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肺部做穿刺手术会有哪些风险?

稻梁谋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肺部肿瘤患者关心的问题。

肺穿活检不同于其它影像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措施,有一定的风险的,但总体来讲,风险不会很高。

一、气胸

这是每个肺穿患者都会面对的问题,大多数患者穿刺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胸,只是轻重的问题,轻者不用处理,不会有明显不适的感觉,气体也能自行吸收;如果进入胸膜腔的气体过多,会引起发憋气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做排气处理。实际上临床因为穿刺活检引起大量气胸的情况比较少见,主要是一些深部的病灶,穿刺时经过肺组织多的情况下偶尔引起。

二、出血

这个主要是穿刺时刺破血管所引起,因为术前的增强CT能够看到肿瘤临近的动脉血管,穿刺时会避开,所以穿刺导致的出血一般是小的静脉血管,部分患者穿刺结束后有可能出现咯血。如果是胸壁或胸膜部位的出血会进入胸膜腔,引起血胸。不管是哪种情况,这种出血一般血量较少,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三、损伤肋间神经

肋间神经是很丰富和敏感的,穿刺在经过肋间隙的时候,有可能碰到或误伤肋间神经,导致操作后的疼痛不适。

四、肿瘤种植转移

理论上来讲,穿刺时有可能造成癌细胞在针道上形成转移,但由于穿刺针在“带”出肿瘤组织的时候,是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也就是说肿瘤组织在进入到穿刺针的以后,并不能直接接触周围的组织,所以,这种转移的几率非常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五、其它

其它还有穿刺时因为患者的紧张、不适、基础疾病等,诱发一些其它意外情况。

总之,穿刺活检有风险,但总体来讲风险不大,不用过于纠结。


深蓝医生


肺部肿瘤比较常见,有时候表现不典型,根据影像和化验检查不能作出定性,常常就需要用到穿刺技术。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经皮肺穿刺,支气管镜透壁穿刺。

肺部穿刺的作用:

1.明确病理诊断,鉴别炎症和肿瘤;

2.进一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免疫组化特点,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比如明确是否适用靶向治疗等。

肺部穿刺的风险:

1.出血

大约20%的患者穿刺后可以出现咯血,轻症者不需要特殊处理。出血较多者需要使用止血剂,常用垂体后叶素。


像这位患者,穿刺后肿块周围出现磨玻璃影,提示少量出血,不需要特殊处理,会自行吸收。

2.气胸

通常来说,老年人、吸烟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由于肺组织弹性减退,穿刺后容易引发气胸;另外病灶比较深,距离肺外围比较远,需要穿过叶间胸膜者,气胸发生率也比较高。

为减少气胸的发生,需要掌握好适应症,尽量采用细针穿刺,减少穿刺次数,选择合适的进针路线,尽量避开叶间胸膜。

比如这个病灶,从后方进针,要比侧方进针更安全。

另外,穿刺后不能剧烈活动,有咳嗽症状要及时服用止咳药物。

3.空气栓塞

随着穿刺技术的改善,这个发生率已经低于万分之一。

4.针道种植

随着穿刺针的改良,这个发生率也极低,不需要太在意。


5.感染和胸膜反应

这点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得到控制。

怎样避免和减轻穿刺并发症?

一般来说,穿刺患者需要住院,查心电图,凝血功能,血常规,穿刺时需要临床医生陪同。

还需严格掌握穿刺的禁忌症:

1.患者不能平卧;

2.有严重难以抑制的咳嗽;

3.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

4.病变邻近大血管(这个是相对禁忌症);

5.身体条件差,不能耐受穿刺手术。

这里是影像科豪大夫,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影像科豪大夫


直到今天肿瘤依然是医疗界一个大难题,为了攻克肿瘤,科学家们对肿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最早的病理诊断扩大到组织亚型分类、基因诊断等等。

这样深入的研究为肿瘤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在临床上为得到更准确的诊断以及更好的后续治疗,往往需要从患者身体中取得肿瘤组织,如肺部肿瘤的患者可能就需要做肺部穿刺,取得肺部肿瘤组织。但是肺穿这是一个手术,手术就有风险,就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那么肺穿在临床上会有哪些并发症呢?

