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散文:访姜亮夫先生故居

陈卫|散文:访姜亮夫先生故居

作者简介:陈卫,镇雄县以勒中学语文教师,喜欢阅读、写作和旅行,业余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先后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另在《微澜》《昭通教育》《知音报》《咸宁诗联》等文学、教育类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十余篇。

访姜亮夫先生故居

陈卫

这次到昭通出差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可以到处走走了。最想去哪儿呢?当然是位于昭通老城的姜亮夫先生故居了。

清早起床,洗漱已毕,在酒店餐厅吃过早餐,正七点半。出门打车,听口音,司机是昭通本地人。当我说去姜亮夫故居时,他却不知具体位置,我说位于老城陡街,他才开动了汽车。这样一位国学大师、一代鸿儒的故居不为一个本地出租车司机所熟知或许并不足为奇吧!也许,他对学术文化和本地历史缺乏兴趣;也许,他拉过的顾客中尚没有如我这样专程去瞻仰姜先生故居的;也许,姜先生与他的日常生活还没有建立起实实在在的关联。我这个昭通人不也才第一次去吗?所谓的“国学热”、“文化热”,是很难真有多热的,很多时候听到的不过是喧闹的炒作而已。坐在汽车上,车窗外吹来夏日清晨凉爽的风,昭通夏季的凉爽源于它较高的地势吧!

在南顺城路和原陡街交叉口下车,沿着这条南北向青石板铺成的斜坡向上走,路的两侧是两三层高的民国弄堂风格的仿古建筑。灰色的砖块,白色墙壁,粉色的窗户穹顶,黑色的小窗,尽显宁静与祥和。这时街上行人还不多,沿街也只看到两三家才开门的店铺,这一切都显示着这个城市的悠闲。沿原陡街向上两三百米,一块上刻“人杰地灵”四个鎏金大字的石牌坊矗立眼前。牌坊以天青石雕刻,为四柱三门歇山式,工艺是颇为精致古雅的。四根雕刻了蟠龙纹的石柱上刻有内、外两副对联,外面的一副以刚劲有力的楷书撰成:

文渊集贤承先启后

怀远崇义源远流长

里面一副以行书写就,文字娟秀圆润,如行云流水:

人文荟萃水木清华启神韵

群星璀璨钟灵毓秀耀昭阳

这时,太阳扫开了刚才的云霾,发射出亮丽、温暖的光辉,地面上、房屋上都洒了一层金色的阳光,刚才还有的那几滴使肌肤冰凉清爽的雨也消失无踪了······

这一带就是昭通老城区了,现在也还是闹市区。自然,旧城都已经过统一规划改造,仿古的风格迎合了那些发思古之幽情的文青,而繁华的街市则随时准备为来往行人提供文化、休闲、娱乐、购物等一系列服务。

石牌坊后是一个小广场,目测就两三千平米的样子,周围连接的四五条街道将人流汇向这里,广场也就成了众目所集的小中心。现在正是清晨,大妈们已经开动了响亮的音响,随着流行歌曲有力的节奏,她们扭动手臂和腰肢,动作虽显呆板和僵硬,却也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气氛。这是一个全民狂欢的时代,普通百姓占据了广场的中央,他们似乎在说:“我们才是这个城市真正的主人”。音乐声消散在空中,曾经的古城焕发了全新的活力。

广场北侧为昭通镇属衙门旧址。衙门门口两侧是两只大青石雕成的石狮子,衙门的森严之气似乎还暗藏在它们的眉宇和利爪间。据姜亮夫《回忆录》:“元宵节,大家都去镇台衙门摸石狮子。(祈福的办法)”(《姜亮夫全集》第二十四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30页。)狮子的脚的确比别的部位光亮很多,可见摸狮子的习俗一直传到了今天。历史像一条流动的河流,是不会被轻易阻断的,在那些不显眼的地方,历史显出了它的连贯性。我也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仿佛自己也汇入了一个传统、一种文化。

