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国史春秋


李世民作为一个文治武功的帝王,对于寄予厚望的儿子应该是严格管教的,曾经的太子李承乾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他确实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越来越叛逆与李世民背道离驰,最后竟然谋反,做了这件最错误的事情导致人生尽毁,父子生死永别,也深深伤害了李世民,尽显悲欢离合。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母亲是李世民最深爱的长孙皇后,他的降临注定是大位之人,从其名字就能看出来,承乾,承继大统、总领乾坤,所以他刚出生就被封为恒山王,5岁就迁封中山王,7岁时李世民继承皇位,当年就封李承乾为皇太子,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储,可想而知李世民对这娃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长孙皇后共为李世民生下3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撺掇,最后皇位花落李治,为唐高宗。

这娃也很争气,从小名师教导,也很聪明,在十几岁就能参与兼国参政,但因身份尊贵,身边也聚拢了一些阿谀奉承的形色人物,随着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忙于政事,无人来管太子,于是李承乾开始痴迷玩乐,用宦官、养男宠、信道士、好美色都是小儿科,他玩的项目都很别致、荒唐,比如平常锦衣玉食李承乾觉得不刺激,他经常带着厮役们偷盗百姓家的牛羊,来煮了分食。

李世民与突厥达成屈辱的渭水之盟,3年后李靖率军灭了东突厥,报了当年渭水之仇,图为李靖画像。

他特别迷恋突厥人的生活,李承乾在东宫要求下人说突厥语,穿突厥衣服,进行突厥歌舞表演,还亲自扮演突厥可汗,在东宫演绎着突厥的生活场景,假装自己死后举行突厥葬礼,下人按照突厥风俗,主子死子奴仆要以刀砺面,用刀划自己脸鲜血直流,谁的伤口越大对主人越思念,李承乾乐此不彼,还扬言自己继承皇位后,一定带领着部队投身到突厥可汗帐下,作为大唐帝国储君,不管是否戏言,讲这番话的确很荒唐。

李承乾流放重庆不久去世并下葬,唐玄宗时将李承乾迁葬昭陵,留下了重庆彭水的这座空墓址。

而且李承乾肯定知道突厥跟大唐是死敌关系,当年李世民刚登位,颉利可汗带兵要挟,李世民达成了屈辱的“渭水之盟”,直到3年后李靖才带兵驱逐了突厥报了仇。李世民得知太子竟然向往突厥,还要归顺死敌突厥,大发雷霆,两人产生很深隔阂。后来李承乾亲弟弟李泰也受李世民喜爱,遂产生了嫉妒心理,久而久之担心弟弟有谋嫡之心,父亲又不像以前喜欢自己,于是想再现一番玄武门之变,暗杀李泰、逼李世民退位,但李承乾终究不是李世民,谋反败露,被李世民废为庶人流放,不久死在异地他乡。


图文绘历史


论文治武功,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在他晚年立李治为太子时,专门做《帝范》一书,来严格要求李治的言行举止。

究竟是什么,令唐太宗如此重视接班人的教育工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便与唐太宗的长子,已经被废除的太子李承乾有关了。

说起李承乾这个人,他很独特:少敏惠,太宗甚爱之。8岁便被立为太子,12岁便让他参与国事,我们都看得出来李世民完全是把自己这个大儿子当做接班人培养。可李承乾却在成为太子17年后,举兵造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了解这样一位聪慧且备受唐太宗喜爱的皇太子,怎么就突然走上叛乱的道路。我们就要从他的经历、变化,来好好对比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李承乾剧照)

1、少年时的李承乾是这样的

性聪敏

唐太宗为李承乾找的两位老师,都是当世有名的大儒:

孔颖达是孔子三十二代孙,诗书评价他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

陆德明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为唐太宗心腹大臣。

在他们的教诲下,李承乾用心学习,希望能够得到父亲的喜爱。唐太宗也非常满意这个儿子,认为他“早闻睿哲,幼观《诗》《礼》”。

孩子最渴望的,往往是父母的陪伴、鼓励,李承乾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盼,努力做着乖小孩的模样。

