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的头盖骨为什么被做成了酒杯?

历史一书生


骷髅碗,又叫嘎巴拉碗,是由人的头盖骨做成的一种酒具,是无上瑜伽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为藏传佛教常用法器之一。



用敌人的头骨做成酒碗,也是古代游牧民族的一贯习俗,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就曾将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酒碗,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


到了元朝初期,蒙古大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由于元朝统治者对于喇嘛教十分崇信,所以密宗僧人杨琏真伽趁机大肆盗掘了宋陵。他将宋陵中的财宝尽数掠走以后,还把南宋第五位皇帝理宗赵昀的头盖骨镶银涂漆,制成酒器,这就是骷髅碗。后来骷髅碗被忽必烈赏赐给了帝师八思巴作为饮器,一直到元朝灭亡,此碗都掌握在喇嘛僧人的手中。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驱逐蒙元,建立大明王朝,他得知此事以后,“叹息久之”,派人找回理宗的头颅,以帝王礼重新下葬,至此宋理宗才算真正入土为安了。



剑胆琴心0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很简单。

蒙古人消灭南宋以后,为了防止老百姓怀恋大宋,对绍兴的南宋帝陵进行破坏。

忽必烈派出一个叫做杨琏真迦的西域和尚,负责破坏宋陵。

杨琏真迦是个妖僧,迷信邪术。

他派人摧毁了南宋六个皇陵,将陪葬品盗掘一空。

《南村辍耕录》和《癸辛杂识》都记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琏真迦与允泽率领部众蜂拥到陵区,陵使罗铣竭力相争,不让开陵,允泽拔刀相逼,罗铣无奈大哭而去。这伙歹徒有恃无恐,先盗挖宁宗、理宗、杨后等陵。

当时宋理宗刚刚去世10多年,尸体泡在水银中大体完好。

杨琏真迦发现,宋理宗的头骨比普通人要大得多。根据西域邪术,这种人的头骨如果做成酒杯,会让使用者有很好的运气。

于是,杨琏真迦将宋理宗的脑袋砍下,取走了头盖骨,镶嵌上金银和珠宝做成了酒碗。

其对于游牧民族并不稀奇。匈奴的冒顿单于,就曾将仇敌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酒碗。

杨琏真迦并没有将这事汇报给忽必烈,而是希望这个人骨酒碗给自己带来好运。

事实证明,带来的是厄运。

6年后,忽必烈发现杨琏真迦涉嫌私吞盗挖的宋陵宝物,将其抓捕斩首。

在抄家时,忽必烈发现了宋理宗的人骨酒碗。

忽必烈一度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最终转送给帝师八思巴。

根据藏传佛教来说,人骨法器可能会存在特殊的法力。

直到元朝灭亡,此碗都掌握在喇嘛僧人手上。

元朝被朱元璋打败,蒙古人逃到大漠,这个人骨酒碗也就被朱元璋缴获。

据说朱元璋很感慨。堂堂大宋皇帝的天灵盖,竟然被做成酒碗近百年。朱元璋说:(忽必烈)怎能纵容部下奸人做这种残酷的事情?

洪武元年四月,朱元璋下诏将宋理宗头骨归葬永穆故陵,并敕建享殿和顶骨碑亭以及围墙。


萨沙


据张岱《夜航船》记载,宋理宗的头盖骨做成的不是酒杯也不是酒壶而是夜壶!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酒壶,福垊认为一是为尊者讳,二是受匈奴将月氏王头盖骨做成酒壶的启发。宋朝是历史最耻辱的一个皇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朝俘虏,宋高宗向金称臣,宋理宗向蒙古称臣,并最后被元朝灭亡。

宋理宗是个让人怒其不争的皇帝。

据周密《齐东野语》载宋理宗的庙号原本为宋礼宗,后人认为理是礼的谐音,最关键的是他崇尚理学,用理宗形容却也恰如其分。他和宋徽宗很像的地方:第一、前者是联蒙灭金而臣于蒙,后者是联金灭辽而亡于金。第二、两人都好风尘女。宋徽宗与李师师偷偷摸摸成千古绝唱,然后命丧异国他乡。宋理宗公然邀烟花女子入宫,二十一年后,头骨做成溺器沦落异国他乡。宋理宗曾将色艺双绝的倾国小姐(宋朝用词,与今意同)唐安安等多人邀入宫中,使她们享以后宫嫔妃待遇。此时距靖康之耻还不到一百年(97年),竟然如此荒谬!