我在广场上闲走,向街上行人询问故居位置。一位带孩子去幼儿园的女士用手向新陡街方向一指,不就在那儿吗?我往前走几米一看,可不是,故居的牌匾就在十几米开外的一座房门上方。由于这周围建筑物和牌匾都风貌统一,故居也并不高大气派,因而就不太引人注意了!她挺热情地告诉我,现在还太早,估计要九点左右才开门呢。

我向她道谢告别,她带着孩子消失在街尽头。我抬头看故居,房屋为砖木结构,大门上方悬挂的木匾写着“姜亮夫故居”五个大字,系本土书法家陈孝宁所书。两侧是梁启超先生书赠学生姜亮夫对联木匾:

海燕飞来窥画栋

绿荷相倚满横塘

此联意蕴悠远,兼动静之美,而书法则合隶楷之长,显得遒劲老到、方正丰腴。据姜氏《回忆录》记载: “‘海燕’比喻我来到他家,‘落荷’(原文如此——作者注)喻我们这批学生。”(同前,第78页。) 另外,此联是在“五官并用”的忙碌状态中写就的,不但“一字无差错”,而且一气呵成、堪称妙品,着实让人惊叹。

趁现在还没开门,再到广场转转吧!

广场西侧为一座古典城楼,正门上书“乾泰”二字,走到背后,对应位置则为“坤宁”,表达的正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希望吧。这城楼前有一“共赴国难”雕像。雕像由位于上部的白色大理石雕和下部的长方体褐色基座两部分组成。雕像刻的是一列军队擎着红旗正在出发的景象,战士们目光坚毅,充满了保家卫国的豪情,老母嘱托相送,战士挥手告别,整座雕塑显得庄严肃穆、气势雄浑。

雕像下方的褐红色台基尽显方正严肃,东面壁的上方书“共赴国难”四个鎏金大字,下侧为碑文:

“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铁蹄所到之处,万里锦绣河山惨遭蹂躏,四亿神州被推入血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昭通人位卑未敢忘忧国,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在台儿庄生死搏杀的战役中,前赴后继,为国捐躯,气节千秋,精神万古,不愧为民族之英魂。”

其余三侧则满刻着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昭通籍阵亡将士名单。我用手抚摸那一个个名字,那曾经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啊,他们是我的同乡先辈,曾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过,战争的到来却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是怎样死于日本人的炮火和刺刀之下,而这一切又给他们的家庭和亲人带来怎样的伤痛,我不得而知。历史无言,石碑冰冷而坚硬。今天,我们要大声说出的是:他们是为了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为了保家卫国而捐躯的,他们进行的是迫不得已的、正当的防御战争,而我们今天现有的和平和繁盛正有着一份来自他们的恩泽。他们身上有我们昭通人那种顶天立地、不甘为奴的精神,这也是支撑姜亮夫先生成为一代鸿儒的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可宝贵的精神。

那场由日本侵略者发动的战争对中华民族伤害极大、伤痛至深。它直接打断了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历程,其罪恶罄竹难书,这让我记起了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那段话: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共计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1000亿美元以上,间接财产损失5000亿美元。”

另一方面,现在还有些日本政客罔顾历史、美化侵略,我想,所有有着正义感的人士都会不耻和唾弃这样的行为。历史不容篡改,历史的尊严在于它的真实。 我转到纪念碑正前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向着纪念碑深深地鞠了一躬。

将近九点,我沿广场前的正北街斜穿新陡街往前,就来到青砖碧瓦、朱漆大门的陡街86号姜亮夫故居了。这时一位中年女士带着她的小女儿骑车来到这里,她缓缓打开了大门,那姜亮夫先生幼时曾进出过无数次的大门。

“现在可以进去参观了吗?”我微笑着问道。

她点头示意,说着“可以了。”