尊敬老师

李承乾的老师前朝名宿李纲因为腿疾的原因,李承乾便每次都亲自去迎接老师,担心老师会出什么事情。

李纲和李承乾之间讨论的东西往往是君臣之道、治国之策,说来也挺枯燥的,特别是对一个11岁的孩子而言。李承乾却能听得很认真,常常到了忘寝废食的程度,令李纲大为赞叹。

李承乾很喜欢这位老师,也许是他不像其他几位那般老喜欢讲些纳谏的事情,以古代君王事迹教导自己还可以当做故事听听,又或者是因为自己和老师都有腿疾惺惺相惜的缘故。

李纲的身体一直不好,在他去世的时候,李承乾很难过,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亲自为老师立碑。

母子情深

李承乾的母亲长孙皇后是一位非常温柔、贤淑的女子,他对于自己这位身为太子却患有腿疾的儿子是非常关切的,李承乾也很热爱自己的母亲。

在他18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患了重病,他便打算大赦天下囚徒的形式,为母亲祈福,却被母亲拒绝。

这件事传到唐太宗耳朵里的时候,唐太宗大为感慨,便下令重修了三百九十多座佛寺为长孙皇后祈福。

(长孙皇后剧照)

李承乾曾经也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帝国储君,并一直为之努力。所以,唐太宗让他“听讼”时,他频年治国,理务允谐,足以担当起军国大事。

父亲的夸赞,激励了李承乾,在后来的监国过程中,李承乾更加努力想要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唐太宗看。

人生无常,事情的发展走向,往往出人意料,三件事情改变了这位太子的生活。

第一件事

唐太宗眼见太子已经步入正轨,便渐渐放松了对太子的关注,转而对另一个儿子李泰投入更多的疼爱。

大概在贞观十年的时候,唐太宗开始对这位儿子特别关切起来,给他修文学馆、允许他随意招揽人才、坐轿子上朝。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为了驳斥大臣们对于皇子的轻视,说:“人生寿夭难期,万一太子不幸,安知诸王他日不为公辈之主!何得轻之!”

大意是人生生死是没法控制的,万一太子不幸死了,谁又知道其他的皇子以后会不会成为太子呢?很贴切的比喻,可听的人却未必不会惊恐。

贞观十六年,太子造反前一年,唐太宗给李泰的物质供应超过了太子东宫的供应,还特别违背制度让李泰到武德殿来与自己朝昔相伴。

这样的宠爱显然已经透露出了一些危险的信号,这恐怕也是李承乾所害怕的事情,整整七年,父亲态度的转变被李承乾看在眼里,他不甘心这样的命运——废长立幼。

这是李承乾转变的重要理由,而另外两件理由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首先,是李承乾患上脚疾这件事,其次是长孙皇后去世的事情。

一位太子身体有了问题,这并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对于李承乾这样胸怀大志的人,脚疾对他的名望是极大地影响。

因为这种种原因,李承乾开始变得不安、自卑、自暴自弃起来,他变了。

(李承乾剧照)

2、改变之后的李承乾

我们都知道,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李承乾发泄自己不满的方式也是如此。

刚开始,他还在自己暗中沉迷美色,对于老师们的纳谏还是欣然接受,朝廷中的事情处理起来规规矩矩,自己有过错马上提出来,毫不掩饰,所以,大臣们人人都认为太子很贤明。

那这件事,又是如何恶化的呢?那就不得不谈谈一位叫做称心的乐童了。

乐童称心

李承乾每日与这位称心,同吃、同睡,成了一对超越性别的恋人。这样的丑闻是兜不住的,特别是在备受皇权注视的东宫内了,皇帝大怒,把称心在内的相关人等一律处死。

这件事给太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悲痛之下几个月不上朝。思念到极处,还在东宫中立了称心的像,早晚祭奠,他把自己关在称心像的屋子里,痛哭流涕。

