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鏡頭、高像素、大變焦的手機,拍照性能一定強麼?

愛攝影的小姝


現在很多品牌的手機都追求多鏡頭和高像素,題主說的“大變焦”應該說的是多種變焦方式吧。但這些是否能提高拍攝性能呢,我只能說未必。

多鏡頭

現在的手機鏡頭從單攝、雙攝發展到三攝,甚至還有四攝的。好像是鏡頭越多拍攝效果就越強似的。其實鏡頭多提升的並不是照片的品質,而是多了一些輔助功能,多了一些可玩性。

比如增加了廣角鏡頭、長焦鏡頭,包括一些藉助算法實現的大光圈效果,以及更長焦距的模擬效果。

而高品質照片的關鍵在於coms的大小和性能、鏡頭的光學性能,以及軟件的調教等。這些因素要遠勝過多幾個鏡頭。谷歌單鏡頭手機的拍攝效果就是一個很好的栗子。

高像素

現在主流相機的主鏡頭像素應該最低的就是蘋果的1200萬了,很多國產手機像素早就2000萬、2400萬、甚至4800萬了。

這裡大家可以參考下佳能的旗艦機型 EOS 1Dx Mark II,光機身就3萬多,可是像素卻只有2020萬。不是像素越高拍出的照片畫質就越好。高像素機身對鏡頭的要求也高,只有配置解相能力高的鏡頭才能發揮其優勢。

另外,高像素對處理器性能要求更高。還拿EOS 1Dx Mark II來說,如果設計成5000萬像素的話,處理器的運算速度跟不上,就做不到它現在的一秒16張的高速連拍了。

其實很多高像素手機的默認輸出也是1200萬,可見1200萬才是目前手機的最佳像素值。

高像素的好處就是有利於裁切。比如某品牌把高像素照片裁切後再與低像素長焦鏡頭拍攝的照片疊加,從而達到高倍變焦後降噪的效果。

其實如果你的照片不打算打印20寸海報那麼大,即便是單反相機1800萬也足夠用的了。

大變焦

很多手機號稱可以實現2倍、三倍甚至5倍的無損變焦,其實都是有水分的。如果它的輔助鏡頭本身就是2倍或者3倍的光學變焦,這個可以做到無損。但千萬別以為放大多少倍都是無損。

很多廠商說的混合變焦其實也是一種數碼變焦,只是通過主鏡頭和長焦鏡頭拍出的照片進行多幀疊加,當然這樣處理後的效果比傳統上的數碼變焦畫質要有所提升,但是和真正的光學變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手機攝影手冊


我正使用華為P20pro與紅米note7,家裡還有一部華為mate20。截止2019年初,目前主流的手機產品普遍都是雙攝像頭,而三攝像頭的型號普遍都是高端型號。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講,“多鏡頭,尤其是3鏡頭以上的手機,拍照性能一定強”這個說法是沒問題的。

其次,“高像素”在手機產品而言,只是一個噱頭宣傳。例如紅米note7宣傳4800萬像素,華為P20pro宣傳4000萬像素,但其實這種“高像素”模式完全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用戶只能得到一張又大又糊的圖像,具體的細節並沒有得到提升。(尤其是紅米note7,它的4800萬像素是完全依靠軟件插值獲取的,完全沒有意義。)

最後,目前在產的手機產品裡面,已經沒有真正的光學變焦手機了。傳聞OPPO、華為可能會開發“潛望式鏡頭”的產品,但目前還沒有正式披露。所以“大變焦的手機”子虛烏有,目前的手機所謂的“無損變焦”都是“數碼變焦”(截圖裁剪),所以跟畫質沒有任何關係。

唯一稱得上“大變焦”的手機產品,也就三星停產的S4 ZOOM了。


最後,我的頭條號文章裡面有華為P20pro、紅米note7的相關評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一下。



從耗子胖成豬


智能手機拍照性能越來越強悍,淘汰了曾經火爆的家用卡片相機,逐漸成為了民用攝影領域的主力設備。當下很多朋友已經完全不使用照相機,所有與拍照有關的事情都使用手機來完成,而且大家也越來越關心手機的照相、攝像能力到底未來還會發展成什麼樣。在手機拍照技術方面,當雙攝像頭普及以後,多攝像頭又稱為了趨勢,多個攝像頭不僅用來測算景深等數據,還有變焦的作用;像素突破千萬後,更高像素稱為宣傳噱頭......這些是不是讓手機拍照性能變得更強大了呢?

