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2017年12月10日,中兴研发主管跳楼事件,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很多人说,“中年之后不如狗”,也有人说,“别骂年轻人,但可以往死里骂中年人”。

中年人继「男人」「女人」「女博士」之后,成为第四种物种。

有句话用来形容人到了30岁以后最恰当不过:

上有老,下有小,一点风吹草动就是满盘皆输。

如果你已经过了30岁,或者就在30岁的门槛上,现在我要告诉你,30岁之后,你一定要学会“逆境生长”的能力!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30岁之后,不好混了!


最近我身边30岁的朋友都特别糟心,年底了想跳个槽,正好撞上经济寒冬,招聘信息砍了三分之一,要求还都是30岁以下。

一个岗位干了七八年,其他没学会吧,扯皮老油条的毛病倒是一堆,出差回来一看,自己名字赫然出现在裁员名单上。

去面试吧,HR无视你将近十年的工作经验,居然还嘲笑说你不过是一年的工作重复了十年!

回家点开网络,看到最近这两年的新闻,发现连当个服务生都没人要了。《海底捞首家“无人火锅店”在北京正式营业,整个餐厅没有一名服务生。》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专家们忙着讨论未来AI给社会带来多少机遇,你看到的都是:

  • 机器人“天巡”接替了运维人员以往30%的重复性工作。
  • AI调度官“达灵“将数据中心资源分配率拉升到90%以上。
  • 人工智能助手“阿里小蜜”在双11当天承担95%的客服咨询。
  • 菜鸟智慧货仓机器人单日可发货超过100万件。
  • AI设计师“鲁班”在双11期间设计了4.1亿张商品海报。


现在的AI能主持,能写文,能画画,甚至还能写代码,写代码还没bug,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在人工智能消灭掉你的岗位之前,你很可能已经被比你年轻的人取代了。

人到30,真的不容易。

精力大不如前,生活压力却一点也不小。

加班拼不过,学习赶不上,问题是你的生活成本还比年轻人大的多。

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父母医疗,每一个都是一座大山压在头顶。

年轻时走错了,还能更换赛道重新出发,一旦过了30岁,年轻的资本归零,家庭的责任增加,社会的压力陡然变大。

有网友说:“30岁前,你对酒狂歌,依仗的是自己的年龄与精力;30岁以后,你负重前行,拼的就是抗逆力。

因为人生总是一个又一个的坎组成的,就看你能不能扛得住,跨过去了,就凤凰涅槃,跨不过去,就灰飞烟灭。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逆境生长这堂课你必须学


很多家长从小就教导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从来没有一门课教他们,人生的马拉松要是跌倒了,怎么爬起来?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德韦克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

  • 一种是成长型思维
  • 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她在研究中发现,固定思维的孩子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他们倾向于拒绝接受挑战,很难接受批评,痛恨变化,不愿意改变现状,更希望待在舒适区中,因此他们的发展潜力会受到限制。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

这种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反过来将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智商。

成年人也是一样。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在面对外部的变化时,更容易调整自己来适应变化,更能敏锐察觉到自身的局限并及时谋求改变。

我的前同事,34岁那年在公司政策导向下被裁员了,拿着补偿金张罗了半年,发现市场上要的基本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通信这个行业又开始紧缩,所以干脆一拍屁股准备雅思,转战美国学习人工智能去了。

34岁这个年纪再转变赛道,容易吗?不容易。但他很清楚地规划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虽然苦也累,攒着一股劲拼了命地学习。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在站立顶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弹力。

跌入低谷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你被打趴下,完全站不起来。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走出舒适区,提前布局


网上看到一个故事,说网友去参观水族馆,发现里面有大、中、小三种鲨鱼,分别被装在不同的玻璃缸里。

他就问水族馆馆长,是不是等小鲨鱼长大了,就放到中鲨鱼的缸里去,等中鲨鱼长大了,再放到大鲨鱼缸里去。

没想到馆长微微一笑说,那些中鲨鱼和小鲨鱼,都不会再长大了,因为玻璃缸的大小限制了它们的成长。

在这个故事里,玻璃缸就是我们所说的“舒适区”。

试想一下,一直活在小缸中的小鲨鱼,如果突然被抛向大海,会遭遇多么残酷可怕的境遇。

显然,“舒适区”并不真正舒适,它只是温水煮青蛙的另一种表达。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长期停留在舒适区中,会阻碍你对外在世界清晰的判断能力,同时也会消磨掉破茧成蝶的动力。

很多人要等到降薪裁员那一天,才发现公司已经运转不下去了。

还有一些人拿着简历去求职市场四处碰壁时,才发现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白混了。

更多人到了中年,才发现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应对风险的能力基本为零。

有一个外企市场部经理,在离37岁还有一个月的时候被辞退了。这时他才领悟到「工作就像婚姻,需求不匹配,迟早都得离。」

逆境生长,并不是教你在危机来临时死扛,相反,它代表的是用成长型的观点来看待生命中的每一个困难,同时用发展型的思维去评估自己未来的走向。

30岁之后,危机如影随形。千万不要等到敌兵大军压境了才来谋求生路!

改变越早越好,早一步走出舒适区,提前做好布局,未来你的道路就更加宽广一些。

有个叫孔乐琪的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电影学院(AFI)毕业演讲的视频在YouTube上火了。人民日报评论说:她幽默风趣、口语流利、毫不怯场,这才是中国留学生该有的样子。

孔乐琪决定去留学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她“疯了”,因为她当时的生活在旁人眼中很“稳定”:一家翻译公司工作四年,从普通员工做到了总经理和合伙人,有固定的生活圈、经济来源和人脉。

面对世俗所谓的“人生巅峰”,孔乐琪并没有膨胀。经过对自我的剖析和未来的仔细规划,她决定放弃工作,赴美学习最爱的电影。

最初事情并没有像想象中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语言的差异让她一度患上社交恐惧症。

辗转反侧后,她开始主动和同学交流,共同完成作业,直到克服自己的语言障碍。同时,利用自己的幽默和好人缘,融入到美国的圈子当中。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这才有了在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面对台上台下众多好莱坞的大佬,妙语连珠发表演讲的那一幕。

早知道,美国电影学院(AFI)是举世闻名的电影院校,从这里毕业的都是世界级的电影人。而孔乐琪,她是AFI历史上第一个进行毕业演讲的中国学生。

勇敢走出舒适区,让孔乐琪从一个翻译公司走上世界级的舞台。

新精英生涯学院创始人古典老师说过:

一个人的抗逆力,也就是应对挫折的能力,有时远远比这个人规划和预测的能力要强。因为这么长的生命和这么多的变数,谁都预测不出来。

正因为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所以我们更应该提早构筑粮仓,学会在逆境中生长。

30岁以后,“抗逆力”将成为你最大的竞争力!


▲作者:抚琴先生,新精英生涯优秀学员,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专注个人成长、发展,职场和情感领域。个人微信公众号:抚琴先生(ID:shuyuanshuxiang)

点击链接 测一测你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有哪些职业与你最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