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饿死?

文史砖家


中国历史上有几位与佛结缘的皇帝,顺治十七年,董鄂妃在承乾宫去世,年轻的顺治帝顿感心灰意冷,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顺治帝剃发出家的镜头,可历史上顺治帝并没有真正出家,他只不过是受了佛法的影响,虽然在一年之后,他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不久顺治帝就高烧不退,据说是患了天花,在口授遗诏之后,福临就与世长辞了。

明太祖朱元璋当和尚,是他早年的一段经历,不是当了皇帝之后才进行的,因此不算和尚皇帝。

历史上唯一在称帝后出家当和尚的仅有一人,那就是梁武帝萧衍,我们知道杜牧的那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写出了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


梁武帝萧衍学识渊博,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也颇具才能,可以说萧衍最后能够建立南梁,他的家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开国皇帝的梁武帝,博学多才,政绩显著,却为何最终被困公主,落得个被活活饿死的下场呢?

南北朝时期天下混乱,当时百姓的生活已是十分的困苦,民不聊生,恰逢此时佛教正式传入了中国,可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佛教在一遍混战的局势中如星星之火般迅速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佛教败家子民间传播,在贵族之间也是很受欢迎的更被当时的梁武帝所推崇。


梁武帝建立南梁后励精图治,他不分春夏秋冬,每天总是五更天便起床批改公文奏章,生活也十分节俭,从不讲究吃穿,吃饭从不吃肉,只吃青菜,每天只吃一顿,梁朝在他的统治下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民生取得了很好的改善,总的来说是一片祥和。

然而猜疑心重是历代皇帝必犯的通病,萧衍也开始为那些辅佐他称帝的那些大臣殚精竭虑,担心他们某天因功高盖主,手握大权,颠覆了南梁王朝,萧衍的担心最终变成了他的噩梦,也许是因为身世显赫,家族给了他仕途上的保证,他才一直将陪他一路走来的亲人留在身边。


然而梁武帝万万没想到,他的六弟萧宏和次子萧综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因为梁武帝的纵容,导致六弟萧宏和他的大女儿私通,发生了乱伦,两人还密谋篡夺皇位,可哪想到派人刺杀未果,却被抓了个现行,大女儿无颜见父亲,自尽身亡,萧衍大度地宽恕了这个六弟,萧宏最后也是因病而亡。

萧衍让次子萧综带兵,萧综因为怀疑自己不是萧衍的亲儿子,直接投奔北魏去了,并改了名,还为他人服丧三年,这让梁武帝非常生气,这两件事对他打击很大,可以说怒气难忍,在精神受挫之际,他为自己宜泄怒气找到了好的方法,佛学一直将因果,这在梁武帝身上应验后,他深陷佛学,一头栽倒在释迦牟尼的怀里不能自拔。


梁武帝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支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寺院座座都是规模宏大,极尽奢华,耗费无数的人力、财力,信仰佛教之风吹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全国上上下下竞相建造寺庙,处处皆为寺院,更为可观的是僧尼还可以受到优待,梁武帝还出巨资让僧尼研习佛法,聚众讲经。

此外他还几次置身于同泰寺,做起了和尚,当起了支持,为众人讲解金属,研究佛理,一心皈依佛门梁武帝在寺庙里为受伤的心灵找到了归宿。


梁武帝曾四次出家,逼得群臣不得不用钱把这位脱下帝袍换上僧衣的皇帝一次次的从庙里赎出来,梁武帝第二次出家向众和尚讲解《大般涅槃经》时,群臣捐资一亿将他赎回,第三次由群臣捐资两亿赎回,第四次出家时又是出资一个亿。

梁武帝萧衍久居寺庙,无心管理朝政,致使朝廷一片昏暗,朝政荒废必将引发动乱,就在这时,萧正德勾结侯景发动了政变,史称“侯景之乱”。


说起萧正德这个人,还要从梁武帝早年无子说起。

萧衍早年无子,于是便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梁武帝竟然生了个儿子,并且起名萧统,萧统立即被立为太子,于是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平。

侯景这个人是一个被鲜卑化的羯族人,最初投奔北齐的建立者高欢,在高欢死后,与高澄不合,转而投奔北周却没有被接纳,故而再投南梁,很多大臣都不同意接收他,但奇怪的是梁武帝却抛开大臣的反对意见,接纳了侯景,还封了个大将军之职。


有一次东魏进攻侯景所在的守军,梁武帝派萧渊明前去支援,结果萧渊明战败,并被东魏给俘虏了,于是梁武帝愿意与东魏讲和,并派使者来往,当侯景看到梁武帝与东魏使者的来往,这让他心生恐慌,侯景便以东魏的名义给梁武帝写了封信,信中提出用侯景交换萧渊明,想试探梁武帝,没想到梁武帝回信答应了要求。

如此答复,侯景心中必生怨气,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当时侯景看到南梁皇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当他看到同样是纷纷不满的萧正德,于是便想联合萧正德起兵造反,萧正德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起兵发动政变,并且侯景答应事成之后由萧正德当皇帝。


此时梁武帝还不知道萧正德与侯景两人已经串通好了,侯景兵围建康城,宫城完全被侯景控制,之后侯景又下令引玄武湖水淹宫城,皇城久被围困,粮食早已断绝,能登城抗击叛军的将士不足四千人。