我走进了这古朴而厚重的故居,缓步踏入了木质门槛,走入了一代大师童年生活的世界。在这里,我直观地感受了姜先生的生平、学问和思想。

故居为四合庭院,始建于清代晚期,为土木搭梁式结构。由外向内分别为展厅、庭院、北厢房、耳房、南厢房、正堂、厨房和位于楼上的阁楼,占地约200平方米。结合《回忆录》和现存庭院结构,现存部分应该只是姜氏故居的一部分,故居左侧是以前已由姜家出售了的。这房屋原是姜亮夫父母居住之地,姜亮夫1902年出生,幼时即在此接受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

展厅内陈列了与姜亮夫有关的文物,包括他的书信手稿、毕业证、登分册以至他在清华的校服等,另外,也展出了一部分旧时昭通地区常见的生活用具。四周墙面分时期与主题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姜氏的一生,展厅南面中央是一座大理石雕刻的姜亮夫先生坐式雕像。先生柱杖端正地坐在椅子上,面容清癯而精神饱满,脸部的肌肉显得强健有力,透过眼镜,他的眼睛依然显得炯炯有神,整个坐像给人一种得道学者威严、坚毅而又不失和蔼的感觉。

展厅顶上的阁楼是故居管理处的办公室,由一小木楼梯通上去,不对外开放的。我走过大理石雕像,进入庭院,庭院有十平米大小,摆放了十余盆精致的盆景,高低错落有致,尽显郁郁葱葱。

管理员进到故居,放下包就开始忙活打扫卫生,而她的小女儿径直坐在了展厅一侧的茶几前开始做作业。她从庭院的大水缸盛水打扫,一面和我闲聊关于姜亮夫事迹。我们谈到了姜亮夫先生其实只是19岁以前居住在此,自20岁考入成都高师以后就很少回来了,尤其是解放后调到杭州浙江师院以后终其一生就再也没能回到他的祖居之地,而这成了他晚年的一个遗憾。我们也谈了他没能回乡的原因,除了路途遥远和那时的交通极为不便以外,这位女士也提到建国初的一段时间,他在云南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用,还发生了一些让他伤心的事情,比如上课的权利被剥夺,而让他到圆通山喂养动物等。我对这段历史缺乏深入的研究,也只是姑妄听之而已。但就我翻看他《回忆录》的初步感受,作为一个在外工作和长期离乡的游子,他是时时挂念着自己的故乡的,既不断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也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推动了家乡的发展。这位女士也补充道,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先生思乡愈切,但由于身体原因、工作繁忙以及路途艰难一直未能成行。我想,回不回得来也并不重要,他的存在本身不就是对我们这些同乡后辈的激励吗? 庭院中的一大一小两个旧式水缸引起了我的好奇,两个都是上了年纪的旧物。大水缸为中间掏空的半圆柱形,高一米多,从颜色、款式和雕工都显得古朴和精细,荷花和鸳鸯戏水的花纹使整个水缸表面显得灵动而富于生活气息。我问这缸是否是姜家旧物,管理员说,姜家旧物是位于右侧靠厢房的那个小缸,大的这只是管理处在昭通的旧户人家收购来的藏品。我回头看那只小水缸,这古旧的水缸和一只一般的水桶差不多大小,雕刻工艺也非上乘,显得比较平凡。但透过它,我想象着小姜亮夫在这里盛水的模样,那少年健壮而开朗,学习勤奋、做事勤谨,生命力旺盛像得一头小牛犊······

整个故居只有我一个游客,一切显得那么静谧和自然,大师的气息使人心闲气定,故居中的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可爱。我想,故居被管理得这么井井有条,姜先生英灵有知,也会感到安慰的。

我详细观看了故居中展出的文物、图片和文字,当我在故居中行走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姜亮夫是怎样从边陲走到中国学术的中心的,他是怎样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是哪些主客观因素促成了他的成长?这些因素对我们今天发展教育和文化又有怎样的启示?

