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到我市調研水利工作

3月28日,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總工程師劉偉平率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政策法規司、長江委等部門負責人一行到漢,就我市防洪及堤防綜合整治、河道採砂管理、河湖長制、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進行實地調研。省水利廳副廳長鄭應發、武漢市副市長張文彤、市水務局局長張斐等陪同。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到我市調研水利工作

調研組一行首先奔赴我市礄口區漢江灣體育公園,沿漢江察看漢江江灘防洪及環境綜合提升工程,對沿線優美的環境讚不絕口。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到我市調研水利工作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到我市調研水利工作

漢江灣東起晴川橋,西至長豐橋,面積120萬平米,相當於三個中山公園,由三大板塊組成,從晴川橋至江漢二橋段是漢正街休閒配套區,從江漢二橋至江漢六橋段是體育休閒運動區,從江漢六橋至長豐橋段是生態雨林區。

廠房林立、機器轟鳴、砂石成堆的江灘,已經建設成為親民、親水、休閒、生態的漢江灣。

我市“兩江四岸”江灘建設仍在不斷推進,“百里濱江畫廊”進一步延伸。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兩江四岸”江灘總長63.6公里,總面積740.6萬平方米。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到我市調研水利工作

隨後,調研組一行到達市水務執法碼頭,看望慰問執法隊員。乘坐執法艇,察看了扣押的非法採砂船隻。

在執法艇上,魏山忠聽取了湖北省及武漢市河道採砂管理工作彙報,詢問在執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亟待解決的問題,探討採砂管理立法方面所涉及的問題進。

我市河道採砂管理工作堅持以河長製為依託,以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為推動,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著力提高能力,突出協作監管,加強聯合執法,從嚴從重打擊非法採砂行為,我市河道採砂管理形勢穩定可控。

特別是在執法能力建設方面,近年來,我們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執法艇8艘(市局、洪山、漢陽、江夏、江岸、經開、新洲、青山)、執法基地2個(市局、洪山區),經開區、江夏區、新洲區執法基地正積極推進。

調研組一行從青山江灘航道碼頭上岸,並在青山江灘聽取了碧水集團關於海綿工程建設情況的彙報。

魏山忠對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取得的成效給予肯定,對青山江灘建設改變城區面貌、提升城區品質、更新城區肌理給予高度評價。

魏山忠指出,江灘改造融入海綿建設理念,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為城市建設發展奠定了基礎。

調研組一行在東湖港綜合整治工程現場,察看了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果。

魏山忠要求,武漢市充分總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先進經驗,“江湖連通,水就動起來了,江河及湖泊水生態系統才能得到全面保護。”

東湖港綜合整治工程,包含東湖港及東楊港兩個子,是大東湖生態水網工程重要組成部分。

東湖港整治工程於2016年9月18日開工,4月9日實現渠道通水。

東楊港整治工程於2016年9月18日開工,2017年3月底完成建設,消除了黑臭水體,連通了楊春湖和東湖港。

建成功效

1,大幅提升防洪排澇能力

通過拓寬渠道,增強了周邊地區的排水能力。

2,構建長江東湖引排水通道

徑流可通過東湖港入東湖調蓄或泵排長江,進一步實現了大東湖生態水系的構建。

3,打造生態景觀廊道

通過對河岸帶水生動植物恢復,助力構建了東湖港健康的水生態系統。

4,增強市民滿意幸福度

通過綜合整治強化了港渠周邊服務功能,為群眾提供活動空間,周邊居民的親水需求及幸福感倍增。

魏山忠說,城市建設注重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通過岸線整理手段打造景觀、生態廊道,大幅增加了百姓的滿意度。在防洪、排澇、治汙、保供以及美化校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讓社會以及學校師生都體會到了海綿城市項目帶來的益處。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到我市調研水利工作

調研組一行最後來到東湖,現場調研我市河湖長制工作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