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還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現在買房還能漲嗎?

理財迦


這個問題成功的把農民逗笑了。

其實買房就是為了居住,如果買房是為了等以後房子漲價,這就是一種炒作,而房價漲不漲不僅僅取決於宏觀調控還由市場供需狀況所決定。這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實際的需求,真有那麼多人有購房需求,另一種是有錢人惡意炒作房價,比如一個人買好幾套或者幾十套房子,甚至房地產商故意囤房,有房都不銷售,致使房價上漲,當然這樣很容易產生房地產泡沫,一旦泡沫破裂,房價將會直線下降造成資源浪費。


這不就有人說,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麼多農民,但是農民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買房呢?我從我的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農民買房很多都是為了孩子的婚事,因為農村很多地方娶媳婦都要求男方有房有車,農民買房很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但是真的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嗎?肯定沒有,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即便在農村一般也只生兩胎,現在農民的生育觀也在改變,而且並不是每個農村家庭都需要買房,很多農民情願把家裡蓋的漂漂亮亮也不願呆在城市。住在城裡並不一定比農村好,更何況不是每戶人家都有能力在城市買房,或者說房價漲跌對他們不起作用。


當然專家說還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專家有專家的立場,和我們思考的方式不一樣,比如讓所有的農民都從農村搬出,讓所有的農民都住上高樓大廈,那麼還別說房價或許還會一直上漲,這個還真不一定,最起碼我們這裡的房價最近幾年跌不下來,修地鐵,蓋高樓,農村城鎮化,反正我是買不起,也不想買,漲到一定程度,肯定會接下來的,現在房子越蓋越多人口卻不再增長,而且人口走向老齡化,農村出現了空心村,其實城市中的很多樓房也是無人居住,樓比人還多。

專家說還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或許釋放著這樣的一個信號,房價離下跌不遠了,就看誰成為最後的接盤俠,你是怎麼認為的?


鄉村小二哥


我不買了,再過二十年房子多的去了,現在很多獨生子,爺爺奶奶有房,父母有房,等到那時結婚又有房,而且很多被從小寵愛長大的,等那時二…三十歲時,沒錢花了低價都賣房,因為那時的60,70,80都老的活一天算一天了,難道90.00後的能吃的了苦?絕對不會把多的房子留著自個去吃苦另掙錢的。所以這前後10年都是60.70後在忙著買房,目的就是給子女。所以我兒子現在才幾歲,我只供讀書,不打算去買房,等兒子長大有的是房子住,我又何苦現在去當房奴勒?再說了現在在這個城市買,孩子大了確又想別的城市買,所以這樣長期投資不划算。只會給政府和銀行打工。


海貓L


買房,裝修是70,80後的一塊心病。我兒子二十了。我們在一個四線小城市,按理鄉下我們有房,城裡有一個130平的房足夠了。但是我在新城開發段靠近新建學校附近又買了130平的期房。而且附近配套設施齊全,是市政府打造重點,房價上漲空間很大。其實我們做父母的生活在改革浪潮中,歷經城市的變遷、發展。目睹了房價從2千走上1萬2的神話。我是不得不為孩子將來做打算,就算媒體報到說房價要跌,我認為是虛晃一槍。但是按國家經濟的發展,十年之後房價總體也會緩解,我認為以後房價分極化特別厲害,好的地段更加買不起,差點的地段賣不出去。價格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不管怎樣我相信十年房價是跌不了的。


非花非葉2


磚家說還有5億農民要買房?請問磚家們他們能讓這5億農民有足夠的錢來買房麼?農民現在連養老問題都要靠兒女的孝順來宣傳、綁架,哪裡有錢買樓房?即使買了樓房,那農民每月1百元的養老金,能養的起樓房麼?請問磚家叫獸們,這8億農民中的3億農民讓叫獸吃掉了麼?難不成讓磚家變成城裡人了麼?三億農民工在城裡喝風?總數比日本國人口總數還多,說沒有就變沒有了,全部紙上脫貧進城當市民喝風去了。所以說,磚家誤國,叫獸除了離婚娶女學生外還懂廉恥二字怎麼寫的麼?磚家叫獸們每每睜眼豪叫一嗓子,能掙幾千的潤喉費?現在開發商開盤,不弄幾個磚家叫獸站隊豪幾嗓子都不好意思開盤了。


