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可能发生哪些不良反应呢?可以分析一下吗?

用户来自星星


硝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它主要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适合容量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硝苯地平降压覆盖范围广,适合1、2、3级高血压患者使用。其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片,起效快,舌下含服可用于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其长效制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时间可维持24小时,适合大多数中老年人平稳降血压,故硝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应用相当普遍。但使用硝苯地平期间也会出现不少不良反应,部分不良反应症状轻,病人能耐受;部分不良反应症状较重,可能需要停药。


硝苯地平的主要不良反应

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片。因为硝苯地平片口服起效快,降压幅度大,故常规剂量服用,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在血压大幅降低以后,会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病人通常会感到心悸。但长效制剂,由于其24小时恒速释放药物,起效相对较缓,起始降压幅度降低,引起低血压、心悸的发生率较硝苯地平片低。

其次,硝苯地平扩张脑血管以后,可能会引起头痛;扩张外周微血管,可能会引起皮肤潮红。相比较而言,长效制剂发生这些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较小。长期使用硝苯地平,还可能会出现踝部水肿,水肿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硝苯地平扩张血管所致,二是受重力影响,血液容易积聚在低垂部位。

此外,长期服用硝苯地平还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等;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可能与低血压有关)、贫血等。

使用硝苯地平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应对

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以短效制剂多见,使用短效制剂的患者,最好换用长效制剂,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次,硝苯地平部分不良反应可以对症处理。心悸明显时,可联用倍他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因为倍他乐克可减慢心率,抵消硝苯地平引起的心率增快;水肿明显时,可联用ACEI(普利)或ARB(沙坦),普利与沙坦可增加肾脏血流,减轻水肿,其次也可联用小剂量利尿剂,利尿消肿。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群,硝苯地平与其它降压药联用时,应小剂量起始给药,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上周门诊有位从附近村里来看病的一位大爷,说自己血压高,吃着降压药也能降下来,就是不稳,时高时低。


我一看是硝苯地平,也就是最早的的心痛定,我告诉她们,以后尽量不要选择这么老的药了,作用时间短,可不血压不稳,时高时低。


也不知为何当初人们给硝苯地平冠以“心痛定”的美名,虽然说明书写着可以用用心脏病,但其实我们在临床很少用地坪类来治疗心脏病,时长误导大家以为可以缓解心绞痛,其实就是一个比较老的降压药。

如果硝苯地平是爷爷的话,那么他三个儿子硝苯地平缓释片I、II、III,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还是不错的,降压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加平稳,我们今天就聊一聊这爷孙三。


三种药其实都是一个化学成分,都属于硝苯地平,但剂型不同,导致了作用时效不同,临床效果不同。

常见不良反应:

1、常见服药后出现外周水肿,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和面部潮红。

2、一过性低血压。

3、还可见心悸,鼻塞,胸闷,气短,便秘,腹泻,胃肠痉挛,腹胀,骨骼肌发炎,关节僵硬,肌肉痉挛,精神紧张,颤抖,神经过敏,睡眠紊乱,视力模糊。

4、少见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过敏性肝炎,齿龈增生,抑郁,偏执。

5、本品过敏者可出现过敏性肝炎、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等。

随着硝苯地平剂型的不断革新,降压效果越来约平稳, 我们现在降压的基本原则是:长效、平稳、保护靶器官,所以,尽可能选择长效降压药,一方面血压会更加平稳,一方面副作用小。

这就是爷孙三代硝苯地平,我们每次给患者开完降压药,一定会告诉患者注意事项。

朋友们如果在服用硝苯地平,最好认清自己服用的是哪一种硝苯地平。


心血管王医生


硝苯地平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还可用于心绞痛的治疗。目前常用的剂型有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Ⅲ)、硝苯地平控释片,由于硝苯地平半衰期较短,普通片临床较少应用。


硝苯地平降压作用较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识别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三点。


头痛、头晕、面部潮红

由于硝苯地平能够扩张头部血管,引起血压下降,从而出现头痛、头晕、面部潮红等不适症状,常见于用药初期,和用药剂量密切相关,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大多患者能够耐受。缓控释制剂由于药物缓慢释放,不良反应较轻。


