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这10个法则,每一个都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终身学习》这10个法则,每一个都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成长性有多重要?

如果你做过股票投资,你就应该清楚,成长性对于一家公司有多重要。一家上市公司,就算现在的盈利水平还不错,但是如果看不到未来有继续成长的可能性,股价就会很低;而如果一家公司,哪怕现在还不盈利,甚至每年还要亏损很多钱,只要它未来有巨大的成长潜力,那么它的股价会非常高。

成长性,对于一家上市公司如此,对于个人来讲就更是如此。一个人要具有成长性,得具有“成长性思维”。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有三个人都在一个地方砌砖,有人向他们提了同一个问题——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很明显,我在砌砖啊;第二个人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人说——我在建一栋漂亮的房子。十年后:第一个人,还是一个砖瓦匠,还是在砌砖;第二个人,成了包工头;第三个人,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建筑设计师”。

很明显第一个人不具有“成长性思维”,所以十年来还在原地踏步;第三个人,拥有“成长性思维”,所以他才能持续进步,成为有名的建筑设计师。

“成长性思维”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其核心在于成长,而且是持续地成长,所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对“成长性思维”最好的诠释。而要保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得不断地学习,而且是“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告诉我们,培养“成长性思维”是有迹可循的,只要遵循以下十个成长法则,就能不断进步。

《终身学习》这10个法则,每一个都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法则一、将来为上,过往次之。

我们要将目光看得长远,而不是只计较眼前的得失,更不是被囚禁在过往之中。如果没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很多事情是无法完成的。比如:减肥这件事。如果你不能预见到几年以后自己苗条的身材,减肥成功以后的活力和魅力,你是无法抵抗美食的诱惑,以及忍受健身的痛苦感觉的。

再比如,投资这件事。如果你不能预见自己几十年后实现财富自由的幸福模样,你是无法抵抗马上消费的快感的。

法则二、学习为上,经历次之。

我们的每次经历都有两个部分:有益的部分、无益的部分。学习的过程,就是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而摒弃其中无益的部分。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太准确,我们必须要能在失败中吸取到有用的经验,失败才会是成功之母;而如果失败的经历,只是让你变得自怨自艾,这反而对你是有害的。

不管是从失败的经历中,还是成功的经验中都是能学到东西的,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才是不断成长的必要条件。

法则三、付出为上,回报次之。

在寻求回报之前,首先要为别人创造价值。很多人,在还没有开始做一件事以前,就开始盘算其中的回报。包括很多人找工作也是一样的,都想找“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而不是在意这份工作是不是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现在自媒体比较火,我看到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讨论。很多人想要进军自媒体,但是又担心挣不到钱,于是就问:“现在做自媒体挣钱吗?”靠做自媒体挣到钱的,挣到大钱的肯定有,但是大多数人是在这条路上挣扎的,如果你是为了挣钱而盲目进入的,可能不多久你就会失望,然后退出的。

不要还没有任何付出时,就想要获得回报,当你真正创造价值时,回报自然会找到你。

《终身学习》这10个法则,每一个都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法则四、表现为上,赞誉次之。

你无法控制他人的赞誉,但你能把握自己的表现。

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都有要获得别人认可的冲动。当没有获得别人认可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失落。就拿我自己来讲,我每完成一篇文章,发表出来以后,就会情不自禁地看读者对这篇文章的反馈。当反应还不错的时候,自己会有意气风发、自信心爆棚的感觉;当无人问津时,心情会跌到谷底,感觉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变得自怨自艾。

作者告诉我们:“通过设定自身表现的标准,并时时对照,你就能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取得的进步和胜利,从而使你免于在外界的标准和认可上浪费太多注意力”。

比如,加拿大速度滑冰选手——克拉拉·休斯说,她在祖国举办的温哥华冬奥会上的表现是“职业生涯中最好的”。但事实是,她在那次比赛只拿了铜牌,而先前在意大利都灵参加的比赛中,她可是拿了金牌。

当你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实际的进步上,而不是外界的评价时,你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干扰。

法则五、感恩为上,成功次之。

对于终身成长的人来说,成功永远是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地。一旦成长所带来的喜悦和活力消失了,那么,不论成功的表面是多么光鲜,其背后仍是个空洞。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会使一个人谦恭,人们都愿意和一个谦恭的人一起合作,而不是一个颐指气使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将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而将责任往别人身上推,那么所有人都将离他而去。

