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本书一直被你奉为经典,读完一遍还想再读另一遍?

Avril--aili


可奉为经典应一读再读的书有很多,如《易经》、《论语》、《道德经》、《庄子》等等,这些书实在太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国人的智慧源泉。但有一本书我是认认真真读了几遍,并用笔认真做了批注的,那就是王阳明的《传习录》,阳明先生的思想我现在仍然理解得不够透彻,但在生活、工作中的启发很大。

知道王阳明,最早是大学学政治课时,他是作为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被批判的,与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一起被定到哲学史的“耻辱柱”上的,是我们深信不疑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敌人。其被批判的最著名的言论就是那段“花”论:“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那时,思维单纯,心想这不是脑子进水了吗?明目张胆的欺负我的智商吗?直至中年,阅历渐多,才逐渐明白阳明先生所谓唯心主义的精髓所在。后来,又经量子理论的学习,更加怀疑是否物质真的是第一性的问题。

阳明心学渊源是孟子性善论,秉陆象山之传承,而集儒家学派之大成,对程朱理学提出质疑,直接结果就是解除了理学对思想的禁锢,极大解放了中国人的个性。其核心思想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

一个是知行合一。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对理论起反作用的认识完全不同,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意思是知与行完全是一回事,是一体两面,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二是致良知。良知是存在我们每个人本心的,良知未显,只是私欲蒙蔽而已。只要抓住我们的良知,做事就会有一个主宰,不会忙乱混沌。

正因为阳明心学的博大精深,所以《传习录》才值得我们一遍遍去研读,慢慢领略其精神内核。当然,《传习录》只是王守仁的学生对老师言行的记录,精髓虽在,血肉不足,要想深入理解其学说,还需进一步研读《王文成公全书》。



鼓刀而歌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上初中时看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并没有经常拿出来翻看,可是里面的内容经常让我回味。

那个艰苦的时代,少平的乐观精神一直深深的打动着我。他成为一名矿工后,并不觉得每天一身黑是很苦的事情。做为一个有文化的青年,他很快的融入了矿工的生活。当时有一个细节的描述,当时很多工人们住在一个大平板铺上,有的人去外面小便回来,从他头顶迈过时,有东西滴在他的身上,他并没有抱怨,而是不轻意的擦拭,就当没发生过一样。而当他做为优秀者到城里接受表彰时,车上有些人瞧不起他们是矿工时,他也有自己的回敬方式,向着窗外吐了一口痰。

当他的爱人因事故去世时,他从悲痛中走了出来,接受生活的挑战,不抱怨,低头前行,因为生活总是要继续。这不正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吗?生活不如意又如何,我们低着头做就好了。


虚度时光读吧


第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大家都很熟悉,讲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这本书绝对是影响我人生的第一本书。

想当年还是上初二,我一个同学特别喜欢书,我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经常上他们家去蹭书。有一天在他家发现了一本厚厚的黄铜色的书,就像下面这样

因为当时在农村,我估计那本书也不是正版,网上找不到相同的照片了,大家先凑合看。

大家都知道路遥的作品,最出名的就是“平凡的世界”,但是字数太多,我是先看的“人生”等其他文章,最后才看的“平凡的世界”。

刚开始看这个故事,还没有怎样,但是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就不自觉得带入进去(也是因为书里面的情节跟我现实中的家庭情况有一点重合),尤其是看到少安那样的努力,少平也为了家庭努力工作,更加看到了兰香在考上大学之后家里人的反应,感同身受。

所以我就立志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当时的成绩虽然不错,但是在一个小乡村里的初中成绩好能好到那里去,所以在考上高中之后,真的是很认真很认真的在学习、复习、考试,循环往复,甘之如饴。

虽然最后没有考上全国排名前几的学校,但是那段奋斗的日子一直是我的财富,在我心里面一直忘不了,也一直不能忘记“平凡的世界”给我的震撼和动力。

第二本书:沧浪之水

这本书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沧浪之水》是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作者是阎真。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志青年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如何奋发图强的故事。作者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空怀壮志、无职无权的苦,时来运转、有名有利的难,在真切地展示他的人生旅程的同时,也把困扰他的人生难题一一解开。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似在欣赏小说,又似在体验现实。

这本书是我在大二的时候读的。

上了大学,免不了游戏、泡吧,整个人就像是在经历了一场苦战之后故意放松的状态。也没有什么目标,就感觉上了大学就完成了家里人的期望,不再努力、不再奋斗,坐等毕业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就是在那种状态下,结识了“沧浪之水”这本书,给我揭示了大学毕业生的残酷遭遇。书中的主人公池大为在经历了生活的挫折之后幡然悔悟,真正的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态度,不再是努力抵触他们,而是慢慢的接受、融入他们,生生把棱角磨圆了。