宋理宗赵昀是一个“平民”(南宋皇室远房支系)而“黄袍加身”的皇帝,如果不是宋宁宗过于悲剧,皇位也轮不到他。宋宁宗有九个儿子都夭折了,第一个养子也过世的早,第二个养子被废了,第三养子就是后来的宋理宗。如果我们历史上女人也可以继位的话,也轮不到第三个养子的他了。他是史弥远和杨皇后拥立的,虽有光武中兴之志,却无光武中兴之胆,更无光武中兴之才。福垊感觉他是宋朝低版本的唐玄宗,大权由史弥远独揽,后来昏庸荒淫,以至于断子(儿女双全,却都夭折)绝孙。而他的接班人是他的堂侄赵,就是那个一夜御女三十人的宋度宗!宋理宗驾崩21年后——1285年(《南村辍耕录》和《癸辛杂识》说1285年十二月十二日(这个时间有争议,详细考证后面再讲),发生了一件大事——奇耻大辱的大事!

疯狂的和尚,头骨成溺器,作恶的下场。

那是南宋灭亡灭亡后的第六年,元朝总江南浮屠(官职名)党项(原西夏,色目人)和尚杨琏真迦和他的手下干的一件疯狂的事。杨琏真迦和演福寺僧允泽携士兵、武僧侵入宋六陵(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及皇后陵墓,守陵卫兵罗铣抗争无效。在大哭中眼睁睁地看到他们疯狂地破坏了陵墓和附近的将相墓冢,共计一百一十处。他们席卷了所有的陪葬品,并将尸体严重破坏。

绍兴人唐珏听闻此事悲愤不已,散尽家资,招收乡里年少豪杰,酒后激之,冒险将假骨(其他荒野人骨)与帝王尸骨互换,装入木箱在黄绢书以帝陵之名。在他处掩埋,并植以冬青为记。十二月十九日,杨琏真迦将假骨与牛马枯骨一起埋在钱塘江处,并造塔镇压,说是镇南(镇本)。

有人就说了,既然掩埋了,那宋理宗的头盖骨又怎么做成溺器了呢?当初,他们盗挖宋理宗的帝陵时,只见宋理宗面如活人,他们掳走葬品后,又撬开宋理宗的嘴巴取走了夜明珠,并砍掉了宋理宗的首级。因为这个原因唐珏没能取走宋理宗的尸体,而镇南塔也没葬下宋理宗的首级,因为这个和尚要将头骨做成溺器,他听说这样有好运。

但他不仅没有好运,反而带来了厄运(活该)!1291年宰相桑哥被杀,他担心被株连,竟然活活被吓死了。这牛气哄哄的和尚被吓死了(一说是被处死)。这个和尚曾经有多牛啊?因为他有宰相桑哥的支持,他还是八思巴帝师(就是那个发明八思巴文那位)的高足,故而也就是元世祖的忽必烈的身边的红人。这个红人不仅牛还更疯狂,疯狂的不仅仅是盗墓。更有:一、他将盗宝宝贝有的交公有的建造寺庙佛像有的留给自己。二、请百名裸女为新建的罗汉像上香。三、盗墓的过程中,竟然还“人鬼情未了”地“生死之交”,这是畜生!


应该说挖掘皇陵的事儿,除了有宰相桑哥的支持下。忽必烈的默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忽必烈一是迷信,二是通过此事给南人(宋人)以心理摧残。彻底瓦解宋人斗志,也是一种心理战,让人愤怒却又绝望的心理战。杀活人,辱死人!宋理宗的头骨后来流送到了吐蕃寺庙。

福垊这里强调的是,关于宋六陵被盗时间,有1276年、1278年、1283年、1284年、1285年。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前面三个数据来自诗作,而宋末元初周密的在《癸辛杂识》的记载则是1285年,经过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礼先生考证认同1285年。

宋理宗尸骨安葬

八十三年后即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明太祖从吐蕃僧人取回了宋理宗头骨并葬入了金陵聚宝山。洪武二年,绍兴宋六陵重修完成,宋理宗的头骨归葬于其中。


福垊


宋朝有几个倒霉的皇帝,其一是被金国掳去的徽钦二帝,这二位在位的时候贪图享乐,毫无作为,在金国受尽了屈辱,他们是自作自受;另一位是南宋的宋理宗赵昀,死后连尸骨都难保全,头盖骨还被人拿去当酒器使用,这些人的口味也够重的。


