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600万人请愿停止脱欧进程,而英政府回应一定确保脱欧。为何政府敢违背百姓意志?

新文化街男孩


有句中式英语叫做“no zuo no die”,当卡梅伦恳求含着泪水民众不要同意脱欧的时候,52%的英国民众投了赞成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总统一样成为2016年国际政治最大的两个黑天鹅事件,现在想不脱就不脱了?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呢?


在是否脱欧问题上,英国社会是严重撕裂的。虽然在英国政府网站上有600万人签名反对英国脱欧,但是相对于英国要求脱欧的2300多万选民来说仍是少数,就是这600多万签名中有多少是有效签名也是个未知数。所以这600万签名并不能完全代表英国的主流民意。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英国政府宣布停止脱欧,反对这一决定的英国民众会更多。从苏格兰独立公投到脱欧公投,英国的政治精英们真是带着英国民众把民主制度玩坏了,高高在上的政治精英对英国的民意存在了严重误判,这么重大的政治决定需要通过全民公投来决定,说明了通过正常的民主决策程序已经无法达成共识,而公投的结果和现在的混乱现状也反映了英国的民意是撕裂的。


当“脱欧”变成了“拖欧”的时候,英国的损失更大。英国在两年前就启动了脱欧进程,是否脱欧早已不是争论的焦点,如何脱欧才是英国和欧盟最关心的。本来如果英国和欧盟就经济补偿和边界等问题达成一致的话,英国可以在今年3月29日顺利脱欧,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在议会投票中三次都未通过,迫使英国脱欧至少推迟到今年的4月12日。一方面,英国议会认为给欧盟的分手费太高,一方面民众又怀念留在欧盟这个大市场的种种好处。但是“脱欧”变“拖欧”的后果就是英国的经济受到了拖累,每个阶层都因此而利益受损:高盛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16年脱欧公投以来,英国拖沓的脱欧进程每周给该国经济造成约6亿英镑的损失,截至去年年底,英国这个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损失了近2.5%的GDP。这样拖下去,英国的经济也拖不起。脱欧对于欧盟和英国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短痛已经拖成了长痛,拖下去连疗伤的时间都不够了,英国只能在脱欧的道路上继续加速走下去。


云霄飞翼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英媒称,英国议员4月1日就停止脱欧问题展开辩论,因为已有创纪录的600万人签署请愿书,要求撤销使英国走上脱离欧盟道路的这一进程。英国政府在回应请愿时说:“本届政府不会撤销《里斯本条约》第50条。我们将尊重2016年公投的结果,并与议会合作,达成一项协议,确保我们脱离欧盟。”

2016年6月23日,英国正式举行脱欧公投,最终以52%的对48%的比例投票支持脱离欧盟。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包袱后辞职,留下一个烂摊子给现首相特蕾莎梅。梅姨可以说天生就是为脱欧而生的,此后,梅姨就带领政府与欧盟开始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离婚谈判。

梅姨有很高的的敬业精神,白+黑、5+2,不辞辛苦,耗时2年多时间终于与欧盟达成了一个长达500页的协议,但很不幸,这个协议被议会高票拒绝,梅姨脱欧被否第一次。但梅姨并不气馁,又辛辛苦苦做出了一个修改方案,但又被高票否决,梅姨脱欧被否第二次。这时的梅姨已经心力憔悴,但她仍然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次做出了一个修改方案,为了使协议能够通过,梅姨甚至说出了只要你们同意协议,我就辞职的豪言,但就这都没有打动议会这帮政客,梅姨脱欧被否第三次。此时的脱欧已经演变成了梅姨一个人的脱欧,梅姨已经出离愤怒。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英国600万人请愿停止脱欧,虽然情请愿的人数还不到英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但这足以对梅姨造成一万点伤害。你们考虑过梅姨的感受了没有?当初要求脱欧的是你们,现在跳出来要求停止脱欧的也是你们,梅姨辛辛苦苦加班了3年,与欧盟谈判了3年,被议会欺负了3年,现在你们告诉梅姨你们又不想脱欧了,梅姨心理会怎么想。所以,梅姨这次铁了心要把离婚进行到底,否则就是对不起自己“脱欧首相”的称号。

