不开马超,因为马超声望高、地位高。而马超也得到了很大的提拔,先是被封左将军(军职)、假节(军权)。刘备称帝后,马超更是被封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马超的军职甚至高于了张飞(车骑将军)】

说到这里,末将以为刘备对马超不是重不重用的问题,而是利用的问题---利用马超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马超作为士族阶层的人物,曾经更是一方诸侯。马超归于刘备手下,就好像当年刘备归于曹操手下一样。而且马超这个诸侯不同于张绣、吕布等人【张绣、吕布是靠军事自己起家的,而马超是世袭,有贵族光环】所以从阶级层面来看,马超和刘备本就不是一路人。但是呢?马超虽是士族人物,却是雍凉地区的士族,他和益州本地士族不熟。

刘备在对马超的运用上,先是重用、利用。利用完了之后得把他隔开,不能让他跟益州士族走得太近产生共鸣。打压力度不能太大,不能让人觉得他卸磨杀驴。天下还没大定,更不能杀【所以刘备对马超的态度,和他对益州士族的态度是一样的,先利用,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实施打压】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马超在刘备旗下,前期活跃度还较高,到后来活跃度就低了。其实根本原因就是阶级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倘若刘备统一了天下,而马超还没死的话......马超绝对是枪口上的人。


左将军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之子。

东汉末年军阀,三国蜀汉名将,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

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刘理。有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马超有三个污点:

第一点,就是为了拉拢韩遂,对韩遂说出了放弃父亲并让韩遂放弃自己的儿子,把自己当儿子的话。在自己父亲跟族人都还在曹操手上的时候,竟然一起联合韩遂反曹。

最后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父亲马腾,兄弟马休,马铁,计三族人,全部被曹操斩杀。可以说马超这个冷血的举动,足足让自己整个家族都被灭族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马超为了成大事不惜代价,十分的冷血,不顾家人死活。这是为不孝,不仁

第二点,马超攻打凉州,在攻打最后一个城市冀城的时候,冀城守将为韦康,韦康是汉庭任命的荆棘历史。被称仁慈和正义之名,深受人民的喜爱。他是为数不多的荀彧推荐给曹操的之一。在韦康坚守八个月的冀城在断粮的情况下,韦康不得不开城投降马超,但是投降前是说好的,马超不得伤害城里的任何一个百姓跟官僚们,但是结果呢,马超却在进城后违反了承诺,默认杨昂击毙韦康。这为后来马超的妻子与孩子被杀有很大的关系,韦康旧部与凉州人民正在寻找复仇的机会,

建安十八年(213年),韦康旧部下杨阜、姜叙、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反叛,并派遣从弟杨谟到冀城告诉杨阜另一个从弟杨岳,联合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蓄谋起兵。

九月,杨阜和姜叙率先在卤城起兵,赵衢、尹奉劝马超去攻打,马超听到后,率兵前去攻打,梁宽、赵衢偷偷占据冀城,关闭城门,并杀害马超妻子杨氏和孩子。

这里正是因为的马超不讲信用,杀害了韦康,导致韦康旧部反叛,然后自己的妻子杨氏,儿子被杀。这是为无德,不义。

第三点,建安十九年(214年)春,投靠张鲁后的马超,很受张鲁的欣赏,封马超为都讲祭酒,还打算把女儿嫁给马超,但是在部下的劝谏下,放弃了。张鲁的部下杨白等因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于他,于是马超逃入氐中,但他这次逃走什么都没带上,马超儿子马秋丢在汉中,马超的庶妻董氏。连追随自己多年的部将庞德也没通知一下。

然后马超的儿子被张鲁所杀,妻子董氏被曹操赏给手下了,庞德也投降曹操了。这里也可以看得出马超的自私自利。没有一点责任心,一个做大事的人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

后面投降刘备,也是因为刘备看中他在羌人跟氐人中的威望,想借用他的威望镇压一下那些野蛮的羌人跟氐人而已。

刘备素有仁义之称,就这么一个不仁不孝,不义,无德,自私自利的人,刘备是不可能重用他的,所有给马超的官职都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并没有什么实权。


靑圸


马超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其勇武过人,他曾和曹操对阵,虽然最后被曹操打败,但是曾经他还是对曹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马超本是马腾之子,他们父子在凉州经营多年,也可谓是一方割据势力,后来马超几经流转而投向了刘备。蜀汉相对于曹魏而言,本就人稀。

那蜀汉人才本就不多,为什么还不重要马超呢?

