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畫一匹駿馬,範曾卻幫忙改成拉貨馬,仍然賣了4370萬

起源|本期導讀:

馬的形象自古以來便是俊俏、高昂,他時而馳騁疆場,時而奔於草原,充滿著強健的姿態,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在畫家的筆下,馬也經常出現,在近現代畫家中,尤其以徐悲鴻畫的馬著名, 萬馬奔騰的氣勢,矯健勇敢的姿態,與其說徐悲鴻畫的馬好,不如說徐悲鴻賦予了馬更多的形象。但儘管如此,徐悲鴻的一匹馬就曾經被範曾改過,而且還賣了4370萬。

徐悲鴻畫一匹駿馬,範曾卻幫忙改成拉貨馬,仍然賣了4370萬

徐悲鴻

眾所周知,範曾是現代畫壇中的一名大師,享譽盛名,他的人物畫以及連環畫作品深受收藏家的喜愛。雖然在人品方面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的便是範曾先生在繪畫上的極高造詣。因此為徐悲鴻改畫,很多人也認為沒有什麼不妥。

徐悲鴻畫一匹駿馬,範曾卻幫忙改成拉貨馬,仍然賣了4370萬

範曾

但是範曾與徐悲鴻兩人在之前並沒有任何交集,而且也從未謀面,為何範曾會為徐悲鴻大師改畫呢?這件作品相當於跨越了兩個世紀的合作,從徐悲鴻創作,到範曾改畫,之間的時間長達77年。當初範曾卻有幸能為徐悲鴻改畫,也全靠了徐悲鴻的妻子廖靜文女士。

徐悲鴻畫一匹駿馬,範曾卻幫忙改成拉貨馬,仍然賣了4370萬

徐悲鴻與妻子廖靜文

這個世紀初的時候,範曾作為後起之秀,在畫壇中赫赫有名,遠近聞名。很多大師相繼的離世,範曾逐漸成為了畫壇中德高望重的前輩。因此當初徐悲鴻的妻子廖靜文便拿著一幅徐悲鴻畫的駿馬前去找範曾,讓範曾幫忙改畫。能夠有這個機會,相信是很多畫家夢寐以求的,因此範曾便欣然答應了。

徐悲鴻畫一匹駿馬,範曾卻幫忙改成拉貨馬,仍然賣了4370萬

徐悲鴻,範曾《六朝詩意圖》

但是本身這幅作品是徐悲鴻以傳統的水墨國畫繪畫的一幅駿馬,範曾卻以自己擅長的人物畫改成了一幅連環畫的形式。圖中的駿馬成為了拉貨載人的馬。與徐悲鴻以往的作品相比較,少了些氣勢,卻多了些市井鄉俗,更耐人尋味一些。

徐悲鴻畫一匹駿馬,範曾卻幫忙改成拉貨馬,仍然賣了4370萬

徐悲鴻作品

因此這幅作品在2011年12月23日上午的時候,在中國近現代書畫拍賣專場中,經過了多輪的競拍後以4370萬的高價成交。少了些氣勢,卻多了些趣味。在畫壇中,對於這幅作品的改動也是爭議不斷,畢竟與以往的徐悲鴻作品風格有些天壤之別,有些人認為範曾把這幅畫改的雅俗共賞,更生動形象,而有些人卻認為範曾把徐悲鴻的駿馬改成拉貨馬,失去了原本的美。

徐悲鴻畫一匹駿馬,範曾卻幫忙改成拉貨馬,仍然賣了4370萬

範曾作品

眾說紛紜,最終的價值卻一錘定音,價值高達4370萬。但是我們不能僅僅看表面的數字,與徐悲鴻以往的畫馬作品相比較的話,價值是更高還是更低呢?在近些年,徐悲鴻的畫馬作品幾乎都比這一幅作品價值更高,在2018年的時候,作品《馬》在中國書畫專場中以相當於9800多萬人民幣的高價成交,作品《天馬六俊》在保利春拍中以8970萬的高價成交。相比較來看,這幅範曾改過的作品,最終的成交價並沒有徐悲鴻單獨的作品價值跟高。

徐悲鴻畫一匹駿馬,範曾卻幫忙改成拉貨馬,仍然賣了4370萬

徐悲鴻《馬》

雖然在作品價值上沒有徐悲鴻單獨創作的畫馬作品更高,但是這幅作品卻跨越了兩個時代,成為了一幅獨一無二的合作畫,十分珍貴。而且範曾在畫中的一枚印章借用了屈原的詩句“恐脩名之不立,唯昭質其(猶)未虧”,大意為只怕改畫後名氣未能立起來,只希望徐悲鴻大師的作品品質沒有受到影響。

如此也能看出如今的範曾成為一代大師,逐漸走向謙遜的道路,與大家印象中的形象有些改變。範曾大師近些年雖然受盡爭議,卻只是安享晚年,一心創作,謙遜的改變,或許也是他作品價值屹立不倒的一個原因。

文|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