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战争期间的黑面包,明显就是用粮食边角料制成的,为何会受到人们如此欢迎呢?

军武视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简单说说。

黑面包是苏联甚至沙俄军队的唯一选择,原因不复杂。

第一,黑面包的饱腹感强。

萨沙为了减肥,常年吃黑面包。

黑面包是用黑麦面粉制作,包含有大量纤维和少量脂肪。黑麦面包最大的特点是消化较慢,饱腹感很强。

大家同样吃一块面包,吃黑面包的人可能迟几个小时才会感到肚饿。

作为军粮来说,黑面包是非常适合的。

毕竟,军人需要这种消化较慢,能够均匀提供热量的食物。

德军重兵围困的900天里,列宁格勒施行严格的配给制,平民每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

大家都知道,列宁格勒饿死了很多人,但仍然剩下一半人口。

正常来说,仅仅只有125可面包,时间又长达3年,寒冷的列宁格勒根本不可能有活人。

然而,就是黑面包保证了还有不少人能活下来。

第二,黑面包更有营养。

白面包其实只是口感好,营养并不丰富。

目前西方很多白人已经不怎么吃白面包,因为不够营养。

相反,黑面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对士兵的身体更好。

黑面包是更好的食物。

第三,黑面包的保存时间较长。

白面包一旦烘烤好,需要在短时间吃光,不然很容易变质。

这不符合作战的需求。

因为军粮供应不稳定,可能存在很多天士兵得不到补给,只能依靠自己的食物坚持。

白面包坚持不了几天,就变质不能吃了。

而黑面包则不同,它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也更符合需要。

可惜,虽然有千般好,但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难吃。

黑面包极为难吃,普通中国人根本无法入口。

当时留学德国的季羡林先生回忆:“我们中国人本来吃肉不多,我们所谓‘主食’实际上是西方人的‘副食’。黄油从前我们根本不吃。所以在德国人开始沉不住气的时候,我还优哉游哉,处之泰然。但是,到了我的“主食”面包和土豆限量供应的时候,我才感到有点不妙了。面包少且不说,实质更可怕。完全不知道里面掺了什么东西。有人说是鱼粉,无从否认或证实。反正是只要放上一天,第二天便有腥臭味。而且吃了,能在肚子里制造气体”


萨沙


战争期间,苏联的物资是很匮乏的(虽然有美国的援助),在电影里经常看到战争期间苏联人民需要拿着粮票去粮食站排队领面包,每个人每天领到的面包只有800克左右,而且他们每天还要加固城市,用来抵抗德国人,这还是后方。

前方更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一节,市民在供应站领面包时,一枚德国炸弹落在不远处,饥饿的市民把它当成德国人投下来的糖块,甘愿凑过去让炸弹炸死,用这种方法来逃避饥饿,可见当时粮食是多么短缺,这种情况下别说边角料做的面包,就是饲料做的也会受欢迎。


历史上的今天不一样


粮食的边角废料如小麦麸皮,那其实是好东西。(当然杂粮如小米豆类也挺好)

其中含有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等矿物质,是身体必须又不能自己合成的物质。况且这些个边角料能量低不易导致肥胖,经常吃对身体非常有益。

另外麸皮还是肠道益生菌的粮食,缺乏会造成肠道蠕动减慢而形成便秘,天长日久体内毒素堆积重吸收对身体百害无益,严重者还会导致肠癌发生。

所以黑面包受人们欢迎就顺理成章了。


95468716994


俄罗斯战争?有这场战争吗?我咋从来没听说过?你说的是二战的黑面包?加木屑的那种?别挑剔了亲?那个时候的苏联能吃饱就不错了,还要什么大列巴,乌克兰大饥荒了解一下?哈萨克斯坦大饥荒了解一下?另外,苏德战争刚开始苏联的产粮区就被德国给端了,有这个吃就不错了。再说了,再穷再苦不能苦了领导不是?


书生115


战争期间?!有的吃就行了。困难时期我们还有吃观音土的呢,目的就是为了饱腹感。


漫游的小船长


问这种问题的人,比条狗的不如,我想你是条狗么也知道啊,哪个时候这种粗粮有的吃已经很好了,我们当年战争时间那些英雄吃树皮多吃过,它们吃粗粮已经很好了


一路上有你1249528


真正的黑面包是荞麦做的,先苦后甜,味道超棒。


碧海青天4455


战争时期,城市被围,能找到东西塞嘴里活过一天就够幸福了!还管是不是边角料?提这问题的人怕不是故意找事


简单自由联军


战争年代缺少吃的,有黑面包吃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东方京川


饿了甜如蜜,

飽了蜜不甜。

三餐不果腹,

日夜都难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