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

林峰仪


我现在就是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已坚持三周。简单的分享下我的方法。

一 列读书清单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想读什么样的书,至少列出一个月的读书清单,这样就不会没有目标的乱读一气。

而且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有目的的选择书的种类,会让你读书更有动力。

二 读书三天,读书笔记用四天

读书最多用三天读完,剩下的几天用来打磨读书笔记。

很多人觉得读书需要很长时间,三天肯定读不完,其实3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帮你做到:

1.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一书中说: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才是主角。

因此读者可以选择跳读,略读,从书的任何地方开始读,所以,不要拘泥于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读。

你阅读的仔细程度是不和记忆程度成正比的,多半是读完了什么也没记住。因此,只选择自己有用的地方读。

2.看目录,先选取自己需要的地方读

3.分节奏的读,重要的地方仔细读,不重要的地方略读,甚至不读。

4.在书上做标记,重要的地方划线,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为你的读书笔记做准备。

三 写读书笔记

1.在书中选取写读书笔记的点,堆砌你的笔记的骨骼,觉得能写的都罗列进去,然后根据逻辑顺序排成1234点等,不要太多。

2.第二天,修改你的主要框架,在书上或网上寻找素材填充你的观点,或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更好。

3.修改。查金句,写金句,进行总结等。


有书博物馆


我这有3个亲试有效的方法供你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方法1(低级版):每天读1/7,平均30-40页

普通的书籍一般在200-300页,一周1本,平均每天三四十页,按照1分钟1-2页的速度看,每天有30分钟的时间绝对够了。不要说你没有时间,上班忙、下班累,晚上还要带娃睡。
大姐(哥),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没说一定要用“眼睛看”的啊。微信读书、喜马拉雅各类听书APP都有原文朗读的(不是浓缩讲书),就是专门为你贴身打造的。

那读书笔记怎么写?微信读书上有专门的划线、做总结等等,Kindle上有各种标注方式,你用纸质书看那直接拿铅笔做旁注就好了。

最后,读完一本书,打开电脑,开始将做的记录摘抄出来,一篇初级版的笔记基本搞定。

方法2(中级版):2-3天读书+笔记

你一定喝过咖啡吧,不管是现磨的还是水冲的,咖啡的味道是不是很香?在一个阳关如金子般洒满你身上的午后,靠着沙发来个“葛优躺”,舒舒服服的看本书,是不是爽到心痒痒?
啪啪啪~醒醒吧,谁有时间抽出1个下午的时间只看书,大家都很忙的好不好,推荐这个方法的人估计自己都做不到。所以,你需要的“短平快的集中阅读”,2-3天,每天1h,将一本书分成2-3次“集中读完”,建议安排在某个连续的两天的早上(早起一会)。

然后,某一天开始再抽出1h做笔记。为什么不当当场就做。sorry,我们不是天才,读完了书一般是会忘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1天后知识的忘记率是74%。

所以,你隔一天,或某一天再做笔记,相当于你把书“又读了一遍”。两遍书+1份笔记,这种学习方法,要比上边介绍那个高出50%以上。

方法3(高级版):读书大神都是这么“把书玩坏了的”

假如你率领10万大军围攻一座城池,请问你怎么攻打它。放心,你肯定能拿下的,你耗也能把它耗死。
你可以猛攻(方法1),就人顶人的猛打,伤亡5万,拿下了。

你还可以诱降(方法2),你对对方守将说“小子儿,快投降吧,我10万大军踏平你这小县城还不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的确,这法子有时候挺好使,对一些没啥干货的书籍(城池),分分钟对方就拜倒你在石榴裙下。但,总有万一,如果是个愣头青,就是不投降,死守怎么办,那你还得耗上几万人。

高手,都不是这么玩的,上面这些攻城手法是最后的选择,高手都玩“计谋”。熟读三国或者古代战争史的人都知道,先摔兵攻打四个城门中的3个,就留1个不打,专门让对方心存侥幸,赶紧出城逃跑,然后在半道上你设伏兵袭击,伤亡少、效率高、有水平,这绝对得点赞。

所以,真正的高手想一周读完1本书+写1份笔记。让我们为之点赞的方法是:先听别人讲一遍(得到、微信读书等,20-30min),知道这本书的核心点是啥;然后快速看原书,听懂的在巩固一遍,不懂的再细看;最后,写的笔记一定是自己不懂的、不会的。

这方法有啥好处?

