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何要将警察整编成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4警察师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军武小咖


将警察武装成步兵师并非是希特勒的主意,但毫无疑问希姆莱的提议颇受这位全国领袖的欢迎。希特勒掌权后,国防军与党卫队之间的倾轧非常严重,国防军将领也是极力限制党卫队的扩张。为了绕开国防军的阻挠,希姆莱决定将警察武装化,组建一支不属于党卫队但又听从于纳粹党指挥的武装力量。鉴于上述原因,“警察师”的官兵最初依然保留警察的身份,而且该师的徽章、着装以及等级结构也都与普通警察相同。

(警察师徽章)

在名义上“警察师”并不属于党卫军序列,所以它的成员也不需要接受严格的种族血统筛选,而且配发给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没有依照普通党卫军的标准。人员素质低、训练不足再加上武器严重缺乏,导致警察师成了党卫军中的异类,它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在党卫军中,尽管“警察师”的序列排在第四位,但它的名气却远不如第五位的“维京师”。而且直到战争结束,“警察师”也只是一个装甲掷弹兵师。

(列宁格勒附近的警察师)

苏德大战爆发前,“警察师”一直充当着后备军的角色,仅在阿格纳森林附近参加了几次战斗,随后便被调回了东普鲁士。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它被划入北方集团军群,参加了德军在列宁格勒方向上的攻势,但他们的表现很糟糕。在沃尔霍夫河的战斗中,“警察师”总算赢回了一些声誉,不久之后他们也终于加入了党卫军序列,成为了党卫军第四序列师。在列宁格勒前线,“警察师”的声誉越来越高,但该师的兵力也不断下降,随后该师的一部分被调回西里西亚,升级为装甲掷弹兵师。

(卢加森林内战斗的警察师士兵)

升级完成后,“警察师”就如同被遗忘了一般,并没有得到“重用”,而是被派往了巴尔干地区,从事反游击作战。直到1944年7月,“警察师”才重新返回东线,但此时的东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两个月后,“警察师”就遭到了重创,其残部被迫退回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东部战线持续恶化,警察师的兵力也越打越少,在柏林该师残部参加了最后一场战斗,失败后便穿过易北河向美军投降。

总体而言,“警察师”从诞生之日起就不算是一支一流部队,再加上战绩平平,其名声也就远不及“髑髅师”等党卫军。



我是优质军事答主战情解码,欢迎关注留言!

战情解码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介绍一下德国的冲锋队、党卫队和国防军:



1)冲锋队:德国纳粹党的武装组织,团队员身褐色制服,又称褐衫队。1921年8月3日成立冲锋队,最初主要从事破坏革命运动、冲击其他党派群众集会及进行街头斗殴等活动。罗姆委任为冲锋队头目,西姆莱领导的党卫队隶属于冲锋队。



2)党卫队:是德国纳粹党中用于执行治安勤务之一,并成立了另一支纳粹党情报和监视、拷问行刑组织。先前是纳粹党为希特勒设立的随护团,后逐步成为宪兵和秘密警察。

3)德国国防军:纳粹德国正规军事力量的总称,1935年10月15日成立,由陆军、空军、海军构成。

在希特勒执政后,戈林宣布冲锋队为辅助警察,冲锋队的人数不断增大,到1934年前后已达到250余万人。由于冲锋队与国防军的矛盾不断激化,在1934年2月28日希特勒召集国防军与冲锋队高层开会,会议议定国防军是德国的唯一武器持有者,冲锋队负责入伍前的青年和退伍军人的军事训练。但以罗姆为首的高层企图取代国防军,主张实行“第二次革命”,全面实施《二十五点纲领》。1934年6月希特勒在戈林与西姆莱的帮助下将罗姆开除出德国军官联合会,并于6月30日戈林领导的秘密警察和西姆莱领导的党卫队对罗姆及冲锋队的高层进行了清洗,这次行动被称为长刀之夜行动。血洗后的冲锋队被打散后补充到国防军和党卫队,只保留少数人在冲锋队充门面。

党卫队在1929年1月起由西姆莱领导,党卫队有了很大的发展,到长刀之夜前一共有5万余人。后逐步壮大,最多时达47余万人。此外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总队、包括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归党卫队领导。

1935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柏林宣布撕毁凡尔赛条约,16日宣布恢复征兵制,希特勒下令成立完全军事化的的党卫队组织,也就是特别机动部队(SS-VT)。到了1936年党卫队有了两个军事组织,一个是特别机动部队,另一个是骷髅总队。后来不断壮大发展成一个党卫队机动师和党卫队骷髅师。

西姆莱为了扩大党内军使出了浑身解数,先前招收骷髅部队,又招收警察成立警察师。整个党卫队组织有100万人,其中党卫军60万人。其中一半世德国人,四分之一是德裔外国人,还有四分之一是外国人。

为什么希特勒有德国国防军后,又要招收党卫军呢?

