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跟认识论有什么区别?

封符1


这种提问存在含糊与明确,所针对的概念不明确。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

本体论: 本体论的运用要按着什么概念去解释才是最合适的,而且本体论所对环境和空间还有物质与人的解释也有其不同的论述和内在的联系性。本体论要是针对宇宙来解释那其内容的论述就与其它更是有所不同,它所涉及的意义有着唯心和唯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本体论本身就有着唯心论者意义,这是人本身对知识科学性质意义掌握的问题。本体论的宇宙性质是科学性质的,但如果在人身上那就存在唯心和唯物的极大矛盾与联系性。从大宇宙来说明本体论那么本体论就是物质世界性质本质意义,宇宙空间性质意义及其特性本源。

认识论 : 认识论和本体论有着载体共性意义,也是矛盾对立辩证关系,其所对的载体意义本身是否在本质意义认识的呈现给予正确反映与论证关系、这种本身存在的辩证关系正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共同性质关系。认识论就是对物质世界,自然科学,人,以及其他知识所有掌握的科学性质正确的认识结论掌握,这才是认识论真正意义,也就是认识论。

根据上述、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区别就是物质本质意义存在的镜映,必须有另一物质进行载体式的意义论证才会实现性质意义反映,它们的联系也是共性载体意义的。

此篇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此篇也没有进行材料咨询,缺少材料的证明,全靠自己理解进行的论证。如果有异议那就请见谅!


走路了


“本体论”顾名思义,探讨“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认识论”顾名思义,探讨“如何认识万事万物?”

一般可以从“本体论”中,进一步发展出“认识论”来。

中国古代的本体论以“元炁论”最古老,伏羲氏“一画开天”,就是“宇宙统一场炁论”。还有一些原生态的“拜物教”,对金木水火土、太阳月亮、植物或动物的“图腾崇拜”,都属于原始的探求宇宙生命起源的“本体论”。

后来发展出较成熟、抽象的“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修身修真”文明,主要成就收集在《黄帝内经》《本草》等书里。

儒学的“本体论”以《易经》为代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从伏羲氏“炁一元论”中发展出“心性本体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其实后来的“禅宗”就是从易道心性发展出来的,心学也是如此。

老子“道”的提出,是中华本体论的最高度,对于这个宇宙万物的起源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不仅仅是“规律”的意思。

庄子有句话说得好,“通天下一气耳!”说的就是宇宙“炁一元论”。

西方古希腊有所谓的“单子论”,对万物起源于水、火、流体的推论,较抽象的是柏拉图的“理念论”,还有后来学者总结的“四因说”。现当代的“存在主义”是新式的立足现代的“本体论”。

“认识论”比较靠谱的起源,该是朱熹对《大学》“格物”的研究。“人心莫不有知,事事物物皆有其理”,兴起从外物研讨事物“真理”的新路径,后来他的著作被传教士带回西方,催生出了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等,主要研讨“知识如何可能”,即给知识立法。

对于宋明理学在世界认识论史上的地位国人认识不到位,此为我的推断,但我相信理路就是这样的,只不过被人为遮蔽了。

拿王阳明心学“四句铭”再阐释一下这个问题。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第一句说明,王阳明心学本体论认为天地万物源于,“无”、“道”、“无极”,“易有太极”创生天地阴阳万物,属于传统的易道文明系统。不同于西方寻找万物的“始基”,而是“道生论”,与存在哲学可以互读。

心学的认识论即“格物致知”,是一种“人生论”,从生命体验中“体认”事物之理。也是可以发展出西方的那种实验科学的。

现当代的哲学研究已被应用学科,比如心理学、生物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代替。本体论在当代的最新发展就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认识论以波普、库恩的“科学哲学”为代表。都有非常出色的理论建树,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乐活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学术共同体,一起学习,共勉!


乐活光阴


举例来说:人类的本体是情感,情感是一枝永不凋谢的花。若将花看成是不变的本体又不妥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不存在所谓的本体。因为,本体是永远不变的变化。

不变中有变化,变化中有不变,即老子说的“似或存”、“似万物之宗”就是所谓的本体。本体是有着必然的,不可取代的,永远存在又永远变化的东西,没有了它事物的性质就发生改变。

如人类若抽离情感,人就失去了作为人存在的意义。所以,本体也是万物固有的变化。作为实践者不必去探研所谓的本体,它与现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真正与现实有意义的是实践,实践产生认知,认知是思维的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用理性组合去构成目标和目标实现的路径。

反过来,目标的构拟和实现需要理性的思维,理性的思维来自实践中形成的认知。然后用行动去实践目标。人之所以能从反向构似目标,也能从正面实践实现目标,就是对事物的高度认识。

简单的看这就是本体与认识论的区别。


孙宇庆


本体论是:探索内部规定性,就像人,无论在什么环境,场合,都需要按一定的周期吃喝拉撒,不受外部因素影响,探索对象本身自在的东西,认识论是:对世界观的本源探索,从混沌的世界中探索发展顺序,就像早晨起床,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探索的是过程顺序,或存在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