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叔本華——世界哲學思想大師叔本華的天才哲言穿透人性本質

叔本華(1788一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克福病逝。

性格

重讀叔本華——世界哲學思想大師叔本華的天才哲言穿透人性本質

我們自身的構成卻永遠不會改變。

從一個人對細微事物的處理方式,或者純粹的舉止態度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無限膨脹擴張、絲毫不顧及他人的自我。

一個人會忘記一切,絕對所有的一切,但卻不會忘記他的自我,忘記他的本性。

性格是絕對無法改變的,因為人的所有行事都出自一條內在的原則:根據這一條內在原則,在相類似的處境之下,一個人只能永遠做出同樣的事情,而不可能是別的。

一旦發生所謂違反性格的事情,那只是因為人們在具體情形裡錯誤地認識自己的性格所致。

在年歲、社會關係,甚至是知識和觀點的可變外衣之下,隱藏著的是那同一個真實的人,全然不變,始終如一,就猶如藏身在甲殼裡面的鱉。

一個人的性格只是在方向和材料方面似乎經歷微調和修正,而這些微調和修正是一個人處於不同的人生階段和有了不同的需求所帶來的結果。

人做出的行為和大自然每一存在物的發揮是一樣的,都是嚴格受制於因果法則。

我們改變不了意欲所爭取的目標,而只可以改變意欲為實現其目標所採取的途徑。

意欲只是從認知那裡獲得動因——由於這些動因的作用,意欲持續的發揮其真實本性,並使這一本性得以顯現出來,我們也就有了瞭解這一本性的可能。

意欲作為超越時間之物,只要它確實存在,那它就是不可改變的。

一個人一生中由大小事物所構成的現實人生軌跡,就像一隻座鐘的運動一樣被必然地預先確定下來。

重讀叔本華——世界哲學思想大師叔本華的天才哲言穿透人性本質

所有真正的功德和優點,不管是道德上的還是智力上的,不僅只具有物理的或者現實的經驗的根源,而且還有其形而上的根源。這些功德和優點是先驗而非後驗的;換句話說,這些東西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後天獲得的;因此,它們的根源並不只在現象之中,而是紮根於自在之物。

歸根到底,每個人只是做出他的本性之中、亦即由他與生俱來的內在已經無法挽回地固定下來的事情。雖然智力才能需要得到發掘、修養,正如大自然的許多產品需要一番加工才可以讓人們亨受或利用一樣,在這兩種情形裡,任何修養和加工都不可以取代原有的材料。

所有隻是學習得來的、後天勉為其難獲得的,亦即後驗的素質——包括道德和智力素質——都的確不是貨真價實的,是沒有內容的表面功夫。

正如一個植物學家從一片葉子認出整株植物,居維爾從一塊動物骨頭就能重構這一動物;同樣,從一個人的某一典型行為,我們就可以確切瞭解這個人的性格。

並不因為這個人願意成為這樣或那樣的人,他就可以成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人,不管他的願望是多麼的真誠。

我們對於自己在將來某一處境會如何作為的判斷頂多只是猜測而已,雖然我們經常會把這一猜測視為定論。

一個人在將來某一情形出現的時候會如何作為,也可以預先完全確定下來——只要我們正確、細緻地瞭解了這個人的性格,以及他將身處其中的外在情形對他性格所產生的影響。

一個人的性格並不是這個人理智思考和選擇以後的產物。

總的來說,改進和改良的範圍只侷限在認知方面。性格是不會改變的,動因以必然性發揮作用,但這些動因卻必須先通過認知這一關,因為認知是動因的媒介。認知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擴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不斷得到矯正。所有的教育都是為達到這一目的。

試圖通過言詞和說教來消除一個人的性格的缺陷,從而改變這個人的性格,改變這個人的內在道德,就完全等同於通過外部的作用,試圖把鉛變化成金子,或者試圖通過精心栽培,讓橡樹結出杏子。

一個人的性格並不是巧妙、精心培養以後的結果,也不是偶然所處的環境的產物,而是大自然本身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