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在今天已經司空見慣了,只要不是太out的人,誰不認識幾個奢侈品牌,比如LV、香奈兒、GUCCI、Prada、Dior、愛馬仕、Burberry、Fendi、勞力士、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等等。

即便是現在奢侈品已經非常盛行,仍然有人不知道奢侈品是什麼,奢侈品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畢竟它的價格是普通產品的百倍甚至千倍以上。

今天就來說說奢侈品為何會存在,有何意義?它在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什麼是奢侈品?

奢侈品(Luxury)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的這個定義說明奢侈品在功能使用上是可以被代替的,不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很多的同類產品都可以替代它。有些人一生都沒有用過奢侈品,但不妨礙他能活到100歲。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熱衷於奢侈品呢?

那必然是奢侈品也有不可替代的東西。

比如哪些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一個階層

因為奢侈品的價格就擺在那裡,用得起的是一個階層,用不起的自然是另一個階層,人們可以根據這些來識別他所在的社會地位,以此獲得別人的尊敬,吸引同類階層的人群,打造自己的生活圈子。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都希望與自己相似的人交往,有更多共同話題,這樣生活才有更多樂趣。

所以我們會看到,企業家的圈子,大多也是企業家;明星的朋友大多也是娛樂圈的人;富二代的圈子不會出現窮二代;月薪5萬的人不會帶月薪5000的人一起玩。畢竟不在一個消費層次上,彼此感興趣的話題也是大相徑庭,自然走不到一塊去。

奢侈品的出現給了人們一個識別的標籤,更容易圈出與自己同類的人群。用相似物品的人品味、消費觀、價值觀、興趣愛好等都大致相同,可能一見面就有聊不完的話題,相處起來也很舒服,漸漸地就成為了朋友,融入彼此的圈子。而這些圈子所代表的就是一個社會階層。奢侈品則成為了上流階層顯而易見的代表。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自信,滿足感、成就感

能使用奢侈品的人證明他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優秀的素質和能力,因為比別人好,所以更自信,更有滿足感和成就感。用不起奢侈品的人始終會仰望用得起的人,所以他們會經常處於不夠自信,不夠滿足,沒有成就感的心態。這樣的心態表面上對他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潛在的會對他的人際交往造成影響,或者障礙,阻礙他的個人發展。

我有一個朋友已經35+了,以前他還算是一個比較開朗愛玩的人,可是最近幾年明顯感覺到了他的變化,他現在不愛玩了,即使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他也是沉默寡言的多,好像心事重重一樣。

他是做IT行業的,最近幾年聽說他換工作蠻頻繁的,幾乎每年都會換一個,以致他的事業一直沒什麼起色,薪水也不見漲,連車都買不起,買個小產權房還要父母資助,更不用說買奢侈品了。

而很多跟他同齡的同學朋友,這個階段都已經有車有房了,存款沒有幾百萬也有大幾十萬了,生活輕鬆瀟灑。

所以可以感覺到,他事業不成功,出門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行頭,和朋友們在一起也看得出來他很沒自信,也不愛多說話,現在不是必要的聚會幾乎都見不到他的身影了。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精緻、優雅、氣質等。

不要說你穿著兩三百塊的衣服拿著三四百塊的包就可以認為自己很精緻,很優雅,有氣質,你的著裝是騙不了人的。你穿著的是高檔的服飾還是便宜的服飾,你的心態是不同的,你的儀態也是不同的,是自然的還是造作的,別人一眼都能看出來。

有一句話說,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我覺得還與你身上穿的衣服,手裡拿的包包,腳上踩的鞋有關,它們的檔次決定了你的內心是仰視、平視還是俯視別人,這都會顯現在你的氣質裡。

優雅的人哪個不穿得精緻得體,哪個不會用奢侈品來裝點自己的品位,哪個敢穿著淘來的衣服出去交際?

比如大氣的劉嘉玲,知性的趙雅芝,溫婉的張曼玉,哪個在公開場合不穿得光彩耀人?

