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量少,宝宝又不愿意吸,怎么办?

用户68736148


很多妈妈,本身母乳丰富,却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妈妈和宝宝都受苦。母乳是越吸越多的,宝宝不愿意吸多半是因为哺乳姿势问题。

你的抱娃姿势正确了吗?

你说你在母乳喂养,可宝宝都够不着你的乳房,推荐以下几种哺乳姿势,妈妈和宝宝都不累:

  • 婴儿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 婴儿的身体贴近母亲

  • 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 如果是新生儿,母亲不仅要托住颈部还要托住臀部


宝宝的含接姿势正确了吗?

有些妈妈反映说:“宝宝不爱吸,我也喂得乳头痛,心累啊啊啊!”乳头痛得撕心裂肺,宝宝还吃不饱,确实痛苦。但依然是你搞错了!

哺乳时妈妈先用乳头触及宝宝嘴巴的周围,使婴儿建立觅食反射。当宝宝的嘴张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宝宝嘴中。

当宝宝下唇外翻,舌头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时,你的母乳喂养就成功了,此时还能听到宝宝吞咽的声音。如果只让宝宝含着乳头,就很容易导致乳头疼哦。


儿科医生鲍秀兰


增加奶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多吃汤水大的食物,乳汁中有差不多接近百分之九十的水分,妈妈如果缺水,乳汁自然就会减少。多吃流质的食物如鸡汤、鲜鱼汤、猪蹄汤、排骨汤、菜汤、 豆腐汤等,提高奶水质量,每餐都应保证有带汤水的食物。



2、多休息,每天保证8小时以上睡眠,避免劳累。

3、保持好心情,多和家里人沟通,调整好心态,舒缓压力,树立母乳喂养的自信心。

4、宝宝多吸吮,坚持频繁吸吮(24h内至少10次),吸吮时将乳头和乳晕的大部分同时含入婴儿口中,让婴儿吸吮时能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既能使乳汁排 出,又能有效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促进泌乳反射,使乳汁越吸越多。如果宝宝不爱吸吮可以在宝宝吃奶前喝杯热水,或者热敷乳房,也可以提前用手按摩一下,挤挤奶,迫使奶阵提前到来,宝宝吸吮的时候发现有奶会吸得容易和有信心。



5、自己催奶,用热毛巾热敷乳房(漏出奶头乳晕),然后按摩乳房一两分钟,然后挤奶,多次重复,人为的用挤奶代替宝宝吸吮刺激泌乳反射,大脑会认为是宝宝在吸吮,且需求量大,就会分泌更多的乳汁,连续坚持三到五天,基本可以建立供需关系,实现追奶。

【宝宝的口粮】头条号致力守护宝宝的口粮,提供专业的母乳喂养指导,高品质奶粉选择指导!欢迎关注、分享、收藏、评论,私信也可以哦!


宝宝的口粮


对于奶量少的妈妈来说,心酸只有自己才有体会。当了妈妈以后,谁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而母乳喂养的好处又是众所周知的。可偏偏有的妈妈母乳多到喝都喝不完,但有的妈妈就是怎么吸也吸不出来。怎么办?

首先,要坚定信心。母乳是受泌乳素刺激分泌的,也就是说,和乳房大小无关,和遗传因素也无关。和什么有关?就是宝宝的吸吮。奶越少,就应该越让宝宝喝,通过不断的刺激,使乳汁分泌。频繁的吸吮比喝汤啊、催乳师按摩啊,都有用。

第二,如果宝宝喝着困难,不愿意吸,那就适当添加奶粉,同时用吸奶器把乳汁吸出来。一定要频发的吸,1-2小时一吸,坚持下来,乳汁就会越吸越多。等量大以后,再亲喂宝宝。

第三,乳汁的分泌与产妇的心情和身体条件也有关系。为了让乳汁更多的分泌,在产后保持心情愉悦非常关键。如果奶量实在不多,也不用过度自责,因为宝宝喝奶粉也会健康成长的!


辽沈名医


感谢平台的邀请!从宝妈这个情况来分析,确实是奶水不足了了,奶水不足你也不用担心,现在可以追奶的办法是比较多的,你去上网或头条叟【郭桦铮】她的下奶办法还是可以的,目前帮了不少妈妈。

其实现在的宝贝都是特别聪明的,我们时常都会说一句话叫“使出吃奶的力气!”其实吃奶,孩子需要费不少力气的,咱们换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奶瓶,一个是乳头,直接给孩子吸奶瓶,随口一吸,就出来了,而咱们乳头就不一样了,孩子得使劲不说,如若没有奶水,孩子劲使得挺大,就是吸不出来,这个时候,能不急吗?一旦着急,肯定就不想吸吮咱们乳头了。

宝妈如果是这个情况,那咱们能做的就是坚持追奶,只有奶量恢复了,对孩子才是最好的,其次,在哺乳期的宝妈,更不要嫌麻烦,追奶的方式是非常之多的,像咱们多喝点补汤呀,鲫鱼汤、猪蹄汤、木瓜牛奶汤对下奶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总的来说,要坚持追奶,不要遇到一些事情就选择了放弃,这样对咱们的孩子是不公平的!追奶虽然是比较漫长的,但是只要我们选择坚持,奶量恢复是没问题的。

我经常遇到很多追奶的宝妈,并不是说 她们家里穷,吃不了奶分,反而人家不差钱,就是想让孩子吃上健康的口粮,现在这个社会,很多妈妈不选择要二胎了,都是一个宝宝,自然都是很宝贝的!无论做什么,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前不久,看到很多节目,谈到了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孩子还在幼儿园,家长就给他报了很多的兴趣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感觉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但是殊不知孩子失去了自己最好的童年,回想童年往事的时候,除了学才艺,还是才艺。

当然,孩子教育很重要,一定要理性教育,适当放宽,对于兴趣班,一个就够了,何必给孩子那么多压力,孩子,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