这次英国脱欧本事就是一场闹剧,自作聪明的政治精英们以民主的名义忽悠公民发起公投,是一种典型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关于脱欧这么重大的事情,交给一群普通老百姓来决定,他们能知道里面的利害关系,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他们只能感性的认为在欧盟中英国没占到多少便宜,但却要多交会费,还要接纳难民,所以他们认为英国呆在欧盟中只会吃亏,但他们哪能知道英国在欧盟中又占了多少便宜。因此,他们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公投通过脱欧。

如果公民能够知道如何治国理政,那还要议会制、代表制干什么,什么事情都让公民来决定就行了。但是因为民众认知能力限制,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的,这就需要政治精英出面进行治国。民主是一个好东西,但过分的民主就是民粹,因此,英国这次脱欧闹剧,表面看是民主的进步,实际上是民主的失败。


大国纵横


政治就是政治,尽管民众通过选票选出了政治家,但是他们选出来的人在有些时候却不一定会代表他们的利益,而是在为着自己所属的阵营服务,所以不要指望英国政府会响应民众的呼声停止脱欧进程,脱欧必将会进行下去,而由脱欧所带来的“阵痛”,则将会由英国民众来承受。

英国民众的脱欧意愿,并不一定就代表着英国政府前进的正确方向。

在很多时候,民众的意愿往往都是盲目的,因为大多数民众由于存在政治局限性的原因,因此在对于事关国家未来的问题上,往往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 在西方民主国家中,民众往往会受到所接受的信息的引诱,做出一些不符合国家利益的举动,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发起的脱欧公投。

发生在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是一场偶然又必然的“自由主义者狂欢”活动,因为在脱欧公投举行前,不管是英国民众还是英国媒体,都认为英国脱欧绝无可能发生,甚至在英国媒体的节目中,主持人都在调侃民众去投脱欧赞成票,因为所有人都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投下反对票。

但事实上恰恰出乎人们的医疗之外,在新闻媒体的蛊惑下,在英国脱欧公投活动中,英国的民众就像是在过狂欢节一样,轻率的行使了自己的投票权,纷纷的投下了脱欧赞成票,结果导致英国以51.9%:48.1%的比例,以极微弱的优势通过了脱欧决定。

尽管在结果宣布之后的短时间内就有超过一百万的民众,开始反悔并开始联合签名要求举行第二次公投,但英国脱欧的决定与英国政府的国家战略是一致的,所以英国政府在拿到了预想的结果之后,自然就不会再轻易的更改决定,即使有600万英国民众联名要求停止脱欧进程,也不会改变英国政府的决定。

道路一旦选定,就不能再轻易更改,否则英国遭受的损失将会远远大于现在。

英国做出同意脱欧的决定之后,英国这个国家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在英国决定脱欧以前,英国政府在欧盟体系内过得也不怎么样。要知道欧盟组织的前身“欧共体”,是法、德两国在1956年联合意大利、荷兰等六国组建起来的一个欧洲联盟,而英国则是等到了1972年,才被允许加入欧共体。

因此在欧盟体系内,英国是一个被法、德两国极力排斥的国家,虽然在经济领域,英国与法、德两国同时被誉为欧盟“三驾马车”,但是在欧盟体系内的政治地位上,却远远及不上法国和德国。

要知道法、德两国成立欧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御美国对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的渗透,而英国与美国同属英语国家圈之内,这必然要引起法、德两国的排斥,导致其像“风向中的老鼠、两头受气”,英国如果想要重新恢复超级大国的地位,脱欧则势在必行。

所以当英国决定脱离欧盟,绝不是脑袋一热就做出的决定,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举动,对于来自欧盟的报复,英国人也早已做出了估计。事实上英国脱欧协议之所以会如此“难产”,其实就是欧盟在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所致。

