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停車困局 杭州鬧市老小區停車分“一表”“二表”

車多車位少,這個困擾許多老小區的頑症如何破解?

曾經,杭州天水街道戒壇寺巷社區安林小區,也被這樣的問題困擾。因為是市中心典型的無物業管理小區,居民開始自己動腦筋,只是一開始,這腦子動錯了方向——裝一個地鎖佔一個車位。立馬,其他人也有樣學樣,一個只有幾幢房子的小區,卻有30把地鎖“遍地開花”,幾乎侵佔了所有能停車的空間(本報曾報道)。

街道曾多次對地鎖進行強制拆除,然而拆了又裝,屢禁不絕,愈演愈烈。而因為地鎖出現的停車糾紛,致人摔跤事件也層出不窮。這樣的困局,多年無法破解。

然而最近,錢報記者再次來到安林小區時卻發現,這裡早已今時不同往昔。不僅地鎖沒有了,小區戒壇寺巷的入口還安裝了電子道閘,小區內停車井然有序。

究竟是什麼破解了這個長達數年的“地鎖困局”?

》》》》找準痛點

成立自治小組

居民的事居民商量著辦

安林小區由戒壇寺巷18~22號數幢樓房組成,共有225戶居民。

《物權法》第74條規定,“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私裝地鎖,顯然是違法行為,拆除是首要任務。去年8月,在12345杭州市長熱線電話組織召開地鎖問題協調會後,街道、社區採取疏堵結合和依法整治的原則,對小區地鎖開展統一拆除行動。經過與居民溝通,部分居民主動配合拆除了地鎖。而其他剩餘地鎖則由街道牽頭,聯合天水城管執法中隊、派出所及戒壇寺巷社區進行了強制拆除。

不過拆地鎖只是治標,導致地鎖出現的原因才是需要解決的痛點。那麼當時居民們為什麼要裝地鎖呢?首先,無人管理是原因之一。戒壇寺巷社區黨委書記徐豔萍告訴錢報記者,2011年,原先小區裡公益性崗位管理人員退休後,這裡就成了開放式小區。“我們小區位置太好了,周邊都是商場、寫字樓。很多外來車輛就自顧自停進來了,有些一停就停很久,導致我們小區自己的車都不夠停了。”當年第一個裝地鎖的小區業主沈師傅說,“車多車位少,誰能停誰不能停也沒個規矩,那就只能各憑本事了。”

問題找到了,怎麼解決?誰來解決?

經多番討論,事情逐漸明晰:小區停車管理,街道和社區說了不算,得讓居民自己商量著辦。於是,在區住建局的指導和社區居委會的監督下,安林小區嚴格按照業委會選舉流程,採取一戶一票的投票表決方式,去年9月17日選舉產生了自治小組。5名自治小組成員既有退休的,也有在職的,既有曾經裝地鎖的,也有沒裝過的,均是在住戶中有一定威信的熱心居民。9月22日,自治小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成員會議,推選出了正副組長。

而如何解決“停車難”問題也成了小區居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談資,大家都在忙著給自治小組出主意、想辦法。

停車難題,眾人商量著辦。

》》》》挖潛車位

引入第三方管理機構

泊車借鑑學區房入學“表生制”

從去年9月至今,自治小組組長張慧珍忙前忙後大半年了。她告訴錢報記者,自治小組成立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做了個統計,把小區裡所有車輛的情況摸了個遍。根據登記情況,小區車輛約有90輛,而原先停車位只有20多個。挖潛車位成了最先要做的事。

自治小組首先對直戒壇寺巷22號樓房前的配電櫃位置進行調整,拆除19號與22號之間歷史遺留的一堵牆體以及一處傳達室,共改造增加停車位5個。此外,小區內北部原本歸屬於新延安飯店的9個車位,經過與飯店的協商也納入了小區車位的統一管理內。這9個車位白天給飯店使用,晚上共享給小區居民。由此,經過挖潛,小區內停車位增加至40個。

雖然車位增加了,可是依然車多車位少,那麼究竟誰能停呢?

自治小組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協商,最後達成共識:借鑑學區房入學的“表生制”分類方式,將小區車輛進行分類。戶口、房產證、行駛證三證統一的為“一表車”,此類車有優先停車權,而“一表車”中又按房產證時間年限進行排序。

由此,第一批48位“一表車”車主獲得了停車資格。在小區門口的公告欄裡,至今還張貼著首批“一表車”車主目錄、停車收費公告等通知。此外,對一些居住在小區的老人子女的車輛,自治小組採取了辦理親情卡的方式。親情卡車輛兩小時內停車免費,超出兩小時,按每小時3元標準收取停車費。

“制定規則、公正公開,居民們都會看在眼裡。”張慧珍說,居民們服氣,事情就好辦。

確定了停車資格,接下來就是管理問題。結合大多數居民意見,自治小組確定了採用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杭州停好科技有限公司”,規範停車管理。經過協商,由“停好”出資為小區安裝監控及道閘,同時安排一位管理人員,而車主每月交納停車管理費100元。

“40個車位,48輛車,進進出出,從去年11月運行至今,情況基本穩定。”張慧珍很欣慰,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

周邊老小區開始借鑑

資源共享共同破題

“開放式老小區的停車管理確實太難太難。”社區徐書記告訴錢報記者,整個社區有13個開放式入口,相對而言安林小區的客觀條件還算不錯的,可以進行封閉式管理。社區裡不少一幢樓就是一個小區,絕大部分都是開放式,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封閉式管理。

徐書記表示,下一步,借鑑安林小區居民自治以及引入第三方管理的模式,將對社區其他有條件小區也進行停車升級管理。“一個個小區做過來,車位都納入智慧停車管理。盤子大了,車位調劑起來就會更方便,停車難題就會更容易解決。”

不僅如此,社區還利用地區黨建融合共建的優勢,積極與周邊單位聯繫對接,採取夜間錯時停車的方式,爭取更多的共享停車資源。“現在已經與國信集團達成初步共識,待其內部提升改造完成後,將有望提供48個夜間停車位。這樣也能緩解我們整個社區的停車難問題。”戒壇寺巷社區黨委書記徐豔萍說。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