而優雅女人的典範楊瀾更有一句名言:沒有人有義務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你必須精緻,這是女人的尊嚴。

人都是要面子的,要尊嚴的,誰願意被人diss,而奢侈品的精緻美麗可以把一個村姑變成一個名媛,它在社會性的活動中起的作用不能忽視也不可替代。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美

奢侈品的設計師難道不是擁有最高級,最專業的審美觀的一類人嗎,平凡人怎麼能設計出那麼好看的東西出來。而美的東西才會被人追逐。這個美當然不是拍腦袋就能創作出來的,是需要有很深的藝術素養,經過專業學習和訓練的人才能創作出來的。比如奢侈品的創意總監大多畢業於著名藝術學院,或者在某個大牌設計師下面做過實習等等。

LV前創意總監小馬哥Marc Jacobs畢業於帕森斯設計學院(世界第二美國第一的藝術與設計學院),知名校友還有Gucci 前首席設計師Tom Ford、Alexander Wang、Donna Karan等;

Dior前首席設計師John Galliano畢業於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知名校友還有Givenchy前首席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Chloe前設計總監Stella McCartney、Céline創意總監Phoebe Philo等;

Dolce&Gabbana創始人Domenico Dolce畢業於米蘭馬蘭歐尼學院,知名校友還有MOSCHINO的創始人Franco Moschino,Valentino前設計總監、Tod's前女裝系列創意總監Alessandra Facchinetti等。

諸如此類

所以可以說,物質世界的美基本都是奢侈品創造出來的,而奢侈品以下的牌子大多是借鑑或者抄襲奢侈品的設計,要麼自己設計的都不好看,因為創造美的設計師是需要藝術薰陶的,需要培養的,需要靈感繆斯的,而最頂尖的設計師都集中在奢侈品大牌那裡。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Marc Jacobs

比如奢侈品所代表的品質

奢侈品是給社會精英人群使用的,如果品質不好,那不是給他們帶來榮耀,而是給他們出洋相,這絕不是奢侈品所能存在的意義。用奢侈品的人他們差的不是錢,是精緻的物品,能夠符合他們身份地位的高端產品,這就決定了奢侈品的品質必須是優異的,最好的。要做到這樣,就要不惜成本,從選材到做工,都要精益求精。而普通的產品是不會追求這種品質的,他們的生產者會計算成本與收益之間合理的回報,並且考慮的是大眾的需求,而不是精英人群的訴求。

愛馬仕的包包為什麼有錢也難買到,因為它供應有限,它要精心選材,符合的材質並不是遍地都是,而是精挑細選,最好的材質中選最好的部分,數量自然是非常少了;它還堅持手工製作,一針一線的縫製,產量可想而知,品質自然也不是大批量機器製作所能比的。

只有奢侈品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固執,對品質毫不妥協,才能打造出精緻完美的產品,彰顯主人的高貴和地位。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以上這些是普通產品無法替代的,也是奢侈品存在的意義。

當然,這是從現代來講的,如果迴歸到奢侈品的起源,即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洲王室及貴族階層對奢華生活的追逐,那時的奢侈品就是為他們服務的,奢侈品是他們奢華和享樂生活方式及品位的象徵,也代表了他們所在的階層。

很多奢侈品的創始人當時都是服務過王室貴族的工匠(比如路易威登),後來的發展及時至今日,這些品牌都延續了其歷史傳統、優良品質的特徵。消費群體從王室貴族、資產階級變成了今天的富裕階層、中產階層。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概括來說:

奢侈品有這些標籤:好的、貴的、非必需的;受眾是少數人群,即社會的財富精英;代表的是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這些就是奢侈品存在的真相和意義,現在相信大家都已經明白了。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最後給大家種草一款轟炸時尚圈的包包——香奈兒31,一覺醒來, 全世界都在講一句時髦的話:香奈兒31

一上市全球各大博主發博, 各種大片種草起來毫不手軟,雖然尺寸看起來不小 但是先行一步的各路時尚博主從160到178cm都是紛紛為她打call 而且“一包多用”凹起造型隨心所欲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接下來一起欣賞Miki家的大貨vs正品,細節全方位對比,一起來找茬吧!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奢侈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貴,那麼它存在的真相和意義是什麼呢?

如果不註明ZP與大貨,小夥伴們能分辨出來嗎?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