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像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以上是冷子兴讲的一段话,作为一个旁观者评论贾府的。记住,整段话的落脚点,归结在“一代不如一代”上。

读《红楼梦》,有两个大家都知道的特点,就是伏笔与隐语。伏笔,是一种阅读线索,从前文的草蛇灰线句把话中,就能窥测到相关人物、事件的大致走向,过程,结局,因为整本书本身就是作者反复精巧的设计与安排,工于技巧而又前后应谐,比如木石前盟,比如警幻判词,比如可卿托梦,比如佛手姻缘等等,太多了。

上次谈了“红楼四春的人生是一种渐进式的绝望”,其实也只是整个贾氏家族渐进式垮掉的一个局部反映,也是整个封建制社会渐进式衰亡的一段微距快进。

今天就继续简谈一下,《红楼梦》里贾氏家族几代男人名字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渐进式腐朽的表现,和作品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一)先看书中写到的贾氏几代男人名字

(1)宁、荣公:贾演、贾源

(2)贾代化、贾代善,旁支:贾代儒等

(3)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等。

(4)贾珍、贾珠、贾琏、贾环、贾宝玉等

(5)贾蓉、贾蔷、贾兰、贾桂等。

从以上的的名表中,可以看到几个意思呢?下面来大致推敲一番。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二)偏旁变化包含着怎样的意思呢?

氵→亻→→攵→玉(王)→艹、木、丷

这样的变化安排包含着怎样的意思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特讲“礼”那一套的,礼的要求严格到制度上,是为“礼法”。什么是礼法?礼法是等级社会里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与传统习惯,说白了就是要求人们约定遵从等级分别与维护权威,是可以被拿来利用用于治人的那一套,而被治的受到它的教化,自觉服从“礼法”的约束。

古代的礼中何为贵,何为贱?孔夫子他们讲的那一整套大的、复杂的理论不说,就说说咱平民百姓身边的那一套。

在老百姓的的家中,中堂上,常常高供着一块大祭祀牌子,比祖宗灵位牌还大,还高,上面居中赫然写了“天地君亲师位”几个大字,周边多是什么“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之类的祈福句。

只是到了现代社会,不讲“君”那一套,讲爱国了,于是那几个字就改成了“天地国亲师位”,算是与时俱进,但教化的中心意思不变,天、地为大,然后是国(君),然后是父母、师长,然后还有什么诸友、子侄、他人等等不用明讲了,随便你把各种人罗列下去。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然后呢,就是比较珍贵的一些金银玉石之类,它们有显著的价值与品味啊,是受到古代文人君子们推崇的,比如什么“金玉之身”,“金尊玉贵”。

再然后呢,可能就下推到无知草木,和动物牲畜一类了,比如什么“草菅人命”,“猪狗不如”。

再再然后呢,那肯定就是妖鬼魔怪了,那是连真实生活中都没有的、想象出来的异类,不但下贱,还不配为人为畜为草木。

好了,这么一谈,就大概知道贾氏几代男人名字中的意思了。“水”之至清至阴,由乾至坤的运化,其实是代表了天地,代表了贾氏源头宁公与荣公,“衍生源头”之意。我们人类自然万物,无不源于天地造化。

然后是“代”字辈,是“人”,人是弥足珍贵的生灵,是现实的主宰。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然后是贾政那一辈,是“文”。文化素性,既担负着人性教化,也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灵的关键精神因素,不可或缺。

然后到了贾珍、贾琏一辈,是“玉”、“王”,这里的“王”应该是归于“玉石”一类的意思,玩赏佳品,具有很高价值。

然后是贾蓉、贾兰、贾桂一辈人,是“草”,是“木”,生活附属用品,不足为贵。

看到了吧,他们名字里这样的安排,正好应了题头冷子兴所说的,“一代不如一代了”!

估计贾家后人名字再续下去,就得以“土”、“犭”等字旁取字了,这不是对行将灭亡踏入坟墓的的封建贵族们的讽刺么?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三)偏旁分化:反映了贾氏这一家族内的“从家里头先自杀自灭起来”

通过上面名字变化,还可以看出来一个问题。我先引用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真情告白”的那段话: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和冷子兴那次一样,这次又重点提到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探春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意义呢?其实它的内容真是博大精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的不仅是虫,是贾家命运,也是整个封建社会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总是这样不断自杀自灭,生生死死中轮回着。

以前有位大家写过一篇专论,说中华文明相比世界历史上其他古文明能唯一传承下来的原因,就是在于中华文化中集体主义至上原则,和西方文化比起来中国不怎么推崇个人英雄主义。

这个观点我很支持。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尽管是封建帝王制度,也从来没忘了把帝王自己放在一个假装谦卑的位置上,是“天之子”,用这个去麻痹、拉拢人民,建立大家共尊的礼法秩序。而个人英雄主义更容易导致团体利益的受损和覆灭。陈胜吴广本来反秦搞得好好的,陈胜一搞个人英雄,就把整个起义搞砸了。西楚霸王本来所向披靡,胜利在握,一搞个人英雄,就被刘邦众小给菜了。曹操也感叹“若非有孤在,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人人称霸,群雄乱战,会将那人口本就凋零的三国时代导致中华文明的灭绝呢?……

这样纷纷争斗,一直到现代社会才始罢休。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从家里自杀自灭”,如果没有从家里开始自杀,往往也就不会导致自灭。

而上面的名字表,其实也反映了贾氏这一家族内的“从家里头先自杀自灭起来”。

第一、二、三代人的名字,基本上遵从了按辈份严格取名,包括贾代善等很多旁支。但到第四代,因为对宝玉的过度宠爱,开始变了,在取名上破了规矩,叫“宝玉”,没有以“王”为偏旁取字,且“玉”比“王”多了一点,而且还是双玉。这明显就是坏了规矩的,在现在人看来可能不算事儿,可在封建大家族里这样取名,应该是经过了很多掂量之后才会有也才敢做的事。它引起的严重后果不细谈。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既然宝玉的名字开了个坏头,到了更下一辈呢?他们取名那就更放开了,没有特别的约束。贾蓉、贾蔷等年纪大点的,还遵守了“派字”取法。贾氏旁支家里穷困些的,为了附从家族荣耀和利益,也会主动遵守按“草”字头的“派字”取名。但有的人就不这样了。

那贾珠的儿子,在那更小辈中,应该是更受宠啊,书里就写到贾政对孙子的爱是超过了儿子的,所以贾珠的儿子单独取名“贾兰”,几乎就是随意发挥,丢开了规矩取名,这其实就是表明了宠爱程度之深,也表达着贾氏家族内集体主义观念的更加淡薄。贾兰的“兰”,本质还是属“草”的。以后到了贾宝玉的儿子呢,更不得了,居然叫“桂”,由“草”变成“木”字了,好了,这等于另立门头,实际上那时薛宝钗母子已经另立门头了。从这以后,你们贾家各门中人,爱怎么取名就怎么取吧,也没大族长管束,规谏。

在每一个大家族里,名字虽是一个象征符号,在现实里就可能代表着感情归依和利益集结的程度。名开始分了,家族内部就可能意味着离心离德,各自为阵了,甚至同族操戈,这也是整本《红楼梦》所要写的主要内容。

从贾演到贾宝玉,聊聊《红楼梦》里贾府男人名字的隐语

【作者简介】傅安平,1974年生,湖北黄冈人,工学本科。现自由职业,业余写作。

推荐: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