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城区将会如何发展?

用户4917145296068


要说成都老城区会如何发展,首先就离不开成都最新的城市战略,也就是“南拓、东进、西控、北改、中优”,这个中优自然就包括了老城区了。

另外,题主所说的老城区包括哪些范围也是需要明确的,所以这里只能粗略就产爷所理解的老城区而言了。

在提出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之前,成都的主城区主要是锦江、武侯、青羊、成华、金牛以及高新区,中优之后,把近郊的郫都、温江、新都、双流等都纳入到了中优的范畴,主城区范围一下子就扩大了好几倍。今天产爷说的老城区主要还是原来的五个行政区加上高新区了。

对成都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成都这几年主要在向南、向东发展,整个城市建设的进程、资源的分布都在往这两个方位倾斜,而作为城市核心区域的主城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尽管地价高,土地供应市场反应好,但力度却并不如东南两个方位。

需要看到的是,在“中优”的战略基础上,成都市中心土地降容,现在住宅类型新增用地容积率都在2.5以下,在主城区发展文创产业、大力建设小游园等,对老城区进行有机更新都是这几年中心区域的主要动作。

以少城区域为例,2018年下半年,成都市规划局与青羊区政府联合发布了由联合国人居署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成都市少城片区有机更新规划导则》,将少城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从30公顷扩大至141公顷。

以历史地图为参考,通过道路不改线、不拓宽等方式对少城 “鱼骨状”路网格局进行严格保护。

严格保护少城片区内的2个遗址、6个文物保护单位、11个不 可移劢文物、1个工业遗产和21处古树名木。

通过营造文化景观、举办文化节庆祝活动、建设文化功能设施来实现历史文化活化利用。

根据《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总体觃划》,少城片区以发展文博艺术产业为核心,同时发展影视娱乐产业和音乐演艺产业。

在业态形式上,鼓励形成小型化、特色化的业态形式,禁止沿街面形成大卖场、大商业。

少城片区只是成都老城区升级换代,有机更新的一个缩影,但管窥一豹,可以让我们看到成都在老城区改造上的思路和执行力。


产业成都


老城区,主要指五城区。由于受到当时规划、工业、党政文教等部局,或者说是三线建设需要,现在相对滞后是有历史原因的。

特别是现在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中优”,那么棚户区改造肯定会有,社区院落美化也会有,老旧小区改造、涂妆也会有,要想大的拆建是不可能的了。

可能还得有二十年的等待期,有的人说是拆不起?要业主降价,更是不对,成都以前的老旧房子好多在40至60平,无公摊或者小公摊,还勉强能蜗居,现在电梯的公摊那么大怎么能住得下,就是按照1比1.3的给房子,除了公摊,有多少使用面积,除了户型变了,成本高了,感觉升值了,幸福指数还是没有提高。一环拆了到三环外甚至到郊县的买房的现状,还敢降价,年轻的拆了,付首付,老的、收入低的怎么办?还是怀念城哥在时的惠民工程。

城市要发展,百姓要生活,要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并不矛盾。

希望城市越来越好,希望老百姓越来越幸福,同时老百姓也是支持城市建设的,别什么都让百姓做牺牲,百姓也不想当钉子户。根源是要活命,要生活。

城市要建设,那眼光必须要稍靠前,着眼就得长久,能满足老百姓的生活,房子建设也是一样,不能建得太小,比如有人应该赔付70平米,有可能三代同堂,或者2个小孩 ,根本住不下,你可以建设100平米,30平米做为政府的相当于共有产权,现在的技术是完全能监管这些房子的,他可以租30平,等今后经济条件允许了,可以完善、购买剩下部分,不能让穷人老是蜗居,老是住那最差的房子,这样老百姓怎么会不支持。

如果继续建那筒子楼、鸽子笼,没意义,失去了老城改造的初衷,将会造成新的贫民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党的责任和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体现之一。


向上1651


其一、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陈固定式中优区域将按照国家级中心城区标准建设一大批大型公共设施;保护老城区特色风貌街,保护片区整体风貌。同时将以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为目标建设城市音乐厅、文化艺术中心、露天音乐广场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公共设施。

其二、大理改善公共交通,形成轨道交通、快速公交、普通公交、社区巴士以及新建绿道等多网融合城市交通体系。

其三、中优区域经济中心主要是以功能总部、区域性营运中心以及高端商业服务核心区、国际性总部集聚中心等为主。

其四、发展新兴业态、培育出特色产业生态圈、展示成都历史文化的创意街区以及城市休闲旅游等。

未来的成都老城区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居住生活,旅游观光将更便利,城市商业经济更发达。


苏墨子柒


成都老城区现在是一个很艰难的处境。因为我们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而且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很多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在摸石头过河,属于探索式的发展,原本以为,先试试水,结果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又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结果造成了现在的样式,发展的地方都发展到郊县了,不发展的地方,主城区都还有老破小房子,春熙路太古里还有一片老房子,何况老城区呢?

这种情况基本成了死结,起因于炒房事业的兴起,把地皮倒推高到无法拆迁,由于老城区建筑密集,现在周边都涨价了,人就有一个贱性,别人涨价了要求自己的比别人的价格要高,那么就导致了无法拆迁,不拆迁就无法重新规划,无规划就谈不上发展,如此死循环。

老城区要发展,唯一能破解的就是业主主动降价,主动降低赔付标准,但是现在的人利益熏心,不多要就是感恩了。即使不多要,主城区那么密集的建筑迁下来都是一笔巨款,想前思后,唯有不发展,找新的地方发展性价比更高。


如是谈


看到不能拆不能动的都是个位数,三千年古城,最近20年拆了好多老建筑,近代有点年代的能不拆就不拆,老破小居民区拆了吧。


用户3335178081193


你们问问住老城区的有谁愿意搬到三环外,老城区很多老破小不假,但是方便啊,地铁,医院,学校,购物等还有二环外无法找到的古成都的人文感觉。这些只有地道的成都人才知道,半途进城的不懂。


喜欢叶子烟


府南河内全拆了,成为中央公园,立马城市升值


下车靠智慧


外地来蓉人员(俗称弯弯)不了解老成都知知道今天的成堵市,最好不要谈论老成都的发展,以免贻笑大方


川AV6300


老旧小区也要区别对待,好多就20年左右的房龄,按照建筑70年标准,这样的建筑至少还可住50年,对于绝大多数老旧小区,其实可以采取政府补贴、业主筹钱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翻新,不是现在这样单纯为了美观做表面工作,同时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成立自己的业委会。当然,对于安全、使用、环境都特别差的老旧建筑或占用太多面积的民房可以进行拆迁,比如七八年代修的哪些红砖房,被城市完全围绕的普通民房


赵刚80330579


慢慢等吧,等天府之国的良田修满了高楼大厦就会回来填这城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