  • 一是你自己看原书的时候其实是“第二遍”读书了,完全不陌生,对书熟悉的跟自己人似的。
  • 二是听+看让你掌握的知识点要多于前面两个方法。
  • 三是你写的笔记一般都是自己“不会的”,也就是说你一直在吸收心智,而不是重复旧知。
最后,高手这招是有前提的,得会“快速阅读”。这方法不难学,网上各种文章、技巧,建议去读一读基本“快速阅读的书籍”,3-5本下来你就学会了。

好使不好使,谁用谁知道。要是觉得好使就留下你的右手大拇指吧。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打开新的世界!

在下千城


关于这个问题,我推荐大家两本书,一本是《实用性阅读指南》


现在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都是巨大的,有心想读书充电,但是面对芒芒书海却不知道如何开始,拿到一本书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所以就这个问题,我推荐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

一、有效率地读书

1、带有目的的读书:既然要读书,就要明确读书的目的,无论是你消遣生活,还是丰富见识,还是为了挣钱而读书都可以,但至少要有一个目的,带着目的去读书,才能一直持有内在的驱动力,才能持之以恒;

2、有意识的输出:很多人看过很多书,但是回想起书中写的内容,确实一片空白,这也是因为不会读书导致的,大岩俊之给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有意识的输出,你可以把读过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把吸收的内容讲述给他人听,不管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有输出的过程。

二、边读边做笔记

1、如何记录读书笔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办法,例如小纸片法,折书角,日记本,划线,批注等等;

2、思维导图:这是非常伟大的方法。这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可以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他可以整理思路,大幅提高构思水平,提高记忆力,让人一目了然等诸多好处,非常推荐大家使用。

三、牢记读到的内容

1、找出最重要的20%:一本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有20%,所以你不比把全书都记住,但是你要找到这本书中最重要的20%。

2、艾斯浩宾遗忘曲线:反复阅读与一次性阅读相比,可以品尝到完全不同的“阅读深度”。

四、讲述中的内容付诸实践

读书,归根到底的目的是使用,如果只把学到的东西存放在大脑中,那和没有阅读的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一定要将书中内容付诸实践,并思考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差距。

读书固然是好,但切记,尽信书不如无书。


相遇书屋



一、带着问题去阅读。

读书不是必须从头读到尾的,只需要选择重要部分精读即可。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这本书中,提倡用“二八法则”来读书,即:

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所以在读书前要迅速找到想知道的那4%的信息,然后集中火力去阅读。

那么如何找到这最重要的4%内容呢?那就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带着问题去阅读,建议在阅读前先花20分钟做以下三个事情:

1、清楚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

2、概览序言、目录、后记等部分,大概了解书的内容;

3、确定问题(考虑深入阅读的目的)

当想好关于本书的“问题”后,再去阅读,大脑就会自动高速的想要去找出答案,这样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还能加深记忆。


二、辨识广度。

在《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这本书中,辨识广度即看书过程中,每次注视时,你可以对焦或辨认的字数就称为辨识广度。这个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的,先几目一行,再一目一行,再一目两行,循序渐进。

当你的辨识广度越大,需要注视的次数就越少,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少,阅读的速度也就越快。

同时还要改正阅读的陋习,比如眼睛从左到右快速移动来阅读,跳读,心里默读,想象。这些都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三、浏览、略读和精读。

在《高效能阅读:任何人都能实践的“完全阅读术”大公开》,提供了快速阅读的步骤:

浏览:即阅读前,先快速浏览前言、后记,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和框架。然后扫读目录,寻找关键词,选定自己该看的章节。

略读: 然后根据目录,对选定的章节进行略读,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辨识广度)来阅读,用便利贴标记出必须看的重要部分,找主题句。

精读:仔细阅读标记附近的内容,写下想法和创意,把书当作笔记本,直接在上面做笔记。

无论是浏览、略读,还是精读,都需时刻记住三个阅读要点,那就是“快、狠、准”。三次的阅读速度都要快,狠心舍弃不必要的信息,只看必要信息,抓取信息时要精准。


四、做读书笔记。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介绍了一种简单易学的读书笔记法——“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