宋理宗赵昀作为南宋的第五个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严格说来,赵昀和赵氏皇帝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血缘关系,所以赵昀自小的成长环境和普通百姓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宋宁宗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赵昀这样的一号人物存在。

宋宁宗生有八个儿子,可惜都早早就夭折了,宋宁宗担心后继无人,就命宰相史弥远寻找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就这样赵昀就被从绍兴接入皇宫当起了沂王。

公元1224年宋宁宗病逝,史弥远联合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将赵昀推上了皇位,赵昀从一个平头百姓做到了大宋的皇帝,在皇帝之位上享受了40年,这样的身世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恩惠。


宋理宗赵昀却是一个纸醉金迷、荒淫无道的无能皇帝,他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持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任由史弥远掌控,自己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

直到1233年权相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宋理宗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端平中兴”。

原以为宋理宗从此会改掉自己的毛病,做一个好皇帝,谁知道在宋理宗亲政后期,他又开始沉湎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朝政又落入了奸相之手,国势急衰。


蒙古大军南侵,宋理宗仍然沉迷于酒色之中,宰相趁机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

1234年宋理宗联合蒙古国一起灭金,金国国主得知宋理宗和蒙古联手,便前往南宋与宋理宗共同商议,希望宋理宗能够收回和蒙古联手的决定,并说明唇亡齿寒的道理,金国灭了,下一个就该轮到南宋。

但是宋理宗拒绝了金国国主的请求,命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主持灭金事宜,绍定六年宋军出兵攻占邓州等地,于马蹬山大破金军,又攻克唐州,切断了金国国主逃跑的退路,蔡州城被攻破,金国国主自缢而亡,金国大将军为乱兵所杀,金国灭亡。

金国灭亡之后,蒙古一鼓作气,出兵南宋,开始了对南沙的攻击,这也印证了金国国主唇亡齿寒的道理。
1264年宋理宗驾崩,身后葬于会稽的永穆陵。
江南释教都总摄杨琏真迦受元帝命令开始管理南方区域,是西域的佛教徒,按理说,佛教徒应该对逝者敬畏,对盗墓不耻,但是杨琏真迦被称为最变态的盗墓贼,他不想参禅拜佛,反而开始迷恋炼丹,为了寻找优质的水银,他就打起了皇陵的主意,因为皇帝死后,好多人都是用水银来对尸体进行防腐的。

公元1278年也就是宋理宗死后的第十五年,杨琏真迦找到了宋理宗的永穆陵,这个盗墓僧人曾将南宋很多帝王和妃嫔的陵墓一一盗掘,永穆陵他自然也不会放过。


宋理宗的尸身经水银处理并未腐烂,杨琏真迦将宋理宗的尸身从陵墓里拖出来,倒挂在树上好几天,下方用一个容器接着,去干了他体内的水银,然后残忍地拧下了宋理宗的头颅,制成了一个骷颅碗,用来饮酒,后来他又将这个骷颅碗献给了元朝的皇帝。

直到朱元璋攻占了元朝大都后,因同情宋理宗,朱元璋就命人找到了这个骷颅碗,公元1369年朱元璋以帝王之礼厚葬了宋理宗。






遗产君


中国历史上被枭首而亡的皇帝不多,而去世埋葬后,又被挖出来砍下头颅的帝王更是鲜见,偏偏宋理宗赵昀就是其中一位。

(宋理宗赵昀)

那么,赵昀的尸体被谁砍了头?那人为什么那么残忍?砍去的头颅又做了什么呢?

要捋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交代一下宋理宗赵昀其人。

赵昀既非出生纯正的皇室血统,更非皇子,只不过是个与赵家皇室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但最终却阴差阳错地坐上了皇位,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昀在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全氏带着他回到了娘家。本来赵昀的一生便应该在这种没落和潦倒中度过的,但吉人自有天助,就在此时,他一生中的贵人史弥远出现了。

宋宁宗有8个儿子,但偏偏全部夭折。不得已的宁宗,只好将侄儿祁国公赵竑立为太子。但赵竑又桀骜不驯,嚣张跋扈。不但和权相史弥远的关系搞得剑拔弩张,还和宁宗的杨皇后也多有嫌隙。

在宁宗病重之际,史弥远在皇室宗亲里寻找赵竑的替代人选。经过多方打探,赵昀进入了史弥远的视野。宁宗驾崩后,赵昀废掉了太子赵竑,扶赵昀上位,做了皇帝。

虽说赵昀像做梦一般,从野鸡一下成了凤凰。但毕竟得位不正,加上自己的血统不纯,同时史弥远把持朝政十多年,在朝中盘根错节。所以,他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朝中大小事务,都是由史弥远和杨太后操控。