梁武帝作为和尚皇帝被围困在宫里成为了敌人的瓮中之鳖,梁武帝被俘后,侯景将他囚禁于台城静居殿,不允许任何人接近梁武帝,起初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他送了。


梁武帝萧衍最后忧愤成疾,他的年龄已经到了八十六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为了自己的信仰每日坚持诵经念佛,斋戒不辍,不禁让人觉得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也看到了佛教的伟大之处,它能让一个失去了国家的皇帝依然矢志不渝,由于梁武帝萧衍没有足够的食物,最后被活活饿死在静居殿里。









遗产君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江南缭绕的佛音,谁能想到这绝美的画面下,南北朝时期充斥着篡位杀戮。谁又能想到兴起南朝佛教盛况的南梁武帝萧衍,就在这美丽江南因饿而亡。

那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饿死呢?且听有书君为你娓娓道来。

一,萧衍谋帝位开创南梁初期盛世。

萧衍出生于东晋南北朝那段动荡不安的乱世。虽说萧衍仰仗与南齐皇帝萧道成同为西汉名相萧何后代的显赫背景,一入仕途就深得南齐重用。

可是萧衍并非承袭祖荫的纨绔子弟,他不但自幼喜欢读书棋琴书画皆精,而且还颇有军事才能,终凭与北魏戮战之功而得封雍州刺史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乱世出枭雄,不甘做池中之物的萧衍早已静待良机。当时南齐东昏侯萧宝卷荒淫无道致使民怨沸腾,萧衍寻机杀萧宝卷立萧宝融为帝,自此独揽南齐大权的萧衍依旧不急不躁。

他觊觎帝位并不明说而要借他人之口表达,以显其称帝是民心所向天命所归。好友沈约揣其意网罗众臣联名上书,逼萧宝融禅位转立萧衍为帝。萧衍假意推让把戏做足,再借其弟各地发现祥瑞之兆,萧衍就此半推半就同意称帝。他终灭齐建梁,史称南梁武帝。

若论萧衍并非篡位枭雄那么简单,其执政初期确有明君风范。他借鉴南齐灭亡之因,广纳人才勤政为民,其穿旧衣吃陋食堪称清廉典范。

南梁在萧衍治理之下稳定繁荣,成了唯一可与北朝政权抗衡的南方之国,是混乱时代鲜见的盛况。

二,萧衍徇私护短自负清廉,致使纲纪混乱败相初露。

虽说萧衍文韬武略堪称奇才,但其亦非完人,其致命缺点就是对待家人无原则无底线。萧衍称帝后广封其兄弟子侄为王,他自己节俭清廉,却纵容家人骄奢淫逸,甚至家人触法规亦法外开恩不治其罪。

萧衍六弟萧宏行为最为恶劣,他不但窝藏杀人犯,竟然还与侄女萧衍长女乱伦私通,甚至意欲串通侄女弑兄夺位。只因事不机密阴谋败露,侄女因此自尽。既使萧衍面对如此不堪乱伦谋逆大罪,依旧选择宽宥六弟。

萧衍对家人如此徇私护短真属天下未闻,朝中众臣逐渐上行下效奢靡无度,朝臣想支撑奢华场面只得加倍贪污受贿搜刮盘剥百姓。因而萧衍轻徭薄赋的政令,经过各层官员虚加苛捐杂税,到得百姓身上早已不堪重负。

曾有官员向萧衍谏言改变纲纪混乱之像,只可惜萧衍自负清廉,听不得忠臣揭露朝廷腐败乱像,却以忠臣为佞臣致使朝堂混乱奸臣充斥。南梁初期盛世就在萧衍自恃固执中渐显衰落之像。

三,萧衍因家事刺激厌倦红尘,晚年佞佛南梁岌岌可危。

纵使萧衍无底线宽宥家人,可其家族仍有他无法释怀的心结。说起这一切皆源于其次子萧综,他本是南齐东昏侯遗腹子,可萧衍并未歧视萧综依旧将其视为己出。

但血脉终是迈不过去的坎,萧综得知身世后几次三番叛逃北魏,妄想为东昏侯报仇。

萧衍一气之下削去萧综王位,可当他得知萧综有意归来时,又起恻隐之心张开双臂欢迎次子回归。萧综终未归来,但萧衍依旧恢复其王位,也许还想虚位以待萧综归来吧。

多年殷殷舔犊之情化为反目成仇,萧衍心中悲苦自知,他对世俗红尘已渐生厌倦之心。

萧衍经此之伤,一改勤政之态,逐渐醉心诗词歌赋谈禅论道远离朝政。萧衍智商极高,他于谈禅中悟透佛理,其由早年崇尚儒教转而痴迷佛教。尤其萧衍晚年更笃信佛教,个人节俭成癖的他却对供佛广散重金。

他不但广建寺庙,更为奇葩的是竟然四次脱去龙袍入佛寺为僧,又被大臣出重金赎回,如此耗费金钱国库早已空虚百姓民不聊生。

萧衍既使回到朝堂依旧无心朝政听任奸臣当道。也许萧衍自觉以自身人格魅力可以掌控国家,但事与愿违南梁早已危机四伏,只差引爆危机的导火索而已。

三,萧衍晚年昏聩引狼入室终致死。

南北朝时期无君臣敌友之分,朝代更迭各国对峙,随时都有投诚倒戈之事发生。萧衍晚年昏聩轻信小人,收容北齐叛臣侯景,终成致己于死地的导火索。

侯景本是鲜卑化的羯族人,也算是个奸诈枭雄,其原在北齐高祖高欢麾下当差。侯景本是一匹烈马只有高欢能降伏。但等高欢逝去,其子高澄继位,侯景野性毕露。不过高澄早遵父遗命对侯景敬而远之严加提防,侯景眼见谋反不成只得叛离北齐。