1)希特勒对国防军并不完全信任

国防军自视是普鲁士军人衣钵的传承者,有许多是容克贵族的后裔,所以国防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根正苗红,都是接受过较高军事教育,大部分军官以普鲁士军官学校毕业生为主,希特勒的出身与他们差距太大,所以说矛盾与生俱来。这里解释一下容克贵族是全欧洲排名第十的大家族,主要分布在德国与奥地利,德国二战期间27个元帅中就有12个容克贵族的后裔,将军与各级军官名字中带“冯”的也都是容克贵族的后代,人数很多。

2)国防军与党卫军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国防军的官兵对党卫军都不感冒,对党卫军的一些行为嗤之以鼻。盖世太保与党卫军对德国军官团中与之持不同观点的军官秘密抓捕、关押,这也加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这里解释一下德国军官团:也称普鲁士军官团,尽管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组织,但他们都是继承了欧洲中世纪三大骑士团之一的条顿骑士团的传统,他们与生俱来的职业素质和军事指挥能力,才能带领德国军队横扫欧洲与世界为敌。

3)国防军在军事装备与兵源都受到党卫军的排挤

党卫军是希特勒的嫡系部队,所以一切资源都向其倾斜,这也引起国防军官兵的不满。

4)在战争中抓住战俘,国防军只能把俘虏交给党卫军,国防军无权处理,党卫军则可就地解决。所以战后党卫军当罪犯处理,国防军当俘虏处理。

5)国防军的人员构成与党卫军之间是两个阶层,原先国防军有着优越感,随着党卫军加入进来后荡然无存。

6)西姆莱的个人野心也促进了整个事件的发展

7)国防军的指挥官军事素质较高,而党卫军素质相对比较低,许多作战指令得不到贯彻,党卫军以不怕死著称,在局部战场还行,但整个战役就不行了,只能当成一个棋子使用。

德国党卫军有三个王牌师:



帝国师


骷髅师



维京师



而由警察组成的第4装甲掷弹兵师用上面标志,各师标志右上角有缺口代表装甲师,左上角有缺口代表装甲投弹兵师,中间有缺口代表骑兵师或山地师,无缺口代表武装师。


那么党卫军第4装甲掷弹兵师的战斗力如何呢?

1)警察师的人员构成

警察师的大部分士兵是由警察转变过来的,但是该师连级以上的军官都是一战时参军或1935年作为预备役军官的警官充当。排级军官主要出自巴德特尔茨党卫队容克学校的学员、二是年轻的预备役军官。建立第4师得到了党卫队高层的赞赏,当时国防军高层极力阻止党卫军的扩充,在培训、装备、招兵上设置阻挠。但对于这支警察部队并不排斥,提供武器,进行培训。因为他不是党卫队,也不是纳粹分子。而党卫队认为这是一个扩充自己实力又可绕开国防军的羁绊的好办法。警察师在1939年10月组建时编制如下:

师部

第1警察步兵团

第2警察步兵团

第3警察步兵团

第300炮兵团

警察反坦克营

警察工兵营

第300通信营

警察自行车连

其中炮兵、通信、后勤是从第228步兵师调过来的。德国陆军最初拟定的番号是300步兵师,但这个番号没有真正使用过,人们只是称警察师。
第一任师长卡尔·普费弗·维登布鲁赫警察中将
1940年初,警察师通信营某连在万德恩部队训练场的合影

德国陆军一开始并没有按一线部队进行训练和装备,只作为后守备部队来看,所以配备的武器都是老旧武器和缴获武器。大部分配发由捷克生产的枪械,缺乏充足的步兵支援武器,车辆也数量有限,不少火炮用驮马牵引。

2)作战经历
1940年5月,德国对法国发动进攻时,警察师作为C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并没有参加战斗。直到6月9日法国战役第二阶段开始,警察师才参加了强渡埃纳河和阿登运河的战斗,并在向阿尔贡森林地区挺进,在那里与法国担任后卫的部队进行了多次较量,这次战火洗礼该师死亡甚微,不过锻炼了部队,获得了不少作战经验。法国战役结束后,警察师驻留巴黎地区担任占领任务,又从国内秩序警察部队补充327名军官和9599名士兵,同时新组建了防空营。到1941年6月时,全师兵力超过17000人。

1941年6月底,在“巴巴罗萨”行动前,警察师乘火车到达东普鲁士,编入北方集团军群,还是担任预备队。直到6月30日才奉命越过边界进入立陶宛境内,而此时的德军先头部队已深入国境数百公里外。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该师都在长途跋涉。8月底到达鲁加,与269步兵师一起进攻由5个苏联师守卫的鲁加桥头堡。初次进攻的警察师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双方在森林与沼泽之间反复拉锯一周,总于在8月10日,伙同第9、第96和第112师的协助下攻下并占领了该镇,警察师也付出2000多人的代价。