从大时代讲,姜先生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他的一生处在“中国最复杂的时代”。全面的从前现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近现代中国面临的最重大的历史任务,而沉重的传统包袱和来自西方列强的挤压使这一过程充满曲折。这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求广大的中华儿女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时代的夹缝中开拓出一条新路,而姜亮夫则成为了他们中优秀的一位。作为一个以读书、抄书、教书和写书为志业的知识分子,他见证和参与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转型、变迁和现代学术的形成与蜕变。

姜亮夫出生于清朝的末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李鸿章所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期,內患不断、外强交逼,在经历了甲午惨败和八国联军侵华两次重创后,清王朝已是日暮西山,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步由改良走上革命的道路。姜亮夫出生于偏僻的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的云南昭通。在清末的时候,这里已是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也是云南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在文化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不能完全视为蛮荒之地的。而姜亮夫又出生于昭通老城区镇属衙门边上的一个书香世家。祖上是武官出身,或许吧,尚武的传统赋予了这个家族刚健有为的精神。另外,至少从其曾祖父姜陞岳开始这个家庭就特别重视文教,在姜亮夫父辈一代姜家已是人才辈出。我想,处于偏僻中的中心位置,精英阶层的出身对他脱离普遍的的孤陋状态是大有裨益的吧。

姜亮夫的父亲姜思让是具有维新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是清末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在武昌起义后曾领导昭通的“光复事业”,他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对姜亮夫很有影响。姜亮夫的母亲何淑碧也是名门闺秀,祖籍江西道州,据说是何绍基的后人。母亲的忠厚、勤劳、朴实和坚强的性格被姜亮夫继承了下来,良好的家庭环境既塑造了他良好的性格,又为他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文化根基。

促使姜亮夫成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以坚实的旧学根基和完善的品格而不断进入名校、亲炙名师。坚强的意志推动着他学识上的进步,学识上的进步又推着他品格的进一步完善,在“成我至善至我”的过程中,(这是一个主、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他得以不断进入名校深造,从中学时代的云南省立第二中学校到以官费生资格进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遇到了“学识宏通,人品极正”的林山腴、龚向农等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姜亮夫精读基本书,打下一生的学殖基础。1926年,姜亮夫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科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得以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诸先生,在王国维指导下完成《诗骚连绵字考》的毕业论文。至此,姜亮夫已打下扎实的旧学根底,开始成为国内重要的文字、音韵学家。

如果说国内的学习奠定了他的学术基础,那么1935年至1937年游学欧洲的经历则大大更新了他的治学方法,拓宽了其学术视野,使他对真正的现代学术有了较为彻底的理解。另外,欧洲之行也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新材料,这为他以后成为敦煌学研究大家奠定了重要基础。无论是国内求学还是国外游学,他对学术“如疯似狂”的献身精神都让人大为感动,促使他这么不顾一切地投入研究的动力根源在哪里呢?这对我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谜。

家风、家学和师承完善了他的性格,磨砺了他的精神,而他的性格和精神又使他更好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他的成才既借助了时代的机遇,又最大限度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坚毅的性格使他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勇攀文化的高峰;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促使他专注于敦煌学、楚辞等旧学的研究;而务实的态度使他在一些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中总是能找到最佳的方向。

姜亮夫这一辈的学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他们的生平和事业对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的。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就我所在的昭通市来讲,至少在人文领域,似乎一时还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的大师,他留下的太多,而我们继承下来的其实还很少,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有太多的事要做。

时间已是十点半,该及时回酒店准备返回工作的学校了。与管理员道别后,我走出了故居的大门,心里想着:拜访这位乡贤故居的益处就在于回家读到他的《全集》时候会更加亲切有味,就在于能更多一点的继承他的学问和精神,坚定自己立志为学的志向吧!

走出大门,灿烂的阳光温暖地照在身上,抬头看天,天空高远而空阔,几朵白云悠然地飘在空中,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脚下的步子也轻快了许多。

我在雪地里撒野

陈卫|散文:访姜亮夫先生故居

第386期

出品单位

主管单位

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

云南省昭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法律顾问

云南鹤原律师事务所孙健律师

[email protected]

【环保昭通】

文艺作品展

陈卫|散文:访姜亮夫先生故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陈卫|散文:访姜亮夫先生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