在做笔记前,先写下这样三项信息:写笔记时的日期、书名、作者名。比如180101/《红楼梦》/曹雪芹,意思就是:2018年1月1号这天,我看了《红楼梦》这本书,作者是曹雪芹。

做笔记时是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在摘抄完原文的基础上,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包括以下两个要素:

1)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2)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即使是一句“好棒”、“有道理”也算做评论。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要坚持。我比较懒,随身携带笔记本又不现实,为了更好的坚持,我就用有道云笔记来记录的。


五、思维导图。

阅读时,最好边读边做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理清作者的思想观点,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可以作为读书笔记的补充。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介绍了三种快速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

1) 根据目录章节、标题和小标题等顺序来总结作图,如下 :

2) 根据自己看书时的要点内容来作图 ,如下:

3) 根据阅读目的及答案,自我总结来作图,如下 :

根据以上四点来阅读,一般的书都能一周读完,并做好笔记,记住书中内容。如果是像《辞海》、《中国通史》这样厚的书,那可能时间会久一点。


瑞宝2018


不请自来~先说说自己的情况:我目前产假在家,一个人独自带娃,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是看书的话,我这个月看了6本了,不过读书笔记暂时刚写了5篇。


我没有刻意去规定自己一周一定要至少看完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但是我不自觉里就完成了,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难的目标。


要做到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我认为主要在两个方面:


1、阅读动力

之所以看书比看电视、玩游戏更需要人耗费心力去坚持,是因为看书是需要“花脑子”的,所以要想完成这件事就必须有动力才行。

我看书是纯粹的兴趣,从小就爱书,但是看了很多也没记住多少,今年才决定看完书要写书评,进而知道了书评是可以变现的……于是金钱又促使我将阅读这件事持续下去。

你的动力可以是单纯的兴趣、可以是想补充知识、可以是想获得下一阶段的成功、可以是想变现……只要能促使你将看书这件事持续去做的,就是可行的~


2、时间管理

其实看书对时间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有十几二十分钟的空闲都能看上一两章。但是我自己的经验是不建议用碎片时间看书,因为每一本书籍都有完整的逻辑结构,短时间里的片段阅读实际上很难让人进入深阅读状态。但要进入状态,我认为半小时也就够了。

半小时而已,你至少可以在一天的工作生活中找到3个半小时,比如上班路上、下班路上、睡觉之前……时间不那么紧张的人当然会有更多半小时了。总之,将这些时间段找出来,并且固定为“阅读时间”。

这就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初始步骤啦,一旦有了专门时段,养成生活规律,阅读就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一周一本书又能算什么难事呢?


夜深了,有点犯困,答得不够严谨,见谅。


啊,说到这,看书别熬夜呀~~厚书一周看不完下周换本薄点的呗!


傅小白有点黑


好多人对于书,只爱买不爱读,好像光买书就能涨知识一样,就像报了健身班,手里拿着健身卡,好像自己就会瘦一样。


flag好立,但是也很容易倒,培养阅读习惯,重要的还是循序渐进,坚持!买书不会让你涨知识,手里只攥着健身卡也不会让你变瘦!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如果本身就爱好阅读,那么事情会变得简单。


先确立好要读的书,然后按照一周一本书去规划,分散到每天,每天哪个时间点去读,每次读多少,计划越细,落地性越强。


如果真正喜欢读书,可能自然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不用刻意的去坚持就能做的很好。最关键的就是把时间合理安排好。


那么如果本身没有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是一件比较被动的事,就要强制一些了。


可以给自己定闹铃,逐渐增强自控力,或者还可以用现在很多知识付费用的方式,打卡。


到朋友圈打卡,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以后,每天完成了就在朋友圈打卡,算是全民对自己的一个监督。


同样要有计划,有节奏的阅读,谁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阅读也是如此。


还有阅读的最终目的也不是看量,而是看质,一本书读完,你能吸收多少?在理解书中道理的同时,自己又能延伸多少?将多少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或者应用于实践,对实践产生正向价值。这些才是关键。