赵昀选择了韬光养晦,小心翼翼地在夹缝中积蓄自己的力量。终于熬到了那俩人的先后归天,赵昀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将朝政大权悉数揽入手中。《宋史》记载为“赫然独断”。

(史弥远剧照)

大权独揽的赵昀雄心勃勃,决心洗刷宋朝皇室的百年耻辱。

终于,赵昀等到了机会,在金人被蒙古揍得满地找牙的时候,赵昀乘机联合蒙古人,在金人的屁股上狠狠的来上了几脚,出了一口恶气,顺带将金国给灭了。

其后,赵昀和蒙古又因为分赃不均,相互咬了起来。结果自然是南宋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并由此和蒙人结下世仇。

其后的赵昀便在声色犬马、荒淫无度中度过了余生。1264年,赵昀去世,被葬入位于绍兴的南宋帝陵。

仅仅在十二年之后,蒙古人就攻陷了南宋都城临安。绍兴的南宋帝陵,也就落入蒙人之手。蒙元统治者为了彻底切断南宋龙脉,放任蒙人盗掘宋陵。故事的主人公杨琏真伽就此粉墨登场了。

杨琏真伽是一个番僧,时任江南佛教总管,深得忽必烈的信任。他在历史上可谓声名狼藉,臭名远扬。《续资治通鉴》说他“怙恩横肆、穷骄极淫”。

杨琏真伽在挖掘赵昀的陵寝时,曾遭到守陵人的拼死抵抗。结果,杨琏真伽命人将守陵人强行拉开,公然掘墓。守陵人最后只好一头撞死在陵寝的墓碑前,以身殉职。

(忽必烈剧照)

杨琏真伽打开宋帝陵寝后,将里面的财宝洗劫一空,又对泡在水银中尚未腐烂的赵昀尸体产生了浓厚兴趣,认定赵昀的尸身里藏有宝贝。于是他将赵昀的尸骨倒挂起来,沥出水银,但未发现财宝,于是愤而割下赵昀的头颅。

割下赵昀头颅后,杨琏真伽发现赵昀的头骨很大,特别适合做成佛教的法器。据说用人骨做成的法器,在施行法术的时候,不但可以向人警示世事无常的道理,还可以增强驱邪的效果,或者能更有效地施咒和控制他人。

杨琏真伽得到赵昀的头骨后,最终把它带回了蒙元都城,给它描金镶银,涂漆作画,做成了一件“饮器”,献给了忽必烈的帝师八思巴。

“饮器”由此在蒙元朝廷流转了近百年,直到朱元璋在1368年攻破元大都北京城后,才下诏命人多方搜寻,最终在元朝宫殿里找到了这件“饮器”。

朱元璋面对赵昀的头骨,想必心情是无比复杂的。因此,朱元璋决定将“饮器”暂时埋葬在南京,后又重新迁往绍兴,埋入宋帝陵。并对惨遭破坏的宋帝陵进行了重新修葺。

至于杨琏真伽的结局,史书中没有更多的记载。只知道他的盗墓行为太过猖狂,得到忽必烈的惩罚。忽必烈不但罚没了他的全部家产,还把他“械之于市,士民称快”。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殊域周咨录》)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中国最悲惨的皇帝,不仅墓被盗了,连头都被当成了酒杯;

人类的最早发源时期,经常是有那种拿人的身体器官作为祭祀用品的习惯,甚至于到了解放前的西藏还有着这种残忍的仪式,比如说直接生剥下少女的皮作为祭祀的鼓通达上天之类的例子。

在很多人的心目之中,中国的中原地区应该很早就已经摒弃了这种落后而残忍的方法了,毕竟用人的身体部件听起来确实有点可怕。但是中国历史之上却还有一个皇帝的头颅被割了下来被当做了酒器,这个可怜的皇帝究竟是谁,他的头又是被谁割下来的?

这个倒霉的皇帝便是宋理宗赵昀,他是南宋的第五任皇帝,而这件事情就要从南宋灭亡开始说起。

虽然南宋灭亡的时候距离他去世的时候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但是他却依旧没有躲过蒙古人。当时蒙古灭了南宋,一个西藏的僧人就请示了当时的蒙古的最高掌权者忽必烈,皇帝的陵寝里一定有很多的宝物,为什么不盗墓呢?

