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和珅和刘罗锅在一个级别吗?

瑞康塑业


诚邀,如题。小时候一部《宰相刘罗锅》让和珅“倒霉蛋”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么历史上和珅和刘罗锅在一个级别吗?

实际上,刘罗锅还真不是和珅的对手。虽然和珅和刘墉官品都是正一品,而且刘墉还比和珅年长三十岁,但和珅是乾隆的宠臣,在乾隆的纵容下和珅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所担任的职位更是五花八门,什么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礼部尚书,九门提督等等,多得和珅自己都数不过来。而刘墉在朝中虽居高位,但一直没有担任过军机大臣进入中枢,而且乾隆还批评刘墉遇事模棱圆滑,所以刘罗锅实际上并不是和珅的对手。

再者,刘墉也从没有和和珅动过手,起码二人没有正面冲突过,甚至在表面上,刘墉对和珅还有奉承之意。实际上,嘉庆帝赐死和珅时,年逾80的刘墉还替和珅党人求过情,他对嘉庆说道:和珅可杀,但是同党可免死,大范围的诛杀各地官员,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电视剧里看历史


说起和珅和刘罗锅,人们对其印象多来自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剧中和珅与刘罗锅频频斗法,引人发笑。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和刘墉(即剧中的刘罗锅)年龄、出身、身份和地位差别甚大,刘墉是和珅的下级,两人的关系与电视剧有很大的不同。

电视剧中的和珅和刘墉

和珅1750年出生,出身满洲世家,20岁左右就当了乾隆皇帝的侍卫,26岁时担任军机大臣和总管内务府大臣,参与国家军机大事,成为乾隆朝的核心层官员。此后,和珅一帆风顺,不断升迁,相继担任过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和领侍卫内大臣等一系列要职,最后官封一等公,担任了文华殿大学士和领班军机大臣,在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中排名第一。如果非要做个比较的话,那么其职务相当于今天的政府总理。

和珅画像

刘墉比和珅大了31岁,他是1719年出生,1751年就考中进士,入了翰林院,这时和珅才是个1岁的小娃娃。刘墉父亲刘统勋是乾隆朝早期的大学士,所以刘墉也是个官二代,但他与和珅相比,进步却非常慢。和珅当了军机大臣时,刘墉才刚刚担任巡抚一级的职务;直到嘉庆即位以后,刘墉才入阁当了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而这时和珅已经快要落马了。

刘墉画像

和珅坏事以后,刘墉主持审理此案,最后和珅被嘉庆皇帝处死。几年后,80多岁的刘墉也寿终正寝。


民国年间那些事


御姐读清史,第0016期,关注我获取更多清史故事。


和珅与刘墉两个人的品级在一个层次,都是正一品高官大员,但地位和实权不同,和珅比刘墉风光的多,但刘墉笑到了最后。


跟大家想象不同,和珅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天赋和奋斗成功,刘墉却是官二代,凭借老爹的关系入仕发迹。

刘墉,外号刘罗锅,实际上不是罗锅,他老爹是大名鼎鼎的刘统勋。刘统勋是进士出身,仕途一帆风顺,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正一品大员,相当于宰相,死后得到“文正”这个文人梦寐以求的完美谥号。

刘墉这个官二代,却连一个举人都考不过,还是靠着老爹的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的科举会试和殿试,竟然高中二甲第二名,仅次于三甲(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第一名,令人大跌眼镜,还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很让人怀疑是不是又靠了老爹的面子,从此进入仕途成长的快车道。

刘墉曾曾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直隶总督、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成就比不上老爹刘统勋,缺乏实权,但也是正一品高官。

和珅就不详细介绍了,大家都很熟悉,先不说乾隆如何宠信他,光是他那一连串官职头衔就足够碾压刘墉刘罗锅了,更别提那个纪晓岚纪大烟袋,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和珅虽是满清旗人,但不到10岁便父母双双早逝,家道中落,完全靠自己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加上自己的聪明劲,逐渐得到乾隆宠信,巅峰时的官职有数十个,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光正一品职务就好几个,更何况他还是皇亲国戚,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的公主女儿,君臣成了儿女亲家。

可以说和珅作为一个非皇族宗室、也不是贵族的满人,做官做到了极致,就算是皇室的亲王们见了和珅也要敬他三分,毕竟和珅可是乾隆眼前最红的红人,红到发紫。

刘墉比和珅年长31岁,但和珅的提拔速度比刘墉快的多,和珅干军机大臣时,刘墉还在干巡抚,两人在职业生涯前期并无多少交集,真正在朝廷共事的时间只有几年。和珅炙手可热时,一向以廉洁正直著称的刘墉只能“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也就是躲着和珅的锋芒,完全不像电视剧里那样硬怼硬抗,因为刘墉根本没有与和珅掰手腕的实力。