《新唐书》:内念儿不已,筑室图其象,赠官树碑,为起冢苑中,朝夕祭。承乾至其处裴回,涕数行下,愈怨怼,称疾不朝,累数月。

学胡人

太子在称心死后,开始过上了荒唐的日子里。

他让自己的仆从数百人学习胡人的音乐、穿衣、妆容打扮,整日整夜在宫殿中召开宴会,而食物的来源:招亡奴盗取人牛马,亲视烹燖,召所幸厮养共食之。

这还不够,他让自己的手下寻找外貌像匈奴人的,然后5个人为一部落,学习匈奴人的社会结构,并自立为可汗。

太子的行为极大程度上,已经看出了自暴自弃的模样,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时间压抑下的爆发。这一爆惊得便是整个大唐,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匈奴部落生活画)

刺杀老师

我们前文提到太子的老师都是当朝有名的纳谏之士,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被人约束、批评呢?显然不是的,特别这几位都属于言辞犀利的。

有多犀利呢?且看:

太子修房子了,于志宁上书太奢华;

太子喜欢音乐,于志宁上书玩物丧志;

太子衣着言语不对,纳谏;

太子今天没有学习,纳谏。

……

时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孔颖达受诏辅导,志宁撰《谏苑》二十卷讽之,颖达 又多所规奏。太宗并嘉之,二人各赐帛百匹、黄金十斤。

有了皇帝的鼓励,老师们都非常积极的指出太子的错误,严厉批评。可,教育又怎么是可以只用批评就解决问题的呢?

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首先看不过去了,责问孔颖达道:“太子成长,何宜屡得面折?”

在好的良言若是次数多了,且屡屡当着众人面毫不留情批判你的过错,这样的做法又怎么会为人接受呢。

没有谁会喜欢,自己做什么都要按照别人的要求,虽然这是人生的必然经历。

太子的爆发来得猛烈且突然:志宁与左庶子张玄素数上书切谏,承乾并不纳。又尝召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及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深礼赐之,令杀魏王泰,不克而止。

退路已无,李承乾终于一步步走向了,自我灭亡的深渊。

贞观十七年,太子谋反,兵败被俘。

(李世民剧照)

沉重的父爱

谋反是一项重罪,历朝历代对于这种事情,都是杀之以儆效尤,可面对这个自己喜欢的儿子,唐太宗却怎么也下不了手。

一个合格的父亲,在面对自己子女的过错时,也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即便平日里,自己在子女面前是一副难以靠近的模样。

唐太宗选择了把这个话题交给大臣,问众臣:“欲何以处承乾?”

场面安静了,一面是法律,一面是帝王亲情,这种话题是轻易不能开口的。

关键时刻,一位叫来济的大臣站了出来,他对唐太宗的顾虑详细考虑后,说道:“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唐太宗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个建议,解决造反问题的同时,保住了爱子的性命。

李承乾被贬为庶民,流放黔州,不久,郁郁而死。

李承乾这件事上,李世民的心中是非常悲痛的,哪怕是他谋反后,还想方设法保全他的性命。

一本《帝范》既是治理天下的经典,也是李世民对自己教育子女不当的反思,而这反思的背后是一位帝王最沉重地伤痛。


脑洞趣味历史


李承乾,生于公元618年,卒于公元645年。

↑李承乾的一生,是自我毁灭的一生↑

在他二十七年的人生里,曾经无比辉煌,是初唐贞观年间,天下第一富二代,权二代,离天下在握仅仅一步之遥。

然而,一手好牌却被打烂,最终郁郁而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李承乾悲剧的一生?

性格!决定命运的,是性格!

李承乾出生于承乾殿,因而得名,他是长孙皇后所生,地位高贵,乃嫡长子。

但他却先天不足——有足疾,随着成年,他走路一瘸一拐,李世民打内心深处挺厌恶李承乾的形象,这哪是一代人君该有的样子。

↑李世民没有当好父亲这个角色。↑

李承乾为何有种种荒唐行为,可以从他的成长经历看出:他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迫离开父母,住进东宫,父亲严厉而且精明,常常外出征战,操劳政务,娘亲又离得远,不在身边。