忽必烈答应了这个西藏僧人的请求,于是这一行人就挖掘了当时皇帝们的陵寝,其中就有宋理宗的墓穴。除了把墓穴里的宝物全部都给抢占了之外,墓中已经白骨化了的尸体全部被乱丢了,只有宋理宗的遗体因为被灌注了水银所以并没有腐化。

可能是当时的西藏还属于蛮荒之地,所以当时的这个叫做杨琏真迦的僧人直接把宋理宗的头给割下来了,然后挂在了当时的绍兴城门口,整整挂了三天!之后又把这个头颅给做成了酒杯,供自己享乐用,这在现在看来简直就是太残忍了,但是在那个年代里,这仿佛是一个谈资,十分的值得骄傲。

但是这样的暴徒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因为他十分的贪婪,所以说不久就被查出来贪污,被抄家了。而这个用头颅做成的酒杯也成为了后来的元朝皇帝的藏品之一。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人的头颅能够通天,所以说这个酒杯酒杯赐给了国师们,由各代的国师保管使用。

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灭了元朝,在和手下人聊天时知道了这个酒杯并决定找到这个酒杯厚葬之后,这个由头颅做成的酒杯才结束了它这荒诞的历史,重新回归了它曾经作为一个尊贵的皇帝应当所有的待遇,而不是被人所玩乐,当成一个故事来说笑。后来在原本的宋朝皇帝的陵寝宋六陵被修缮好之后,这个颅骨又重新回到了它应该呆在的地方,直到现在。



羽评郡主


在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富盛镇攒宫村的茶场内,坐落有南宋六位皇帝(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的陵墓旧址,当年叫做攒宫,这六位皇帝的陵墓都坐北朝南,采用薄土浅葬的方式。当时这样的做法,为的是图个后人争气,光复北方,把他们暂厝于此的遗骨再归葬北方河南巩义的北宋皇陵。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朱元璋推翻元朝,洪武建元之初,朱元璋就听到翰林侍讲学士危素跟他汇报了南宋六位皇帝陵墓在元初被盗的事件,听完之后,朱元璋也是感慨万千,命令把流散在外的宋理宗头骨赶紧迎回故土,妥善安置。

宋理宗的头骨为什么流散在外?远到了西域僧人手中?

这还得从南宋六皇陵被盗掘有关。

南宋灭亡的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1276年临安献城,一个是1279年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这两个时间点之间,还发生了一件令南宋军民痛心疾首的大事。

1278年,皇陵所在之地绍兴已经落入元军手中,担任江南佛教总负责人的西僧杨琏真迦在将领们的纵容下,率领着一批番僧和打手,闯入陵区,把南宋六皇陵刨了个底朝天,里面的陪葬宝物也被抢了个干净。

其中宋理宗在位时间最长,陪葬的物品最为丰富,受到的劫难也就最多,连宋理宗本人的尸骸也难以幸免,把他的头颅拧下,身体倒挂三天,为的是把他腹中用以防腐的水银也倒流出来,最后这帮番僧并没有放过宋理宗的头颅,而是作为战利品收藏了起来,带回了大都。

宋理宗的尸骨和其余五帝的尸骨被混合了牛马枯骨,拢在一堆,一同埋在临安旧宫处,在尸骨堆上筑起十三丈高塔,用这种“厌胜之术”来镇压南宋的王气,顺便打击南宋军民的抵抗意志。也有一种说法是南宋义士唐珏偷偷将诸皇帝的大部分骨殖收藏了起来,埋在了一处冬青树丛之下。

宋理宗的头骨后来被番僧做成了酒杯?

恐怕这也是为尊者讳的一种不实说法,实际上他的头骨被做成了尿壶,供番僧们玩耍取乐。

杨琏真迦盗掘南宋六皇陵的事情后来传扬开来,虽然他曾经受到元世祖的宠信,但为了平息南宋遗民怨愤,元世祖也只好将他杀一儆百,予以处死,宋理宗的头骨被元世祖转手送给了宣政院,交给了元朝的帝师处理,仍然是在管理番僧的机构里保存。

朱元璋得知这些后,委派专人把宋理宗的头骨迎了回来,先是放在了南京高座寺供奉,次年,浙江行省向朱元璋进献了一张《宋六陵图》,朱元璋想起了宋理宗的头骨这事儿,干脆就下旨把头骨仍然归葬于南宋六皇陵之中。

