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正月怕头,腊月怕尾”,是什么意思?

乡图


问:农村人常说「正月怕头,腊月怕尾」是什么意思?

这句农村老话把农历年的腊月尾和次年正月初连接在一起,本是过年过节的日子,但用「怕」字则将期间人们的担忧表现了出来。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味知识。

本是欢天喜地快快乐乐地辞旧迎新的日子,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刺楸想来,许多潜在的麻烦说不定就在某个时刻冒了出来。

一、在腊月尾和正月头突然辞世

眼看着一年就要过去,如果某个老人没有熬过最后的年关而溘然长逝,不仅是一个遗憾,对家人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刺楸也多次听说过关于老年人在大年三十当天或者前后一两天辞世的事情。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大家都在忙着过节,若突然出现此等变故,无异于晴空霹雳,这个年就不能过了。

在办理丧事期间,不管是前来奔丧或是吃酒席的人,都少之又少,不仅因为是在忙着过节和走人户,还很可能嫌晦气而礼到人不到,使得本该风光大办的丧事变得冷冷清清,甚至连个帮忙的人都很难找到。

二、年关和各种礼节

腊月底和正月初是大寒至立春的一段时间,这期间虽然很冷,但也很是热闹。

(1)在缺衣少食的旧时,寒冷就是穷人们要过的一个年关,加上饥饿,可谓雪上加霜;

(2)年底又是催账和收账的高峰期,家境不好的穷人可能有赊欠他人的债务;

(3)正月初要到处拜新年和走人户,空手两脚地可不行,没红包或带礼物都根本不敢出门,但又不得不出门,毕竟各种礼节还是要讲的。


以上就是刺楸对「正月怕头,腊月怕尾」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农村老人常说“正月怕头,腊月怕尾”,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所谓的“正月怕头,腊月怕尾”说的也就是关于大年三十和正月出头人们赊账与要账的故事。大年三十那一天千万不可上门要账,正月初头千万不可出门赊账。


小时候家里有一间豆腐加工厂,每逢腊月快要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要去我家的豆腐厂里买一些过年用的豆腐和豆皮。由于那个时候村里的人都不是很富裕,所以有很多人到我家买豆腐的时候都只是赊账。爷爷说都是乡里乡亲的邻居人家偶尔家里没有钱赊一点豆腐留着过年的时候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乡亲们赊豆腐这件事我爷爷从不吝啬,在我的印象中爷爷好像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人来我家赊豆腐,就是因为这件事我爷爷还被村里人誉为“豆腐老宽”的称号。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村里家家户户过年腌制的卤豆腐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由此我家的豆腐加工厂也准备关门停工了。爷爷说一年忙到头的豆腐乘着过年这几天也应该好好的清闲清闲啦。



每当这个时候家里非常清闲的时候,爷爷都会催我父亲去村里赊豆腐的人家要账。爷爷说这几天赶快把外面的账都给结一结,大年三十那一天可千万不能上门要账。大年三十上门要账不仅仅冲撞了别人家过年的喜气更重要的是破坏自家来年的运气,农村人过年讨的就是一个好兆头,来年大吉大利红红火火。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现在已经是腊月时分了,再过不了几天就要过年了,可以说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回来家里面了。而在农村就有正月怕头,腊月怕尾的说法,如今正是腊月尾了,那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农村老人常说“正月怕头,腊月怕尾”,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农民最怕的就是正月的开头跟腊月的后面几天,为什么会怕,老农觉得原因是挺多的,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的。

1、正月走亲戚要花钱,而腊月会有人来讨债

对于农村来说,不管一年干得怎么样,那都是需要回来过年的,而如果借了别人的钱,一般都是会在过年前来上门讨债的,有的更是有二十九不上门,三十要讨债的说法,就是要在大年三十上门讨债,那样人肯定在过年,还可以要回来钱。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腊月尾都是挺害怕的,随时有人来上门讨债的。

而到了正月正是走亲戚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花很多的钱来购买礼物,更是在走亲戚的时候要喝酒,还要被盘问工作结婚的问题,很多人还是挺怕问这些的。

2、正月初腊月尾老人过世无人料理后事

要说为何怕腊月尾跟正月初,其实说的就是这些时候有老人过世,一般这种情况的话,大家都在准备过年或者已经在走亲戚了,根本就没有时候去帮忙料理后事的,会出现无有家里人来帮忙的情况的,这种情况无疑是很无奈的。

所以说农村老人最怕的就是这个时候过世,那真的就是要受苦了,毕竟自家人愿意放弃过年来帮忙,但是其它不怎么亲的人就不愿意来了,过来帮忙的人数都要减少不少的。

总之,现在农村老人说的正月怕头腊月怕尾,以前说的就是过世无人料理后事的问题,而现在也有上门讨债以前走亲戚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呢,都说说吧。


深山老农民


大家好,我还是那个,农村来的坐家!今天是腊八节,你们都吃腊八粥了吗?