侯景原想投靠西魏宇文泰,只是宇文泰厌其反复无常之性,将其拒之国门外。侯景再投南梁,也许萧衍看中侯景手中土地,反正他不顾大臣阻拦善心大发,不但收容侯景还委以重任。

萧衍出身豪门,因而他虽重用侯景但从其内心真的瞧不起这个蛮荒羯人。有一天,侯景请旨想求娶谢王两家之女为妻,那可是堪称两晋南北朝时期顶尖豪门的谢安与王羲之家族之女。萧衍讥讽侯景道,别说谢王家族就是我们萧家之女,你都不配求娶,你就放低眼光从姓朱姓张以下低门士族寻找妻子吧。萧衍不当之言不但得罪了侯景,同时也得罪了南朝士族,使民心更与其背道而行。侯景更是睚眦必报的奸诈小人,他誓将所有贵族之女都配其奴隶为妻。

随着侯景在驻地招兵买马,萧衍也已察觉有异对侯景起了戒备之心。

正巧北齐遣使来梁欲达成两国共同对付侯景协议。侯景闻讯新仇旧恨怒向胆边生,立马铤而走险起兵举事。当时南梁早已民心涣散,从侯景者众多,很快侯景就攻进了都城建康。

千军万马浑不怕的侯景满身披挂走进皇宫文德殿,一见年已86岁威严端坐在龙椅之上的萧衍,竟然心中突生怯意。

古人皆有一种信仰就是天命所归,侯景由此深信萧衍就是天生帝王,吓得他只将萧衍囚于台城宫中誓不再见。

侯景本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萧衍一世枭雄岂肯屈从。由此侯景亦逐渐减少食物供给,萧衍临终想喝一碗蜜水都不可得,其忧愤交加终因无食饥饿而亡,享年86岁。

纵观萧衍一生,其自得天下自失天下。侯景之乱只是导致萧衍失败的表象,究其根源责任还在萧衍自身。

他虽在开国初期政治清明,可他过度相信个人清廉力量,却不知只凭个人力量而无有效约束家人朝臣的制度,形不成整体清廉之风只有贪污之风蔓延。

他讲宽容却忘了仁出祸害,致使奸佞群起就连侯景这样小人都能将其蒙蔽。

他晚年佞佛成癖,不事朝政不惜掏空国库重金供奉佛祖,其实他是用天下苍生成全超度自己,却忘了佛为众生的真谛。萧衍自误导致南梁由盛而衰,终被侯景这根稻草压垮已成必然。

后侯景被部下所杀,南梁又苟延残喘数年,终被陈霸先所灭,南陈取梁代之。

如今南朝古寺依旧在无言诉说着多才天子亡国君的往事,一切是非功过由人说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梁武帝名萧衍,字叔达,南朝时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人。萧衍是世家大族出身,其父萧顺之乃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积功被封为临乡县侯,后累官至侍中、卫尉、领军将军等职。出身在这样一个世袭贵族家庭,萧衍自然不愁前途,初入仕途就当了左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萧衍出身豪门,家境饶富,自幼酷爱读书,博学多闻,加上天资聪颖,年轻时就在文学上显露出很高的天赋,并赢得了极高的声名。他和当时很著名的才子沈约、谢眺、王融、萧子良、范去等八人交往密切,被时人称为“八友”。八人中论文才首推沈约,他篡写了《宋书》、《齐纪》等文献,并流传后世,但若论文韬武略与识见胆魄,却又首推萧衍。

王俭初见萧衍,立即感到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又见他谈吐不凡,识见过人,便对他十分器重,不久便攫拔他作了户曹属官。

萧衍办事果敢敏捷,深得上司与同僚的敬重,因此晋升很快,由东阁祭酒、谘义参军一路升至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萧衍以其特殊出身以及运筹帷幄之才,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后来,萧衍弃文从武、书生带兵,并在诸将瑟缩不前时,率军一举击溃了北魏孝文帝亲率的三十万伐齐大军,声誉鹊起。建武四年(487年)秋,北魏军再次大举攻齐,连克新野,南阳,兵锋直逼雍州(今湖北襄樊)。因尚书崔景慧临阵怯战,齐兵大败亏输,多亏萧衍拼死据守雍州,北魏军才无法更进一步。北魏军退去后,齐明帝萧鸾为了加强雍州防务,特地将谋勇兼具的萧衍选为辅国将军兼雍州刺史。从此,萧衍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为以后争夺萧齐天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齐明帝萧鸾死后,太子萧宝卷继位,是为以暴虐嗜杀著称的东昏侯。东昏侯上位后,随意诛杀大臣,弄得群臣人人自危,江州刺史陈显达、豫州刺史裴叔业相继起兵反叛, 齐统治集团内乱迭起,萧衍审时度势,毅然起兵,他东征西伐,纵横捭阖,相继剪灭群雄,一举攻克齐都建康(今南京),各地刺史、太守皆望风归降。