关于读书笔记的输出,这里推荐几种高效做笔记的方法:


1、如果对画画或者习惯书写,可以考虑用手绘思维导图,一是趣味性比较强,而是读写画结合,便于记忆和理解,这是我之前画过的一些导图:



2、线上制作导图的工具,比如xmind,可以逻辑清晰的记录笔记。



3、手机端比较方便的记录笔记的工具,比如幕布,石墨文档。幕布通过树形结构来组织内容,让笔记更有条理性。写好笔记,并学会整理,内容将更加清晰深刻,方便的分享,放大笔记的价值。



4、processon


使用此工具优势在于:


①笔记内容可100%还原课程详情,学费花的值(付费课程),可以随时随地复习,一个长期的知识财富。


②图文排版美观,主次分明,可以快速查找重点,学而时习之,方便复习,应用更高效。

③融入自身思考和内容延伸,举一反三,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见识,实践快速见效!



以上,希望对爱好读书和想要培养读书好习惯的朋友们有帮助,也欢迎更多朋友的分享,感谢~


小渠商机APP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是陈问禅。


想要做到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其实无外乎有充足的时间,花时间认真去读去写和另外一种方法集合零碎的时间挤出来读一本书。


有充足的时间最好了,那样就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读书,这样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要有毅力,只要不是那种一点儿不喜欢读书的人,一般二三十万字的书,一周完全可以读完(当然杠精说的政治和律法或者语言学类的书籍不在内)边读边写,读完了在梳理一下自己做的记号,回忆一下,差不多就可以整理出一份读书笔记。


另一种是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读书!



这是一份八月份我计划读的书单,就是利用零碎时间来读的,

实际上这计划的六本书我并没有读完,其中也就《增长黑客》和《故事课》看的仔细,《行动力》,《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稍微的翻看了,《如何才能不焦虑》看了一半就差不多知道内容了。


有人可能问我了,你不还是没有达到一周一本书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看下面这个图,我还读了其他的如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单读17:人的困境》《互联网白手起家创业录》这几本书,总体来说本月我最少认真的读完5本书!



那我是如何做到的呢?说实话是挤时间和利用方法!


第一个挤时间:上下班在车上,公司午休时间,回来吃过饭,晚上睡觉前都是我读书学习的时间。


第二个利用方法:快速阅术(当然这个方法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用)略读,跳读,先读目录;带着问题读书等等;具体的方法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同样的方法),有些大神一年可以读五百本,我才一百多点。


不过可以推荐一些阅读术相关的书籍,我全部都读过:

1.《这样读书就够了》

2.《实用性阅读指南》

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4.《好好学习》

5.《学会学习》


这些书籍可以解决我们:

1.读与记的问题!

2.怎么选书的问题

3.怎么坚持看书的问题

4.没有时间看书怎么办的问题

5.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为你选书,推书,我是陈问禅关注我一起阅读。


花花大宇宙


每一件事情如果要坚持,或许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像读书这件事情。如果你不是真的喜爱阅读,或者说你每天忙得的热火朝天,回到家后只想躺着刷剧的话,这对你便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是很难并不代表做不到,前提是你是否有这个决心要坚持做到。如果你只是心血来潮,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们都知道,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但是像读书这件事可就不是了,既然选择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那需要就是21周了。要说面对忙碌的生活要如何做到每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难。

首先,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的部分总还是有的。再说,即是你忙的热火朝天,也总能挤出时间来学习的,只要你想,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如此我们就要讲到时间管理了。

对于工作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管理来好好将自己的工作归类从而更加合理的去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四象限管理将工作分类),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减少加班机会。

要知道,很多人没时间学习都是因为工作占去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所以说,管理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尤为重要。


其次,就是在自己工作之余同样做好时间管理,比如早上早起,阅读也好,运动也罢,总而言之利用早起的时间让自己打起充足的精神去迎接自己接下来一天的工作。

下班准时回到家(也可以去到自己喜欢的环境)每天利用一两个小时进行读书计划,在阅读的同时如有好的句子或者是自己感同身受的句子或词语将它们标记,或者摘录在自己的阅读笔记本中,并同时附上自己的感言。

如此坚持每日都做,一个星期一本书其实还是很容易的。至于读书笔记,那就更是容易了,对于一本好好阅读过的书,平时还认真做了笔记和感言的,最后总结一下笔记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的。


还是那句话,一个习惯的养成是不是难以达成,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真的想去做,是否真的有决心要将自己做改变。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每天读书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我们是不是愿意花时间让自己进步,更或者说我们是否宁愿躺在床上刷剧也不愿意拿起书和笔。

当然,人各有志,做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自由,只要自己觉得是合理的,快乐的,做什么,怎么做,其实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你喜欢,那就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变成那个你最喜欢的人的吧!