今儿,我们聊聊,农村老人常说“正月怕头,腊月怕尾”,是什么意思呢?

正月怕头!

就是指农历上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十六左右。这个时间是上旬,也就是所谓的头。

为何正月就怕头呢?其实,是说正月到了,新的一年开始,要做好很多事情,不能像平时那么顺便,不难一年的的好运气都会跑掉。



第一:正月初一,不可以洗澡洗头,打扫。打扫的话,会把家里的财运扫出去。

要洗澡得正月初一前一两天就洗,那样可以洗走过去一年的霉运,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洗,就会把好运洗没了。

第二:正月初的时候,不能去讨账,这个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不管别人欠你多少钱,正月开头,都不能去讨账,要让人先过个好年。

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好习惯,好文化吧!

第三: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要外出打工的基本都纷纷出去了。

家里又变得,只剩下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了。

外出的人走了,留下的人会很煎熬,又得得一年左右才能相逢。

因此,正月怕头,我们福建泉州那边基本就这些说法了,你们那儿有什么说法呢?

腊月怕尾!

所谓的腊月,是指农历上的十二月份。怕尾,是指怕腊月20到30号这个期间。

因为,欠账的人这个月会被债主追的要死,所以人是怕了腊月尾的。

人家不想正月来讨账,而欠钱的说那年还的日期,过了腊月尾就是下一年,必须在腊月尾钱还给别人。

要是没钱的,会非常焦虑不安,
有钱的,也要加倍努力,争取腊月尾还清,那样新的一年才能走好运。



我们那边就有一个习惯,腊月二十五的时候做豆腐!

因为,腐字各福是谐音,寓意着祈“福”。

腊月尾,不好过,所以要推磨做豆腐来祈福,祈福。

小时候,我们那边,还是有自己磨豆子,推磨做豆腐的,如今没有了。

以上,就是我的简单介绍啦!感谢大家来围观,期待大家去扩散和关注一下我哈!


农村来的坐家


我听说是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就是告诉人们在每年进入腊月,正月,第一家庭要合睦,不能产生吼闹之事,遇事要冷静,矛盾在大要用忍字,第二家中的使用餐具一定要注意不要损坏,特别是平常用来吃饭的碗,喝茶用的茶杯,酒杯。如果是在正月十五以内有损坏,也许是提醒某件不愉快事情发生。这是很多年来总结出来的事例,所以很多家庭都忌尾忌头,家中有年老的只要进入腊月都要给小辈说,要过年了,家庭中不要为针鼻眼小事拉起线长,家中的碗筷,茶杯,酒杯拿进拿出要注意不要打坏等等。这是民间的又一精典,请看客们尊重为好,最好不违规,万一不小心,在正月里有碗,茶杯,酒杯损坏了,那这一年自己小心为好。


雨过天晴10474


第一腊月是一年的年末,有这些需要避讳的事情。有句俗语叫“秋收冬藏”,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腊月应该休养生息,以求在来年大展宏图,如果在腊月还在忙碌的人,注定来年又是一年忙碌。腊月寒冷,忌搬家,因为在高冷的气氛里不适合和别人打交道;腊月不能向外借钱,因为冬天主“藏”,不适合把自家的财物给别人借,否则会让家里的财都流向人家;即使在腊月二十四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有些东西也不能动,比如说家里的牌位不能随意挪动位置。

第二正月忌头,有这些事情需要避讳。正月里是一年里第一个月,有很多事情要格外注意,不然会在新的一年里倒霉一年。正月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去理发,老话里说“正月离发死舅舅”,因为古代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意损坏,正月里则更要注意;正月初一不要扫家里的垃圾,“垃圾”同“柴”应该是具有同样意义,“柴”通“财”,扫了垃圾就等于把家里的财给扫出去了,这样肯定一年都发不了财;还有正月初一上午不倒水,因为在风水中“水”是财富源泉的象征,如果把水泼出去,也等于把财运给泼出去了。

俗语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并一直流传至今的民间习俗的概括性语言。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既通俗易懂接地气,还蕴含着很多有趣的文化现象。