不过刘墉够聪明,他虚与委蛇,明哲保身,所以他笑到了最后,等到了翻身的机会。

乾隆一死,嘉庆继位,便发生“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故事,而被嘉庆指定负责办理“和珅案”的正是80高龄的刘墉。刘墉抓住机会,查清了所有犯罪事实,最终使得嘉庆赐和珅自缢身亡,这个结局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所以就品级而言,和珅与刘墉在同一个级别上,都是正一品,但和珅的实权、地位、爵位、声势都远胜刘墉,两人算不上宿敌,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只是和珅太过高调,最后作死,反而落在了刘墉手中。


御姐爱清史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人的年纪,和珅生于公元1750年,刘墉生于公元1719年,另外乾隆生于公元1711年,也就是说和珅比刘墉小三十一岁,比乾隆小三十九岁,而电视剧总把他们的年纪弄成差不多的,这个是不符合历史的。

那我们再来看看两个人的家世,和珅是钮祜禄氏,他的父亲叫常保,是副都统,正二品,和珅袭了父亲的三等轻车都尉,从三品,和珅的夫人的祖父是直隶总督冯英廉。

而刘墉呢,他的父亲叫刘统勋,是乾隆期间的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死后被追授太傅,谥号文正,文正是清官文官最高的谥号,一共才八位,而大清皇帝就有十二个,曾国藩的谥号也是文正。

那我们来看看两个人的官职,和珅是一等忠襄公,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吏部尚书,户部尚书。

和珅的亲弟弟叫和琳,追封为一等公爵,并且配享太庙,要知道清代非爱新觉罗氏配享太庙的一共十三名,只是后来和琳因为和珅的事情被移出了太庙。

而刘墉是体仁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直隶总督,死后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刘墉并不是军机大臣,所以不能被称之为宰相。

我们对和珅和刘墉的种种比较,就可以看出,刘墉在很多方面都与和珅无法相提并论,刘墉是不敢得罪和珅,而且在两人的日常交往之中,刘墉对和珅有时候还有会有奉承之意。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和珅的案件是由刘墉一手办理的,和珅活了五十岁,死于嘉庆四年,而刘墉一直活到了嘉庆九年,终年八十五岁,就寿命和下场来说,刘墉到是胜过和珅的。


历史简单说


乾隆时期和珅和刘墉显然不是一个级别上的,和珅的地位绝对要高于刘墉。

环顾乾隆朝这六十余年,和珅的地位绝非是刘墉能比的。刘墉虽然要比和珅大了许多,当刘墉中进士初入仕途的时候,和珅还是一个年仅1岁的小娃娃。当然年轻不代表着地位低,当1776年和珅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并同时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赏一品顶戴的时候,刘罗锅还是一个正三品的江苏学政。而当1783年刘墉在乾隆一朝走上鼎峰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的时候,和珅已是被赏赐双眼花翎,及任文渊阁提举阁事的乾隆最倚重的宠臣。

1787年的和珅更是成为刘墉的顶头上司,此时的刘墉只是一部的侍郎,而和珅早已成为统领百官的文华殿大学士,同时更是兼官着户部和吏部这两部,而作为刘墉只是一个侍郎当然就是归和珅管辖。可以说从和珅进入仕途的时候,刘墉的地位就从未超过和珅。再者和珅背后的家族也不是刘墉能比的,要知道和珅的姓氏可是满族八大姓的钮祜禄氏,他也是满洲正红旗的人,虽然和珅幼时家道已中落,但是再怎样作为满清八旗的子弟,其身份地位也远远不是连不是的刘墉这汉人能比的。

说到底刘墉在乾隆的眼里就是一个奴才,而和珅在乾隆的眼里虽说也是一个奴才,但是人家好歹也是乾隆最宠爱的奴才,而刘墉却只是一个在乾隆眼里能干活的奴才罢了。你说乾隆少了刘墉可以,他能少的了和珅吗?而且晚年的刘墉可谓是糊涂至极,曾多次受到乾隆皇帝的责备,先是因泄露了皇帝关于嵇璜、曹文埴的谈话内容而被罢免了大学士的职位,后因主管上书房的时候管理不善,而被降为侍郎衔。而于此同时,和珅可谓是仕途一帆风顺,先是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并兼吏部和户部,后更是被封为三等忠襄伯,并在不久后被赏黄带、四开禊袍,官加三级。你说这样的刘墉能跟和珅比吗?

