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建立 成吉思汗滅西遼、西夏

蒙古立國前,在中國大地上並存著若干政權。南方為漢族之宋,北方為漢化的女真之金。宋金兩國之西,又有唐兀建立之西夏國。再西去是西遼及其臣下的畏兀兒。南宋之南有大理,之西南還有交趾等。13 世紀初,漠北高原被鐵木真統一,並於 1206 年建立蒙古國。蒙古國控制了東起興安嶺,與金朝接壤,西至阿爾泰山,與西遼及其控制下的畏兀兒相鄰,南與金朝和西夏相連,北連貝爾加湖的廣大地區。蒙古國的崛起給當時的政治格局帶來了新的變化,標誌著先行一度稱霸中國的金朝在北方的統治出現了大缺口,國際政治體系將進行重組,也為蒙古和南宋的交往提供了前提條件。

蒙古建立 成吉思汗滅西遼、西夏

成吉思汗立國後,即向蒙古草原北面的“林木中百姓”駐地擴張勢力。1207年,遣使降服謙河(今葉尼塞河上游)流域的吉利吉思部。1218 年,又遣兵征服吉利吉思等林中百姓,各部均表示臣服。與此同時,蒙古勢力也向西面擴展。1208 年,成吉思汗遣兵越過金山,擊潰乃蠻、蔑兒乞聯軍,從而鼓舞了西遼控制下的畏兀兒人。1209 年,畏兀兒人殺死西遼少監,投附成吉思汗,受到款待。同年,哈剌魯人也乘機殺死西遼少監歸降蒙古,受到優待。此後,畏兀兒和哈剌魯人在蒙古西征、蒙古攻西夏和蒙古攻宋戰爭中,都拼死效力,發揮不小的作用。

乃蠻太陽汗子屈出律奪取西遼政權後,繼續倒行逆施,引起成吉思汗之不滿。1218 年,成吉思汗特遣大將哲別率軍征討屈出律,在當地軍民的協助下,哲別捕殺屈出律,滅亡西遼。從此,西遼領土盡歸蒙古所有。此後,這裡便成了蒙古西征的跳板以及班師的重要基地。

完成以上軍事行動後,蒙古國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步伐,首先是統一北方地區。蒙古國建立後,金朝本應成為第一個攻略的目標。但是由於金朝本身仍然具有強大的實力,單憑蒙古己身之力滅金,尚不可能;其次,由於遠隔廣漠,蒙古對金朝的情況若明若暗,不甚瞭解,所以未敢“輕舉妄動”。為了分裂夏金“交相援救”的聯盟,剷除攻金的牽制力量,為爾後圖金做準備,西夏便成為蒙古統一戰略的第一個目標。1205 年,蒙古第一次攻略西夏,並大略西夏之人民和牲口凱旋而還,1207 年,蒙古第二次圍攻西夏。1209 年第三次進攻西夏,圍攻西夏。都城中興府,迫使夏襄宗納女請和。1217 年,成吉思汗徵調西夏出兵隨從西征,遭西夏拒絕,蒙古軍於次年春第四次進攻西夏,夏神宗逃離都城,遣使求和。1224年,蒙古忌恨西夏與金朝議和並稱“

兄弟之國”,此次攻夏,殺死夏軍數萬人,擄掠人口及牲畜數以十萬計。1226 年,蒙古軍第六次攻夏,夏獻宗驚恐而死。次年六月,西夏末帝覥被迫投降,西夏亡國。西夏滅亡後,南宋和蒙古由原先的遠郊變成了近鄰,雙方的交往日漸增多。實際上,正是由於這種成為近鄰後交往的增多,以及蒙古勢力在北方迅速的崛起和壯大,南宋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地緣壓力。

隨著西夏、西遼的滅亡和吉利吉思、畏兀兒、哈剌魯的歸服蒙古,13 世紀初,中國大地上曾經一度出現的多元政治格局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多元並存的政治形勢,逐漸為蒙古、金朝和南宋三國政治格局所取代,新的地緣關係出現,新的國際關係體系重組的時代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