首先我會做肯定的回答,多鏡頭、高分辨率等攝影技術的發展確實讓手機拍照性能有了很大提升。

像素並非成像質量提升的最主要元素,但卻助推了手機影像技術發展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手機攝影功能剛剛被加載到手機上那個時代的機型,其拍照能力只是一個玩具般的存在,每人會把手機拍照當回事,30萬像素的模糊分辨率,根本不可用。而正是當分辨率提升到可用水準以後,手機拍照才開始被大家重視。可以說分辨率水平的提升,推動了手機拍照功能從概念到實用的過程。比照相機的進化過程,像素水平的提升同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單反相機800萬像素夠用論,到現在的5000萬像素高像素機型的常態化,這期間相機圖像水平也有了很大進步。雖然這些並不完全是提升像素帶來的畫質提升,但像素提升確實起到了很大推動發展的作用。我們知道,攝影設備畫質好壞主要由兩方面,一個是感光元件,一個是鏡頭,感光元件佔了很重要的比重。感光元件並非單純提升像素水平就能讓畫面更“清晰”,其物理面積過小的情況下提升像素只能讓畫面更糟糕。但是,廠家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其產品拍照效果更好,往往使用像素提升來進行宣傳,在這些年的使用感受中,人們也體會到了手機拍照能力的增強,當然就會認為像素提升了,拍照就更好了。其實畫質提升是建立在手機感光元件綜合技術水平提升的基礎上,無論製造工藝、使用材質、各類感光元件黑科技的應用、鏡頭分辨率的改善等,都提升了手機成像水平,而並非單純是提升像素就能做到的。可以理解為,提升像素的同時倒逼其它各項技術也有了長足發展,從而正整體上提升了手機成像素質。

多鏡頭逐步成為手機攝影的獨特發展模式

為什麼發展了一百多年的照相機都不使用多個鏡頭,而手機卻成了“眼睛”越來越多的樣子?這還是要根據手機這種設備的特性來說。手機最主要的功能還是人們聯繫他人的通訊設備,即使各項功能非常豐富,但為了通訊更方便,其設備體積必須保持便攜,誰也不願意再用回“大哥大”時代那種機器。所以重量、厚度都是手機控制便攜性的重要方面。但鏡頭這種光學設備的物理特性與手機便攜性之間發生了矛盾。鏡頭若想實現更高畫質、更大光圈、更長焦距,其體積自然也不會輕盈,如果非常薄的手機上安裝一個大長鏡頭,確實是不可能的事情,曾經曇花一現的變焦鏡頭手機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雙鏡頭、多鏡頭的出現,讓手機攝影看到了希望。當手機上安裝多個定焦鏡頭的時候,既可以實現焦距轉換,又可以實現景深測量等性能,更可以保持機身輕薄,這讓手機攝影找到了新的發展模式。手機攝影最讓人覺得不方便的一些痛點,比如無法光學變焦、暗光拍攝能力差等,基本都可以通過多鏡頭方式予以逐步解決。在未來,多鏡頭的影像能力,日趨成為手機拍照的發展方向。


卷太郎攝影坊


多鏡頭,高像素,大變焦的手機,應該只是提供更多的玩法吧,而照片的質量,還是主要看COMS,鏡頭防抖與調教了。我們看看谷歌手機單攝像頭的拍照就什麼清楚了


麼記982


只能說是相對而言吧!不是絕對的。

——技術能夠逐步提高就好。


江千里2014


不要以為大變焦就好,專業相機大變焦鏡頭體積不小,如果要把鏡頭做小,傳感器就要變小,而且變焦範圍大的鏡頭往往素質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