但是即使是面对重大损失,英国在此时也已经不可能停下脱欧的脚步,因为这么做的话不仅无法恢复其在欧盟中的地位,而且还会从此失去美国人的支持,并最终沦为“欧洲孤儿”,导致其彻底的衰落。

从英国脱欧公投“顺利”举行,以及这几年英国脱欧进程数次难产中,我们可以看出脱欧行动在英国国内所引起的巨大争议,已经基本上撕裂了整个英国社会,在这一进程中,英国的民众既是受害者,也是始作俑者,是他们选出的议员带领着他们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而其后果英国民众必须要予以承受。


落下m


六百万人请愿停止脱欧就是民意,那之前的那一次公投脱欧算什么?酒后糊涂?提问者只看到了请愿停止脱欧,在三月二十九日,十三个脱欧团体组织游行示威要求履行脱欧公投内容算什么?

三月二十九日,是原本英国脱离欧盟的日子,由于英国议会迟迟不能通过脱欧协议,大批民众涌上街头,游行示威,要求议会通过脱欧协议,甚至有很多人宁愿英国无协议脱欧,只要英国脱离欧盟就好说。

英国在脱欧这件事本身就玩大了,英国不是没有脱欧民意,确实有一部分人以为自己的脱欧票无关紧要,但投脱欧票的绝大多数人是真不想留在欧盟。他们都是社会底层,加入欧盟获得的各种好处他们并未感受得到,但欧盟之间人员可以无签证自由工作的要求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机会被这些“外人”侵占了。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了,工资待遇由于涌进英国的外来人口过多,使得“你不做,有的是人做”,待遇也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这些对底层来说都是实打实的损失。他们是绝对的,坚定的脱欧派。

英国在是否脱欧这件事上走的是公投,理论上来说,这种形式的投票可以决定一个国家任何事件。英国组织的这次公投结果是真实有效的,这个是不容推翻的,六百万人组织请愿就可以停止脱欧,那明天再来六百万人要求脱欧是不是又可以重启脱欧?国家大事不是过家家,决定了就决定了,哪怕是错的,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现在英国之所以难产离开欧盟的方法,就是各方利益不平衡。不要以为梅姨没有想过留在欧盟,她被议会否决的八项提案中,其中有一条就是根据里斯本条约第五十条,撤回脱欧申请。但这一项提案也被英国议会否决了。

换句话说,英国人现在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英国的这种民主制度弊端真正显现出来了,那就是,所有议员会投票否决自己不满意的提案,但自己又不能提出让各方接受的提案。梅姨的八个提案我这里不做叙述,想了解自己上网查,真的已经涵盖了所有能走的路,但全部被否定。英国已经被议会堵死了,随着英国议会议长要求梅姨对提案做根本性修改,否则不予讨论。梅姨的路已经彻底堵死了,不仅是梅姨,所有人的路都被堵死了。就算梅姨辞职,继任者也无法提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提案。

英国现在尴尬就尴尬在这里。不是英国政府不愿意继续留在欧盟,而是议会否决了英国留在欧盟的提案。

下一步会怎么发展?或许真的只有上帝知道。

这篇文章是我近期发表的第三篇关于英国脱欧的文章。建议各位看官三篇一起看,了解英国脱欧的前因后果会更全面一些。

纯手机手打不易,喜欢的点个赞,关注一个再走呗。


云在蓝天8480


脱欧公投事件应该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所谓的民主整体蒙上一层阴影。

英国目前宛如架在火上烤的猪,痛苦不堪但又无可奈何。很多人会奇怪,既然这么痛苦,再重新公投一下不就好了吗?民主社会嘛。

请注意,这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的,如果英国政府胆敢这么干,可以讲是给整个西方民主政体狠狠捅了一刀,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

原因何在?

很简单,公投必须有其严肃性,公投有了结果,那在西式民主的体制里就代表绝对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全民意志,它可以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任何事情,是绝对不可辩驳的!