从1285年到1369年,历经84年的颠沛流离,宋理宗的头骨终于回到了它出发时的地点。


历来现实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逼迫后周老柴家孤儿寡母,把皇位让给他,建立了宋朝。


宋理宗是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的后代,要认真算应该是九世孙,说赵德昭大伙可能不知道,但提起他四弟赵德芳,因为《杨家将》的关系,估计很多人都会知道。

赵匡胤当皇帝以后,杯酒释兵权,把所有将领的兵权都收了,却单单忽略了他弟弟赵光义,结果烛光斧影之后,赵匡胤驾崩,赵光义做了皇帝。

赵光义做皇帝后,自然不会再给他哥的那些儿子夺皇位的机会,所以赵德昭等人先后身死,就连那个八贤王赵德芳,也仅活到23岁,和赵德昭同年而亡。

宋理宗作为赵德昭的第九代子孙,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已经和平民没什么两样了,他父亲去世的早,他母亲全氏带着他和他哥艰难度日,实在没辙了,去投奔了他的舅舅,据说他舅舅是绍兴的一个保长。

投奔全保长以后,没想到他时来运转,鸿运当头,当时皇帝的亲儿子,一个个相继夭折,剩下最后一个,还对当朝权臣史弥远不满,放言等他做皇帝以后,要将史弥远发配边疆。

史弥远得知这个消息,自然十分害怕,他当时又大权在握,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决定扶持别的皇子当皇帝,可皇上已没有别的儿子可扶持,无奈之下,他只好让他的门客余天赐,去找一个宗室子弟,来给皇帝当儿子。

余天赐在全保长家见到了理宗,把他推荐给了史弥远,史弥远就把理宗接到京城,立为沂王嗣,后来又立为皇子,宋宁宗逝世后,史弥远矫以遗诏拥立其登基。


吃水不忘挖井人,理宗清楚,他能当上这个皇帝,是托了人家史弥远的福,所以他当皇帝后,诸事皆委旧辅史弥远,渊默十年无所为。

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得以扬眉吐气,开始亲政理政,为民也干了一些好事,但是好景不长,他觉得还是不理朝政过得舒服。

对这样一个从底层上来的平民皇帝,现在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还享受上荣华富贵,人生得意须尽欢,哪里能让朝里乱七八糟的事情浪费自己宝贵的年华。

这时候,一个在历史上比他还有名的人物就诞生了,这个人就是贾似道。据说贾似道的父亲也当过小官,只是在他十一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他从一个地痞无赖,最后混到权倾朝野,在历史上也算一个奇葩,而他主张的联蒙抗金之策,加速了宋朝的灭亡。

宋理宗整日花天酒地,宫里佳丽三千都不够他折腾的,还把社会上的名妓招进宫里,他那么能折腾,结果膝下却无子女,据说孩子也没少生,但全都早年夭折,应该是优生方面做得比较差。

没有儿子怎么办,他家可是真有皇位需要继承,于是就把他堂弟荣王的儿子赵禥收为养子,可收养子你也挑一挑呀,这位仁兄,竟然收养了一个傻子,这傻子据说是荣王的小妾所生。

这个小妾怀赵禥的时候,被荣王的正室逼着吃了打胎药,虽然没把龙种打掉,结果却落下了后遗症。

赵禥即位后,就是宋度宗,而军政大权都落在贾似道手里,贾似道有事没事,还玩玩辞职游戏,“没有你我怎么办”,吓得宋度宗一把鼻子一把泪的哭着挽留。

宋理宗死后,南宋即使还有像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能臣,但已经回天无力,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之后,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而亡,南宋覆灭。此时,宋理宗才死了十五年。

蒙古灭宋以后,忽必烈命西藏大喇嘛杨琏真迦来到江南,进行文化侵略,据说忽必烈还很宠信他,还给封了官,让他做了江南释教都总统。

杨琏真迦这下可有了升官发财的资本,把佛祖什么的都抛到了脑后,带人侵入南宋诸皇帝及皇后的陵墓,席卷了所有的陪葬品,据说他还与死人交媾,因为见宋理宗的头骨较大,遂取来做成酒壶,也有人说是做了夜壶,把他送给了元朝皇帝。


朱元璋灭元以后,得知这个消息,设法找回那个酒壶,将理宗重新下葬,并为南宋皇帝重修了陵墓。

宋理宗的头骨,无论是被作成酒杯,还是被做成尿壶,都不过是取意侮辱。忽必烈只想让杨琏真迦破坏南宋的龙脉,没想到他却大肆盗墓,中饱私囊,后来东窗事发,杨琏真迦得知他的后台宰相桑哥被杀,他被吓死在家中,也算是恶有恶报了。


小小嬴政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掀起你的头盖骨,里面是一个国家的兴亡。宋理宗的头颅被做成酒杯,除了因为他追求尸身不腐才导致外,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头大。

宋朝可怜的皇帝还挺多,宋徽宗死后被炼成了灯油,宋理宗死后头颅被做成酒杯。



宋理宗的头到底被做成了什么?