偏偏他还有个同胞弟弟李泰,而且这个弟弟特别受到父母的宠爱。

对李承乾来说,成长是非常艰难的,他特别想得到父母的陪伴,关注和认可,偏偏不可得。

足疾带给他深藏的自卑感,如何面对这些人生难题,聪明的李承乾选择了“荒唐”。

从贞观十年起,李承乾开始为所欲为,他发现他的地位和出身给他带来了妄为胡闹的资本。

天底下谁管得了他?只有那个不在身边的父亲。

↑李承乾的成长是艰难的↑

于是,他开始了富二代们常备的项目——吃喝玩乐,声色犬马,射箭打猎,嬉戏宴游,呼狗朋,招狐友,这些陪伴他恣意人生的,对他无不顺从,他从其中得到了巨大的满足感。

所以,他毫无节制。

面对父亲派来的刻板严厉的老师,他很快就学会了两面派——在老师面前温良恭俭让,开口闭口都是孔孟之道,说的都是忠孝之词,甚至激动的流下慷慨的热泪,他的老师们也被感染,老泪横流——老天垂幸,竟有如此圣明储君。

老师们回报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对李承乾很满意,并且大加犒赏。老师和父亲的反馈,让李承乾更得意于自己的表演——老子真是个天才。

于是李承乾更加无所顾忌。

↑李承乾一度非常迷恋突厥人的生活方式↑
<strong>

有一段时期,他迷恋突厥人的风俗习惯,特别选了一批面貌酷似突厥人的侍从,把东宫打扮成草原,架起帐篷,他亲自杀羊烧烤,然后和“部落百姓们”分享。

然而这一切还不过瘾,他对“部落百姓们”说:你们把我当成大汗,当我死了,按照突厥风俗给我举行葬礼。然后两眼一闭,往地上一躺装死,部众们骑着马围着他呜呜咽咽,还纷纷割破自己的脸,表示对“去世大汗”沉痛的哀悼。

死完之后,李承乾高兴的一跃而起,放言道以后当了天子,他就去突厥当个将军。这样的想法,就算正德皇帝也没想过,正德皇帝好歹也是当明朝本朝的大将军。

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李承乾的行为艺术闹的如此大。

东宫的辅臣和老师于志宁、 张玄素、 孔颖达等人吓坏了,纷纷劝诫,可李承乾怎么会听,他反而想出了新的对策来对付老师们——派遣刺客暗杀于志宁等人。

李世民有所耳闻,然而他能怎么办呢?除了原谅,还能做什么?

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克制住了自己想废立太子的冲动,打算让李泰彻底离开竞争太子的舞台,然而这时李承乾又闹出了新花样。

↑李承乾胡作非为,最终也没什么好下场↑

李承乾竟然包养了一名叫做称心的乐童,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啪啪啪。李世民得知后,几乎气晕,立即诛杀称心,并把李承乾痛骂了一顿。

可是李承乾不但没有听进去,反而失了智,他竟然在把称心尸体埋在了东宫后花园,还给称心建起一座灵堂,供了一尊塑像,朝夕焚香祭奠,天天以泪洗面,并给称心追赠了官职。

李世民要是还能忍,就不是李世民了。这个儿子是来找他要债的,要是让他当了皇帝,李世民的坟都可能被他给扒了。

于是,荒唐了自己青春的李承乾,把自己的一辈子变成了供奉品,他也深知自己已无望登上皇位,于是他竟然串通了侯君集等重臣,准备发动叛乱。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的阴谋暴露,这也不奇怪,像他这样的纨绔子弟能够做成什么事呢,何况对手还是李世民。

这一年四月六日,李世民颁布了诏书,把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到黔州,两年后,李承乾潦倒抑郁而终。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李承乾的人生,不知还有多少富二代权二代在重复,历史的教训,其实并不能传递到后世。


我见青史多妩媚


承乾,承载上天赋予使命的意思;作为太宗的嫡长子,八岁时即被立为太子,太宗在他十二岁时,亲自培养其处理政务的能力,对他寄予厚望;而作为太子的李承乾确实天资颖慧,奋发有为,不孚众望!但为什么后来没走向九五至尊就黯然失色了呢?

