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個什麼鬼?排名為什麼這麼靠前?以前為什麼沒有聽過?

甲狀腺醫生張金赫


一所大學如果是“雙非”(非985、非211)大學,很多人都可能對其嗤之以鼻。但是,接下去我們要聊到的這所大學既不是985,又不是211,這所大學有些人可能甚感陌生,但知其名氣的人則會立即收起輕視之心,因為該校堪稱國內頂尖大學中的“實力派”,這是一所不設圍牆,科教相融的大學,這所大學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又稱“國科大”,它和“中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都隸屬於中科院系統,是很多朋友最容易混淆的兩所學校。但在綜合實力上,身處北京的國科大並不比地處安徽的985大學——中科大遜色:在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國科大的綜合實力排名位居國內第三,僅次於清華北大,比中科大的排名要靠前得多。

說到國科大的實力,我們不得不提到該校的“A+學科”,該校一共有18個“A+學科”, “A+學科”的數量位居國內第二(清華北大並列第一,都是21個“A+學科”),該校的“A+學科”學科包括數學、化學、物理學、地理學、天文學、海洋科學、大氣科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生態學、系統科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藥學、水產、農業資源與環境、環境科學與工程這18個學科。國科大的“A+學科”比浙大多7個,比中科大多11個,比武大多14個!

在2018年中國內地高校ESI綜合排名TOP100中(2018年11月份的最新排名),國科大在國內的排名位居第一,在國際上的排名位居第90名(北大第91名,清華第101名,浙大第111名,上海交大第120名,復旦大學第161名)。

接下去,我們來聊一聊國科大的生源質量。國科大如今的在學研究生數量有4.9萬人,其中五成以上是博士生;從1978年到現在的41年時間裡,國科大一共培養出16萬人之多的研究生,國內25%以上的“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源自國科大的培養。梁山泊有108條好漢,國科大的研究生院一共培養108名兩院院士……可以說,國科大的生源質量確實牛炸天。

國科大的師資力量同樣不容小覷,該校既是大師的集中營,也是精英的聚集地,從 “黃土之父”到“FAST天眼之父”,從“兩彈一星”的元勳到“布鞋院士”,國科大講臺上的精英和大師如同一曲曲永不停歇的天籟之音和一支支優雅至極的翩翩之舞,始終唱不盡、演不衰!


微雨潤苗


中國科學院大學說起來,很多考生和家長都覺得比較陌生。它既不是985、211,又不是雙一流。不過排名確實靠前。在2019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大學位居第三名,超過了很多985重點大學。

而且在2018年度高校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學科中,中國科學院大學有兩個學科穩居國內高校第二。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國科大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的結果: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國科大有30個學科獲評優秀。其中18個學科獲評A+。在全國高校A等學科數量位居全國第三。

看到這裡,題主應該明白,國科大為什麼排名這麼靠前了吧!

那國科大為何又這麼不出名呢,不為眾多考生熟知呢?因為國科大的前身是成立於1978年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是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科教融合、獨具特色的高等院校。經國務院批准,2014年國科大才開始招收本科生,而且招收人數很少。2018年國科大在12各省份,共計錄取本科生399名,招生人數之少,可以說在全國高校中排名倒數第一。

截止2018年,國科大首屆畢業生已經畢業,我們來看看首屆畢業生都去了哪裡?

2014年國科大錄取302名新生,另錄取國家貧困地區專項“奮飛計劃”30名,共332名。

2018年6月畢業人數290人,1人結業,1人退學、30人延期畢業,10人退學。直接就業7人,佔2.11%,243名學生選擇繼續深造,深造率73.19%,40人未就業,打算繼續深造。

你覺得國科大如何?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等花開2579


一提到中國科學院大學,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今年下半年。。。不說了,直接開花,進入正題。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掛牌,是在2012年,而正式招收本科生,是在2014年。2012年以前,她的名字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再往前追溯,在2000年以前,她的名字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北京),成立於1978年,也是我國的第一所研究生院。

之所以有這一系列的名稱變遷,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遷合肥不無關係。

1958年,為了給兩彈一星培養青年人才,中國科學院集全院之力,在北京創建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9年,中國科大南遷合肥。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科大一方面想搬回北京,另一方面也為了更好的與京內的研究所合作,所以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科大始終沒能回北京,對於北京的研究生院鞭長莫及,處於掛名但又不怎麼管的狀態,直到2000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科大本身也是中科院下屬的單位,除了中國科大,中科院下屬還有一百多個研究所,這些研究所都招研究生。而研究所本身不能給學生上基礎課,因為是一家人,所以京內研究所的研究生大多在科學院的研究生院上課;不少京外研究所的研究生的基礎課則由中國科大代培。所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原本主要是給研究所研究生上課的地方,當然本身也做一些研究。