乾隆时期的刘墉无法与和珅比,但是在嘉庆年间刘墉地位显然要超过和珅

当然乾隆时期的刘墉绝对是无法和和珅比的,毕竟谁都知道乾隆时期最最受宠信的可是和珅,且没有之一,所以这个时期别说刘墉比不上他,甚至嘉庆帝在乾隆心中的地位都比不上和珅。而乾隆死了之后,可就不一样了,虽说刘墉在嘉庆帝的眼里也不咋地,曾经嘉庆帝在任命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的时候,嘉庆就说过你能升为大学士是因为朝廷没人了,所以才升你的。但是刘墉好歹还是受到嘉庆帝的信任的,而和珅在嘉庆帝的眼里可以说就是如仇人一般,嘉庆帝想杀了和珅都来不及,所以此时刘墉的地位肯定是要比和珅高的。而到最后和珅结党营私和贪污受贿一案也是刘墉负责主审的,我想此时的和珅绝对想不到,曾经自己根本就瞧不上的刘墉,会在最后让自己跪在他的面前受审,这等屈辱不知道和珅该是如何面对的。

而且甚至到后期,刘墉在嘉庆七年,也就是在1802年嘉庆去往热河的时候,刘墉更是被嘉庆赋予总管朝政一切大事的“监国大臣”,在这个时候朝中所有的事情,除了大事需有在热和的嘉庆帝做主,其余的全部都有刘墉做主,,此时的刘墉可为是真正的步入到了人生的鼎峰了。


澳古说历史


从官员权力的角度来看,刘墉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落后于和珅,和珅的仕途可谓是一路顺风顺水,基本没有遇上阻碍。


和珅的最高职务是内阁首席大学时、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还兼任着内务府总管和步军统领衙门都统等职务。通俗来说,和珅是当时位列所有大臣之首,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都由他一手领导负责;另外和珅还是内务府总管,也就是皇宫、皇帝的大管家,负责处理皇室所有事宜,管理所有皇子、妃嫔、太监、宫女的吃穿用度;另外他还是步军统领衙门都统,也就是九门提督,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区司令员,负责首都地区的所有治安!除此之外,和珅还是一等伯,拥有皇帝赐予的爵位,他还是皇帝的儿女亲家!皇亲国戚!


我们再来看看刘墉,刘墉的最高职务是大学士,还是身处末流的体仁阁大学士,虽然说大学士一职已经位列一品,但是刘墉是从江宁知府的岗位上升任的,也就是说他是外官入京,并且只是一个省会城市的市长调入京城担任大学士。实在不能与和珅同日而语,如果和珅在官场排名第一的话,刘墉可能得排到30名开外,所以他只能暗地里反对和珅!


和珅和刘墉这对cp之所以被大家所注意,纯粹是因为电视剧刘罗锅的影响,从实际地位来看,刘罗锅差了和珅起码500公里,不可相提并论!


青年史学家


单就当时权利地位而言,刘墉是斗不过和珅的。和珅年幼时经历坎坷(三岁丧母九岁丧父),但是他也足够努力,年纪轻轻便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还通读四书五经。其仕途一路顺风顺水,人生最高峰时当到了领班军机大臣和首席内阁大学士,同时兼任三部(吏部、户部、刑部)一院(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等数十个要职,这些部门无一不是实权部门。其权势熏天,直逼皇帝,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也使得嘉庆帝对其对其耿耿于怀,生怕和珅哪天脑子一抽想当皇帝了便把自己拉下马,于是,他先下手为强,乾隆一死便马上杀了和珅。要知道,和珅死时仅仅是49岁,正是一个男人玩弄权术最炉火纯青的年龄。

而刘墉呢?一生仕途坎坷,几次靠父亲的蒙荫才得以重新录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逾65岁的刘墉才能和刚三十四岁的和珅分庭抗礼。而到了嘉庆元年以后,和珅势力如日中天,刘墉等大臣只能暗中反对了,明面上已经不敢和他叫板了。

但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和珅贪得无厌,其当官完全是为了自己,不管百姓死活。这样的官,爬的越高,跌得也越惨,他永远的记在了中华名族的耻辱柱上,其“史上第一贪官”的骂名遗臭万年。幸好,我们还有刘墉这样的清正廉洁的好官,他们在黑暗中默默地前行,纵使前方乌云蔽日,然而心中始终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地为民做事--抓贪官,办实事,为民请命……

所以,和珅和刘墉是无法比较的,一个是清官而地位较低,而另一个地位虽高却是十足的利欲熏心之徒!


豆浆盒子



冰镇汽水58729462


刘墉与和珅都是有大能力的人,刘墉在地方也是雷厉风行的封疆大吏。刘墉看人识人十分了得,刘墉进京后做官风格大变是因为看清了乾隆。可能是不喜欢像和珅那样做事或者是不喜欢又或者和珅只能有一个所以做了庸官,如果在雍正时可能是风雨无阻权威不二。



三山TALSOAB


按品级上来说两人都大学士,正一品,和珅兼任九门提督,刘墉兼任直隶总督,但清朝的规矩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都必须由满人担任,所以和珅要比刘墉高半级。由于和珅深受乾隆器重,在朝中地位大大高于刘墉。乾隆中后期由于挥霍无度,又要体现爱民,到处减免赋税,国库入不敷出,而和珅会为乾隆掏钱,深得乾隆器重,当时的阿桂、刘墉这些人不是不想搞和珅,而是搞下和珅谁来替乾隆捞钱,所以他们只能等,暗地里收集和珅犯罪证据,等到乾隆老儿嗝屁朝凉,一击毙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