1.自从贤惠的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神情大变,后来又得了脚疾,自卑感加剧,引发心理变态;年龄轻轻就广修宫室,不顾身份与宦官嬉戏,而且听不进老师的教导,自甘堕落、不求进取,还私下派剌客去暗杀自己的老师于志宁。



2.本已有了妻室儿女,却醉心于“美姿容,善歌舞”的男伎,还有断袖之癖的嫌疑,竟絭养男宠“称心”,并与之同吃同睡同畅玩,任何人的劝诫他都置若罔闻,根本忘了自己重任在肩;李世民听说后,杀死了其男宠称心,李承乾却明目张胆地在自家花园立了一块墓碑,动辄去哭悼亡灵,后来竟至茶饭不思,称病不上朝,颓废糜烂至此。


3.李承乾一度迷恋上了突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他弄来一批面似突厥人的侍从,扮演成“突厥部落百姓”,把东宫装饰成草原,架起帐篷,点起篝火,放下太子架子,亲自杀羊烧烤,然后与“部落子民”分享; 还意犹未尽,自己又打扮成“大汗”,然后两眼一闭,倒地装死,让部落民众们骑着马围着他的“尸体”呼天抢地地痛哭,并要求割破自己的脸,以示对“大汗”沉痛的哀悼;这还没完,又 一跃而起,信誓旦旦地对众人说:我一旦登基了,就去突厥当个将军;荒诞啵?我的妈!快把长孙皇后气活了。


4.他的才华横溢的胖弟弟魏王李泰,因主编《括地志》受到李世民的嘉奖后,李承乾没心思去突厥当将军了;他深知李泰不是省油的灯,早有取自己而代太子的意思,他丧尽天良,处心积虑地暗中派刺客去刺杀魏王;但李泰意气风发之余,加强了防患,刺客终于失手。

暗杀事件即将暴露于天下,李承乾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竟丧心病狂地联手侯君集等准备起兵逼宫,这次彻底玩完!

他忘记了自己的亲爸是玩阴谋的鼻祖,光彩照人的皇位就是玩了“玄武门政变”得来的,你这雕虫小技怎能瞒天过海?事儿尚在酝酿之中,就被英明神武的李世民洞察到了,李世民痛彻心扉后,把李承乾贬为庶人幽禁起来。


李承乾,曾是大唐美好的未来,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精神寄托,万众瞩目的领袖的接班人,就这样成了平民百姓,两年后死于流放之地!


希望星晨58298869


李承乾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后因唐太宗处死太子的宠童称心,父子关系也陷入僵化。

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子派遣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谋杀弟弟魏王李泰,未遂。遂与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歃血为盟,决定武力叛变谋杀亲父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还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后来齐王李祐谋反牵扯出李承乾和汉王李元昌等人的谋反案,为免重蹈自己的覆辙,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六日,李承乾皇储之位被唐太宗所废。尔后,由于长孙无忌强力的支持,李承乾的同母弟李治被立为太子,此在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亦同。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贞观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郁郁而终,唐太宗为此罢朝,葬以国公礼。


晨光百科


李承乾为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八岁时便被李世民立为太子,十二岁便培养其处理国家政务,并派最好的老师于志宁、魏征等教导,可谓是疼爱有加,煞费苦心。未成年的李承乾确实干得漂亮,不负父望,然而李承乾年纪稍长后却做出了许多出格的事,让唐太宗伤透了脑筋,那么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呢?

自从母亲去世后,李承乾便开始叛逆,加上脚疾行走不便,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便更加颓废,以至愈演愈演愈烈,后来竟干了许多荒唐的事:养男宠,罢朝,迷恋突厥群竖,暗杀师傅,兄弟阋墙争斗,欲起兵逼宫。

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承乾是怎样把一副好牌拆开打得稀烂的。

一、不听师言始叛逆,豢养男宠终丧志。

李承乾的老师都把他当成皇帝的继承人来教导,一个个恨铁不成钢。

盖个房子,有老师批评他奢华至极,要学会节俭;

和宦官玩乐,有老师指责他玩物丧志,不求进取;

面对李承乾的小小的瑕疵,老师们都会上纲上线,批个体无完肤,甚至当着大庭广众之面,让他下不来台。

而正值叛逆期的少年,已听不进疾言厉色的教导,于是就有了抵触反抗的情绪。

不让我干,我偏要干。李承乾有妻有儿,偏宠幸“美姿容,善歌舞”的乐童称心,还与男宠称心同吃同睡,一起打猎畅玩,别人疑有断袖之癖,太子妃劝诫却言太子妃不懂他,他认为只有称心懂他,是他的知己,和他在一起感到十分轻松,因而更无心学习,日日夜夜与称心在一起,似乎忘了自己是太子,还有重任在肩。

