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鏡頭下的老照片,日本廣島慘狀,戰爭沒有勝敗,有的是毀滅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投彈地點,廣島市中心上空隨即發生震耳欲聾的大爆炸。頃刻之間,城市突然捲起巨大的蘑菇狀煙雲,接著便豎起幾百根火柱,廣島市馬上淪為焦熱的火海。

廣島的事件並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後通牒,即無條件投降。他們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真相,對外宣稱是有一枚隕石隕落在廣島市。並認為美軍只有一顆原子彈,還把希望寄託在蘇聯的調停上。

1945年8月9日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全城27萬人,當日便死去6萬餘人,從而加速了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佈投降詔書宣佈投降。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密蘇里”號戰列艦的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文件上簽字。

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的核武器就是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小男孩”,原子彈爆炸衝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

爆炸被灼傷的男人,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僥倖還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

離爆炸中心點遠的小男孩,身上大面積灼傷。

原子彈爆炸後接受治療的家庭。《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人認為這是荒唐可笑而不屑考慮的。直到日本為兩枚原子彈的買單才以結束為告終。戰後有很多人對是否有必要使用原子彈存在爭議,尤其在日本國內,否認使用原子彈的必要性呼聲尤其高。

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平民母子。日本把災難強加給東方各國,原子彈的爆炸不過是最後強加給日本自己。慶幸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德國、日本等法西斯國家先有了原子彈,那樣的話不一定會有今天的和平。戰爭沒有勝敗,有的只是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