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农村老人不舍得穿子女给他们买的新衣服?

农友君


为什么有些农村老人子女给他们买的新衣服舍不得穿,平时还是穿旧衣服?

作为一枚返乡的农村人,关于题主说到这个农村现象的确是存在的,而且很多农户宁愿穿城里亲戚给捎来的旧衣服穿,也不舍得自己花钱买新衣服,或者是儿女给买的新衣服会一直存放着,除了过节过年或者走亲戚时会穿一下,平时几乎都不会穿旧衣服外出下地或去镇上或县城打工的!因此,我感觉这其实和农村人的生活工作环境会有一定关系吧,下面就结合我们这边农村的情况简单聊一下:



农村中老年人延续了过去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关于这方面可能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朋友比较熟悉,记得小时候,因为那会儿农村还比较贫穷,父母几乎好几年都没有买过一回新衣服,而对于童年的我们来说,虽然也在长身体,但平日里基本上也是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穿不了的旧衣服,只有到了过年时我们才会有机会买一身新衣服穿,而对于农村大人来说,由于过年走亲戚比较频繁,对于穿着也会比较看着,为此很多人会买一块布然后回家自己裁剪衣服裤子,像冬天父母小孩穿得棉衣棉裤和棉鞋毛衣基本上都是家里母亲和奶奶的杰作!



后来,随着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这时人们就会有更多钱买新衣服穿了,但对于身高体重基本变化不大的父母往往就会舍不得买新衣服,一般平日里赶集上街时主要还是给家里长身体的子女买新衣服穿!即便到了冷暖换季时,很多农户还是愿意自己做衣服,或者买一块布去镇上做一身新衣服穿!而这几年,由于农户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由于打工环境因素影响,往往就需要勤换衣服了,这时一般会买一些便宜的衣服或者子女上学时军训的衣服,或者就是城里一些亲戚捎来的旧衣服穿!因此,这其实都是在过去艰苦岁月影响下养成的节俭生活习惯,由于经历了大半辈子了,即便到了今天也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这种简朴生活方式!

受生活工作环境影响,也会影响农村人的穿着。虽然子女给农村父母老人买新衣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却忽略了在农村生活的他们可能仍在下地干活或者去附近地区外出打工挣钱,由于他们的工作环境一般都不理想,大多也是以体力劳动居多,往往穿新衣服一两天就会弄的很脏,而且有些新衣服虽然好看,但不符合农村人下地干活或者日常生活的习惯,有时穿得新衣服没几天就出现破洞或者开线等情况,这样往往农户就会很心疼的!



因此,我感觉现在的很多农村人,一般平常生活、下地干活或者外出打工时仍是会穿旧衣服为主,但如果是上街赶集、走动亲戚或者是农闲时候在村里串门聊天时,往往就会穿上自己或子女给买的新衣服,比较人人都是爱美的,农村人也不例外哦,只是这些时候大家忽略了而已吧!以上仅为个人见解,对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欢迎留言互动!


龙百晓生


农村老人大都经历了非常穷困潦倒的贫穷岁月,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对于农村人来说别说穿新衣服,有时候甚至连裹体的破旧衣物都不见得足够。农村有句老话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其实,在农村地区,很多老人一件衣服穿十几二十年都是正常的。

所以经历过贫穷岁月的老人,更懂得幸福来之不易。他们勤俭节约习惯了,得到新衣服以后也想着留到以后穿或者重大节日的时候才穿,平时在生活中只要穿浆洗干净的衣服,即使有补丁,衣服破旧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另外一方面,农村老人平时经常需要下地干活,穿新衣服容易弄脏弄破,他们根本就舍不得。所以在下地干活的时候,宁愿穿上旧衣服脏衣服,也不愿意穿一身新。

有时候我给父母买衣服的时候,他们总说不要买不要买家里衣服都穿不完。我坚持要买的时候,他们就从衣柜里拿出前些年买的衣服来给我看,说你看这衣服我都还没穿过。我一看连商标都没撕掉,确实是没有穿过。我对他们说买了衣服就要穿呀,不穿留在家里落灰吗?父母也不说什么,但就是坚决不让我买。

所以说他们真的是生活勤俭节约惯了,知道每一分美好钱挣来都不容易,所以更舍不得花钱,尤其舍不得儿女花钱。他们希望把最好的都留给子女,自己穿得破一点旧一点都没有什么关系。


茶人老七


这是农村老人的通病,我爸妈也一样,你给他们买的衣服,一过几年还是新的,在家就穿旧衣服,我有时问他们是不是没新衣服了,他们一拿出来还几件新的呢,他们认为旧衣服穿着做事不心疼。

一个字,老人都是过了穷日子的人,就是心疼(钱)。

打个比方来说,我父母家装了几年的空调,大热天热的不能睡觉,他们都不开空调,我怎么说他们都不用。后来我想了个法,我说空调长时间不用就坏了,空调一坏修一次要上千块钱,他们听后,晚上就开空调睡觉。你说是不是心疼钱!