其实,并非刘备不重要马超,相反的马超在蜀汉还是颇有地位的。只不过重要马超的形式不一样,不是和关羽、张飞那样很明显,当然在刘备心中,关羽、张飞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毕竟他们追随刘备多年,又对刘备忠心耿耿。而马超的作为就是以他在凉州的威望而震慑敌人。

重要一个人并非只是让他带兵冲锋陷阵而已,要根据他自身的优点和才能去任用。比如赵云,给人的感觉也不被重用,其实不然,赵云多是以保镖的形式出现在刘备身边,虽然没能像关羽、张飞那样多次独当一面带兵打仗,但是他为人处事谨慎,又对刘备忠心耿耿,所以刘备能让赵云保护他的安全。刘备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给赵云保护,也可说明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马超也是一样。他们作用点也有所不同,同时当时马超还是颇有地位的。


比如,在刘备取得汉中后,就有一百二十多名官员联名上书,劝刘备晋位汉中王,当时写一百二十多名官员是以马超为首的。可见当时马超在蜀汉还是有地位的。刘备称王后,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刘备后来登基为帝后,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

马超领凉州牧,虽然是领,但也可说明刘备对他的重要,马超和他父子本就在凉州经营多年,在那里颇有名声和地位,刘备能让马超去领凉州牧,虽然只是领,却是因为马超在那里的名望,希望以此能让那里得到安定。

而刘备能让马超领凉州牧,领他原来的故地,也可见对马超的信任,而没有担心马超会以自己的威望而不用他。


所以,只是因为马超没有向关羽、张飞等人那样多次独当一面带兵冲锋陷阵,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不被重用。后来在马超在他四十七岁时因病去世,在刘禅时期,马超被追谥为威侯。


中孚鉴


首先我们来聊聊马超的武力值吧。从历史上的西川夺占,马超与张飞挑灯夜战三天,就可知马超个人武力有多高。再到潼关之战,虽然最后以马超败逃结束,但却曾打的曹操丢盔弃甲而逃,弃开武力值不说,其本人也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有勇无谋之辈。

马超长居西凉,因常年骑马,所以马上战斗异常娴熟,十分擅长统领骑兵作战。而马超在凉州的威望也是无人能比,有马超在,凉州无人敢作乱。

既然马超的战力与威望都如此之强,可为何又不被中用呢?个人看来有一下几种情况。

其一:马超是在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才投靠的,当时的刘备已经在乱世中彻底的站稳了脚跟,身旁从龙之臣不在少数,而马超的加入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再加上马超文不能比肩诸葛之辈,武不能抵关羽之流,因此对于马超的加入,已经不能再让刘备像曾经求贤如渴时那般对待了。

其二:当时的刘备已经进入了老年,可能早已经失去了继续逐鹿中原之心,心中对战斗或许也渐渐的感觉到了乏味,因此对待像马超这样的武将人才,也并不是太过在意。

其三:马超出生凉州,在凉州人心中的威望是无人能够相提并论的,而当时的蜀国刚刚建立不久,内要大兴整顿改革,外又要迎接曹操、孙权的军队。因此实在无法分出力量来继续对羌族、氐族、胡人进行防备,这时马超的威望就显现出来了,有他坐镇后方,定可保后方无虞。





史记史说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卫尉马腾之子,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



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后显有声名,年仅四十七岁便去世了。那么刘备为什么在蜀汉建立后不重用马超?

三马超年少成名,有一半羌人血统,当时人称西凉锦马超。在还没有投靠刘备之前马超武力勇冠三军,在渭北大破曹军,差点斩了曹操。后来投靠张鲁,与张飞大战不分胜负。后来投靠刘备,带兵攻取成都,刘璋迫于马超的威名直接投降了。在这里有两件事需要交代一下:其一马超是在父亲马腾在曹操手里为官时起兵的。曹操想借道马超和韩遂色地盘去攻打张鲁,马超认为曹操是“假途灭虢”之计,于是告诉韩遂让韩遂把自己当做儿子,一起起兵反曹操。要知道当时韩遂因为马腾要去曹操手底下做官和马腾闹翻了,两人还打了起来。韩遂的儿子当时也在曹操收下做官。马超不顾父亲马腾和韩遂儿子的生死执意起兵反叛。足以说明马超的冷漠与无情。其二马超在张鲁处受到猜忌,张鲁部将密谋杀掉马超。马超听问候第一反应就是逃跑,走的时候身边只带了堂弟马岱一人。自己的部下,跟随自己多年后来被关羽所擒的庞德也没有说一声就跑了。在当时来说,张鲁势弱,马超在听闻消息后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就跑了足以说明马超的愚蠢和自私。