哥薩克騎兵1


專家說還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現在買房還能漲嗎?看到這樣的專家就來氣,樓市明顯不行了,這些"磚家”就出來作妖,想給樓市再來一次強心劑,想讓農民當城市高房價的接盤俠,太厚顏無恥了。


目前,我在網上看了幾個這樣的視頻,專家都是說我國將城鎮化,將還有5億農民要進城,我就想問下專家,5億農民進城當了高房價接盤俠,會有好的工作、社保、醫療和城市人看齊嗎?如果沒有,“磚家”請閉嘴,你難道想農民進城,代代成“房奴”,代代啃磚頭嗎?只有房價更高,你們的利益更多,這才是你的真實目的吧!

誠然,樓巿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緩步下降的趨勢,大家可以從恆大、萬達、碧桂園打折出售或降價出售中的公佈中看到些信息,有的甚至喊出“活下去”的口號,可見樓市並沒有想象中美好。大企業倘人心惶惶。只能是個別專家出來喊二嗓子,忽悠下不明真相的群眾而己。



対於農村的我來說,進城真的沒有什麼吸引力,你不能和城市人一個待遇,去到城裡依然過著低層的生活,又何必呢?如果我有在一二線城市買房子的錢,我不如在自己老家的宅基地上蓋獨棟別墅,還要帶公園、帶泳池、帶車庫的,那可比進城去住那麼屁大的地方自在自由多了,何必傻乎乎的被人忽悠進城去當接盤俠,去找份罪受呢?


總之,專家就是在信口胡謅,國家哪個方面的經濟不行了,“磚家”就會站出來幫其站臺、代言了,而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口眾多的農民階層,基數大,人口多,好忽悠呀!專家怎麼不去鼓吹城裡人繼續買房,繼續將房價炒上月球去呢?


壞男人2576


哪裡止5億?整整十四億人都等著買房!沒房的自然要買房,有房的想買第二套;住著房的想換大房子,住大房子的人想買獨棟別墅;工作的希望離公司近,上學的希望離學校近;跟父母住的想獨立,生了孩子的想多個房間……買房子住得更舒適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十個人裡十個都跑不掉。

問題是,哪裡有錢買?

別說5億農民進城了,在城市裡的人都買不起房子了。經濟學裡面需求和需要是兩個概念。每個人都有需要,住著故宮那麼大的房子養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但每個人的需求都很有限,打一年工連個廁所都供不起,養個老婆都費勁。這個專家沒說錯,5億農民進城確實需要買房子,關鍵是沒有這個需求量啊……任何撇開需求談需要的,都是玩弄文字遊戲。

最後,專家這個物種,兩個裡面槍斃一個,絕對有助於維持生態平衡……


第三根肋骨的門神


我是農民,我不會上這些狗屁磚家的當!現在房市皮軟並已現過剩,這些狗屁磚家又出來亂叫,企圖給樓市再打雞血。

農民朋友別上當,現在作樓盤的開發商在這裡掙到錢後,下一步就是拿弟一桶裡來農村流轉咱的土地和騙國家的農業補貼,到那時糧食價格也不知道會比現在翻多少倍,很可能會數著粒賣給咱們糧食吃都說不了。

農民朋友們該象信,有幾個商人不奸呢?有幾個商人不是挖空心思來坑民害民呢?又有幾個商人不是盯著人民手裡的錢起家呢?又有幾個農業大國不去顧農民的死活而一味的搞樓市開發呢?

