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姚启圣的三道急疏是谁扣下的?

-95750821


我来回答。



《康熙王朝》我看过,觉得是一部不错的历史类型的电视剧,很好的诠释康熙大帝的一生经历…

姚启圣给兵部上三道急疏内容是:

1、罢用荷兰兵船疏;

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大意是:荷兰人乃台海两岸世仇,朝廷如用荷兰人攻台,将使台湾同仇敌忾,也使内陆拒绝与朝廷合作。

2、普赖纵兵为祸疏;

大意是:八旗满兵不习海战,反为百姓负担;大战之初,部分满兵奸淫抢掠,几乎激发民变。

3、组建大清国水师疏;

大意是:福建水师与内陆水师,体制不同,战法各异,朝廷应速速组建大清水师,择忠臣良将统一指挥,并使大清水师高于省府,直属朝廷。



《康熙王朝》32集中,康熙调查福建总督姚启圣三道急疏,原因是:“洞庭水师全军大败,但施琅得胜归来,康熙下旨让索额图回京。姚启圣上奏请罪,适逢姚启圣老母亲去世,康熙让其回家丁忧。但姚启圣离职之前,给康熙上了一奏折,称攻台之前曾给康熙上了三道急疏,康熙说没有收到,当时就大怒,然后在朝廷百官当面,下旨彻查,后兵部经办两官员引咎自尽。



看《康熙王朝》头末,你就知道是谁扣下三道急疏的。攻台的提议是由当时的太子胤礽首先说出来的,但授意是太子的外公索额图,现攻台受挫,索额图欺上瞒下,使用了手段扣下了三道急疏,目的也是出于利益和政治格局。但人算不如天算,康熙四十二年(1703),索额图还是处死。


皖风徽月


肯定不是明珠所扣下,在朝堂上明珠神定自若的表情,就足以证明他与此事无关,更重要的一点,作为大阿哥的舅舅,有大阿哥在当初在福建贸然进军而遭到的惨败作教训,明珠是不可能主战的,他的思路基本与姚启圣保持一致,又怎么会选择拦截姚启圣的奏章?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会不会明珠故意拦截姚启圣反对出战的奏章,造成福建前线主战态度“一致”且获得康熙的批准,进而让索额图在福建吃败仗呢?只能说理论上具备这个可能性,明珠的确很想让索额图吃亏,但在索额图主动踏入陷阱,而自己在京城主政,与福建战事根本不搭边的情况下,明珠根本没有必要选择舍身犯险,把自己主动纳入到危险之地,至少在这一次主动出击作战中,明珠是置身事外的,所以他肯定与此事无关。



那最大的嫌疑人就只能是索额图!

但在这里有一个悬疑点,姚启圣提交奏折的时候,索额图远在福建,对于姚启圣发到北京的奏章恐怕没有能力选择拦截,甚至知不知道姚启圣向北京发送三道奏章也是未知数,因此不排除有两个可能:

1、索额图早在之前就嘱咐了兵部的死党,让他们拦截来自福建的,与自己看法相反的奏章,以保证自己的战略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这个可能性理论上存在,但以当时的交通和通讯信息条件来看,操作起来困难很大,毕竟福建的局势经常有变,甚至远在前线的索额图也很可能会改变策略,而这些变化是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传达到北京的兵部,因此事前索额图即便对兵部的死党进行过部署,事后他的手下也很难对来自福建的奏折进行有效筛选,盲目的扣押,恐怕会耽误很多事情。

2、索额图在兵部的死党发现姚启圣的奏章后,经过索额图在北京的亲信指点过后,冒险选择了扣押。

这个可能性的概率,恐怕要比前者要大,索额图虽然在兵部安插了自己的人,但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实施有效遥控,他安插的这些钉子要想发挥作用,恐怕还得需要其他近距离的人进行指点,而这个指点的人,很可能就是太子!



因为兵部的这些死党发现姚启圣的奏折与索额图的想法完全相反后,在不晓得福建前线究竟出现了什么变化、索额图也无法第一时间与其通讯的情况下,他们未必敢擅自做主将奏折扣下,只能近距离请示索额图在北京最亲密的人,也就是太子,而主战的太子必然会在后方强烈支持索额图的行动,那么很有可能会秘密下令扣押这三道奏章。

如果福建前线能够最终获胜,在一切皆大欢喜的情况下,即便事后康熙知道有奏章遭到扣押,也未必会去理睬,毕竟台海战事一旦获胜,反对出战的姚启圣一派也会失势甚至遭到康熙的冷遇,谁还会追究之前的事?但福建战事一旦失败康熙又得知此事,则必然会选择追究,索额图在兵部的手下为了避免索额图和太子一同遭到追究和打击,就只能以死谢罪,彻底将这次秘密扣押的事件封口,以保得自己家人的平安!


辽宁资深球迷


自杀的两个嫌疑人都是索额图党羽,怎么可能被明珠利用,又怎么可能为了保明珠自杀?

此事只有一个嫌疑人,就是太子胤礽。

三道急疏的内容是和索额图吵嘴。当时索额图在福建前线,姚启圣和他说不通,就千里迢迢上奏疏给皇帝,力陈索额图攻台方案不行。这三道疏是瞒着索额图的,索额图不可能手眼通天到可以在千里之外堵截它。

只有一个人有动机去做,而且做完以后还有人肯以死保全他,这个人就是太子胤礽。

畏罪而死的那两个人有一个叫“莫洛”,是兵部主事。大阿哥随后向康熙举报,说:“当初太子所奏,是索额图交他的。”康熙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大阿哥回答:“兵部主事莫洛喝醉了酒对人说的。”康熙再问:“是今天畏罪自杀的那个莫洛吗?”大阿哥回答:“正是。”

可见这个莫洛是谁的人。他连索额图和太子的密谈内容都能知道,绝对是索额图或者太子的心腹。索额图老奸巨猾,从他那泄露出去的可能性不大。太子年轻,嘴里没把门的,透露给心腹完全是有可能的。

莫洛和太子一定关系密切,他看见这三道急疏第一时间禀告了太子,太子年轻识浅做下此事。等到事后追查,莫洛供出太子死得更惨,只能自尽。

那么,会不会是索额图秘密派人指使的呢?不可能。索额图就算知道这三道疏,也不可能知道兵部经手的会是谁。他要是通过兵部侍郎或者兵部尚书干的,莫洛哪有以死替上司抵命的道理。

这件事手法太业余,太嫩,像是个涉世不深的孩子干的。


名利不如闲86380201


不知道题主为什么说是明珠,要知道按当时剧情,索额图的紧张程度是很明显能看出来的,他抱定赌那两位兵部的臣工一定会为了家小而自尽,所以坚持不承认,而且从效果上看,在不利于出兵的时候让大阿哥出兵,对太子有利而对大阿哥有害,所以应该不难知道,这是索额图扣下的,个人意见,欢迎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