1、气胸

气胸是肺穿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2.4%~60%(平均为20%)。

导致气胸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多次经胸膜穿刺、穿刺时跨越了肺间裂或肺大泡以及有基础肺疾病(如肺气肿、慢阻肺)等。

出现气胸绝大部分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只有5%~18%的患者因为气胸较为严重,可能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另外,为了预防气胸发生患者在医生操作时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说话、咳嗽等。

2、出血(咯血)

只要是一个侵袭操作,它就有可能引起出血,有文献报道出血的发生率是5%~16.9%,咯血的发生率是1.25%~7%。

导致出血(咯血)的主要原因有:病灶的血供丰富、凝血功能障碍或肺动脉高压等。

如果是少量的咯血以及针道出血等是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是注意!

有报道病例因肺内大出血导致死亡的案例。

因此在咯血量较大的时,患者应采取侧卧位(穿刺侧朝下),防止血进入支气管。并且需要时刻关注出血量,必要时组织相关科室参与救治。

3、胸膜反应

是指在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咳嗽、胸闷、面色苍白等一些列表现,多是由于患者过度紧张等所致。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无需处理,可以配合完成穿刺。但是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晕厥等,此时医生会立即停止操作,并对症处理。

4、针道种植转移

也就是穿刺引起了肿瘤的扩散,这一点是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不愿意做穿刺的主要原因。

其实因为穿刺导致转移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有文献报道是0.012%~0.016%。

以上是较为常见的一些并发症,另外还有一些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如:系统性空气栓塞、心包填塞、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胸部感染等。

最后,肺穿它也有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其中问题中提到的:目前肺部有较为严重的感染;如果感染的部位是在穿刺的路径上,此时的患者属于肺穿的相对禁忌症。

具体到个人有哪些风险,还需要在结合具体的病情,具体考虑!因此以医生当面的交流为准。

以上内容帮助到您了吗?

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哦~


骨伤的杨张张扬


对于怀疑肺部肿瘤的病人,很多病人需要做肺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经皮肺穿刺在呼吸科是非常常见的操作。一般在CT引导下进行。

CT引导下穿刺适用范围广,临床应用最多。CT横断层扫描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可准确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及内部情况,以及与血管等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当肿块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混合后,有时需行增强扫描才能确定肿块的实际大小。

CT引导下穿刺精确度高,直径≤50px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灶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对于0.5~25px的病灶也可在CT导引下成功活检。

肺穿刺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安全,可靠的操作,风险发生率比较低。可能的风险包括:

1.气胸 气胸是肺穿刺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 9%~44%,多在10%左右,大多是少量气胸,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需做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仅占 1.6%~14.3%。病灶深度与气胸的发生有关,病灶越深,穿刺针需通过的正常肺组织就越多,发生气胸的概率越大。

2.出血 肺出血也是肺穿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7%-35%,病灶大小是穿刺后出血发生的重要因素。小病灶往往比大病灶更易发生出血,原因可能是肿瘤小病灶往往比大病灶细胞增生更加活跃,肿瘤血管更加丰富,并且穿刺时由于取材的需要常常贯穿整个病灶,容易刺破增生旺盛的肿瘤血管引起病灶出血。肺内出血 1~3日可自行吸收,少数病人有痰中带血,大咯血和胸膜腔出血的发生率较低,极少数出现液气胸。

3.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极为少见,有报道发生率为万分之一,卧位穿刺较好,不要坐、立位操作,一旦发生空气栓塞死亡率较高。发生的原理主要是当穿刺针针头刺入了肺静脉,针芯拔出后,患者吸气,肺泡扩张,大气压大于肺静脉压,空气进入肺静脉。少数空气栓塞发生是由于穿刺针横贯肺含气腔及肺静脉腔,形成了瘘管,当肺泡内压力大于肺静脉压力,比如咳嗽,深吸气时,空气就进入肺静脉,形成空气栓塞。

4.针道转移 现在使用的都是套管针,穿刺针外相当于有个针管之类的东西,穿刺的时候先把这针管穿刺到病变的部位,然后穿刺针穿刺完以后,从针管里取出,所以现在发生针道转移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5.感染及胸膜反应 发生率是极低的,只要术前做好相应准备,严格无菌操作,一般能够避免。


胡洋


做肺穿刺是有一定风险的。穿刺之前必须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完整的评估!首先是肺功能情况太差的肺功能穿刺必须谨慎;再看看心脏功能情况,假如严重心衰当然也不适合马上进行穿刺。总之,穿刺前对患者进行仔细的全身评估非常必要。