姐妹在农村YD


说起这个问题,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都有真实的感受。

对于老人来说,自然有一辈子的生活简朴而养成的习惯。

那怕是四、五十岁的人,也有这种改不了的习惯,为什么呢?大家听我说一说。

平常不穿新买的衣服,是与农村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

农村不比城里,家庭设施杂乱无章,卧室、厨房、院落、厕所、甚至也有养动物的也不少。

一天到晚,忙忙叨叨,什么都得亲手去干,家庭各种工具都有尘土。要是穿新买的衣服,不大一会都得染上尘土,还不如平常的衣服耐脏,一弹就行。

出门走亲戚的时候,不用干家务,说话就行,自然就换一身新衣服。农村的家庭环境不比城里。

这也是大城里的人不愿意回农村老家的原因。








靖哥801


农村老人都是从艰苦的日子里熬过来的,他们内心深处有种强烈的焦虑感,比如有的人喜欢存粮食,粮食收来了,可几年前存的粮食还没卖。

为什么这样?因为挨过饿。

还有的老人总是在犯同一样毛病,比如买来一箱水果,放着不舍得吃,总是要等有烂的后才拿出来吃那个烂的,不舍得扔,谁说也没用。

吃烂水果的同时,又有水果烂掉,他们等于是一直在吃烂的。有人说先把烂的扔掉,直接吃好的,以后吃的都是好的。

他们不知道是这样吗?他们是不舍得。

衣服问题上,当我们着急上火有新衣服为什么不穿时,他们早已经对穿什么看透了。

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是,他们如同一个个看透江湖的大侠,并不需要用穿什么来显示自己的地位或找存在感。

在他们的眼里,穿什么都无所谓,旧衣服穿着还舒服。另外这里面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念旧。人到一定岁数后,对旧的东西有种奇特的感情。

这些老人深深的秉承着一些朴素的道理:老伴儿,是原来开始时的好。家,是一直守着的那个好。食物,吃饱就好。娱乐,儿孙陪伴就好。衣服,还是旧的好。

希望能帮到你。


中原小胖牛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是个普遍现象,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都是这样。

勤儉持家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七十岁左右的老年人,他们切身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和特殊年代的苦日子,对勤俭持家的思想根深蒂固。

老年人舍不得穿新衣服,和生活习惯也有关系,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每天都要干活,穿旧衣服不怕脏,脏一点没关系。穿新衣服总怕弄脏了不好看,脏一点儿就得洗,老人嫌麻烦。

还有一条原因就是,现在社会进步了,农村生活提高了,在农村干活的人,都有专门干活的衣服,比如如现在流行的迷彩服,干活的人专门穿它干活,老人也是一样。穿干活的衣服干活,才有干活的样子。

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俭持家的光荣传统,老年人是不会忘记的。


徐飞768


我有一远房大嫂,不幸身患肺癌去世,临去世前,绐她整理衣服,发现几件标签都未摘掉的新衣,问其家人为何不穿,回答说那有机会穿,平时出门拣破烂不舍得穿,逢年过节又烧饭洗衣的,农村烧地锅灰尘很多,抱柴禾都会弄脏挂破衣服,快六十了也没亲戚可走所以根本没机会穿。在她去世后把新的衣服都随她火化,想想真心酸。


妙言奶奶


現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多数都有几个儿女,儿女孝顺的每逄年节,老人的生日,都要给老人卖衣服,新衣服都穿不过来,我今年七十六岁,每年儿子媳妇姑娘孙女都给买衣服弄的我不知穿谁买的好,孩子们告诉三年以上不穿的就除理掉,老人怎么捨得,只能谁回来看家就穿谁给买的,弄的到处都是换穿的衣服,想想六零年每人一年三尺布票的日子,旧衣服怎么捨的扔。


许金芬77462912


农村老人是从苦日子过来的,那个年代没吃的就不要说穿的了。现在生活好了,可他们还经常说一件衣服穿3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所以他们新衣服不舍得穿平时还穿旧衣服。


蓝天碧海989


农村地区的老人他们很多都是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对生活都比较简约,不舍得乱花钱,衣服鞋子破了也要补一补继续穿,对于子女给他买的新衣服新鞋子都是很喜欢,可就是不舍得穿,一直放在那里,等到旧衣服不能穿了才会拿出来穿,这缘由是他们那个时代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刻骨铭心,成就了他们现在的这种节约的生活习惯。新东西都喜欢保存着,待到需要的时候,或者出去外面做客才会穿那么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