梦归秦淮


1.确定阅读主题。主题阅读可以初步建立该主题的体系,而且多本阅读融会贯通,速度也快。

2.找书单。在网上百度主题书单,结合豆瓣评分,整理出一份待读清单。

3.找好电子版或纸质版。提前做这项工作可以节省阅读时间。

4.每天安排出时间阅读。早晨,午休前,睡前,所有玩手机的时间用来阅读。

5.如果能有大片的阅读时间就更好了,一个小时,一边读一边记笔记。如果是工具书,笔记可以试试洋葱阅读法的九宫格笔记法,上手快,能有效预防读过就忘。如果是虚构作品,那就好好沉浸在其中吧。

我这星期用三天业余时间读完唐纳德的《奥黛丽赫本》,在公司能用的空隙时间都拿来看书了,感觉真好。晚上一边泡脚一边读书,很舒服。

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用心去做,就能完成。



沙发蝴蝶


每个爱读书或者想读书的朋友们,我推荐大家刚开始一定去看一看《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帮助非常大,可能你看完这本书之后,你自然而然不会再困惑,你也知道如何去阅读一本书,如何写读书笔记了。

作者告诉我们认真选择每一本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书,然后真挚地与每一本书对话,努力从书中学到知识,这才是聪明人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完整流程分为:选书,购书,读书和活用,只有做好这四个步骤,才能让书中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思想,

关于如何选书:

第一:随想笔记,记录下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点滴,比如你看到了一个创意性广告,你觉得很不错,那你就记录下这个广告的题材,然后查阅关于此内容的书籍。

第二:列购书清单。作者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的去逛书店,随时把你的购书清单携带在身,每一次去书店都是要有目的。

第三:关于日常各种杂志剪报,可能平时你看到还不错的报纸,把你感兴趣的内容剪下来,收藏然后搜索同类书籍。

关于购书:

再去书店之前可以现在亚马逊之类的购书网站上搜索一圈,选中基本感兴趣的书加入购书清单,有了这一步,就可以直接拿出清单判断那本书更值得买,也不用在担心在实体书架前迷茫了,这就好比购物之前先了解下冰箱里的库存,在列好清单去买。大大缩短了在超市闲逛的时间,而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原理,却很少在买书时候想到这个方法。

关于读书:

如何读一本书,让自己不仅仅限于读的层面,而能加深理解,深入思考,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呢。

作者告诉我们每本书至少得读三遍,

1. 通读

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 重读

读完第一遍之后在读一遍,重点读折角的那几页,如果你依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 . 标记

在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你觉得哪些内容确实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好记号,然后把你觉得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上即可。

关于读书笔记

1 “葱火锅式笔记”

第一步就是写上日期,比如181125这就是表示18年11月25日。

第二步就是摘抄和写评论,你用记号笔做记号的东西在反复阅读几遍,经过筛选然后摘抄,摘抄完一段,留出空白位置,写上自己的评论。摘抄部分用⭕表示,自己观点用★表示。

2 . “剪报式读书笔记”

把书腰剪裁成适合笔记本的形状后粘贴在笔记本上,书腰上面不仅印有提示书中内容的关键句,还有作者的照片信息,贴在读书笔记上帮助你加深印象。

3 . 学会做思维导图

每读完一本书,开始试着做思维导图,从为什么要去读这本书,关于这本书的主题,论点论据等。一一做出来,然后如果条件允许将自己做过的思维导图打印出来或者夹在书里或者粘贴在你的读书笔记上。都很方便你翻阅时快速回忆起书里面的内容。

这就是我自己的阅读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