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應用題不理解,該怎麼辦?

用戶5908119008772


解決應用題,需要一個過程。

首先是看圖理解數量之間的邏輯關係(主要是一年級,以圖形為主,少量文字):

這一步需要體會足夠量的題目,不能簡單的背誦方法,而是真正地體會到數量的變化關係。接下來慢慢地,轉變為文字描述(文字題一開始,也是把它們轉換為圖形來理解),例如:

有12個蘋果,拿走2個,還剩下幾個?

這是一道場景題,實際上列式和上面的圖是一樣的。這裡主要要理解“剩下”是什麼意思。


再體驗幾個例子:

這道題,看圖很容易理解。我們試著變成文字題:

有2只藍色的蝴蝶,8只紅色的蝴蝶,請問一共有多少隻蝴蝶?


實際上,應用題的挑戰主要在於如何把文字轉換為數學模型。比如一年級的一個排隊問題:

這道題,如果孩子能夠把圖畫出來,就很容易得出答案應該是:6+2=8(人)。

像這一道題,就和上面有些不一樣。從前面數和從後面數,我們都數到了這隻小松鼠,也就是說,我們數了它兩次,所以要減1.答案是:5+3-1=7(只)

這道題,分成3部分,前面的2個,自己1個,後面還剩幾個?

10-2-1=7(個)


相信您看了上面的這些題目之後,就會發現實際上同樣一個排隊問題,只有幾個字的不同,就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解題方法。所以,如何把這些題目,轉變成孩子能夠理解的模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最後來一個三年級的題目:這道題很多孩子理解不了,但是如果畫出下面的圖,相信大部分孩子都能理解了。

所以,關鍵在於如何把文字題轉化為孩子能夠理解的圖形或者文字。而這種能力,是需要不斷學習、領悟、練習的。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孩子對應用題不理解,那應該是方法未掌握。只要方法對了,解答應用題是不難的。解答應用題一般可以按以下方法處理:

一、解題步驟:

1、讀題,分析題目所屬的類型。

讀題是為了理解題目內容,並思考這個題型是否學過,用什麼方法解答。

2、劃出題目需要解答的內容。

如果孩子對解題不熟悉,我一般會建議孩子先劃出題目需要求解的內容,並思考解答這些問題需要什麼條件。即先找出問題,再想辦法解決。

3、列出題目已知條件。

列出題目已知條件是為了讓孩子理清題目的內容。

4、分析已知條件與所求內容的關係。

分析已知條件與所求內容的關係,及在解答問題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

5、列算式,並解答。

6、對未熟悉的題型應該多做練習。

二、應用題解答舉例說明:(列舉一年級的題目作例)

例1:車上原有35人,中途下去了7人,又上來了2人,車上現在還有多少人?

解題步驟:

(1)題目需要求解的是:車上還有多少人?(分析:求多少人,應該用加減法。)

(2)已知條件是:原有:35人,下去:7人,又上來:2人。

(3)已知條件與所求內容的關係:原有35人(原有總人數),下去了7人(下去是減少,用減法),又上來2人(上來是增加,用加法)。

(4)分析:原有人數,減去中途下車的人數,再加上後來上的人數,就是現有人數。

(5)根據上面分析,列算式為:35-7+2=30(人)。答:車上現在還有30人。

年級不同,應用題的難易程度會有所不同,但解答方法是一樣的,只要方法對了,解題就變得簡單了。


十安育兒


是一年級嗎?下次能否標註孩子就讀年級,這樣回答更有針對性,應用題我講了很多,從一年級圖文形式,到後面簡單應用題,再到雜類複合型應用題。不理解只是表層,潛臺詞是無法通過理解題目分析出數量關係,進而轉化為數學算式去解決問題。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不理解說明你方法不對,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法去教嘛!歡迎關注我的其他問答,以圖文形式分享解題策略及輔導方法。

應用題

一年級應用題輔導建議

① 讀題找關鍵詞

加法應用題不會說成誰加誰等於多少,減法也不會問你減多少,這是初期通過細讀題目找出關鍵詞,來引導孩子梳理表述出核心信息,避免出現因混亂而產生的亂用,以圖矇混過關。

王老師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分兩章詳細講解了4種加法,6種減法的基礎應用題分類。可以去詳細瞭解

② 主動設計題目

給孩子一個算式,如10-7=3。讓他設計一道應用題型出來,從反向去促進對於應用題結構的理解。輔導時更應該讓孩子多說!