宋理宗的头颅被做成何种器物也有多种说法,有说酒杯,也有说“溺器”,还有人说做成了藏传佛教中的法器“嘎巴拉碗”。



据张岱的记载,宋理宗的头颅被元朝僧人杨琏真迦做成“溺器”。什么是“溺器”,就是装小便的,也就是夜壶,一个九五至尊的皇帝死后居然落得如此屈辱的下场,实在是太耻辱了。不过宋理宗头颅成了酒杯的说法更可信,准确来说是做成了“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是藏传佛教里一件法器,是僧人在举行灌顶仪式时所用,与其配套的还有一个圣壶,这个嘎巴拉碗正是接受灌顶仪式的僧人喝圣酒时所用的,也可以说是个酒杯。杨琏真迦正是藏传佛教僧人,他知晓嘎巴拉碗用越尊贵人的头颅制作越好,所以当他在看到头大如斗的宋理宗尸首时就残忍的把它带走做成了法器嘎巴拉碗。



为什么一定是嘎巴拉碗呢?因为元始祖忽必烈在知晓了杨琏真迦的恶行后便将他处死了,而宋理宗头颅赐给了当时的每任国师收藏,那时候元朝的国师都是藏传佛教僧人,如果是杨琏真迦使用的“溺器”元朝国师定不会如此收藏,而且元始祖而不会把别人的小便壶赐给别人吧,只有藏传佛教僧人所用的法器才值得收藏。

为什么会被做成酒杯

宋理宗头颅被做成酒杯还得从杨琏真迦这个妖僧说起,此人仗着元始祖对他的宠信有恃无恐,无恶不作。作恶多端的他带人把绍兴南宋皇帝陵园盗掘一空,把陪葬的奇珍异宝都洗劫得干干净净。



宋理宗为了死后能保持尸身不腐所以使用了大量的水银,当打开理宗的棺椁时,发现已经死了十多年的理宗栩栩如生,残忍的盗墓者把棺内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后又把理宗的尸体倒挂着,取走了他嘴中的夜明珠,沥干了肚里的水银。

当地人唐珏知道此事后既悲痛又愤怒,变卖家财请人同他前去收敛帝陵各位皇帝的遗骸,他用荒野白骨来代替诸帝的尸骨,以假乱真将皇帝们的遗骸偷偷收藏起来,而尸身不朽的宋理宗却无法替换。



七天后,丧心病狂的杨琏真迦命人把宋理宗的头颅截为饮器,把其他诸位皇帝的尸骨夹杂牛马的骨头在临安城建一座“镇本”塔压着,想以此来摧毁江南人民的心性。

如果理宗的遗骸没有因为他追求不朽而早早腐烂,那在唐珏移花接木帝陵遗骸时就会一同带出,那么后来被做成饮器可能就不会发生了,真的是时也命也。

虽然南宋时,宋王室被逼南渡,连首都被迁之江南,可当时人们的抗敌热情是高涨的,像唐珏一样维护宋王室,反对元朝的热血民众大有人在,抗敌名将文天祥的那句著名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甚至到现在一直激励着我们。


宝阿宝呀


南宋理宗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一方面是个昏君,一方面又支持朱熹的理学。宋理宗死后葬于绍兴的永穆陵。元朝灭亡南宋后,忽必烈任命西夏僧人杨琏真加为江南释教总统,号称杨总统。杨琏真加和江南的一些恶劣僧人勾结,盗发南宋皇帝及大臣的陵墓100多座。杨琏真加打开宋理宗的棺木,发现宋理宗的头颅特别大,号称赵大头,不同于常人,就把宋理宗的头盖骨盗走,做成密宗法器嘎巴拉碗。朱元璋灭亡元朝后,找回了宋理宗的头盖骨,最后重新埋葬在永穆陵。