李世民听到后认为有辱太子德行和清誉,为了让儿子走上正道,将称心抓来杀死。李承乾却为男宠称心立牌位,日夜祭奠。

还在自家花园替称心立了一块墓碑,一有时间就到后花园哭一阵,以悼亡灵,思念更甚时,便茶饭不思,好多天称病不上朝。从此更无心思向学,渐渐没了心系家国的志向。

嘴里虽不说对父皇的不满,但是这些乖张的行为,让李世民十分震怒。

二、迷恋突厥群竖,暗起杀师之心

虽然李世民对太子已经有些失望,但还是尽心尽力的栽培,并且请了最好的老师魏征去教育他。

然而李承乾却有恃无恐,杀了一个称心,又找了一群貌似突厥的侍从,在宫中学突厥人的生活方式。

他让宫人把东宫装饰成草原的样子,帐篷一撑,人马换上突厥服饰,大杀牛羊,搞起烧烤野营,搞起了篝火晚会,葡萄美酒夜光杯,外族晚会居然出现在太子府,他却和“部落族人”尽情分享快乐盛宴。

他还要是侍从们陪他玩葬礼。他躺在地上装死,侍从学着突厥人的葬礼制度割破脸,骑着马围着他哭泣,哀悼已故“大汗”。

玩玩葬礼游戏,又和侍从说,将来当了皇上,一定要去突厥当个将军。如有人劝诫我,杀十个不行,我杀上500了,看谁还敢劝诫,俨然一个暴君形象。

如此荒诞不经的事儿当然会受到几个正统师傅的一致批评,一个个轮流劝诫,让李承乾不胜其烦。

失去耐性的李承乾,不但充耳不闻老师的劝诫,反而对一心为他成为皇王做准备的师傅起了杀心。

明的不敢来,但培养了数名刺客暗中行刺于志宁等,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三、兄弟阋墙争斗,铤而走险起兵逼宫

贞观十六年,魏王李泰主编《括地志》问世,李世民把它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嘉奖了李泰。

李承乾本就因脚疾自卑颓废,看到兄弟才华横溢,意气风发,倍受恩宠,心里更没了底气。

再加上李泰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就有夺嫡之心,处处在皇帝面前争功。

而李世民也十分宠爱这个有才学的儿子,到了年龄还不让他出宫去封地,这更让李承乾坐不住了,他又故伎重演,派刺客暗中刺杀李泰,但是这些刺客太不中用,又失手了。

眼看事情就要暴露,李承乾便只有铤而走险,于是和李元昌、尉杜荷、侯君集等起兵逼宫。

结果事儿还没干,就被李世民洞察了,李世民心痛之除,无奈地把李承乾贬为庶人幽禁起来。

李承乾就这样把自己由一个可爱前程远大的太子作成了平民百姓,直至两年后在流放地郁结而亡。

李承乾为自己干的荒唐事买了单,不但葬送了大好前程,而且把自己送上了黄泉路,还真应验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李承乾(619-645年)字高明,唐太宗李世民长子,八岁被立为太子,不满足皇权晚到,杀同族胞弟,刺师长,争皇权,逼宫李世民,荒唐事情做尽,一生作死。

公元619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妃子孙氏为其诞下第一个儿子,李世民无比高兴,身为当爷爷的李渊也是万分激动,赐名“承乾”取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可以看出当时李渊,李世民对于这个孩子的看重。李承乾在公元620年,也就是两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恒山王,五岁时候,父亲李世民请来文学大儒陆德明与孔颖达封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拜为长子的老师,希望继承儒学经典,谆谆教导之,公元626年,李世民继位,八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大唐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此万众瞩目,逐渐开启了“作死”模式。

不得不说,唐太宗李世民是真的溺爱这个孩子,李承乾十一岁时(公元630年),唐太宗便有意锻炼他,令他“听讼”,“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十六岁时(公元635年),李承乾爷爷李渊去世,李世民诏令太子李承乾监国权知军国大事。这是真的直接储君上培养,然而荒唐创始人李承乾到底干了些什么?