对于“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说法,大家也不必太认真,辩证的对待就好了,不管是好运还是发财都是自己争取来的,这些东西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当然,现如今没多少人会讲究这些了!这些忌讳的本意也是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


一路去发网


农村老话“正月怕头,腊月怕尾”是说腊月的结尾有很多禁忌,正月的开头有很多禁忌。之所以这两个时间段禁忌多,是因为它们的中间节点——春节,是民间最重要的节日。正是应了那句话——越是寄予希望和美好的,越是小心翼翼。

我们都知道腊月二十三就是民间的“小年”了,从小年到春节的七天里,是准备春节的时间,这段时间每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相应的说法。例如小年那一天要“祭灶”,祭拜灶王爷,以期来年能丰衣足食,但有些地方在祭灶时,要求女子不能参与。

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蒸馒头、过油的时候,还有很多语言禁忌,例如和面时,不能说“和(活)完了吗?”,过油时不能说“过完了吗?”,总之,“完了”、“不行了”、“够了”等不好听的话都不能说。所以这个时候大人常把孩子撵到外面去玩,恐怕说错了话。

过了春节,进了正月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什么事都想争个“好兆头”,所以禁忌也很多。例如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毁舅舅;正月里妇女还忌针线活,所以就有了这样一句老话:“馋汉子盼过年,懒婆娘盼正月”。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大乡


农村的俗话说,正月怕头,腊月怕尾,是非常有嗯深刻的道理。

首先第一点哈。

小孩出生在腊月的时候。在这个时候食物比较少,温度比较低。我也比较少。那时候就意味着小孩子可以在鱼刚出生的时候,就碰到了这种严寒的季节就碰到这种水果,不丰富的季节,碰到温度比较低的季节。


这样的环境对养育孩子,对哺育孩子孕妇对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冬天在腊月的时候,这小孩要如果落下尿啊,那些大便小便了,裤子湿掉了,把那个床湿掉了,他也很难干。俺睡得也不舒服。那也是你的小孩儿啊。


有可能营养跟不上,有可能这个生活环境,有可能水果这些。同样也跟不上这些微量元素,有可能跟不上。冬天温差比较大,一不小心这小孩感冒了哈,也会导致小孩子抵抗力下降,这也有可能。

人怕腊月死。那个哈,还真的是有科学的依据和科学的道理。


嗯,中国老年协会哈,报道了一个事情。冬月腊月,这老人的这种心脏病啊,脑血管病啊,中风啊,倒地瘫痪哦,这种能力相当高。

到了腊月的时候,那个温度低之后,当人要起床的时候,特别是要起床去上厕所,可能是在这个时候到了上厕所,你从床上一起来,你身体的温度,跟那个被窝外面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几十度,能相差几十度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的毛细血管,包括氧气,含氧量突然跟不上之后啊,人的气管,人的血液,会导致你的脑袋血不足,就晕倒了,你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脏停摆了,或者是心脏停止了跳动,或者是你那氧气不足和之后,就导致你那个血栓堵在血管中间,导致人瘫痪了。


这两句话也是人生的总结,也是有科学的道理,也有客观的科学依据。


三农创业坑


这句话的最初意思,是指时间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刚刚开始的一年,日子过起来很是漫长;而腊月是一年的年尾,一眨眼功夫这一年就过去了。它同时指人的一种心境,过去的人除了辛苦劳作,没有电视等娱乐享受,一年的时间过起来十分地漫长,特别是那些外出类似于“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家人期盼他们可是板着手指头算时间的。好不容易盼回来了,腊月一过又要分别,一年的期盼得从头熬起。因此,正月怕头腊月怕尾,正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古城河837


农村俗语,往往是我国农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以教育晚辈。正月怕头,腊月怕尾。也就是说,在新年刚开始,大家在说话做事要有一些避讳的,那些话该说那些事不应该做。在新年,都希望能够幸福安康,为此新年开始多表达祝福美好愿望,而尽量少说不吉利的话。也有的说新的一年的年头和年尾不要吵架闹矛盾,否则这个家庭在新的一年到头都不会安宁。

腊月怕尾,我们老家把腊月称为“岁尾”。从腊月23开始,到除夕每天的事情和规矩都不一样。比如扫房子,做豆腐,宰年猪包水饺等,通过这些来希望把过去一年里不顺利的或者霉运送走,希望来年能够更加平安健康顺利。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茶人兄弟的分享能够对你有帮助作用。如果喜欢多多关注茶人兄弟。茶人兄弟将为你分享更多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