警察师同陆军其他部队一起向列宁格勒挺进,于10月参加了对其的围困,并驻守南部包围圈。

1942年1月到3月,警察师南调到沃尔霍夫河一带,抵抗苏军在该方向发动的反攻行动,在摧毁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的战斗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在茂密的森林里,德军重武器无用武之地,警察师只能通过短兵相接慢慢缩小包围圈,最终与其他部队一起把苏军置于死地。在1942年夏季党卫军的其他三个王牌师先后调回后方休整,而警察师则继续留守,到年底兵力已下降到13000人。


1943年2月,苏军在拉多加湖以南发动突围战,迫使德军全面后撤。并在科尔皮诺建立防御阵地,挡住了苏军的突围,使得围困得以延续。到1943年冬季,警察师伤亡惨重,不得不调回后方休整。1943年6月到达波兰东南部的海德拉格部队训练场,进行重组并改编升级为装甲掷弹兵师,包括:

师部

党卫军第7装甲掷弹兵团

党卫军第8装甲掷弹兵团

党卫军第4炮兵团

党卫军第4防空营

党卫军第4突击炮营

党卫军第4装甲歼击营

党卫军第4装甲侦察营

党卫军第4工兵营

党卫军第4通信营

其他支援单位

虽然名义上整体上升了,但装备还是缺乏,尤其是车辆。所以该师还配备了大量马匹和马车。

1943年夏季到1944年年底,警察师被派往巴尔干地区,与当地游击队战斗。并配合盖世太保对平民进行屠杀。最耸人听闻的是发生在1944年6月10日的迪斯多摩大屠杀,为了报复游击队的袭击,警察师挨家挨户的抓人并杀害,一共有214人被杀,其中妇女儿童。

1944年9月,警察师调往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同时苏军击溃德军与罗马利亚军队,进军巴尔干。1944年年底警察师在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交界地区构筑工事阻止苏军的进攻,到12月警察师的兵力减员到9000人,约7000人伤亡。

1945年1月警察师抵挡不住向后撤退,于2月底前往但泽地区陷入苏军包围,损伤惨重,余部通过铁路返回德国,在柏林以北地区构筑工事作最后的挣扎,之后向西撤退抵达易北河沿岸,于1945年5月2日向美军投降。

下面附一些二战手工画


















独行者老黄


下面由军武奇兵带为您解开谜底!本人之前至少写过两篇关于党卫军扩编以及等级划分的详细问答。这里着重写一下这个全称为“第四警察装甲掷弹兵师”的部队。从1933年党卫队就开始逐渐将少部分人武装起来,到了1939年的时候武装党卫队的扩充行动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希特勒一方面要扩充自己的私人武装与容克贵族的国防军抗衡,另一方面要准备统一世界的“梦想”,综上两点,这支早期的党卫队精锐特别机动部队逐渐发展成为一只正规化的军事武装--武装党卫军。

攻击波兰之前党卫军的训练非常充足

党卫队一开始的选拔非常严格,尤其是成立之初都是希特勒亲自去青年团或学员中挑选队员,他们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必须要有蓝眼睛的纯正“日耳曼血统”,最主要的必须外表俊秀,否则想根着“元首”干,门都没有。实际上最早期的扩编还算靠谱,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譬如希特勒师、帝国师、“骷髅师”等,这些精英们完全是颜值与战力并存的部队。到了中后期就不行了,什么货色也往里招,颜值下降的同时战斗力也越来越差,难道真是应了“颜值即战力”这句真理。

帝国师和他的三突子

下面来看看这个警察师到底算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党卫军从二战开始到结束一共扩编了40多个师,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精英装甲师,剩下有点战斗力的就是12个装甲掷弹兵师,然后还有一些山地师和掷弹兵师。也就是说精英部队肯定算不上了,警察师的前身就是因为希姆莱找不到人员扩充了,他才将目光投向了德国警察,终于由15000名警察而组成的部队。

这支部队的人员筛查和素质可远远比不上正规部队,武器都是从捷克斯洛伐克凑出来的,而且训练也很短暂,根本无法与山地师和其他装甲掷弹兵师比较,而且现在仍称以警察师,第一次执行的任务就是负责波兰境内的“治安”。

这种不用冲锋陷阵的“美差”正是他们想要的,想想这些警察们心里也明白在战场上可不是站在大街上那么潇洒。

即便是完成他们的第一项任务之后,这支部队仍然没有“被提拔”编入武装党卫军。后来参加了对法国的作战,但是这种以马车和纯步兵为主的部队还是少有所用之处,那时的战斗消耗并不大,有过几次和法军的零星交火,占领法国后更是被编入了预备部队。真正的作战是到了东线开始与苏军厮杀,这时的战争已经到了空前惨烈了程度,第一次与参战就损失两千人。后来参加过莫斯科战役,以及列宁格勒战役等,但都以防御为主,直到1942年2月才被正式编入武装党卫队,他们的警徽才更改为党卫队标志,1943年才被升级为装甲掷弹兵师。