外周水肿

硝苯地平可引起外周性水肿,和用药剂量相关(每日服用60mg时的发生率为4%,每日服用120mg则为12.5%)。硝苯地平引起的外周性水肿与体液从血管内重新分配进入间质有关。理论上,硝苯地平介导的血管扩张增加会引起毛细血管循环的压力增加,继而其渗透性增加。硝苯地平介导的水肿不是由于血浆容量增加,所以使用利尿剂往往无改善。但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普利类或沙坦类)都可显著降低钙通道阻滞剂所致水肿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这一作用很可能是由于普利类或沙坦类介导的静脉扩张降低了经毛细血管压力。


牙龈增生

1984年Ramon报道了第一例服用硝苯地平导致的牙龈增生,目前国内报道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的牙龈增生的患病率为49.68%。目前导致牙龈增生的机制不是很清楚,有研究认为药物使胶原的合成增加不断聚集引起牙龈增生。


其他

硝苯地平除了上述不良反应,还会引起心悸、鼻塞、胸闷、气短、便秘、腹泻、胃肠痉挛等副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短效地平类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并且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故治疗高血压一般不用于硝苯地平片,可选择缓控释剂型。


刘药师话用药


心痛定(硝苯地平片),一个令人痛心的降压药

硝苯地平片,也叫心痛定,1969年由德国的拜耳公司研制生产,是第一个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1975年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取得成功,故名心痛定;1980年用于治疗高血压,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前的降压药物,要么效果不佳,要么副作用大,硝苯地平的横空出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由此奠定了钙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中不可撼动的基础地位。

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受其平滑肌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的控制,细胞外的钙离子经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反之血管松弛,阻力减小,血压降低。

钙离子拮抗剂与钙离子通道结合后,就阻止了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这是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原理。

心痛定的降压效果好,而且起效迅速,服用后数分钟就发挥降压效果,半小时内疗效达高峰。但是,其降压效果维持时间很短,作用仅持续4~5小时,所以每天需要3次服用。而且服用后会出现面色潮红、头痛、心慌和心动过速,长期服用还会引起牙龈增生、脚踝部水肿等。

更为严重的是,心痛定经常引起低血压,并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心脏意外甚至猝死。

国内有人报道,心痛定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面部潮红12%,眩晕3%,头痛6%,恶心4%,心动过速15%,另有头痛、头晕、步态不稳各10%,乏力5%~10%。一项研究发现,157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连续用心痛定治疗6周后,发现部分病人心肌梗死范围扩大;10位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口服心痛定每次剂量≥80mg时,导致了症状性低血压、心绞痛和可逆性心肌缺血。心痛定还引起冠状动脉缺血,加重心力衰竭,诱发肺水肿。

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利尿剂或β阻滞剂治疗比较,服心痛定者发生心肌梗死危险性较高,而且剂量越大,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越大。

鉴于此,后来德国的拜耳公司研制生产了第二代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为“拜新同”,通过控释衣膜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放药物,使血药浓度恒定,控制了血压忽高忽低的“峰谷”现象,遏制了交感神经兴奋的副作用,大大减少了副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

此后,心痛定作为长期降压药物逐渐退出了“舞台”。不过,由于其降压迅速,舌下含服起效快且简单易行,临床上大多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急重症用药。此外,偏远地区仍有人作为一般降压药长期使用。

但是,由于心痛定可以使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且显着降低,降压幅度与速度难以掌控,关于舌下含服心痛定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仍时有发生。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93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年龄≥65岁,既往均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含服硝苯地平(5mg)后出现血压明显下降伴心率加快。其中伴有左心室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55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心肌缺血症状。该研究提示含服低剂量的心痛定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另有研究发现,3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疾病病史,在含服硝苯地平(10mg)后发生严重低血压,其中2例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另1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还有报道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含服硝苯地平后死亡,尸检证实其死因为心肌梗死,推断可能是由于血压迅速下降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发生致死性心肌梗死。

心痛定舌下含服降压导致意外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含服硝苯地平后全身血管扩张,外周血管血流量增加而心脏与脑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少,重要脏器出现严重缺血。

鉴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1985年美国FDA认为高血压患者不应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美国高血压指南JNC6明确指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是“不可接受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也指出,高血压急症患者慎用或不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但是,我国许多医院和诊所仍普遍舌下含服心痛定用于高血压急症的紧急降压治疗,实在令人痛心。