看到书中人物的遭遇,对我这种没有经历过社会考验的人来说是相当震撼的,记得当时看完书,整整发呆了一天。

像我这种出身微末的小人物,在这个社会中如何立足,如何往上爬,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想了一天之后,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了,所以就积极地投入到兼职的事业中去了。虽然兼职的工作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至少比我在大学里玩游戏强多了。

而且,经过兼职,与人接触,慢慢改变了我不善言辞的毛病,不是以前那种两脚踹不出个屁的人了。


以上就是我觉得经典的两本书,推荐给大家。

如何你们还有什么经典的书,也请积极留言推荐给我,谢谢。


观星阁主


感觉又要被《平凡的世界》刷屏了,但隐隐间总感觉到那个平凡的世界已经不是当下这个世界了,真要说路遥的经典作品我更为推崇《人生》,《人生》看作是《平凡的世界》浓缩版也未尝不可,但浓缩的真的是精华呀!

如果是男孩子,安利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有的人会看到自己的初中,有的人会看到自己的高中!如果你说里面根本没有你叛逆的影子,那恭喜你,你的16岁一定平淡的乏味!

如果是女孩子,安利看萧红的《呼兰河传》,男生女生区别真的是这么大,这一部作品带有几分作者自传色彩,童趣、童真、童稚!女孩子特有的那种烂漫,都可以在书里面找得到!

如果是初中生,不可错过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中式的爱情,生活流浪的向往,阶级斗争,个人奋斗!美好的女孩子,勇敢的大哥哥!书里面都有!

如果是高中生,那你可以看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难以想象的悲哀生活,独特的文字节奏美,这时候文字的美不再是里面的自己,里面的黄金屋,里面的颜如玉!还有文字特有的呼吸韵律!

如果你是大学生?那你可以看看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西望毛草地》,了解知情的生活!同时还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你必须明白,在文学史上有那么一个浪漫的、无奈的、美好的桃源时代!

当然大学生可不能只看一点儿书,当你大二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北岛的《波动》,也许你看不太懂,也许你看不下去,但你试着坚持一下呢?然后看《伤痕》、《班主任》,这时候你开始隐隐困惑,这是什么年代写下的作品?为什么充满了血泪的控诉?嗯!如果你不是文学爱好者,你只需要知道那是在70年代后期的作品就够了,那个年代的文学是受害者的呻吟!

同时这时候你开始不满足于看纯文学的作品了,你应该从大刘的《三体》开始,进入另外一个绚丽的世界——科幻世界!

接下来就是大三了,你开始困惑为什么会是莫言得诺贝尔奖!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莫言?相信我,别跟风,太早了你看不懂!太迟了你看不下去!大三的年纪刚刚好,拿起莫言的书本,从《透明的胡萝卜》开始,然后是《蛙》,接着是《丰乳肥臀》,还有必须看《红高粱家族》!看到这里,你已经开始困惑,莫言的文笔似乎和原来看过的都不一样,虽然他讲的故事有点难以接受!没错,莫言的文笔和原来看过的都不一样,他文笔具有创新性,开创了东方特色的幻觉现实主义!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质疑莫言获奖,为什么那么多人嘲讽他,批判他!这时候你明白了,那些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有个人获了奖,然后去看他的作品,最后发现:“真TM难看!”就开始骂了:莫言凭什么获奖!

大三还得抓紧时间,别急着进入大四,因为你还有东西没看,中国版的《百年孤独》——《白鹿原》,你要耐着性子看了,就在大三那个暑假,当作是送给自己大四的一个礼物!

进入大四了,也许你可以看看《百年孤独》,远在拉丁美洲的100年沧海桑田!宏大的画卷你在《白鹿原》中已经见识过了,所以想来你不会对《百年孤独》有太大的抵触,反而隐隐中还有着期待,但你必须更加地耐住性子,沉下你的心!啃书,到这地步才叫啃。

接着你要实习了,你要准备考研了,哪有时间看书呀!但卡夫卡这时候可以满足你的胃口了,从《变形记》开始,一众短篇!睡前一篇!毕业前,你可能可以看得个七七八八!

最后,你走入了社会!好,你根本不会碰书了!