我们会看到真正伟大的企业家都是常怀感恩之心的。

法则六、乐趣为上,劳累次之。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要做成一件事,一定是要像一个苦行僧一样,随时苦心修炼才行。其实,真正让你坚持到做成一件事的动力,来自于你在其中体会到的乐趣。就拿健身来讲,如果你体会不到健身带来的乐趣,你是很难日复一日地坚持的;再比如读书,如果你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你也是很难坚持将读书进行下去的。

要保证不断成长,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在途中找到越来越多的乐趣。

作者在书中提出一种“短跑”理念,意思就是将一个大任务分割成可操作的小块,然后设定一个可衡量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挑战,争取在一定时间内将其完成。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及时乐趣,这样有助于我们完成一项大任务。比如,我们嗑瓜子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磕了一大堆瓜子壳,我们并不觉得这是痛苦的,因为每磕一磕瓜子,我们就能得到一个瓜子仁的奖励,这其中是充满乐趣的,并不是痛苦。

即使有的任务真的是很劳累、很艰苦的,我们也要学会苦中作乐,自己在实践中去找点乐子。

《终身学习》这10个法则,每一个都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法则七、合作为上,地位次之。

在现实社会,如果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一定不是靠单打独斗,而是彼此合作,彼此成就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创造价值,分工带来效率”。如果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我们就得和别人合作。

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当中,最忌讳的就是邀功、彰显自己的地位。当你觉得整件事的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没有自己就做不成这件事,自己总是一幅要不完的样子,是没有人会再次和你合合作的。

作者提出——要“掌管”,不要“控制”。“掌管”,是与团队成员清晰地交流设想和目标,并支持团队取得预期成果;“控制”,是认为自己得推动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并通过命令把事情做成。

我们应该以完成某件事为目标,而不是自己要从这件事中得到多少好处,或者得到多高的地位。

法则八、信心为上,安乐次之。

在赢得小目标后,保持自信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在迎接一个新挑战时,信心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信心,是很难完成挑战的。然而如果信心过度也是不好的,过度自信会让自己缺乏必要的准备,最后导致失败。

另外在终身成长的这条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享受安乐。当我们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以后,我们就很难再有突破了。

作者说:“要想实现不断成长的目标,就得在两件事上把握好平衡:其一、把自己赶出舒适区,将信心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二、在这些新层面上舒适地小憩,使它们变成正常状态”。

简单来讲就是,要保持不断成长,既要突破舒适区、刻意练习,又要给自己以足够休整的时间,给自己接下来的挑战充电。

法则九、目标为上,金钱次之。

你的眼光要放在目标上,金钱只是顺便的事。

钱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追着它跑的话,就很难挣到钱,而只要你能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钱反过来就会追着你跑,你甩都甩不掉。如果你做一件事,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挣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挣钱上,你很容易走偏,最后不仅挣不到钱,还可能会触及法律的底线,或者更严重的会失去自己的生命。

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我们的目标上,而且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衡量的小目标,然后一步步的去达成,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状态。

《终身学习》这10个法则,每一个都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法则十、问题为上,答案次之。

真正的好问题,能使你一生都在思考、成长。在我们印象当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在解决一个个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做项目、创业等等都是在找答案。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过,找到一个好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问题驱动的。李笑来,曾经说过,我们要时刻问自己这五个问题:“这事对吗?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什么事绝对不能做?什么事一定要做?”

好的问题,能帮助我们厘清人生的价值观,让我们活得明白、坚定;好的问题,还是人生的驱动器,让我们能持续爆发出巨大能量。

在成长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

当你抱着“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态时,你的人生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你只会在原地打转。要使成长最大化,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始终如一地关注自己成长的方向,这样你就能不断做出关于成长的决定和选择。

作者介绍了基于以上十个法则的——“成长聚焦器”,就是将这十个法则用表格的方式视觉化呈现出来,其次“描述”每一条法则的具体操作,然后记录下这项操作下的具体事情的“进展”,最后记录下这一周取得的“成果”。

在一周之后,梳理出自己完成得最好的一条法则,以及下周最希望改善的法则,并且在表格中标注出来。

《终身学习》这10个法则,每一个都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最后总结一下:

在我们成长的到了上会遇到很多诱惑,我们要随时参考这十个法则,利用“成长聚焦器”将我们的全部精力集中在自己成长的方向。

比如,我们正准备阅读一本书,突然想起昨天没看完的电视剧,这时我们就要克制看电视的冲动,学会自律,继续阅读这本书,以增加自己的学识。

每一个“终身学习者”都值得被尊重!

参考书目:《终身学习》,作者:[美]丹·苏利文、[加]凯瑟琳·野村,译者:吴果锦,湖北教育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