如此重要的事情,如果公民对公投的结果不满意,然后就进行第二次公投,那如果还不满意呢?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再比如说大选,既然公投一次不满意可以第二次投,那么大选结果不满意是不是也可以马上重新选?如果真变成这样,那公投的法律效力将瞬间瓦解,民主投票作为西方民主国家最核心的全民意志将变得如同儿戏,那民主的合法性又在哪里?是否意味着西式民主政体本身就是有严重问题的?

所以重新公投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英国人宁愿承受无协议脱欧,宁愿承受经济倒退二十年的惨痛代价,也绝对不会冒着动摇政体的风险去重新公投,国会的老爷们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北辰奕


英国有6000万人,仅十分之一人口的请愿是不足于让英国政府改变决策的。

首先需要明确600万反对脱欧的数据是怎么来的。2月20日,英国约克郡77岁的退休教育家玛格丽特·乔治亚杜发起在议会请愿网站签署“取消脱欧请愿书”的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600万以上的签名,但是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

首先,这个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在2016年脱欧公投时,英国民众对于脱欧的态度的分裂是比较明明显的,年轻人需要借助欧盟市场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是反对脱欧的主力。而中老年人在长期光荣孤立和移民带来的问题影响下,倾向于脱欧。



在使用网络的群体中,主要是年轻人为主,中老年人并不习惯利用网络发表政治态度。故反对脱欧的600万签名总体上缺乏代表性,等同于火车启动后,调查买到车票的比例,自然是多数人都买到了票。脱欧与否是关乎到英国战略利益的重大决议,当然不可能依据一份不具有代表性的请愿做决定。

其次,600万的签名,也不能代表是英国有600万反对脱欧。在这些签名中,有多少重复签名?有多少非英国人签名?甚至有多少水军操作?目前都是未知数,签名的发起者玛格丽特·乔治亚杜脸书上遭遇多次死亡威胁,可想而知这600万的签名有多大水份。



最关键的因素是英国脱欧是全民公投决定的。在二战后,人权思想广泛流传,在全体国民为国家主人这一现代国家的根本理念下,全民公投作为国家最高决定权,已经深入人心,具有高度法律效应,任何团体的决议,都不能和全民公投有冲突。

2016年英国的全民公投决议脱欧,意味着所有6000万英国人通过了这项决定,能够撤销脱欧议题,代表英国人进行间接执行英国民众意志的议会,是不够分量的。以现代国家根本理念,最恰当的撤销脱欧的方式是,英国议会通过暂缓脱欧,再举行全民公投决议是否撤销脱欧。



故英国政府敢于违背600万人的签名反对,在现代国家运行规则下,英国政府目前并没有权力依据网络签名活动决定撤销脱欧。当然,600万签名也并非没有作用。按照英国法律规定,签名就相一旦超过十万,议会就应当考虑就相关问题进行辩论。

注意这个措辞,是考虑是否进行辩论,也就是说超过十万签名,议会也可以选择不辩论,即使是展开辩论,议会也不一定能遵守网络签名的意见。按照脱欧问题英国政府的态度,完全是你尽管签名,听你的算我输。



造成目前的局面的根源,不得不说是卡梅伦留下的遗患。卡梅伦为首相一职,在竞选时承诺允许苏格兰独立公投和脱欧公投,在苏格兰问题上英国涉险过关,但是在脱欧问题上,以52%比48%通过决议。如此接近的投票比例,说明英国人在欧盟问题上的对立性。

作为英国首相,卡梅伦本应该缓和这种对立,在英国人对于欧盟态度趋向一致,或者说对立不那么严重时,再进行脱欧,以减小英国在入欧或者脱欧的阻力。但是卡梅伦却在条件不具备下执行进行脱欧公投,导致目前英国现在脱欧不得,面临无协议脱欧的难题。



卡梅伦可以在脱欧成为既定事实后立即辞去首相职位,甚至还彻底退出英国政坛,但是留下的隐患,就需要特蕾莎梅和英国人承担了。


L夕惕若


原本英国脱欧这事也是英国人通过公投决定的,这都搞了好几年了,特蕾莎.梅也来回修改了好几次的方案,怎么现在你们又打算拒绝退出了?这不是瞎折腾吗?而且居然有六百万人请愿,梅姨不得气的背过气去?