在此前,东昏侯萧宝卷已被征虏将军王珍国、兖州刺史张稷合谋诛杀,其子皆昏弱不成器,萧衍篡齐称帝的时机已然成熟。齐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衍即位于建康南郊,筑坛接受百官朝拜,并祭告天地。他改齐为梁,改元“天监”,大赦天下。(萧衍)是为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在位长达48年之久,是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

登基之初,他鉴于齐亡的经验教训,不敢懈怠,夙兴夜寐的打理政务,称得上孜孜不倦。但和历代开国帝王一样,他也对开国功臣大加猜忌,不仅贬斥张弘策、范云等有功之臣,就连助其受禅登基有大功的好友沈约也不被其重用, 且屡遭其苛责,沈最后抑郁病亡。

萧衍对开国功臣如此刻薄,对皇室亲贵却是恩遇有加,关心备至,对弟弟萧宏和儿子萧综宠溺异常,对其肆行不法的嚣张行为,不仅包庇护短,还显得愚懦不堪。

后来,萧综因怀疑自己非萧衍亲生,实乃东昏侯萧宝卷之子,一气之下投奔了北魏。

萧宏是萧衍六弟,被封临川王。萧宏这人凶狠暴虐,肆行不法,贪赃纳贿,大肆敛财,包庇杀人犯,甚至还派人刺杀兄长萧衍,罪行累累,但武帝从不追究其罪,仍封官赐爵,赏赐大量钱物予他。然而,萧宏并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他和侄女、萧衍长女永兴公主勾搭成奸,并密谋篡逆, 还派人去谋刺武帝,事情败露后,永兴公主感到无颜见父,畏罪自杀。萧宏知事败亦忧惧成疾,不久病死。


受这两件事的刺激,梁武帝萧衍象变了一个人。此时的萧衍已渐入暮年,竟然看破红尘,皈依佛门,成为中国古代帝王中唯一在位时剃度出家者。

梁普通八年(527)三月,武帝萧衍亲临同泰寺,为表诚心礼佛,他竞舍身入寺,成了古往今来唯一的在位和尚皇帝。

萧衍信佛后,从此不食荤腥,还断绝了女色,而且下诏全国,今后祭祀神灵,严禁宰杀猪、牛、羊等生灵,只能用果品蔬菜做祭品......彼时,天竺(印度)高僧达摩祖师渡海来到中土,萧衍听说后立即命地方官将其从广州护送至建康,并亲自在殿内召见,请教 、谈论佛理。不久,达摩觉得话不投机,随即告辞出宫,飘然而去 。后来达摩一苇渡江来至嵩山少林寺传经授徒,成了中国禅宗第一世祖。

年逾古稀的萧衍刚愎自用,知善不能举,知恶不能去,更不知虚心纳谏。在这种形势下,其败亡的结局已无法避免。

在和尚皇帝萧衍执政的第47个年头,爆发了著名的“侯景之乱”。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后来又投降西魏。梁武帝萧衍曾为收复中原而招纳骁勇善战的侯景,并封其为河南王。后来,梁武帝出尔反尔,又想利用侯景向东魏求和,侯景知道后怒不可遏。

公元548年,侯景起兵造反,并率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建康,将皇宫团团包围。

侯景率军强渡长江时士卒不过八千,战马仅有数百匹,而彼时建康台城(皇宫)中尚有甲士两万多,男女十余万人,四方援军正源源不断汇聚而来。但各路勤王之师无统一指挥,令出多门,且多持观望态度,并不想奋勇击贼,以解救武帝。而萧氏宗王都在觊觎皇位,为保存实力,他们大都屯兵不进,只为乘鹬蚌相争时,由自己渔翁得利。

太清三年(549年)三月,侯景挥兵攻进台城。侯景入城后,派军士持矛佩剑,随意出入宫禁,毫无顾忌 。萧衍责怪侯景,候大怒,干脆将其软禁起来。侯景派心腹监视武帝萧衍的一举一动,不准其出禁所,还克扣其日常饮食。萧衍又饥又渴,号呼却无人应,因此忧愤成疾,最后虚弱的无力下床。勉强挨至五月,萧衍已饿的奄奄一息,独自僵卧于净居殿中,哀嚎连连,依旧无人应答,最终瞑目而逝。一代帝王,崇佛茹素,不近女色,菩萨却不保佑他,最终被活活饿死。

551年,侯景自立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大将陈霸先率军反攻,一举击灭了侯景,平定了这场历时三年的变乱。

侯景之乱使南朝的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兵燹之灾也对江南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繁华富庶的六朝古都建康被烧作一片废墟,王、谢等豪门巨室被屠戮殆尽。在应对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萧氏宗室以及世袭贵族们的无能、无耻暴露无遗,拥兵自重的陈霸先借剿灭侯景乘势崛起,他一一击败了其他军事将领,最后篡梁建陈,是为陈宣帝。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