其实,降压药也分“好与坏”,一个“好”的降压药,应具备下列特点:平稳降压,疗效维持时间长,服用方便,每天一次给药,副作用小,关键是在降压的同时具备心、脑、肾保护作用。长效钙拮抗剂(包括第二代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普利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都具备上述特点,而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也具备部分特点,所以上述5类药被列为一线降压药,应首选使用。

心痛定(硝苯地平片)作为第一代钙拮抗剂,虽然开创了降压治疗的一个新时代,但是,由于其时代的局限性及无法避免的副作用,已经被社会所淘汰。如果仅仅考虑其价格低廉而继续使用,其实是一种误区,许多新一代的降压药比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甚至氨氯地平片的价格已经很低,而且副作用大大减少,再继续使用硝苯地平片降压治疗已经没有任何理论及实践依据了。


我是李青大夫,关注我可获得健康知识。


李青大夫


  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药性强烈的化学类药品,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特别是变异型心绞痛和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绞痛。还可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尤其对于高血压急症的紧急治疗,舌下含药能在10~20分钟内、最快5分钟降低升高的血压。因此,在高血压的急救时,可以取代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静脉给药。但是,硝苯地平的副作用也不少。那么,硝苯地平可能发生哪些不良反应呢?下面作以浅析。

  据国内报道,硝苯地平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面部潮红12%,眩晕3%,头痛6%,恶心4%,心动过速15%,另有头痛、头晕、步态不稳各10%,乏力5%~10%。据统计,约2%~5%患者发生肌阵挛和震颤,个别患者发生严重的帕金森病;使心绞痛加重者11%。硝苯地平不良反应及其发病机制是:

  1、低血压。尽管硝苯地平降低血压的程度与治疗前血压的水平成比例,但还有5%左右的患者发生一过性的低血压,特别是老年患者容易发生这种并发症,这可能与老年人对周围血管扩张的代偿作用较差有关。

  2、头痛、眩晕、乏力。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血压降低有关,约有5%的病人出现上述症状。

  3、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极少数患者,特别是严重冠脉狭窄患者,单独服用硝苯地平或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如条件许可应至少停药36小时。

  4、外周水肿。外周水肿是硝苯地平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在成人应用中发生率可达10%,老年人中可达20%,硝苯地平引起的水肿与剂量有关,极少发现每日口服硝苯地平40mg的患者,这可能是肾毛细管滤过压升高的缘故。

  5、少见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过敏性肝炎;齿龈增生;抑郁;偏执;血药浓度峰值时瞬间失明;红斑性肢痛;抗核抗体阳性关节炎等(<0.5%)。

  6、小腿抽搐。硝苯地平引起小腿抽搐可能与用药时间或个体差异有关。专家指出,硝苯地平是钙通道阻滞剂,它主要减少钙离子内流而发挥降压作用,引起双小腿抽搐的机理可能与神经末梢钙离子内流减少、致运动神经末梢不定去极化有关。

  7、震颤。硝苯地平可引起老年患者不自主下颌抖动、足部轻度震颤。其可能是心痛定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减少,又因老年患者体内本身多巴胺生成减少,使乙酰胆碱的兴奋性增强的缘故。

  最后提醒,服用硝苯地平一旦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及时结合主治医生,遵医嘱即可。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1、硝苯地平会导致下肢水肿的发生,多见于小腿、踝关节和足背处,服用利尿剂后,水肿可消退;

2、硝苯地平会导致部分使用者出现头痛、胸痛、心悸、面红、视物模糊、血压下降等反应;

3、消化系统反应:恶心、食欲不振、腹痛、便秘;

4、服用该药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聚集作用受抑制,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5、长期服用硝苯地平会导致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门冬氨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6、部分人群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过敏性皮疹、剥脱性皮炎等;

7、牙龈增生!


