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隨著昨日盒馬菜市的開業,3月份侯毅所說的《2019年,填坑之戰》正式拉開序幕。而之後盒馬又會有什麼大動作,將在新零售上如何發展呢?也許從侯毅的演講當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侯毅說,“去年有文章說侯毅把大家帶進了坑”。如今盒馬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受很多消費者喜歡,但同行者的日子卻是不好過。在去年,永輝業績承壓,最終選擇將超級物種剝離上市體系。而其他新物種,也大多不再堅持“超市+餐飲”的固定模式,開始根據自身優勢能力進行調整。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另一方面,在消費萎縮的大背景下,精品超市,生猛海鮮的市場有多大?我們看到更接地氣的業態脫穎而出,騰訊投資了誼品生鮮,生鮮傳奇也受到資本追捧。

盒馬有阿里投入巨資以及人才、技術支持,有馬雲的不斷背書,侯毅從零開始不斷試驗,才造出這麼一個新零售標杆。盒馬開店迅速,在中心城市模式似乎已經被驗證。卻難以走出北上廣,整體盈利情況也撲所迷離。而傳統商超深耕行業一二十年,也並非盒馬幾年就能全面能超越的。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內、外因之下,盒馬也要變化了。盒馬在2018年12月時表示要回歸“理性擴張”,並在武漢開建其全國物流供應鏈網絡,計劃以此扎穩內功。然而,近日侯毅為盒馬做出的最新調整是,要填新零售的坑,並且快速開店。

那麼新零售要填的坑有哪些呢?

|包裝食品是否有競爭力

全包裝食品銷售在發達國家是很普遍的,但是在中國的超市行業還不普及,除了精品超市以外,盒馬是第一個推出了全包裝食品的。當時的爭議很大,今天爭議依然很大,因為包裝食品一經包裝,它的成本是大幅度增加的。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在核心城市,在對時間要求更高的年輕群體,他們是希望包裝食品更乾淨、更方便的,他們願意為這個包裝付出額外的成本。但是在很多社區、很多郊區,其實對包裝食品還是受到一點的限制。

所以今天來看,是不是一定要用包裝食品,我們還在思考。

|大海鮮還性感嗎?

曾經盒馬在開出第一家店的時候,我說我們很幸運,我們找到了一條跟其他超市大賣場的差異化之路,因為超市大賣場沒有人自己做活的海鮮。正因為盒馬學了臺灣上引水產,我們把它的方式引到超市來。我們堅持住了,把大海鮮做下來。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事實上,消費者是喜新厭舊的,很多東西都是會吃厭掉的,吃膩掉的。所以今天的盒馬大海鮮,雖然還在賣,但是早已經不是主力商品了。老百姓更需要的還是自己每天都可能要用到的活海鮮。比如說前段時間的梭子蟹、馬上要上市的小龍蝦,或者前一段時間做的大閘蟹等等。最終老百姓需要的還是已經形成長期消費習慣的這些活的海鮮。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所以,如果你以為放幾個大海鮮就能帶來整個市場,這很難。因為市場是在變化的。盒馬也是在與時俱進的,雖然今天大海鮮還在賣,但是已經不像過去幾年那麼搶手了。今天如果還去做新零售賣大海鮮,基本上有效期一個月,一個月以後大家就會說這個東西沒什麼好吃。

|創新是否足夠?

有無數人在學習盒馬的餐飲——餐飲跟超市聯動。餐飲成為了新零售的標配,我想大家一定是酸甜苦辣、各有各的收穫。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對於盒馬來講,餐飲這樣一個標配,它的價值怎麼來體現?它的坪效是不是最科學?我們今天也在反思。

在市中心做餐飲很好,因為中午有大量的人群會來吃飯,但是到了社區,就會發現週一到週五,中午餐飲生意很少的。所以這個時候在哪一類商圈的店要高配餐飲;在哪一類商圈的店,要低配餐飲,就成了必須考量的問題。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對盒馬來講,精細化運營就需要去考慮這些東西,否則就會出現新零售的坑。

|盒馬鮮生是不是最佳的商業模式?

生鮮是高度區域化的產品,跟當地人民的消費習慣密切相關,全國店型一樣會出大問題。盒馬要從“copy不走樣”回到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商圈,做符合當地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的店型和商品結構。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所以,今天的新零售絕對不是一個版本,今天的盒馬鮮生也絕對不是一種商品結構就夠了,而是要因地制宜回到零售業的根本。有個最基本的理論叫定位理論,針對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商圈,要去做符合當地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的配置。

候毅在演講中說到,做了三年盒馬之後,我認為零售填坑之戰,就是要回到零售業的本質、回到定位理論、回到品類規劃、回到價格策略、回到精準營銷等等。這些理論不管是做電商也好,做線下也好,做新零售也好,都要走回的原點。

盒馬或與會通過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1、盒馬菜市:建立在社區等更接地氣的位置,引進了部分散裝系列,同時取消了餐飲。這是因為餐飲在社區店裡面其實坪效很低。另外,還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品類,就是新鮮製作、現場銷售。

2、盒馬mini店,主要把活海鮮、冰海鮮放大;同時引進了現制現售品類。

3、盒馬F2,“便利店+餐”模式的店,是圍繞office商圈的人群,解決他早飯、中飯、下午茶的問題。

4、盒馬小站,把前置倉的某些功能跟盒馬某些功能再次組合以後創造一個新的業態。

從此次演講中,我們瞭解了盒馬今後將在新零售上如何發展,同時也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新零售的本質。

第一,新零售的銷售效率

大家都用手機購物過,它的購物便利性要遠遠高於到店購物的便利性,想找一個商品,搜索一下就可以了,它的銷售效率是最高的。這裡我們認為它有幾個核心要點。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一個是多線上渠道。以家樂福講,他們會在所有APP都上線,所以它的庫存可以在多個銷售渠道進行銷售。

第二,數字化的精準營銷

你要知道你的商品要賣給誰?怎麼賣?他的接受能力是多少?正確的劃分消費受眾群,是新零售最為關鍵的一步。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正如盒馬推出的一個豆漿產品,原來250毫升賣2.5元,後來我們做了750毫升的家庭裝,賣10.8元。這個豆漿從出來第一天開始都是供不應求的,每天搶完。

成功的把握了消費群體的心理,同時通過數字化分析給予消費者符合心意的高品質商品,這才是用戶越來越喜歡在盒馬消費的原因。

第三,全時段的客戶連接

無論社區購、分享購、還是團購等等,你要做的是在任何時間都可以跟客戶進行連接,這對零售效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可以在第一時間觸達你所有的客戶。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通過視頻直播、抖音這種現代化手段展現給消費者,並且通過大V和粉絲群傳播以後,一兩天時間可以裂變全中國,一夜之間就火爆。

其實今天在80後90後群體裡,通過互聯網去傳播有價值的、能夠超過消費者預期的商品是非常快的,可能一個品牌的誕生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用互聯網的手段,用新的方法去跟消費者接觸,去連接,會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

盒馬又有大動作,4個新業態來填新零售的“坑”

如今盒馬鮮生可以說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後的新零售路上如何發展,以及新的業態是否是正確的,還需等待市場的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