马超在投靠刘备后帮助刘备拿下了成都。因为马超在羌人心目中是战神一般的存在,马超帮刘备稳住了羌人也问住了无锡被边陲。

刘备建立蜀汉打的旗号就是匡扶汉室,满口的忠君爱国。在马超刚开始投奔刘备时已经没有了军队,攻打成都的军队还是刘备给的,当时刘备就是借马超的势,包括后来马超一直镇守羌人,称帝后拜为五虎上将都是为了借助马超来稳住羌人的反叛。以当时刘备的情形来看,若是刘备重用马超就是和自己坚持的忠君爱国相违背。在加上马超死的早(年仅47岁便病死了),刘备就是想重用也没机会了。


进击的罗先森


三国时期各方都很重视人才,像曹操为招揽关羽许以高官厚禄,而刘备的蜀国本来就是三国里实力最弱的,马超武艺谋略都是顶尖的,刘备为什么不重用他呢?不是刘备不重用马超,而是他不敢重用马超。原因为大家解释一下。


1.当时马超的父亲兄弟的族人在邺城曹操手里当人质,而他明知道造反会害死他们,却浑然不顾的去做了。当时他对一起造反的韩遂说:“今天我抛弃的父亲,认您为父。您也应该抛弃儿子,认我做您的儿子。”于是曹操将马超的父亲马腾,二弟马休,马铁等三族人全部斩杀。后来马超被曹操打败,又在投奔汉中张鲁后,做出了抛弃妻子的禽兽行为。汉代以孝治天下,马超为了自己的野心连自己父亲的性命都不顾,逃跑的时候可以抛弃妻儿,这种不忠不孝的人在当时能有几个人喜欢,刘备虽然收留了他,也只能高官厚禄的把他养着,不敢给他实权,害怕他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2.马超在投奔刘备之前是一方诸侯,到了刘备手下还没认清自己的位置,经常直呼刘备的表字,就好像现代一个人在家公司上班,见到老板就直呼其名,老板心里当然不高兴。古代讲究君臣尊卑,刘备听到马超直接叫自己的表字,没有一点属下的觉悟,当然不会喜欢他,碍于面子不会把马超怎么样,也不会重用他。


3.刘备因为马超之前跟自己一样都是一方诸侯,现在投奔了自己,本着千金买马骨的想法,给了他在自己势力里最高的武将官职。目的是做给天下人看,自己胸襟博大,壮大自己的名声,就像有的明星做慈善活动一样,只为露脸刷热度。马超跟随刘备时间不长,就得了最高的武将官职,要是再重用他,那自己的老兄弟关羽,张飞会怎么想,所以马超立功后,刘备要对他冷处理,不能太过重用他,好稳定自己手下其他人的心。


可怜马超自从投降刘备后,就几乎没有再上战场,最后郁郁而终年仅47岁。


沙如血


一是,刘备是个很会用人的主公。备哥是很有能力的,尤其是用人方面。当年有个刺客装作投奔之人,备哥一顿礼贤下士,那刺客感动了。对于马超,别人也许无法用好他,备哥绝对没问题。所以备哥没必要不重用他。

二是,马超再无更好的选择。马超的根基在凉州,最大的仇人是曹操。自己也做过一路诸侯。要说心里没点想法那不现实。但最好的选择就是跟着备哥好好干。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备哥而代之,可能性不大。备哥也是知道的。



三是,马超没有赶上好时机。超哥的最大优势是在羌族人中的威望,以及凉州的基础,还有自身的武勇和骑兵。若是碰到北伐,那肯定能凸现出自己来。可惜刘备时期没赶上。


当然,做主公的善于平衡自己的内部的派系力量,不可能没有点制衡,也不可能表现出一直重用某人。不过这不等于备哥不重用马超。


Lucky


不是刘备不想用 实在是不敢用 一个为了自己的权势连亲爹都不管的主 谁敢用啊!给马超兵权放他反叛再镇压 犯不上 还不如让他做板凳呢


丁杰311


正是对马超不能正确使用导致了蜀汉政权的最早跨台。马超作为五虎将是蜀汉最早独立领兵的将领,曾与曹操面对面对抗过,归蜀后不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反倒时时掣肘处处设防,英年早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