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孩子上補習班嗎?

仁者的足跡


我在國外生活多年,可以負責的說一聲,國外的孩子,特別是亞洲人和猶太人的孩子,就沒有不上補習班的。 沒辦法, 即使在國外,如果想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那也是要拼的,不是在國外,孩子就能輕輕鬆鬆上名校,進華爾街或硅谷。 有限的頂級資源和平臺,永遠都是向有天賦而又努力的孩子打開。


我家有兩個孩子,還好老二還只是在上幼兒園,稍微輕鬆點,每天就在家附近找個畫畫、舞蹈班先上著。老大馬上要上七年級,相當於國內初中,那個課程安排得滿呀。每當開學,我就要各種糾結怎麼排課,儘量能安排和同學或者朋友一起,這樣孩子的爸媽們就能排個值日表,大家輪流送了。


當然國外的補習班,授課方式都比較有趣,比較抓人,所以孩子們都非常樂趣去。像我家孩子,除了游泳有點被我逼的意味,其他諸如法語,鋼琴,長笛,打球,演講,美術,滑雪,滑冰、國際象棋、數學課程,那都是吵著鬧著也要去上的。


之前我們很是看不慣國內的孩子週末就紮在學而思或者其他各種補習班裡,曾經暗暗下定決心,絕不要自己的孩子這麼辛苦。堅持到五年級,就實在頂不住了,數學課補習也加上了,因為不補,去參加一些名校的申請考試根本過不了啊。每天聽到周圍的家長不無得瑟得說自己的孩子已經學到什麼什麼程度了,那顆心就沒法淡定了。自己沒時間教,就只好送去上補習班了。我們這裡最好的幾個數學補習社就是中國人和猶太人開的。入群之後,更是經常發現群裡補習的孩子們每年都要考上哈佛耶魯普林斯頓MIT,頓時覺得老懷堪慰,咱不指望自己的孩子也那麼牛,但至少和牛娃們多一起交流交流,也能近朱者赤吧?


千方星


我國目前的教育模式是這樣的:小學下午2:30放學;初中下午4:30放學,高中除高三外,下午5:00前放學。高中還好一些,而從小學到初二之前,家長還沒有下班呢,學生就已經在學校放學了,無奈,家長只好把孩子交到課後輔導班裡。再加之週六週日兩個整天,家長也許還在工作,孩子也就只能在忙個不停的上課外班了。

其實,我國目前大力推行的教育模式是一味的在抄襲國外教育模式的。典型的就是英國和美國。但是這些國外的孩子就不上輔導班了嗎?

其實,拿英國來說,他們的私立重點校的學生,壓力一點也不輕鬆。除了課業壓力之外,學生也是需要從個人技能、業餘愛好上下功夫。家長也有這個經濟實力讓孩子學習諸如:鋼琴、訓馬、高爾夫球等等。但這些壓力給孩子所帶的好處就是在讀書時會一直在重點學校讀書,而在工作時就會得到社會上層精英能做的工作。

這也就是為什麼英國的階層是基本上固化的。而那些在學校無課業壓力,上學很輕鬆的熊孩子們,他們在畢業之後,只能進工廠做產業工人。

美國也基本上差不多,白人的孩子在課後會得到來自家長的帶領的,各種輔導班進行學習。黑人的孩子都在街頭混。人種的教育差異造成了社會階層的差異。

在中國,沒有人種和階層的差異,但是這種憑家長的覺悟去重視教育的結果,恐怕將來也會造成階層的固化。有些家長是隨大流在給孩子進行課外輔導,而有些家長則是看透了這個現象的本質。而農村、小縣城或城鄉結合處的家長,給孩子去上課外補課的是很少的。這也是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原因了。

在國家大政策無法改變的前提下,如果自己有能力,經濟實力也不差,還是儘量讓孩子多些學業壓力吧。這是我們家長現在唯一能做的了!

我是世紀晨陽,歡迎大家關注與評論,我將及時回覆您的問題。


世紀晨陽


很多人覺得國外的教育很自由很尊重個性,感覺中國的教育都中規中矩,但世上沒有一個教育體制是完美的,國外公辦學校可能確實氛圍比較輕鬆,但私立學校競爭壓力也很大,像英國很多上層社會的人都是私立學校畢業的,所以我覺得如果對教育很看重的父母,無論國內國外都肯定會送孩子去補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