铁马冰河wu


宁愿当清心寡欲寂寞无聊的和尚,而不愿做至高无上,锦衣玉食的皇帝,你说这样的事人世间稀罕不?不,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一个人,他就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464一549)。说起萧衍,年轻时确实是个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的知识青年,优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与当时的名士沈约,谢光等七人号称"竞陵八友"。当了皇帝以后,又显示了他的文治武功,治国理政方面的政治才能。在他治理下,梁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后来,因为两次事件的发生,使他看破红尘,开始信奉佛教。一是嗣子萧正德叛逃之事。萧衍早年没有亲子,过继了临川王萧宏之子萧正德。此子从小好打斗欧,且阴险毒辣,萧衍当了皇帝以后,他就一门心思想法成为东宫太子。后来萧衍有了自己的亲儿子萧统,就把萧正德退还给了其父母,还被赏爵西丰候。但萧正德心中仍愤恨不平,一直包藏谋反篡位之心。在他由黄门侍郎升任轻车将军后,即逃到北魏,自称是被疲太子,要求政冶避难。北魏朝庭不信任,要杀了他,他又逃回了回来,武帝心慈原谅了他。二是萧衍的亲儿子萧综投敌之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是东昏侯的妻子,跟了萧衍七个月后即生下了他,萧衍很喜欢这个儿子,封他为王,还做了将军。

后来其母吴淑嫒因失宠怨恨萧衍,就把不足月生萧综的事告诉了儿子。萧综觉得自已是东昏候的儿子,和萧衍没有血缘关系,从此和萧衍的关系逐渐疏远。不久南梁和北魏在边境发生战争,萧衍派萧综统兵督军作战,萧综却趁此投降了北魏,改名为萧缵而且萧衍屡次召其不回。这两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使萧衍内心受到沉重打击,认为人心叵测,世事纷争,都为一个权字,莫如遁入空门,从此六根清净,少了烦恼,卿此一生。因此信佛是他唯一自我慰藉的生活。梁武帝到了晚年,更是沉迷于佛教不能自拔,开始变得昏庸起来。他怠于朝政,任其佞臣祸乱朝庭,他也毫不在意。甚至有时离朝到寺庙去做主持和尚,把做和尚当成了主要工作,把上朝理政当做业余生活。在他统治末年,建康"佛寺五百多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富。所在郡县,不可胜言”。他还三次化装身"为"寺奴",给僧侶当苦役,做勤杂事务。而且时间一次比一次长,需王公大臣用国库公款为其″赎身",花费国库巨额银钱。当时佛教盛行,使数十万计逃避兵役、瑶役的男丁出家为僧,从此梁朝国力逐渐衰败。萧衍沉缅于信佛,却信任野心家大将侯景。侯景曾屡次背叛易主,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他原先是北齐的将军,后又投奔西魏,西魏知道他的底细,对他存有戒心,他就又给梁武帝密信要投奔南梁,并表示要把他控制的函峪关以东十三个州一并献上,梁武帝认为这是佛祖要帮助他,非常高兴,即派侄子萧渊明领兵五万去接应他,遭到东魏的突然袭击,候景大败,萧渊明也被俘虏。这时东魏使者来南梁主动求和,侯景怕南梁用他来交換萧渊明,顿生奸计。就找到萧渊明,让他做内应,共同堆翻梁武帝,并承诺事成之后,拥戴他为皇帝。萧渊明权欲薰心,对皇权觊觎以久,此计正中下怀。他即密派几十艘大船, 帮侯景叛军渡过长江,把梁武帝萧衍的内城团団包围,由于救援部队早已丧失斗志,隔岸观火,内城守军不战而退,内城失守,梁武帝成了孤家寡人,做了侯景的俘虏。这时萧衍还沉侵在佛教幻想里,以为侯景是佛祖派来为自己保驾护防的
。侯景军队迅速接管了城防及城管大权。并囚禁萧衍,限制他的饮食供应。又杀掉了一心当皇帝的萧正德。梁武帝毕竟年迈,很快就病倒了,最后连病带饿惨死,享年八十五岁。可见,梁武帝最终落个病饿而死的下埸,正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


渤海绿洲


皇帝过的都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生活,如果他们被饿死还真有点不可思。

除梁武帝之外,历史上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死于饥饿,他就是战国时期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

梁武帝的死因和赵武灵王有相似之处。

赵武灵王的死,是由于嗣位之争,儿子纵容佞臣肥仪把他困在了沙丘宫,三个多月把宫殿里的老鼠都吃光了,最终被饿死,惨不忍睹。

梁武帝同样死于政变,但主要是自己的荒唐行为造成,所以世人对于赵武灵王的死充满惋惜,而梁武帝之死却认为是咎由自取。

梁武帝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皇上,另一个是和尚。但是他把皇上的当成了兼职,把当和尚成为了痴迷执著的事业。

南北朝佛教盛世,当时光是建康城内就有佛寺500多所,僧尼有10万余人,这一空间盛况的缔造者就是梁武帝。

梁武帝喜欢偷偷往寺庙跑,4次舍身于寺庙,最短的一次当了4天和尚,最长的一次是37天。每一次朝廷都是花重金将其赎回,寺庙则获取可观的收入。

梁武帝一心向佛,荒废了政务,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梁武帝早年无子,过继了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有了亲儿子,自然是让亲儿子继位了,于是空欢喜一场的萧正德就心存了怨恨。

不久后,东魏大将侯景前来投奔,梁武帝双手欢迎,并把他封为了河南王。侯景是个阴险狡诈之辈,他来到南梁不久就看出了皇族内部的矛盾,所以他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侯景蛊惑萧正德发动政变,忽悠说成功后让他当皇帝。萧正德深信不疑,于是配合侯景率军攻入建康城,将宫城围困。

梁武帝被困净居殿,一连数日,无人去管他的死活,据说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口中不断的念叨着:“蜜!蜜!”

