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錢學森之問”有哪些認識?

這說科技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學森之問與李約瑟難題一脈相承,它們都是對中國科學的關懷。“錢學森之問”是關於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

中國的教育事業到底面臨著哪些方面的阻礙呢?這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深思考。以下是我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中國的應試教育,雖然就目前而言,它是適合中國的,但也只是適合中國,它對中國的教育發展無疑是利弊共存的,而它最大的弊端就在於取締了素質教育,泯沒了部分學生的創新理念。

一般來說,創新的動機有三個層次,分別代表了三種價值取向:短期功利主義、長期功利主義、內在價值的非功利主義,每一個後者都比前者有更高的追求。目前我們教育界的現實情況是,具備第一類動機的人很多,具備第二類動機的人也有,但具備第三類動機的人就寥寥無幾了。普朗克、愛因斯坦、喬布斯這樣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他們具有第三類動機,是最高的境界。科學和社會的殿堂中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成其為殿堂。

應試教育也使得許多家長和老師眼裡只有“唯分數論”。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高要求下學習,做不完的奧數題和打不完的英語辯論,為了達到他們的期盼必然需要花費許多的精力和時間,這也進一步阻礙了部分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到最後,造成的是思維的僵化和創新能力的下降。

在某重點大學裡,一位資深的馬哲老師問教室裡一百多位大一新生,“你們浮躁嗎?”“浮躁”幾乎整個教室是一致的回答。“你們為什麼浮躁?”大家陷入了深思,對啊,我們為什麼浮躁?因為這個社會太浮躁!大家為什麼叫馬雲“爸爸”呢?因為他是中國前首富啊!他的阿里巴巴造福著中國甚至全世界啊!在這個物慾縱橫的時代,人們很容易就被物慾矇蔽了雙眼,眼裡只有錢和權。若是人人都有馬雲的胸襟,掙到錢後造福人們,那也沒什麼不妥,可是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世界首富,在這追名逐利的風氣中,這個社會就漸漸變得浮躁了。當然還有其他原因,這裡只是列舉了其中的關於青少年的胸襟停留在第二層的一點。

說完應試教育和社會的不好,把問題迴歸到青少年本身。就廣東省而言,現在已然有70多萬高考生像我們一樣結束了高中生活進入了大學。那麼我們怎能辦?我們已然受到了應試教育弊端的限制,不久也將面對人們所說的浮躁社會,我們就沒有機會成為錢學森先生口中的“傑出人才”了嗎?將來的歷史會證明,結果不會太差!!每個時代都有像宋代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一樣的人物,明代的顧炎武和民國時期的周恩來先生便是最經典的歷史證明。每個時代都不泛有屈指可數的偉人名垂青史,他們功勳卓著,為中國的科學事業不懈努力;他們造福民生,為中國的平民百姓帶來福音。對於錢學森先生之問的另一層意思我想無疑是我們如何培養更多這樣胸襟寬廣的人才?目前的我們無法改變時代,但是時代卻是因我們而改變的。遵循著歷史發展的規律,不斷進行有利於教育和社會發展的變革,樹立遠大的目標,勵志為國家做貢獻!只要以上的幾點有相對應的“主語”去實踐,隨著時代的進步,錢學森之問自會由歷史給出答案。


鄭鄭得證


錢老的這一問,不是學問深淺的問題。是信仰出了問題,是思想觀念出了問題,我們小時候上學,老師非常重視思想教育。比如,好好學習,長大了,要為國家做貢獻,要為國家獻青春,把一切交給黨,交給人民,黨指向哪裡,我們就打到哪裡,哪裡需要哪裡去,沒有一點私心。更何況我們的老前輩!在那個剛經歷耗劫.百廢待興的時候,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科學家,為國家為人民獻出了一生的必生精力。

相比較而言,我們現在的孩子們,吃的好,穿的好,上學車接車送,一上學,家長給寫作業。思想教育再跟不上,哪來的理想!哪來的報復!哪來的大公無私!這樣下去,就可想而知了!

一個老太太一點粗淺的認識。

如果有冒犯,可以刪掉!


涵涵奶奶1957


所謂“錢學森之問”,是指2005年,錢老提出了一個令教育界陷入深思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個問題如平地裡的一聲驚雷,給人們心靈上以巨大的震動。是的,我們的學校到底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著名大師呢?(下圖左:錢學森,右:溫家寶)

在學術界,一般人認為,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確沒有培養出像錢學森類似的傑出人才。於是有些人就感嘆:大師已去,後繼無人。就其原因,我想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第一,高考這根指揮棒有不有問題?

客觀的說,有了這根“棒”,就有了一個標準,有了標準就不會亂套。憑藉這根“棒”,國家選出了不少的優秀人才,全中國無數家庭的孩子都跨進了大學的門檻,造就了各行各業的無數人才。但是有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就被無情地淘汰了。而這些人恰恰可能就是某些方面有特點的人,特別是那些偏才和怪才。因為他們的總分上不去,而某些學科卻非常優秀,他們只能望著大學校門而興嘆。而在以前,可以破格從某一個方面選拔人才,有些人就可以脫穎而出。

第二,家國情懷是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的重要因素。

以前大師級的人物,他們懷揣遠大的志向和抱負。他們學習不光是為了個人和家庭,更重要的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像鄧稼先、錢學森、郭永懷、于敏……這一連串閃光的名字,哪一個不是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比生命還重要的位置上?

比如錢偉長,他考入清華大學的成績是:數學化學一共20分,中文和歷史各100分,物理5分。很顯然是一個文科的佼佼者。但是,由於9.18事變爆發,他深刻的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要使國家強大就必須學習理科。於是他毅然決定改學物理,經過他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後來成為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大師。(錢偉長見下圖)

第三,社會上的人思想比較浮躁,急功近利。

學生和家長都是以考上大學為最高榮譽。尋找工作也以有大學文憑而做選擇。試想一想,每一年高考中的市狀元省狀元,到後來有幾個成為傑出的人物?有幾個在某一方面成了領軍人物?分數成了他們考大學的敲門磚,找工作的墊腳石,根本沒有想過大有作為。以河北衡水中學為例,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每一年不在少數,而在傑出人才當中又有多少呢?最多隻能說是考大學的工廠,真的稱不上培養傑出人才的搖籃,這的確讓人深思。

總之,錢學森之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複雜問題。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高屋建瓴,頂層設計,社會各個方面應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