③ 多接觸,勤練習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乾貨知識


一學堂王老師


所謂的應用題其實就是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不過這些應用題是進行虛擬的一種問題。當然也有可能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應。

對於應用題的理解源於孩子對生活知識的理解,也源於自己對於應用題發展的理解,所以我們有必要從頭到尾把應用題進行理清一下。

首先從這一幅圖開始,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在做這一類題的時候需要自己描述自己總結,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孩子自己眼中的應用題,也就是自己發現數量關係,自己解決數量關係。

如果孩子能夠完整的表述出這一道應用題的話,那麼對於孩子以後的應用題解決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這種幫助主要就是源於題目中所說的體現出問題中的所有可用數據。


從這一幅圖中我們已經發現,隨著孩子學習的深入,許多應用題已經變成了內容慢慢的缺失,而缺失的過程就需要,孩子們自己來補充,比如說上面圖中的第一個問題只表現出了三盆花,那麼其他的隱含條件需要孩子自己來描述。

上面的第二個動物使用的是圖像來代替,這裡面之所以用圖像來代替,家長可能不理解,但其實是在強調這樣的問題,就是說有幾個量參與了他們的運算。

第三幅圖已經完整的變成了只有漢字組成的內容,學生在做這類應用題的時候,必須自己提煉出所有的可用信息。

我們可以從第三個問題向前推,一直推到最早的金魚圖上,然後理解一下哪些信息是非常必要的,那些數量關係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必須有這種能力。

這孩子到高年級應用題的時候,我們發現應用題的難度越來越高,不僅僅是包含了表面的信息,還包含了很多隱藏的信息,這些隱藏的信息包含了數據計算,比如說上面這一道題。

看這些題的時候,孩子們一定要掌握另外的一種方法,其實也就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用線段來表示數量關係,並且儘可能的用一種科學的標準的方式來完成隨手一畫的方式,可以快速解決問題,但是對於孩子的思維和技巧沒有太大的幫助。

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解決應用題的時候出現了困難,家長最好的辦法仍然是輔導孩子使用像上面這幅圖的這種方式,也就是線段方式來解決所有的數量問題。

通過上面所有圖我們可以理解出來,應用題其實就是一個提取關鍵信息的過程,提取到信息之後,我們需要對照他們的關係,列成式子進行解答。


宜城老師


1.反覆讀題,劃出題中的關鍵詞句,這個過程要孩子來做。然後和孩子討論:你為什麼認為這裡是關鍵的?根據你劃出來的,你能求出什麼?怎麼求?

比如:媽媽買了5千克橘子,每千克8元,又買了6千克蘋果,買蘋果用去的錢比橘子多2元,每千克蘋果多少元?

這一題的關鍵就是要理解“買蘋果用去的錢比橘子多2元”這個條件,要讓孩子在反覆讀題、思考的過程中理解這個錢是買蘋果的總價,而不是單價。

2.學會整理條件。當條件比較多,或者比較複雜時,可以指導孩子通過列表、畫圖等方式整理條件。這樣做讓條件的呈現方式更直接、清晰,有利於解題。

比如:三年級有三個班,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6人。一班平均每人做了3朵小紅花,二班平均每人做5朵,三班平均每人做2朵。三年級三個班一共做了多少朵小紅花?

這一題並不難,但條件多,學生很容易對應錯誤,所以可以採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條件。

一班 45人 平均每人3朵



二班 48人 平均每人5朵


三班 46人 平均每人2朵

這樣整理之後,孩子做題時就能更清晰地看條件,有利於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在路程和倍數應用題中,我們常用線段圖來整理條件。

3.要熟記一些常用的數量關係式。比如單價、總價、數量之間的關係,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係等。

4.學會從問題入手,想數量關係式,再到題目中找或求需要的條件,從而解題。也可以從條件入手,分析條件,什麼條件能求出什麼,再綜合起來,從而解題。

5.勤練應用題,並經常總結回顧錯題。


薄荷糖165873351


其實,好多人都是從應用題本身下手,去解決孩子對應用題不理解的問題,但本人認為重點在於孩子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是說讀東西讀不懂、讀不透,不知道一段話說的什麼事情。作為一名新聞出版工作者,我也接觸到有同樣問題的小朋友,他們大多對一段話,只能知道表面說什麼了,但是再深一層意思他們提取不出來。

因此,我建議有這樣問題苦惱的家長,看一看孩子的語文閱讀怎麼樣,如這方面較差,那可以從這方面下手,並不是單單去分析幾道應用題,做到最後應用題稍微變化一下,孩子還是做不出來。

我給出的方法是,多多讓孩子讀小段文章,什麼題材的都可以,哪怕是一道應用題,讀好後,讓孩子複述,從自己的話講一講這段話到底說的什麼事情,問的什麼問題,中心思想是什麼,這樣長期練習,孩子對應用題的理想會加深,正確率就會慢慢提高。

我是焦糖大叔,教育領域的新聞出版工作者,歡迎為教育來點贊,吐槽,討論,謝謝!


焦糖大叔講教育


題主沒說清楚孩子是幾年級所以不太好有針對性的回答,因此我默認孩子目前是小學階段,我就分享點我認為可能會存在的問題以及我的一些建議吧。

識字量問題導致讀題困難

這個問題普遍存在於一些幼兒園階段沒有認字的孩子身上。這種情況孩子很難短時間就會有所轉變,需要家長幫孩子讀一段時間的題才行!