之前英国人认为自己参加欧盟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包括多交会费,接纳难民等,回报和付出不成比例,他们觉得自己是吃亏了,同时作为曾经的大英帝国,英国已经不复往日的荣光,但是他们的内心还是比较骄傲的,可是在欧盟,英国又无法去领导人家,地位比较尴尬,所以坚决要脱欧,可是脱欧几次没成功,这次他们又要拒绝脱欧,可是欧盟会同意英国回归吗?

▲在英国议会大厦抗议脱欧的人群

这次600多万人虽然听起来人数不少,但是占同意脱欧人数的比例比较低,并不会对脱欧大局产生什么影响,不过这次联名请愿已经让系统几次宕机根据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规定,英国会在2019年3月29日脱欧;然而梅姨和欧盟商定的脱欧协议3次送交给国会表决,遭到否决,导致脱欧日期至少延后到4月12日,越来越多英国民众主张英国要么脱欧、要么取消脱欧,现在问题并不是说政府在违背百姓的意愿,脱欧进程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不是说这些人想不脱欧就不脱了。


风云一点通


英国政府只是代表多数英国民众的利益。600万人请愿停止脱欧进程看似很多,但还只是英国民众的少数,英国政府当然不会为了少数人的要求,停止脱欧进程了。


2016年卡梅伦政府举行脱欧公投前,确实预判英国民众愿意留在欧盟中的人数应该较多。卡梅伦选择这一方式,就是希望通过公投彻底断了英国民众脱欧的想法。最终的选举结果却让卡梅伦和国际社会惊诧万分,52%的英国民众选择脱离欧盟,成为当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三年来,欧盟并没有摆脱过去的问题,难民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依然困扰着欧盟各成员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英国民众依然认为三年前选择脱欧是一项正确的选择。据英国民意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现在仍然有超过50%的民众支持脱欧。

现在英国国内有一种主张是,再次举行是否脱欧的公投,但是英国政府并不敢接招。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全民公投已经是民主国家决定大政方针最高层次的手段了,如果再次举行全民公投,到底是哪一次公投的效力更高的?特朗普就在嘲笑英国人,如果进行第2次全民公投,那么肯定还会有第3次、第4次。特朗普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第2次全民公投的结果与第1次完全相同,英国民众也只能够默默接受。但是如果两次的选举结果不同,在第2次选举中落败的脱欧派,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英国国内肯定会陷入无休止的争斗当中难以自拔。


特雷莎梅政府现在代表绝大多数英国民众的意志,尚且在英国议会难以立足。如果她真与大多数英国人的诉求相悖,早就被民众和议员们推翻了,根本不可能安稳的支撑到现在,还在寻求软脱欧的方案。


冲击时评


英国人自己选的脱欧之路,即使跪着也要把脱欧进行到底。

2016年英国举行公投,支持脱欧和反对脱欧的比例是52:48,支持脱欧的人略多一点。从此之后,英国就开始了一波三折的脱欧之路。目前英国脱欧协议经过4次投票表决,结果全部被议会否决。

英国为何对脱欧这么坚决呢?因为这是经过全国民众投票做出的选择,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见,所以即使阻力重重,英国政府也会将脱欧进行下去。否则西方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英国为了民主的颜面,也要把脱欧进行到底。

英国有600万人签名请愿要求停止脱欧,这些当然是反对英国脱欧的那部分人。我们知道英国2017年有6605万人,而600万人只有不到英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并不代表大多数人。所以英国政府在回应民众的请愿诉求时表示,英国政府一定确保脱欧。

对于英国脱欧问题,铭苏先生有三点看法:

第一、英国政府当初并不想真的脱欧,但碍于民意难违而不得不脱欧。

其实英国不是欧共体的最初成员,只是后来半路加入的,英国加入欧共体以及后来的欧盟是提了很多条件的。由于欧盟受法德两国主导,英国人没有多少话语权,而且所占的便宜并不多,所以英国就想以脱欧为要挟向欧盟提条件,但是英国这场表演却演砸了,假脱欧变成了真脱欧。毕竟公投的结果摆在那里,民意难违啊。