萧正德也没有坐成皇帝,事成之后就被侯景杀了。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梁武帝自己作死,并且大家谁也拦不住,所以他被饿死真的是活该。


梁武帝萧衍据传说是汉初三杰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英明神武、弓马娴熟、精通兵法,颇受当时的齐明帝信任,是南齐抵抗北魏的主力。后来随着萧衍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在中兴二年逼迫齐帝萧宝融退位,自己登基成了皇帝,国号是梁,史称南梁。

萧衍刚即位的时候用励精图治来形容他一点都不夸张,并且萧衍知人善任,所以把南梁治理的井井有条。业余时间萧衍还进行文学创作,和另外七个当时的文坛巨头被一起合称为“竟陵八友”,这时的萧衍文治武功都被人称道。


如果历史一直按照这个脉络来发展的话,梁武帝就会给历史留下一个高大的背景,和一个贤明的历史形象。只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因为长期沉迷于文学创作,梁武帝就慢慢飘了,用现在的话就是膨胀了。


萧衍开始沉迷于佛学,不理朝政,天天找和尚高谈阔论。后来发展到极端,萧衍会脱下龙袍,跑到寺庙出家,完全不管朝政。国不可一日无君,你萧衍要是真的想出家就老老实实安排继承人,你踏踏实实出家,只可惜这全是萧衍的表演,他用这种行为刮钱支持他心爱的佛教事业。萧衍对佛教还有一个著名的贡献——和尚不能吃肉就是萧衍立下的规矩。

为了让萧衍回心转意,继续打理朝政,大臣们要花一笔巨款从寺庙把皇帝赎回来,这样的事情萧衍干了三次,每一次花费的巨款都是亿万。就这样,萧衍把自己的国库给挥霍空了。


本来有机会能北伐,收复北方,统一全国,萧衍却偏偏自己作死,皇帝不做做和尚。有了萧衍的支持,佛教在南梁快速发展,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说的就是这个事。这些行为迅速掏空了整个国家,投机分子迎合皇帝的喜好,一时间整个南梁到处是不事生产的和尚,本来欣欣向荣的南梁开始迅速衰败。

把当和尚当成主业,皇帝当成副业的萧衍终于迎来的他的报应,他招揽来的东魏降将候景搞出了著名的“侯景之乱”。其实这次叛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是年轻时代英明神武的萧衍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只可惜萧衍学佛把自己搞糊涂了,一系列的错误行为最终促使候景叛乱。


候景在占领了南梁都城以后,软禁了萧衍,并限制了他的饮食,就这样年轻时英明神武的梁武帝,后来的佛国皇帝就被活生生饿死在自己的宫殿里,享年86岁。


纵观梁武帝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作死挥霍自己天赋和国家的一生,被饿死真是不冤。


西山讲历史


梁武帝就是个翻版的唐玄宗,年轻的时候奋发有为,年老了变得昏庸,葬送了前半生的努力。他比唐玄宗更悲催的是,他不光有外敌,身边的人也纷纷倒戈,连逃跑的机会也没给他。结果成了侯景的俘虏,被侯景囚禁于台城皇宫净居殿。侯景不是“敬老标兵”,不断减少梁武帝的饮食供应,最后把85岁的老人家活活饿死在净居殿。

一、文艺家开国皇帝

如果把梁武帝萧衍在文学艺术方面成就列出来,能吓人一跳,他是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佛学家,即便后世最具艺术才华的宋徽宗,也难望其项背。他主持编撰的经史达两千余卷,留存诗歌八十多首。

萧衍与南齐皇族同宗,且血缘关系很近,他父亲就在南齐担任高官。萧衍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特长,分析预判能力超强,多次准确预测出朝中要人的结局。由此得到权臣萧鸾的器重,并为萧鸾制定了抢班夺权的计划,助萧鸾登基称帝,即齐明帝。

萧鸾登基后,萧衍迅速显贵,这期间萧衍还显示出了强悍的军事才能。有一次南齐受到北魏三十万大军的侵略,萧衍奉命领兵救援,他以虚兵诱敌,又以火攻敌营,一举击溃北魏。

如果萧鸾长寿,也许能成就一段他与萧衍的君臣相济的佳话,可惜萧鸾登基五年就病逝了,他的儿子萧宝卷即位。萧宝卷是个残暴的君主,滥杀功臣,很快与萧衍对立。于是萧衍联合南康王萧宝融推翻了萧宝卷,萧宝融被拥立为帝。

因为拥立之功,萧衍官居大司马,掌握了南齐朝政。这时候,萧衍生出了野心,准备改朝换代,取萧宝融代之。

南北朝乱世,手握军权的权臣,废立皇帝改朝换代都不是什么难事。在心腹们的拥戴下,38岁的萧衍逼萧宝融吞金自杀,他顺利坐上皇帝宝座,建立南梁政权。

二、一半英明一半昏庸的皇帝

萧衍建国后,是相当的勤奋。他每天忙到只能吃一顿饭,有时候一顿饭都没时间好好吃,只能喝点粥。而且他个人还是勤俭清廉的标兵,衣服一穿数年,吃饭就是青菜豆腐。

有能力、勤奋、有理想,这样的人做皇帝,国家不富强天理不容。很快在萧衍的治理下,梁国的经济形势好转,国力明显增强。

假如,这个时候萧衍驾崩,后人一定会叹息说:天不假年,如果他不死的话,南梁一定会统一全国!这种话题出现在李嗣源身上,也出现在过郭威身上,还出现在过柴荣身上,总之很多英年早逝的帝王都被人如此叹息过。