当然,如果你真的是这么一步一步看书长大的,你进入社会之后也不需要别人给你推荐书了,你知道看什么书,你知道什么时候看书,这些都是已经融进了你的血液里的了。


系辞书舍


首先,先正面回答你的问题,“道德经”是我认为的经典,买了一套原著加翻译,没事的时候,烦恼的时候,炒股失败的时候都会拿起来反复读一读。

道德经是谈天道之书,结合天道而谈人事,大至国家治理,小至个人修养,无不一针见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很多长寿的人是作家或者哲学家,想一下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人把人为何而活想明白了。人这一辈子,上苍不会把所有的好运幸福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个,得到爱情的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的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的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的未必一切都会拥有。人生的幸福更多的来源于内心的风景,生死与花开花落一样都是自然的规律,天地之间精气聚集才有了人,人最后消散化为精气重新回归自然。

相传,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后老子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此五千字。而后老子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留下的只是关于老子的传说。”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道”。

讲个道德经经典运用的古代案例。说起中国的“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是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杨贵妃(羞花)四位古代女性。可大家是否知道她老公范蠡,一个大富商,红顶大商人,相传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勾践论功行赏,范老板原本可以获得高官厚爵,可以他并不在乎,只带了美女西施,驾一叶便舟,飘然于太湖之上,这正是道家“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风范。


一介书生Bruce


王阳明的心学经典《传习录》可以称得上我人生道路上最大的良师益友。


王阳明是明朝中叶最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学家。他是心学学派的集大成者。“立功立德立言,”被世人称为真三不朽。心学在王阳明之后,因其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现实意义重大,因此广为流传,倍受后人推崇。至今学界有一个定论就是“两个半圣人”,将王阳明和孔子列为同等的地位,实为对王学的肯定和褒奖。


《传习录》主要记载了阳明先生,生前教育弟子的语录和部分学人的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包括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



抛开《传习录》那些复杂深奥的哲学理论。对每个普通人而言,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生活意义,姑且从三个小的方面浅谈一下对我个人生活的影响:

1、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2、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对于阳明心学而言,这属于还是没有深刻认识。知行合一,才为处事的根本。只有当我们深刻体会并切实去实行,才是我们人生的根本。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轩辕氏论经典


对我来书,这本书就是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

我推崇这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1,这本书很通人情世故,是真正开启人智慧的书。

学问,不是指的知识和文章,学问好,就是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有可能这个人不认识几个字,但可以说这个人很有学问。

这个观念在本书中很明确,也很通达。也的确是生活中的真实现状。

2,这本书是一部教育经典。

《论语别裁》当然是讲解《论语》的一部书,但这部书对《论语》的讲解,有别于朱熹版的讲解,很符合现实社会的一些内容。尤其对于《论语》原文的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自小学习的解释就是“学习一种知识并且经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才是君子。”这显然是违背事实的,放眼看现在的孩子,或者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对于学习的知识,经常不断地复习,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不是,都是很被动的,都是因为要考试才复习的。人如果得不到理解还不能自己肚子里生气,否则就不是君子。

《论语别裁》的解释则是很通达的。而是从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看人生、待生活。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能读给中学生听,我想这部书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师!

3,这部书是一部历史书。

《论语》本就是孔门弟子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学习历史是为了更能明白现在。观古察今、观人察己,这部书,南怀瑾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读者带入了一种这样的境界。

4,这是一部开启人智商和情商、连接理论和现实、提高个人修养的一部书。

这部书融历史、教育、哲学、宗教、艺术、管理等多个内容。《论语》本就是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论和一些事件,里面再现了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和师生之间的小故事,南怀瑾先生有结合现代的生活和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予了很多通达世情的讲解,读来不自觉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愈加深刻、对孔子教育的理论和实际也更加透彻,从孔子和弟子们的待人处世方面也更是有了很好的榜样力量。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没有第二部可以和《论语》相比,由于一般人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不那么容易,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对读者理解《论语》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一部综合性极强的经典。很难有第二部书可以与之相匹敌。

这部书的好,只有读过才能有深深的体会!我现在进行的是第四次阅读。


快乐庭院


读了不少书,真正全部读完的不多,从对我影响较深的仍在反复阅读思考的书有三本,其一本是《第五项修炼》,使我明白了任何一项决策都有延迟效应,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第二本是《混沌与分形》,使我明白了一个稳定的周期系统也会产生复杂的变化,导向另一个稳定的系统。不同的起点会导向不同的终点,终于明白了模仿竞争对手或消失或永远停留在模仿过程中。第三本是《周易》,在日月年乃至五星北斗七星等不同时空维度的周期运动变化是如何化生万物,主宰人类命运社会变迁的,不禁感叹自然与社会如此同体同构,象数理如此微妙和谐,古人智慧如此跨越时空。由此越来越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定会积聚到足够的能量,完成从量到质的跃迁,在新的时空轨道上继续修炼,或跃迁,或维持,或跌落,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力和获取的能量。