吃虧上當不可怕,怕的是吃虧上當以後不去總結教訓而繼續吃虧上當受騙。

中國是農業大國,糧食又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壓艙石,國家不會讓農業繼續這樣下去的,只要農民朋友堅持著,就一定能笑到最後,農民朋友們就一門心思種糧自己吃,打工掙點錢夠開支好了,讓那些有錢人去吃樓房吧!


秋石7


專家說還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現在買房還能漲嗎?

房住不炒已經漸入人心,樓市風險也初露端倪。

首先,關於5億農民等著買房的論調,值得懷疑。

這個5億農民的數據是從哪裡來的?有何依據?還有如今的樓市,早已處於飽和狀態,空置房也一直成為社會關注熱點。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一直緩慢,說明農民工融入城市有不少障礙,僅從買房來看,就說明不堪重負,即使想要他們買房,不降價恐怕也不現實。

其次,農民買房可能集中在縣城等三四線城市,風險也已經積聚,值得注意。

這些年,不少農民工返回縣城置業較多,或為了自己在城裡有套房,或為了陪孩子讀書。尤其是恆大、碧桂園等一些大房企進軍三四線城市,極大地抬高了當地房價,增大了樓市泡沫,給三四線城市帶來了一些危機。

不過從今年開始,有媒體報道,返鄉置業已經趨冷,說明農民們已經有所警惕,或者是房價實在太高,根本無力承受,這不得不引起注意。

最後,對於買房,我覺得作為一名農民,一定要頭腦清醒,不要盲目,不要投機,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

有幾點信號是值得關注的,一是房產稅開徵已經是鐵板釘釘,要說其不會影響房價,那隻能是某些人自欺欺人而已。畢竟房產稅的目的是為地方開闢稅源。二是三四線城市實體經濟虛弱、資源優勢缺乏,何以支撐不靠譜的房價?如果說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還存在資源稀缺的原因,那麼三四線城市,實體經濟、資源優勢,都無法比拼,那些拼命上漲的房價,不是泡沫又是什麼?三是一些大房企的舉動值得注意,比如萬達商業逐步剝離房地產業務,還有碧桂園的裁員動員令,都在告訴我們什麼?相信大家也能讀懂的。

無論是從民生角度,還是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住房,終究還得停留在社會保障領域,這是每一個老百姓的剛需所在,靠此攫取暴利,又如何安得人心?


碧翰烽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專家說還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的看法並不正確,因為這與現實並不相符。

如果還有5億農民等著買房,這5億農民買了房子之後,農村還剩下有人嗎?我覺得5億農民再買房,恐怕農村就不會有人了。這顯然與當前中國社會現實不相符。因為這5億農民買房數量被誇大,而且這5億農民即便想買房可能也沒有經濟實力,想買房也是空想,並不能形成現實的購買力。因而專家們把農民買房的能力高估了。

現在買房的話,還是可考慮的,因為房價總體走勢還是會上漲的,至少30年之內這種趨勢還不會改變。因為人口還在增長,需求也還在上升,推動房價上漲的動力仍在。


開偉觀察


呵呵,榨乾了怎麼辦?

到時候供大於求,又來放開三胎四胎

中國,有人口登記以來,秦代2000萬,東漢盛期時7000萬,到三國末期就剩下2800萬,少數民族1900萬。這才多少年?

安史之亂前(天寶十三年)人口達到5300萬人,安史之亂平息後就剩下1700萬(廣德二年),僅僅十年時間。就死了三千多萬。

到宋徽宗時期北宋才才9000萬,加上遼、西夏、西藏、臺灣、少數民族才1.25億人。明朝最多的時候是1.7億人。到光緒時期才4.3億人。到太祖建國(1949年)5.48億人。再到當今13.95億人。

這麼多人,再放開三胎,還有人敢生嗎?磚家有沒有考察過中國的平均工資才多少?考察過中國的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考察過中國的房價是多少?考察過一對夫妻養兩個孩子的成本是多少?

磚家,你說還有五億人等著買房?這五億組建一個四口家庭就是20億,你是要透支中國近五十年的人口哦

磚家,你是不是坑過那個喜歡唱一無所有的老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