这一次,历史没有给人们叹息的机会,它给了梁武帝萧衍足够的时间,让他整整治国48年,而且这48年,没有一年是受人牵制做傀儡!但可悲的是,前半身英明神武的萧衍,后半身却走向昏庸,白白葬送了半辈子的努力,把自己活成了另一个李隆基。

随着年龄的变老,萧衍开始卷于朝政,忙于修身敬佛。他曾经四次舍身出家,逼得大臣们用巨额国家财产到寺院把他赎回来。他在位期间,大兴佛堂寺庙建设,“南朝四百八十寺”,写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历史现状。

朝政荒疏的同时,萧衍的猜忌和自私,让他的身边的亲信逐步瓦解,让慢慢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这让他很伤心,更加拉近了他与佛之间的距离。

三、侯景之乱

投机派兼天生反角的侯景,成了萧衍的噩梦。走投无路的侯景,投靠萧衍的时候,他不加思考地收留了。收留了侯景后,他又不顾劝阻,对侯景报以极大信任,授予重权,坐视侯景一步步做大做强。

后来北齐兵伐南梁,南梁连连败仗,无奈之下只得与北齐议和。这让侯景很恐慌,他很害怕自己被当做交易的弃子,交还给北齐。于是他一边抓紧叛乱的准备,一边开始试探萧衍的态度。侯景冒充北齐使者,给萧衍去了一封信,提出以侯景换和平。昏庸的萧衍不知是计,竟然答应了“北齐”的要求。

侯景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终于起兵反叛。萧衍比李隆基还要惨的是,他发出的勤王令,竟然如同废纸,各路兵马一个个坐观侯景攻破建康,兵围皇城。关键时候,连他的义子也投靠了侯景,直接打开城门,热烈欢迎侯景入城,让萧衍轻而易举地成了侯景俘虏!

此后,萧衍被侯景囚禁于台城净居殿,并不断缩减他的饮食供给。很快忧愤之下,85岁的萧衍病倒了,不久在饥渴中病逝!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赵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三位都是大有为之君,却都因为个人的不慎,毁了自己的一世功名,落得同样活活饿死的结局,可悲啊!


寻根拜祖


在南朝(420-589年)历任皇帝当中,作为南梁的开国皇帝,武帝萧衍不仅文武全才,而且一度还是位雄才大略、志向高远的皇帝,登基之初曾推行过很多富国强兵的政策,使得国势蒸蒸日上。然而晚年的梁武帝却变得昏聩起来,整日里大肆溺佛、不理政事,导致国势迅速滑落。


然而梁武帝虽然疏于治国,但对北伐事业却念念不忘。为了完成这个宏愿,多次利用北朝内乱之机北伐,虽然屡屡以失败告终,但丝毫没有动摇其心志。等到东魏大将侯景发动叛乱,并向南梁献上河南十余州土地,以求得武帝庇护时,后者竟不顾群臣反对一口应允,并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



东魏权臣高澄闻讯后,亲率大军攻伐侯景,屡屡将其击败。梁武帝得知消息后,便派皇侄萧渊明前去支援,结果后者兵败被俘,只有侯景率领少数残余撤往南梁境内。梁武帝对结果大为不满,而此时高澄提议用侯景换萧渊明,梁武帝又是一个一口应允,并遣使跟东魏进行密谈。


侯景得知消息后惊怒交加,在部下的撺掇下举兵反梁,并以临贺王萧正德为内应,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进入都城建康,并在数月后将梁武帝最后的逃难地-台城攻陷,时在太清三年(549年)初。台城沦陷后,侯景率领五百劲卒入宫拜见梁武帝,之前从未谋面的君臣之间,进行了一场非常有趣的对话。



此时,梁武帝虽然已成阶下囚,但仍然不失帝王风度,面对着全副武装的侯景和他的五百甲士,丝毫没有表现出恐惧的神情,而是不慌不忙地问道:“爱卿是哪里的人?为何要举兵造反?你的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虽是见惯大场面的人物,但慑于梁武帝的威仪,竟然被吓得汗流满面,嗫喏半天竟不敢说一句话。


心腹大将任约见状,便大着胆子替他回禀道:“启禀陛下,侯将军的妻子、儿女都被高澄所害,现在只剩下他一人为陛下效力。”梁武帝听后不置可否,接着问道:“尔等渡江时带了多少兵马?”此时侯景已经略微消除怯懦心理,便大着胆子回复到:“启禀陛下,罪臣渡江时只带了千余名士兵。”