宋理宗的头真的有点大。

1,记载这件事的历史资料很多,盗墓头子是杨琏真加,他不但把宋理宗的头盖骨做成酒碗,还盗了101个墓。

比如元朝初年周密的《癸辛杂识》,后来的《南村辍耕录》,《元史》的世祖本纪和杨琏真加传,《明史》的危素传等等。

周密称杨琏真加为杨髠。

杨琏真加是西夏僧人,信奉密宗,在元朝时担任江南释教总统。他还有一个儿子,说明杨琏真加还娶妻生子,可能是不守戒律的旧派密教。

《元史》记载杨琏真加盗发宋陵的事情败露后,被忽必烈惩处,但没有判处死刑。忽必烈只没收了杨琏真加的金银珠宝,包括宋理宗的头盖骨碗,但把人口和田地还给了杨琏真加。

壬戌,给还杨琏真加土田、人口之隶僧坊者。初,琏真加重赂桑哥,擅发宋诸陵,取其宝玉,凡发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攘盗诈掠诸赃为钞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三千亩,金银、珠玉、宝器称是。省台诸臣乞正典刑以示天下,帝犹贷之死,而给还其人口、土田。

以杨琏真加子宣政院使暗普为江浙行省左丞。

以江南民怨杨琏真加,罢其子江浙行省左丞暗普。

杨琏真加的儿子叫暗普,曾经担任江浙行省左丞。

后来,忽必烈把宋理宗的头盖骨碗赠送了萨迦派的帝师。

2,杨琏真加盗墓经过

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杨琏真加盗走了宋理宗的头盖骨。宋理宗死于1264年,已经埋在在永穆陵20多年了。

为了防腐,宋理宗的遗体灌满了水银。

入侵的外敌总有一些汉奸相助,帮助杨琏真加盗墓的还有几个汉地僧人:

天长寺福僧闻号西山者,成於演福寺剡僧泽号云梦者。俾泰宁寺僧宗恺宗允等。

杨琏真加先盗取了宁宗、理宗、度宗、杨后四陵,其中宋理宗的陪葬品最多。

为了取得宋理宗口里的夜明珠,杨琏真加等人把宋理宗的尸体倒挂在树上三天三夜,沥出水银。

杨琏真加,发现宋理宗的头盖骨特别大,就把颅骨砍下来带走了。

感觉收获满满。

杨琏真加,大干快上,继续复发徽、钦、高、孝、光五帝陵,孟、韦、吴、谢、四后陵。

他发现金国人送回南宋的宋徽宗棺材里只有一截烂木头,宋钦宗棺材里是一个木头灯架。怪不得,宋高宗赵构迎回父兄的梓宫不敢打开看,打开看就尴尬了。

宋高宗赵构的骨头和毛发全部化成了灰尘,已经埋了近100年,赵构也没有水银防腐。一身武艺却被金国吓破胆的赵构一生坎坷,陪葬品很少,只有几件锡器,端砚一双。

杨琏真加对赵构很希望。

赵构陪葬的端砚被演福寺的僧人剡泽拿走了。


3,宋理宗的为人

明朝的李贽评价他:理宗是个得失相半之主。

宋理宗中年之后,贪欲很多,却懈怠政事。大臣劝谏他,宋理宗还振振有词:我总比唐明皇的荒唐强一些吧。

“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

宋理宗任用丁大全、贾似道等一帮奸臣,却经常让朱熹理学的弟子给他上课,空谈误国。

最后宋理宗出于私心,选了被打胎药搞成弱智的亲侄子,也就是宋度宗继位当皇帝,彻底葬送了大宋江山。

4,朱元璋找回宋理宗的头盖骨

元朝有个翰林编修叫危素,负责修国史,对宋理宗头盖骨的事情非常熟。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聘危素为翰林侍讲学士,危素对朱元璋讲了宋理宗头盖骨的事情:

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素在翰林时,宴见,备言始末。帝叹息良久,命北平守将购得颅骨于西僧汝纳所,谕有司厝于高坐寺西北。其明年,绍兴以永穆陵图来献,遂敕葬故陵,实自素发之云。

大宋皇帝的头盖骨被人当作酒碗!朱元璋感觉有点上头。

朱元璋听了之后,大为感慨,叹息良久,让北平的守将打听宋理宗头盖骨的下落,以高价从西域僧人汝纳处买回了宋理宗的头盖骨。

洪武三年,朱元璋派人将宋理宗的头盖骨安葬在绍兴永穆陵。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