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年人喜欢拍荷花?

色影君


老年人是比较喜欢拍荷花。不单单是荷花,什么花,什么鸟,都是比较喜欢拍的。

摄影这项爱好,一要有钱二要有闲。老年人钱也有,时间也有,正好可以进行摄影这种高雅的,有艺术修养的,身心都能锻炼的,结交新朋友的爱好。

摄影,除了专业摄影人外,真正的爱好者多是些老年人,所以你见到的拍花,拍鸟都是一帮银发一族。

老年人拍人像的不多,一是模特不好找,二是人像多需要后期,老年人后期相对弱些。

老年去拍人文社会的也很少。因为这类题材大多需要沟通,交流。

花花草草,飞禽走兽,相对简单。小区里的花草,河边的白鹭,都是老年摄影人比较爱拍摄的题材。

不是老年人爱拍荷花,是因为,爱好者多是老年人,所以,你看到了拍荷花的都是老年人的现象。



光学镜头


有人调侃说:老头拍荷花,挡也挡不住,荷花确实是老年人最喜欢的拍摄题材之一。我认为主要是荷花漂亮呗,花型也大,容易取景。再者,荷花多生长于池塘、良田、公园之中,景点多,游人也多,地势比较平坦,在水边即可拍摄,不用千辛万苦地寻找机位。第三拍摄方式也比较随意,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取景。当然,越容易拍的题材越不容易拍好,否则也就没有“一位美国72岁老人专注拍荷花41年,才把荷花拍到极致”的故事了。以下是去年本人在龙口南山和蓬莱湿地公园拍的荷、莲。








快然悠哉


荷花全身是宝,是作物也是观赏植物。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联想年轻时代受过何花精神的熏陶、影响,滋生情怀的老年人更喜荷、赏荷、拍(摄)荷。那是对荷花品格的敬重与爱戴!我对荷花也情有独钟,QQ头像、头条头像甚至其它论坛注册的用户头像用的就是荷花图案。


為你開心3


自古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对莲花喜爱有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高雅特质,有人常常是文人墨客笔下寄托自我情怀的不二选择。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视角和审美对莲花进行创作。它的清丽雅致、洗尽铅华,它的朦胧意境、诗情画意,其神韵和意境在镜头之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老年摄影师喜欢拍荷花,多少也抒发自我的某些情怀,自有相似之处,历经岁月之后清幽静美、超凡脱俗、简单纯洁、宠辱不惊等等。其自身仿若置身袅袅青烟之中,能感受到那股空灵与脱俗,参悟生命与灵魂。


摄影师P哥


荷花花朵比较大,主体分明,方便构图,技术不过关的新手只要稍微练一下基本不会出太大的差错。而且荷花不会跑,角度随便你选择,比起什么景物人像用光,抓拍会动小孩、小动物,偷拍大街美女容易了不知多少倍。

荷花本身就很美,色彩娇艳欲滴,淡妆浓抹总相宜,根本就不需要调色啊!对于很多后期功力一般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有后期这么回事的老人来说,简直是绝配!

经常在微信上能看到长辈分享各种心灵鸡汤生活感悟,或者是被大家吐槽惯了的老年表情包,配图估计会有点花花草草。自己亲手拍一张荷花,用多彩闪光的旋转隶书字体“友谊长存”加以点缀,齐活儿!发到微信群里面,总是能引来一片赞叹之声。

怀着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出门走几条街右拐的便利条件,不必跋山涉水背行李,不必听导游忽悠谩骂,跨上相机扛着脚架,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九成以上可能满载而归的期许,看着不远处迎风招展的荷花,开心的笑了。

还有一个大多数人都忽略的原因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实在是太被人广为所知。老人受此影响,总是会感觉拍荷花要比拍其他的那些花花草草要显得“文艺”许多,出来的照片自然而言也就带着莲花的气质,好不好看另说,就这气质,你必须服!总之,荷花之所以受老人欢迎的原因无非:简单易上手、符合大众审美以及不折腾。


无色的厨房


荷花池里比较有意境,早晨光线比较容易控制。


陈丰宁摄影


荷花契合古典题材,在中国文化中,荷花不仅是一种绘画题材,更是一种象征和标志。所谓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老年人可能对比的理解和参悟更加的精确。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相信不仅老年人,年轻人也对比钟爱有加。


听你懂我


年轻人也喜欢,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经常拍荷花,只不过那时候用的是胶片


金仲金声玉振


1现在的老年人闲的没事干。2荷花大红大绿,耐端祥,很养眼


东方红2321


因为荷花开在水中,它不会粘你,更不会追你,它总是以笑容和芳香对待你,当你给它拍照的时候尽量的配合你,使你神魂颠倒,流恋忘返,这就是不管是年长,小姑娘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