梁武帝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便接着追问道:“那么进攻台城时有多少?”侯景回答道:“十万!”武帝听后很是惊讶,又接着问道:“那么现在呢?”侯景回答说:“全天下的兵马,莫不归罪臣所有。”武帝听后表情很是痛苦、失落,沉默半晌后,才命侯景率军离开(详情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经过这次会谈后,面对着无力挽救的危局,梁武帝越发变得愤懑、暴躁起来,动辄便对身边人怒斥打骂,严禁他们再提起侯景的名字。而心有余悸的侯景也将梁武帝视为心腹大患,为了能完成篡位僭号的事业,除掉这位老皇帝已经是题中之意。但侯景深知,若公然弑君恐将引发天下的责难和东、西魏两大国的干涉,最好的办法是将他饿死了账。



侯景考虑至此,便开始减少梁武帝的饮食供应,并降低其标准,让一位年逾八十、身居九五的老皇帝,每日过着饥渴交迫的生活,情况要多煎熬有多煎熬。年迈的梁武帝受此打击,心中更是忧愤交加,不久便罹患重病,由此卧床不起。


太清三年(549年)五月初二,梁武帝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中,因为肚子饿的咕咕叫,嘴里面也是苦得要命,便挣扎着向身边的太监索要蜂蜜水。没想到太监听后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然后胆怯的回复到:“启禀陛下,侯丞相(此时侯景已自封为丞相)有命,宫中不得供应蜂蜜。”



昏迷中的梁武帝听到太监的回复后,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呆呆地望着他,苍老的面庞上一阵阵抽搐,半晌嘴里面才发出表示惊讶的“嗬!嗬!”两声,然后颓然躺倒在床。当日,梁武帝在饥渴交加的惨况中驾崩,终年86岁。本有机会成为千古名君的萧衍,却因为晚年一连串的昏招,最终落得被饿死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太清三年)上虽外为侯景所制,而内甚不平...是后上所求多不遂志,饮膳亦为所裁节,忧愤成疾...五月,丙辰,上卧净居殿,口苦,索蜜不得,再曰“嗬!嗬!”逐殂。年八十六。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梁书》、《南史》、《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感谢悟空这个平台,让我们互相答疑解惑。

前俩年有一部大热的电视剧叫做《琅琊榜》,里面主要的国家叫做梁,皇家姓萧。我认为就是以南朝梁为主要原型的。梁朝的开国皇帝是梁武帝萧衍,萧衍作为皇帝但最后是饿死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萧衍是南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总共48年,作为开国之君,萧衍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领兵打仗,萧衍都是一把好手。在他的治下,南朝出现了“文物之盛,独美于兹”的“天监之治”,也取得过钟离大战这样胜利,使得梁收回了齐末丢的土地。


萧衍的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很大,经史、诗歌、绘画、音乐、佛法、书法、对弈等方面都很精通,至今留存下来的著作还有很多。南朝名将陈庆之就是他在下棋是发现其军事才能的,从此委以重任,成就了陈庆之“白马将军”的美名。

至于萧衍为什么会被饿死,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当皇帝时间太长了,人到老了的时候就容易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梁武帝后期,喜欢上了佛法,大兴土木,兴建了许多寺庙,甚至打算出家,让大臣们舍钱给寺庙赎他。朝廷日益腐败 ,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北朝也在蠢蠢欲动,而梁武帝不听群臣的劝诫,召北齐降臣候景入朝,而后来又与高澄讲和,最终导致“侯景之乱”。各路勤王兵马相互推诿,坐观胜败。最终侯景围困台城,活活饿死了萧衍。

总的来说,萧衍的失败与


执政后期的怠政、好大喜功有直接联系,但更深层原因的还是门阀豪族与寒门新贵之间的矛盾,还有地方军政势力过于强大。

我是小七,热爱历史、懂点历史。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让我们一起论古今、谈风月。


七仔聊历史


萧衍(四六四一五四九),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的建立者。

萧衍是萧道成的族弟,自幼酷爱读书,早年与著名文人沈约齐名。四九八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守襄阳南齐末,皇族骨肉相残,朝政荒废,他拥立萧宝融为帝。五○一年,他又率兵攻入建康,杀宝融,自立为帝,建立了梁朝。


萧衍即位后,竭力调和士族与寒门的关系,纵容宗室官僚贪污聚敛。据说他生活简朴,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一床被子盖了两年。其实,这不过是他虚伪的一面。萧衍由于虔信佛教,花费大量钱财营建寺塔,塑造佛像。在建康城东南西北各四十里,寺院一座连一座,僧尼达十万人。当时寺宇中还役使奴婢,其总数占全国人口一半左右。萧衍后来声言连皇帝也不做了,愿皈依佛法,出家为僧。


他曾四次舍身于建康城中最大的寺院同泰寺。不过都被朝廷以巨款赎回,为此白白花去四万万钱,因此被称为“皇帝菩萨”他还召集一班学者撰写《群经讲疏》二百余卷、《通史》六百卷。由于萧衍大行佛道,给寺院种种优待,不但养肥了手捻佛珠、身披袈裳的寺院地主,也养肥了皇族和世家这个统治阶级。面对自已那个大搜民脂民膏的六弟萧宏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他竟然赞扬说:“六弟,你很会处理生活啊!”与此相反,全国百姓“肌肉略尽”“骨髓俱罄”。



五四八年,梁朝统治已到山穷水尽的境地。从东魏叛投到梁朝的大将候景发动叛乱,围建康城一百三十日,终于破城而入。萧衍困饿而死,终年八十五岁,后追谥武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