他们的徽章与帝国师的差不多

这支部队后来被抽调去希腊,在那里进行反游击战争,还犯下了“屠杀罪”。直到1944年8月份才被召回德国,但是在苏联军队面前死伤惨重,后来仅存的一部分人员穿越易北河投降了。所以从这支部队的发展到毁灭,可以说就是一支“渣子”部队而已,从他的人员装备到素质,定位都不会太高。它没有其他精锐部队那样参加进攻战为主,而是主要干点防御和治安战的活,对着手无寸铁的百姓比较狠,面对苏联的进攻根泥捏的一样。所以一流部队就算了,更不用和其他大名鼎鼎的精锐师相提并论了,人家的战绩都是成百上千辆坦克,他们唯一的战绩就是“臭名远播”。

在苏联科尔皮诺防线的警察师

升级为装甲掷弹兵师后好歹混上卡车了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各位的交流与想法,谢谢亲们的支持与关注!


军武奇兵


希特赖纳粹军队分为两种:1.国防军,国家军队,担负保卫国家,反击它国侵略的任务;2.。党卫军,属于希特赖纳粹党的冲锋队演别过来的军队,属党首领导。希特赖纳粹党利用德意志人民不满意《凡尔赛》条约强加给德国人民沉重地战争赔款、国土被分割、军队发展地种种限制,盼望新的国家领导人能改变这一状况,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希特赖纳粹党在德意志人民的拥戴中获得了国家治理权,当上政府总理,尔后他又篡权当上国家元首。希特赖是从社会底层爬起来的政治精英,没有显核的家庭背景,没有政治靠山,没有高级军官学校毕业资历,没有贵族血统,而德国国防军中大多数将军前述条件都具备,姓“冯”的将军都出身贵族家庭,最后刺杀希特赖的叫“冯.斯泰特”就是贵族出身,希特赖草根创业成功,但他卑微的社会身份与国防军众多贵族将军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希特赖以后指挥德军发动欧洲大战,南征北战,征服欧洲二十八国,赶跑英国远征军,逼迫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屈膝投降,尔后发动“巴巴罗萨”进攻苏联,希特赖元首与将军们的矛盾贯穿整个欧洲大战,希特赖一次大战时当过中士,差一点被一名法军士兵一抢暴头,看他可怜希希地样子放了他一马,其军事指挥水平就是一个班长,副排长水平,又没有在军事指挥学院进修深造个,他唯一的才艺是他的演讲水平,与今天的马云难分仲伯,据说有油画绘画艺术天赋,若没当上元首他也许成为了德国著名画家也未可知?实际上,希特赖指挥军队的所有命令,并没有得到国防军不折不扣的执行,这就是德军最后反胜为败的一大硬伤!因此,聪明希特赖一开始就以党的冲锋队,警察队伍为基础建立自己绝对信任的军队,我们经常讲“政治可靠,命令统一,坚决服从,对党忠诚”!以党卫军建立的军队几个师规模,有掷弹师,坦克装甲师,后来达几十万人规模,战斗力杠杠的,所向披摩,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吃了败仗后,所有的军队问题开始显现:战线过长,补给困难,油料短缺,坦克爬窝,冬装不足,士兵饥寒交迫,苏军抓住机会连续反攻,美国英国看准时机向苏联提供海量军事援助,并在诺曼底海滩开僻第二战场,各路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柏林城,德国防军也好,希特赖党卫军也好,希元首自杀身亡,马上投降,战后已向美英军队投降的多个党卫军师被移交苏军,全部绞死!


荐商12345678


纳粹初期的时候,元首还没有得势,在啤酒馆闹事,冲锋队都是一些非法歹徒,为纳粹主义献身,与传统意义的国防军格格不入。等到元首及位,他必须得到国防军的合作与支持。对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这当中就有一个取舍与演化,正好说明纳粹党从在野党到执政党的变化。直到纳粹德国灭亡,德国军力仍旧是“二张皮”:正规国防军,忠于元首的党卫军。你说的具体情况,正在于此。


完璧归赵36


初期带ss开头的都一般,后来SS开头的前18序号的都是精锐。拉出来和同级别同建制的美军死磕能把美国大头兵干傻了。也就苏联那些带近卫前缀的同级建制部队可以硬怼一下。


空荡—1979


主要是德国军队听命于普鲁士旧军官发展而来的具有传统延续的德国军官团,而不是希特勒。第四师,其实战斗力不强,类似于有重武装的内卫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