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同樣姓李,不是李小龍,一生不收一徒!

中國是武術之國,是武術的發源之地,中國崇尚以武會友,以武健身,中國習武不是為了欺詐,不是為了凌弱。而是為了自強,為了強身,中國的武術家明星不僅令我們印象深刻,也令國外人震撼,李小龍將武術傳揚國外,打破東亞病夫的稱號,截拳道的名聲聲名遠揚。陳真,霍元甲等一代武術家更是在中華民族抗日過程中起到了深遠影響,霍元甲,葉問,一代代武術大師,以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武道修養,向那些意圖侵略中國的人展現了頑強抗爭到底的情懷,也展現了充分的愛國之情。成龍,李連杰,吳京等等,在現代化的中國,向外國友人們傳播中華武術,展現深遠的中國文化,對於中國功夫,外國人有專屬的稱呼“chinese kongfu”。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同樣姓李,不是李小龍,一生不收一徒!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髮展,世界融合進程加快,中國也越來越現代化,以前流傳的功夫形式也逐漸改變,功夫一般也只用來健身,比如太極拳之類,用於打鬥之類的基本也見不到了。現在也只能在電視上見到以前功夫的影子。很多人都覺得電視上演的那些功夫太過誇大功夫的能力,什麼飛簷走壁,刀槍不入之類的,覺得不太現實,現在也有一些表演可以看到功夫的影子,比如縮骨功,胸口碎大石,這些大多以表演的成分居多,大多可以用科學的依據來解釋。武術雖然不如電視上表演的那麼誇大,但是也不是那麼的不堪。說起武術,中國確實存在一位武術大師,只是為人低調,沒有人認識與瞭解罷了。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同樣姓李,不是李小龍,一生不收一徒!

這位武術大師就是李仲軒,也是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雖說這位也姓李,但是與李小龍卻並無太大關係。李仲軒這位大師幼年開始就接觸武術,師從尚雲祥大師學習形意拳,傳說中這套拳法開創自達摩祖師,也有傳說開創自岳飛。李仲軒出生官宦世家,祖上都是京城大官,李仲軒出生優渥,原本可以無憂的度過這一生,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是他卻不願意就這樣度過平凡的一生,他依靠自己的才能得到師傅的賞識,並從此醉心於武學之中,對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不再過多理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潛心修學,李仲軒的武學造詣得到極大提高。李仲軒不僅學習形意拳,對於其他諸多武學也有所涉獵。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同樣姓李,不是李小龍,一生不收一徒!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李仲軒34歲時選擇隱退江湖,並與其師傅約定此生不再收徒,所以李仲軒在退隱後也未收過徒弟,這對於中國的武術界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由於一生沒有收過一個徒弟,所以其傳承的武術也無法流傳下來,不過好在李仲軒將自己平生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逝去的武林》,通過這本書,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到李仲軒大師的一生,還大致能瞭解到李仲軒大師師傅與師叔的大致情況。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同樣姓李,不是李小龍,一生不收一徒!

據瞭解,在這本書中,李仲軒大師講他的師傅描述的出神入化,他的師叔也是飛簷走壁的能人。不少人認為他是過分誇大了他師傅,師叔的能力,但是有關專家在走訪調查後發現,中華武術的確可以做到飛簷走壁,只是常人難以理解罷了。

中國最後一位武術大師,同樣姓李,不是李小龍,一生不收一徒!

中國武術旨在強身健體,這是一種傳承,一種文化,不管以後的發展趨勢如何,我們都應該充分了解認識這種文化,並且不斷髮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