山语间云


这里推荐的是一套书,可能很多人没有读书,并不太熟悉。

这套书就是毛主席的《毛泽东选集》,这套书是毛主席思想的全方位的收集描述。

这套书中的《实践论》《矛盾论》《反对本本主义》《论十大关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雄文名篇更是我们学习一生,研究一生,用一生去实践。

这套书详细记录了毛主席思想的真正实践,值得我们学习毛主席的思想如何去实践,毛主席的思想在这套书的字里行间都有浅释。

我们知道毛主席的思想精华就是:实事求是。

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有时候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或运用这个精神。

我们不能真正的深悟其中的道理,我们就没有办法活学活用,我们在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那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偏离问题的真正的本质。我们偏离问题的本质我们自然就没有办法真到解决问题的钥匙,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万物唯一不变的宗旨就是:变。

既然事事物物都在变化,那么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变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只有通过这种变的观点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向问题的核心,我们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毛主席的实事求的思想的精华就是求变的思想或动态的思想看待问题,因为这种观点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这也是毛主席一生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教条主义的原因。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是喜欢使用经验主义,我们的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让我们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优先考虑之前是怎么解决的,而不是真正的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问题的思想。

我们就是在经验主义的解决方法中偏离了问题的真正本质,那么我们的解决方法自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问题与方法就像锁与钥匙,找到真正的钥匙才能真正的打开锁。


止一,静笃以此为记。

喜欢,王阳明,请关注,驯服黑夜。回复:“王阳明心学”关键字,就可以加入群聊。欢迎留言评论点赞。

用户58958619245


反复阅读几能成诵的书我从96年以来读了不只一本。96年以前读基本上是找到有兴趣的有关政文史哲的书就读读试试,有的读不懂就放下,有的读一半读不下去了。但96年丙子年,子对我来说是变,丙对我来说是升级。这一年在过往阅读思考十四五年的基础上突然领悟了很多东西,理论思维水平提高了,当年工作不忙,读了几十本书,到秋季对哲学、文化、管理、历史有了自己的概念,对结构的哲学意义有了思考,于是把觉得与形势、结构、局有关的孙子兵法找出来,从头读到尾,然后一篇文章读一周,诵读。这样读了三四个月,基本成诵了。

这本孙子兵法读完后,这种阅读法上瘾了,97年转念一想结构还可以拆,照析除的思维往下推论那就应该没有结构了,于是把觉得与这个思路有关的道德经找一本,反复阅读,几能成诵,读了半年!

97年秋冬再找到金刚经、心经反复阅读,金刚经大概读了二十遍,诵了一两百遍。不过,不算成诵。之后两年多不记得有其它书反复诵读过。只是找了些百家的书浏览。

过两年以后,庚辰年,觉得除了文字的应该往更有可检验更有逻辑根据的东西上找找。于是开始读命理方面的书,读了基本常识,排了局,开始找命理经典,如滴天髓、子平真诠、穷通宝鉴、渊海子平等,其中滴天髓文字优美述理精深,就把滴天髓又反复阅读几能成诵了。之后十年间基本研易,六爻、风水、奇门、紫薇、六壬、太乙都排过局,但都演算实践没精力,就只把六爻、风水系统学习做了演算与实操,各读了不下几十本书,其中增删补易黄金策文字精当,反复阅读了几遍。

2009年2010年以后读了两本中国哲学史,突然感到儒家这么重要的文化思想了解还太少,而且过往大学、中庸虽然读过,但中庸没读懂,就重新读四书,四书反复读过几遍,读了一些今人的相关论儒的著作,就开始读五经和荀子、春秋繁露。但都反复读还没时间。目前五经中读了几遍的就是周易了。以金景芳本为主,也读了南怀瑾的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觉得与其它经典比还是易经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经典最高水平,就算未能解透,但其卦象、爻象的排列与卦辞、爻辞的一体性,其思维水平无疑也为世界文化中最令人起敬的文化经典!而其系传中的思想与儒家其他典籍串联起来,才明了儒家思想的根柢在易经,难怪儒家经历两千年文化激荡仍然是中华文化最有主体文化意义的思想文化大系!至今高山仰止,值得重新挖掘,为中华为世界提供文化资源找到人类文明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