關於這點我想提醒一下那些堅持“幼兒園去小學化”的家長們一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你孩子之前“享受”了,那麼之後一定會為此付出代價的。

不過沒關係,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識字量的提高而得到明顯改善的。

只不過你需要在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一些心理上的、信心上的疏導,避免孩子因為在數學學習上找不到滿足感、成就感,反而出現了不自信,認為自己就是學不好數學的想法,那就麻煩了!

生活經驗不足,理解力不夠。

這種情況也是非常普遍的,每個字孩子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孩子就不明白這個題問的是什麼了。

跟第一個問題一樣,這種情況也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一下。

我給出的建議是家長領孩子讀題,一定要“指讀法”,即指著字讀!然後教孩子如何找出已知條件,那些字是關鍵點,題目問的是什麼等等。實際上往往這個時候孩子就已經會做這道題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題目可能涉及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問題,但是由於孩子沒接觸過,所以不清楚也不理解,比如我孩子剛開始接觸“打比賽”的題目的是,他連“雙打”是什麼也不清楚,更不用說“混合雙打”了,對“淘汰賽”什麼的更是暈菜。實際這都沒關係,遇到了之後給孩子解釋清楚他們就理解了。

3、刷題不夠

現如今減負減的,很多地方老師不敢佈置太多的作業,所以往往學生做完教材上的題目之後再做完一套教輔就完事兒了。這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實際上是遠遠不足以讓他們真正的達到靈活掌握的?

所以我建議初期的時候也不用讓孩子去學什麼奧數之類的,你就給孩子買本配套教材的應用題天天練、口算天天練,然後每天都讓孩子做!

我剛保證,你只要堅持讓孩子做上兩個月孩子的成績就會有明顯的提高!當然了,你不能只讓孩子做,你卻不管不問,至於怎麼過問,請參考“1”、“2”中的建議。

最後我想說:千萬別聽那些什麼舉一反三的經驗分享,真正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的孩子,實際上是天賦非常好的極少數孩子!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孩子而言,你想更好的讓孩子能夠靈活掌握他所學的知識的話,就必須給他一定量的練習題鞏固才行。當然這期間也是可以進行一些其他方面的練習的,比如你想確認孩子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這道題,那麼最簡單的辦法是讓他給你講一遍。而不是你去問他:“聽懂了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數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裡面最難的問題。在基礎方面不牢的孩子做這個問題時候,是非常吃力,甚至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教起。


如果在平時生活發現孩子無論怎麼教,他們都不會做應用題的話,那麼就要分析孩子基礎知識是否有漏洞了,因為知識上銜接不上,那麼做題時候,就會無法運用起來,所以如果發現他們怎麼都不會做應用題,也應該從基礎給他講講相關的知識了,才能讓他知識有一步一步的銜接的認識和理解。


其次是做題的技巧。在平時作業和學習中,讓孩子學會讀題和分析題目,不僅要學會讀題,還有養成好的讀題習慣,比如讀題標註重點,以及綜合畫圖理解等,其次數學會歸納梳理題目中數量關係,讓他們掌握基本數學數量關係模式,然後才能學會靈活運用,再次是歸納,很多數學知識都是有共通點的,我們學會歸納和分類理解,才能讓孩子事半功倍的提高效率,最後是養成良好的規範的答題習慣。


思維數學小課堂


孩子初接觸應用題不能很好地理解題目要表達的意思,這是一年級的小學生通常會遇到的問題。一個原因是孩子的識字量有限,字認識不全,肯定會影響到對題目的理解;二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待通過閱讀和在生活實踐活動慢慢提高。

建議家長多讓孩子做些應用題目訓練,題型見得多了,自然就能熟能生巧,很好地掌握同類型的題目了。家長只要用心,就能在生活中隨處發現數學教材,比如說:家裡有2個蘋果,媽媽又買回來8個,現在一共有幾個蘋果呢?或者說:小明有10支鉛筆,現在還有6支,那小明用完了幾支鉛筆呢?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家長都可拿來給孩子練習。

一年級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建議家長培養孩子每日閱讀的習慣,閱讀既能提高孩子的拼讀水平,又能擴大孩子的識字量,還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家長不要心急,慢慢引導孩子,多講解幾次同類型的題目,孩子就會慢慢明白的。


春風化雨花草香


應用題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要讓孩子有生活,有經驗。生活和經驗是慢慢體會,慢慢積累的!例如:逛超市的時候就問,買這樣物品和那樣物品一共多少錢?帶的錢夠不夠?還差多少? 逛公園的時候可以問,跳舞的爺爺奶奶有幾行?每行幾人?一共多少人? 在家裡也可以問,爸爸比媽媽大幾歲?爺爺的年齡是你的幾倍?買饅頭的時候三個裝一袋,5個饅頭需要幾個袋子?等等,好多場景都可以訓練,讓孩子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應用題就是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孩子喜歡數學,學會數學,會用數學!這樣隨著知識的增加,經驗的積累孩子就會解決應用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