综合内科张医生


硝苯地平又名心痛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心绞痛及降压药,该药起效快,舌下含服5-20min即可明显降低血压,甚至在高血压急救时可以取代静脉给药。但是,硝苯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比较高,接近17%,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 低血压:据统计,约有5%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会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多表现为头痛、眩晕、乏力等症状,其中老年患者居多,该现象可能与血管扩张代偿作用较弱有关,因此初用硝苯地平患者应对血压进行监测,防治意外发生。

2. 心绞痛:可能与血压过度或过快降低以及降压诱导交感兴奋而加快心率有关,该不良反应极为少见,但也偶有发生。

3. 外周水肿:外周水肿(轻中度)是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达10%,其中老年患者高达20%,该不良反应与血管扩张关系密切,与服药剂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足部水肿最为多见。

4. 抽搐:以小腿抽搐较为多见。该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硝苯地平阻滞神经末梢细胞钙离子内流而导致其不定去极化相关。

5. 尿潴留:该不良反应可能与硝苯地平所致前列腺增生而致尿液残留有关,以老年患者较为多见。

亦有报道称硝苯地平可能诱发肝炎、糖尿病等,此外,患有主动脉狭窄以及射血障碍的患者应避免服用硝苯地平。但是,硝苯地平诱导的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1周到2周之后,不需停药,多数不良反应将逐渐消退。


药事健康


硝苯地平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联合,还用来治疗各类心绞痛如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等。

硝苯地平发生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与其作用机制有关,因为它可以快速扩张血管,引起反射性交感兴奋。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由于扩张血管,引起外周水肿,面部潮红,一些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紊乱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这可能与药物使用剂量较大,引起的低血压有关。

所以硝苯地平开始服用不宜使用较大剂量,应该从小剂量服用,可逐渐增加剂量,这样会对不良反应有一个耐受过程,可逐渐适应。


另外可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比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有的人会出现晨起关节僵硬,肌肉痉挛、牙龈增生,肿痛(关于服用地平类药物引起牙龈肿痛可以看我之前回答过的一个相关问题)

硝苯地平少见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比如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这些可能发生在长期用药的患者身上,所以长期用药的患者有必要定期查一下血常规。很少见的会出现抑郁、偏执等精神系统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硝苯地平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比如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所以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


服用硝苯地平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比如过敏性皮疹、严重的可出现剥脱性皮炎、过敏性肝炎。



大多数患者都可能发生那些常见的不良反应,不过一般都可耐受,一般来说硝苯地平的普通剂型发生率要高于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但是对于少见的或者严重的不良反应也需要警惕,如果发生需要停药,及时就医。


我是无名药师,点击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药物知识。

无名药师


硝苯地平片,又叫心痛定,是钙离子拮抗剂中的一种,在没有发现心痛定的不良事件研究以前,心痛定因为降压迅速,被临床广为应用!那么心痛定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一、心痛定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和其他钙离子拮抗剂一样,心痛定的副反应也主要来源于其扩血管的作用机制!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头疼头晕、面色潮红、心悸心慌、下肢水肿、牙龈增生、低血压等,如果口服心痛定后,有这些不良反应,就需要考虑心痛定的不良反应了!


二、为什么心痛定不建议使用?

正如第一条说的那样,正是因为其降压迅速,但作为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其舌下含服或口服后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所以美国FDA率先认为高血压患者不应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美国高血压指南指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是“不可接受的”。我国高血压指南也指出,高血压急症患者慎用硝苯地平舍下含服,但是因为其价格低廉,降压作用显著,在国内某些地区仍有使用。

三、钙离子拮抗剂建议使用长效制剂!

其实不仅仅是钙离子拮抗剂,其他类型的降压药,也都建议使用长效或者缓释制剂,这样可以减少血压上下波动,增加血压控制达标率,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硝苯地平是十分常用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患者的治疗。硝苯地平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但是药三分毒,硝苯地平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所以我们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

硝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能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内释放。硝苯地平主要药理作用有:①舒张冠状动脉,解除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②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心肌耗氧量;③舒张外周阻力血管,降低血压。



硝苯地平虽然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也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见的有:①颜面部潮红、乏力;②外周水肿,常见的如踝部、足部和小腿水肿;③头晕、头痛、恶心等;④腹部不适,如恶心、腹胀、便秘等;⑤牙龈肥厚;⑥过敏,如荨麻疹、瘙痒等;⑦低血压,常见于用药过量。

我们目前使用的硝苯地平既有普通片,也有缓释片和控释片,普通片起效迅速,嚼服或舌下含服可起到迅速降压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用于血压过高或心绞痛患者的紧急解痉。而缓释片和控释片起效相对更慢,但作用持久,对于高血压患者日常使用很方便,适用于绝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患者。我们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监测和随访。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