再看看肺穿刺本身的风险,行肺穿刺前必须仔细进行病变所处位置的评估。因为穿刺之后可能出现刺破血管的出血,当然出血是肺穿刺常见的并发症,但出血量要注意,假如出血很多说明有较大血管出血。此外,穿刺可导致胸膜破裂导致气胸,大部分都可以自行愈合,但也有少数患者不能愈合必须看医生。


最后提醒一句:对老弱病残、有吸烟史、气管支气管炎史、冠心病史者必须知道,肺穿刺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

去年经历一个肺占位穿刺活检患者,出现了少见的并发症。这个并发症有的医生可能一辈子也碰不到。

患者在CT引导下做穿刺,但是肺占位的位置距离心脏很近,穿刺后成功后,患者开始没有不良感觉,但是半小时后患者心率快,血压低,可是化验血色素并没有下降。

考虑还不是大出血导致的,进过再次检查CT发现心包填塞,做了心穿刺,患者很快好转了。

这样的病例,很少见,但是出血的并发症还是多见的。

一般这个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

1、气胸,是这个操作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是少量气胸,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出现大量气胸就需要引流。

2、出血,多数是肺部出血,可能从气到内咳血,或者胸前内出血,很少见的心包出血。由于穿刺针很细,所以出血多数都能止住。

3、肿瘤穿刺窦道转移,这个也不多见,但还是有的。

4、感染,有的占位不是肿瘤,可能是结核球,或者真菌球或者细菌感染,到细菌播撒也是可能,但确诊后疾病能用药物治好。

5、其他,副损伤,比如肋间神经损伤,空气栓塞等就很少见了。

一般不是所有的肺占位都能穿刺活检的,已有一定的适应症,在适应症范围内做,总体来说是安全的,并发症出现几率比较少,多数并发症都不严重。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肺部肿瘤患者为了明确诊断往往需要穿刺活检,因为肺部的肿瘤有十几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治疗方案和治疗策略是不同的,因此,在治疗之前只需要拿到确切的病理诊断的,其次,其中穿刺病理活检是最主要的拿活检的方法。

穿刺活检有经皮的肺穿刺活检和经支气管镜的穿刺活检,经气管穿刺活检在气管镜下进行, 穿刺后由于针头的刺激和对组织的穿透作用,活检后常常有痰中带血或者咯血的现象,而今皮肺活检则常常会导致肺内出血和气胸的情况出现。

虽然穿刺活检会有一些并发症发生,但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非常轻微的,而且并发症经过观察或者处理绝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

而您这种有肺部感染的情况下,进行肺部穿刺的时候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比较高,所以建议进行充分的抗感染治疗以后,等肺部感染吸收或者血象达到正常的情况下,再进行穿刺活检。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穿刺活检是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是针对一些癌症确诊治疗金标准。

1、首先存在麻醉风险,有呼吸,心脏骤停的风险。

2、同时伴有局部组织器官及血管神经的损伤,同时也有可能会因为物理刺激而导致心律失常,严重者导致死亡。

3、因病灶靠近大血管及心脏,故在检查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咳血、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以及呼吸骤等停危及生命的情况。

4、穿刺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气胸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难治性气胸,血气胸,有时需要做胸腔闭式引流才能缓解症状。

5、如果患者患有肺大泡,严重的肺气肿等疾病,穿刺后即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比较容易出现难治性的气胸,血气胸之类的症状。

6、穿刺部位会有局部的疼痛、感染、血肿、皮下气肿。

7、因呼吸动度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并且患者容易出现配合度低等情况故而进一步增加了操作难度,而导致穿刺失败。


甲状腺专家周翔


我是胸部肿瘤医生,胸腔穿刺是我们常做的。但是要气胸,血胸,肿瘤针道转移等等并发症。可以先做气管镜,超声气管镜(EBUS),超声小探头,磁导航等检查!但是病情需要还是要做的!诊断明确才能做下一步治疗!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了解更多疾病知识。欢迎评论,转发[抱拳][抱拳][抱拳]


王继勇医生


作为胸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

肺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操作,他是将穿刺活检针经过胸膜腔和脏层胸膜穿刺入肺,主要应用于肺周边部病变或弥散性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若病人有控制不住的咳嗽不宜做肺穿刺。

该方法主要的风险或者说是并发症有:出血、气胸、肿瘤播散等。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出血,甚至有可能被迫行手术止血。

针对您提供的情况,患者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可能会有较强烈的咳嗽,这种情况不太建议穿刺活检,因为穿刺活检需要患者较长时间的配合,如果过程中出现了咳嗽,可能增加出血、气胸等风险。

希望我的回答有所帮助,祝你身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