公元642年李承乾怀恨同样有皇室争权能力的异母弟弟李泰,嫉妒父亲李世民同样宠爱恩施于他,遂令人暗中刺杀李泰,事情败露后,不念昔日李世民对他的爱护,打算勾结朝臣李元昌,杜荷、侯君集等人,起兵逼宫,唐太宗是真的心痛不已,失望透顶,爱子荒唐,溺爱孩子的李世民还是没有痛下杀手,直接先把李承乾幽禁在室内,还令朝中忠贞大臣日日劝解,痛改前非。

爱之深责之切,孩子犯了谋权犯上,觊觎皇权,不由说也是直接问斩,李世民绞尽脑汁保全他,希望朝中大臣领会他的意思,便问群臣太子犯下这样的错该如何处置,无一做声,最后是通事舍人来济解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这样李承乾作死的行径,得到了处罚,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公元644年,李承乾卒于黔州,唐太宗令葬之以国公礼。

一个荒唐人生的李承乾,一个溺爱护子的李世民,溺爱助长子,荒唐事尽绝。


无花台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自小被立为太子,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说起来李承乾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李世民很是喜欢,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出色的王位继承人。这位先天、后天条件都十分优良的人究竟是怎么堕落的呢?

首先,严师未必出高徒。

李世民爱子心切给他请的老师都是严师,一开始李承乾表现的还不错,阳光心态积极向上,得到了老师和大臣的一致好评。也许是老师们对他的期望过高,不能允许他出一点错,否则就严厉批评甚至苛责,但这样的教育方法不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

经常的苛责让他难以接受,甚至出现了逆反心理,他学会了阳奉阴违,在父亲面前恭顺有礼,出了朝堂寻欢作乐。

母亲的去世,让他失去了庇护,再加上腿疾,使他本性中顽劣的部分开始暴露出来。

如果这时候有人能对他好言相劝,可能他不至于有后来那么多的荒唐行为。可是大臣们却没有给过他机会,对他的错误只会一味严苛的指责,好像不这样做就不尽责一样。

装修个房子,就有人批评他过于奢华;和宦官玩闹,就有人将他比作秦二世;稍有错误就有人犯颜直谏,恨不得李承乾能马上听他们的,改掉所有的缺点,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无缺的太子。

这时候的李承乾已经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任他们摆布了,一味苛责的结果只是让他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吃喝玩乐,豢养男宠,还有什么是他没做过的。

吃喝玩乐那都是小事,他还喜欢上一个男人,经常与他厮混在一起。据说这个被他叫做称心的男人,不仅姿容秀美,还能歌善舞,很得李承乾的欢心。本来大唐民风开放,豢养男宠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他是太子做这事那就是皇家丑闻,李世民绝不能容忍,于是一怒之下将称心杀了。他很伤心,虽然在李世民面前敢怒不敢言,背后却更加荒唐起来。

他开始喜欢胡人的服饰,剪彩绸做跳舞的衣裳,敲锣打鼓日夜不休。还召集一些逃亡的奴隶建立蒙古包,成立部落。自己装作死去的可汗,让众人哭泣,让马奔跑环护,还扬言:“我当了皇帝,一定要尽情享受所有乐趣,有人规劝,立即诛杀,杀到那些人再也不敢乱说为止。”

从这些话里可以感觉得到他对那些动辄苛责他的朝臣们有多厌恶,当然他的这些荒唐的言论无一例外会被朝臣汇报给皇上。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虽然李承乾做了那么多荒唐事,可是李世民并没有想过废了太子,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他在李承乾的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他以为只要他严加管教就可以让太子走上正路。

但李承乾并不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他看到李世民对李泰的看重并不在他之下,而李泰早有争夺皇位之心,他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在暗杀李泰失败以后,铤而走险逼宫谋反,他的结局可想而知了。

帝王之家讲究权利制衡之术,李世民对李泰好可能是真的喜欢李泰,也可能只是故意让李承乾有危机感从而奋发图强。可惜他们都不够了解对方,明明手里是一把好牌,最后却以惨败收场。


疯小鸟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子李承乾,八岁之时就被立为太子,他曾也极度受到李世民的喜爱,李世民夜对他寄以很大的希望,唐太宗李世民在他身上也得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并且每当唐太宗李世民外出出巡时,都是让太子留京监国,然而他最终还是被废去太子之位。



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能达到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爱子同时安然无恙,觉得立李泰,李承乾和李治皆难善终。而立李治,李承乾和李治则可以同时安然无恙。于是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

太子李承乾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子,他被废去太子之位,到底荒唐成什么样子呢?