中國科大本身也是一所大學,成立之初就是要給科學院輸送合格本科畢業生,即研究生生源的。但中國科大每年招生人數少,1800人左右,這些學生部分出國,部分留在了科大讀研究生,真正到其他研究所的每年不過一兩百人。而科學院每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將近10000人,單靠中國科大的一點生源,哪裡能吃得飽呢。所謂求人不如求己,乾脆將研究生院改名為大學,自己培養本科生,以滿足生源需求。

關於校名,中科院裡是反覆斟酌過的。前車之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倒是辦得很成功,但是翅膀硬了,頗有些和院裡分庭抗禮的意味,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是中科院的大學;叫中國科學院大學,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這是中科院的大學!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牛校,雙一流建設大學。依託中科院,實力非常雄厚,僅次於清華、北大。

之所以沒聽說過是因為該校建校以來主要培養研究生,2014年才開始招本科生。

簡單介紹一下中國科學院大學吧。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為校訓、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

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世界一流學科專業: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第四輪學科評估:數學A+、物理學A+、化學A+、天文學A+、地理學A+、 大氣科學A+、海洋科學A+、地球物理學A+、地質學A+、生物學A+、系統科學A+、生態學A+、電子科學與技術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A+、環境科學與工程A+、農業資源與環境A+、水產A+、藥學A+、光學工程A、 材料科學與工程A、信息與通信工程A、控制科學與工程A、化學工程與技術A、管理科學與工程A、心理學A-、統計學A-、力學A-、儀器科學與技術A-、土木工程A-、軟件工程A-、科學技術史B+、機械工程B+、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B+、電氣工程B+、測繪科學與技術B+、核科學與技術B+、生物醫學工程B+、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B+、 畜牧學B、林學B、基礎醫學B-、工商管理B-、哲學C+、作物學C+、公共管理C+、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C-、中藥學C-


關注雷哥,關注教育!


雷哥觀教育


目前,中科院參與建設的高校一共有四所,最早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另外三所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又稱“國科大”),上海科技大學和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是直屬中科院,上海科技大學2013年正式建立,是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建,深圳理工大學是中科院和深圳市政府共建,2018年11月剛簽署共建協議。四所學校都是高起點,以培養高科技人才為主要目標。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主體是碩博研究生,直到2014年,國科大才開始招收本科生,2018年才有第一屆本科畢業生,所以從學生培養角度來說,他的知名度不如國內其他名校出名,很多人對他不熟悉也就不奇怪了。

先來看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實力:2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個國家實驗室、兩個國家研究中心、7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89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科大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



近幾年,由於有中科院強大的科研背景支持,中國科學院大學在科研方面的實力開始體現出來,各大高校排行榜中國科學院大學經常能排到一眾傳統名校前面。在2019年1月公佈的ESI學科排名中,國科大發表論文的被引頻次國際位列國際88位,國內高校第一。其中前1%的學科達17個。這已不是中國科學院大學連續多次佔據該榜的國內第一。
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時間雖然很短,但是隨著其強大科研實力的體現,他的排名也直線上升,最新公佈的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排名100高校中,中國科學院大學高居第三位。不過目前國際四大高校排行榜好像暫未將他納入排名。但這並不影響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把他作為高考的目標。


象牙塔裡講故事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前身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成立,意味著中科院所繫分離,從新在京建立一個直屬本科教學機構。

中國科學院大學自12年更名,但校始時間是1978年,本科教育開設時間是2014年,距離現在已有四五年了。要說中科院大學為何排名如此靠前,中科大的實力那麼超群,它能一般嗎?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科院大學作為科研單位進行了評估,而並沒有作為高校教育單位進行評估,估計是不想擠兌清華,北大吧。

在評估中國科大的18個一級學科評為A+,30個一級學科為A類,是一所科研型很強的院校

中國科學院大學坐擁31個科教融合學院,117個研究院所,中國科學院直屬的研究院所都是這個大學的,你說它不強都不行。

<strong>

至於排名如此靠前,目前應該只有校友會2019為其學科和綜合大學排名了,而中國院大學排在北大,清華之後位列第三,排名只做參考而已。

中國科學院大學只開設了7個學科的本科招生,且只在北京招生,每年只招收300多人。


大學教育新鮮報


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中科院研究生院是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新中國第一批博士從這裡畢業。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區別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中科大),2014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

為啥這麼牛?看看這些資料。

一、學科實力。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共獲18個A+學科,全國排名第三,僅次於清華和北大。A類學科共30個,比國科大更多的學校是清華、北大和浙大。學科評估,他比中科大還厲害,比復旦、上海交大更強更優秀。在2018年3月公佈的ESI全部22個學科排名中,國科大發表論文的被引頻次國際排名107位,位列國內高校第一。從這一點看,您說他牛嗎?