第二、美国在其中的支持作用。

美国不希望欧盟发展壮大,不希望欧盟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美国支持英国脱欧,这给了英国动力。当然美国也曾向法国提议脱欧,但是被法国拒绝了。英法德是欧盟的大国和主导国家,英国脱欧后会削弱欧盟的实力,如果法国再退出了,那么欧盟基本上就歇菜了。

第三、脱欧的关键问题,北爱尔兰边界问题。

根据此前达成的协议,英国脱欧以后,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可能会形成一道实体的边界,比如设立海关关卡对过往货物进行检查等,这引起爱尔兰的不满,后来英国迫于爱尔兰的压力,整个英国脱欧后继续模仿欧盟的贸易规则,继续实行跟在欧盟时同样的贸易政策,但是这也引起脱欧派的不满,认为英国太软弱,这样会导致英国失去独立制定贸易政策的能力。所以,英国的脱欧协议,北爱尔兰贸易政策问题始终是英国脱欧的关键因素。


铭苏先生


回不去,欧盟已经明确了不会再允许英国回归的信号,只不过是没有公布而已。当然,英国也是在暗地里听从美国的指令行事。所以,早就已经是无法回头了。

英国在当初加入欧盟的时候,就百般刁难,而且还索要了许多的优惠条件。当时欧盟刚刚成立,急需要得到英国的支持。所以才会开出许多优惠的条件。

而在英国进入欧盟之后,对于欧盟中的事物常常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对许多事物也是横加阻挠,对此,给欧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欧盟来说,英国就是实在的麻烦制造者,也被称之为“搅屎棍”。所以,英国在欧盟之中一直被称之为刺儿头,而不受欢迎。

而实际上,英国更希望能够成为欧盟的领头羊,能够主持欧盟事务。而实际上英国在欧盟之中,一直受到德国和法国的排斥,很难以起到领导欧盟的作用。所以,英国人的心中很是郁闷,在欧盟的地位是非常的尴尬。而被称之为搅屎棍,可能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英国一直以为自己还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所以,不愿意放下自己大英帝国的臭架子,英国不能够更好的和法国与德国和谐相处,这也导致了英国在欧盟中的地位非常的尴尬,而想要做欧盟的老大,更是难上加难。这使得英国觉得,自己受到了歧视,而不愿意继续在欧盟中依存下去。

当然,脱欧问题,也不排除是美国的指使。因为,美国一直都希望能够将欧盟弄解体,而英国可能就是美国派入到欧盟的间谍国家。所以,欧盟内部的许多事物都被美国所掌握,而欧盟国家对于英国的所作所为,也早就恨之入骨。

当英国宣布公投脱离欧盟的时候,实际上欧盟内部各国心中一直都在欢欣鼓舞的。因为 ,他们终于看到了英国将要离自己而去。自从英国宣布脱欧之后,欧盟国家就一直要求英国能够赶紧脱离而去,并给予了一定的时间限制,希望在限制的时间内早日脱离欧盟。

当英国宣布脱离欧盟之后,英国在欧盟的会议上,从来就没有受到欧盟国家的待见,而相反的是都以白眼相待,都把英国作为一个怪物来看待,这样的一个英国,又怎么能够重新回到欧盟呢?

不管英国的民众怎样示威游行,要求重新进行公投,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公投认为英国将不脱欧,那么,欧盟是否愿意接受英国人回归呢?恐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英国脱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是他愿不愿意,英国都必须离开欧盟。

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如果能够自己脱离欧盟,还能够挣到一定的面子。但是,如果被欧盟明确的一脚踢出去,那么,英国就连最基本的面子都都没有了。所以,英国百万人示威游行,要求举行第2次公投的呼声此起彼伏,而英国却坚持要脱欧,就是这样的原因。只不过这些事,都是普通老百姓所不知道的,也是不敢公布的。相信在许多年以后,这样的秘密才可能被揭露出来。而现在,英国的普通民众都被蒙在鼓里而已。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