第一,李承乾作为太子,作为大唐未来的皇帝,他却宠幸男宠,并称他为称心,让唐太宗知道后,非常生气。因此就杀了称心。这时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间也有了隔膜。

第二,李承乾在称心被杀后,不仅没有改过,而且他还很伤心,并且在宫里给他祭奠。李承乾这样做更加让李世民生气。

第三,李承乾在他的男宠被杀后,他为了一个男宠一连几个月称病不去上朝。他身边的人对他劝说,他反而要对劝他的人下杀手。

当然这时虽然李承乾胡闹,但这时李承乾还是被李世民认同,也没有想过要废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并且当时李世民为了告诉别人自己不会废李承乾的太子位,就特意的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可见李世民对李承乾的良苦用心。

第四,李承乾因为觉得他的弟弟李泰受到李世民的喜爱而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所以李承乾非常不安。于是他就暗杀其弟李泰,在暗杀失败后,李承乾又联合侯君集等人,准备对李世民逼宫,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本来犯有谋反大罪,在皇权面前,亲情就显得微不足道,谋反大罪,被处死无可厚非,但李世民却还是不愿意杀了李承乾,李世民毕竟还是深爱着李承乾的。当时跟随李承乾意图逼宫谋反的从犯皆被赐死,但主犯李承乾因为有李世民的保全,最终是被废为庶人,而去了黔州。


中孚鉴


方圆论坛观点!

李成乾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出生于“成乾殿”所以取名为李成乾。年幼是聪明机智。史书记载,成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可以说李成乾开始是非常聪慧好学并且仁孝之人。李成乾之所以会变成最后的样子,完全是李世民教育的结果。使得李成乾从一个优秀的储君,变成一个疯狂的造反者。无休止的没理由的攻击也使得李成乾性情变得乖张。


李成乾喜欢突厥文化所以常常在东宫模仿突厥的行为。但是他的老师张玄素总是以这件事批评李成乾,说的话非常难听这就属于横加干涉太子的私生活。后来李成乾对人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从这段话就能看出来。这已经是暴君的模样了。

造成李成乾疯狂的原因就是李世民教育方式的错误,李世民给李成乾选了10位大儒做老师。这些人本身就是之言犯谏的人,而且李世民时期本身所有人就很焦虑。而且我们可以从史书中可以看到,这些大儒们学问都挺高,但是都不会教育人,当时的李成乾年纪还不大,按现在的话说,李成乾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本就叛逆,但是这些大臣不仅没有教育好太子,反而对李成乾的一些做法大肆批判,骂的那叫一个难听。这是个人就受不了,何况还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太子。


李成乾做的第一件荒唐事就是宠幸娈童称心,本来李成乾是一个很正常的人,硬生生的被汉王李元昌给阴谋搞的背上了一个宠幸娈童的罪名。而因为娈童事件也使得超臣更加的疏远李成乾。而李成乾也因为别人的疏远变得更加的乖戾。使得李成乾起了逆反心理。你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做,娈童被杀之后李成乾不仅没有悔过自新反而还表现的很伤心,还祭奠了娈童。这就用实际行动在无声的反抗。

最后李成乾变得极度不自信,他的弟弟李泰由于很受李世民的喜爱,他就觉的李泰威胁到他的皇位,数次暗杀李泰未果。之后更是和自己的岳父,野心勃勃的侯君集密谋造反,准备学李世民逼宫李渊的方式来逼宫李世民。但最终失败被李世民贬为庶人。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句,李世民虽然是千古一帝,但是李世民的杀兄篡位确实给李唐后代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唐朝几乎每一代皇权的继承都伴随这杀戮。就是受了李世民的影响。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