二、師資力量。截至2017年12月,國科大教師中有兩院院士15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60人。清華兩院院士只有70多人,北大兩院院士也只有70多人,國科大的兩院院士數量是清北院士數量之和。博士生導師數量(含下屬各研究生培養單位)6000多名,哪個學校能比?

三、科研力量。國科大的背景是中科院,中科院的資源,國科大都有共享。中科院XX所什麼的,這個不用我多說了吧?

這學校還有一個讓人詫異的地方:國科大本科生在校人數約1500人;研究生在校人數47000多人,碩、博差不多各佔一半。在所有大學中,也只有國科大的學生比例這麼奇怪。

讓我難過的是,這麼強勢的大學在吉林省不招生。我省學生無緣本科進入國科大!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私聊,交流更多高考志願信息。


高考第一志願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算是中科院的第二個兒子吧。

這校徽似乎直接用了中科院的校徽;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國務院學位辦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你說牛不牛?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基礎上成立的大學,中科院各研究所在2000年之前的招收的研究生由各研究所就近原則在當地大學參加基礎理論和專業課程的學習;2000年後成立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院設於北京,各所研究生第一年集中在北京上課,第二年開始回到自己所在的研究所繼續從事科研工作。

在這個基礎上成立的大學,建校伊始就有186篇優秀博士論文,比清華多出近80篇,依託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實力,所擁有的院士數量也非常可觀。

2014年國科大正式開始招收本科生,這標誌著國科大真正意義上成為一所功能齊全的大學,當時招收320餘人,以理工科為主。

2015年國科大雁棲湖校區投入使用。


國科大美麗的校園。

國科大本科生集中培養,同時國科大依託中科院龐大的院所得資源,擁有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野外科考站、野外觀測站、龐大的數據庫等等資源,認知手段是其他高校無法比擬的。

國大科大的研究生依舊依託各個院所培養,所擁有的導師資源也是其他院校無所比擬的。

可以說國科大是中國高校冉冉升起的一個新星,大笨new心中,國科大會成為中國的MIT,潛心研究,不追求虛名,國科大必將成為世界級的高校。


大笨new易數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從名字就知道了,這是中科院的大學,你這樣理解就對了。因為中科院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訴大家,這是我的大學!我的地盤我做主!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前身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創建於1978年,是中國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中國的第一個理科博士、第一個工科博士、第一個女博士。12年改名為中科院大學,14年才開始招收本科生。

中科院以前是不招本科生的,招的都是研究生,從現在的中科院大學的在校生結構也能看出來,截止到17年12月底,在校本科生1447人,研究生4.7萬人,其中博士52%,名副其實的研究性大學。



沒有本科生,那研究生的生源怎麼辦?為了保證研究生生源,中科院專門創建過一個大學,就是中科大,是不是有點意外。許多人覺得中科大屬於教育部,錯了,他屬於中科院,創建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優秀生源,只不過它發展的太好了,本科生出國的出國,讀研究生都在中科大讀了,這就造成中科院研究生生源數量遠遠不能滿足要求,怎麼辦,再辦個大學,然後招收本科生,這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院了,14年才開始招本科生,每年才幾百人,但架不住人家研究生多啊,研究生導師更多,有一萬多人,嚇不嚇人!



國科院排名為什麼這麼靠前,因為中科院出品,必屬精品!國科院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有30個A類學科,其中18個A+😭要知道好多學校一個A都沒有,一個A都沒有啊。它有238名兩院院士,雙一流的西工大也就26,這已經是全國第十了!超一流的北大90人,清華78人!它還有400多的國家傑青,一萬多人的研究生導師。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排名怎麼會不考前。感覺國科院就是掃地僧,要麼就是圖書館管理員,厲害的很👍

為什麼以前沒聽過,因為它14年才改的名,而且本科生招生數量不多。

你的看法呢?歡迎討論!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中科院不應該辦大學。中科院的存在本來就是一個奇葩,在特定歷史時期是必要的,現在它已經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該退出歷史舞臺了。中科院壟斷了太多國家科技資源,和高校不平等地競爭資源,對高校極不公平,這樣的體制弊端顯而易見,非常不利於中國整個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科技發展。應該把它的研究所分散到各個高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